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国,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其中英国的借口是( )
A.亚罗号事件 B.马神甫事件 C.虎门销烟 D.义和团运动
3.英法等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为了占领中国 B.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C.为了占领我国领土 D.为了走私鸦片
4.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
A.英、法、美与清政府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C.俄美英法与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 D.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5.19世纪中后期,沙俄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
A.50多万平方千米 B.100多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180多万平方千米
6.永安建制中封号与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东王——杨秀清 B.南王——石达开
C.西王——萧朝贵 D.北王——韦昌辉
7.1875年,他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他是(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之洞
8.天津成为商埠是在哪个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9.漫画是展现历史情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深刻的解读历史史实。小史同学在阅读书籍时,看到下面的漫画。据此推测,该漫画资料所涉及的史实应该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0.报刊有助于我们了解时政热点。下图所示的报刊中最有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B.“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
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D.“民族”“民权”“民生”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约法》
12.下列史实都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太平军占领南京,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②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③北伐西征④天京事变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13.“袁大头”是民国时期流通非常广泛的货币,下图所示“袁大头”上显示的“中华民国十年”指的是公元( )
A.1920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3年
14.下列历史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15.《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16.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它使革命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民主革命的鲜明旗帜。“它”指的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17.“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它”指的是( )
A.《清帝退位诏书》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18.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是( )
A.吴佩孚 B.唐继尧 C.李烈钧 D.袁世凯
19.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它的作者是( )
A.蔡元培 B.鲁迅 C.胡适 D.李大钊
20.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实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此他( )
A.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B.领导了五四运动 C.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D.推动了国共合作
二、综合题
21.作为民族文化的底色,爱国主义贯通了中国历史文化。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十九年正月,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赴广州查办烟禁。他到了广东以后,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英国以中国禁烟为由发动了战争,林则徐是主战派的领袖。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的主要事迹。“英国以中国禁烟为由发动了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材料二
①重大历史题材绘画《甲午海战》:于新生教授2014年创作 ②“丹东一号”沉船上发现的带有致远铭文的瓷盘(2015年“丹东一号”被确认是沉没的致远舰) ③尔提督衔记名总兵邓世昌,素娴韬略,荐握戎符,统战舰而著勤,实海军之肇造。……奋击则寡能敌众,冲锋则义不顾身。——邓世昌御赐碑碑文节选(1894年光绪帝御笔亲撰)
(2)从材料二中选出研究邓世昌和黄海海战最可信的两则材料。(写序号即可)
材料三:辛亥革命把历来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推倒,把它彻底废除,辛亥革命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头脑中引起巨大震动是可想而知的。
——摘自胡绳武、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一辛亥革命》
(3)根据材料三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爆发前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所、作的努力。谈谈你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的理解。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爱国主义的认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疫情催人急,家国共同体。“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饱含深情,令人振奋!
(1)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列举在武汉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一例。
(2)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他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3)辛亥革命首义地点在哪里?写出这次革命的历史功绩?
三、材料题
23.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人们不懈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年份 举措
1861年 奕 、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水师
1865年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1866年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1876年 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习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1888年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材料二
《公车上书记》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通过办学会,积极宣传近代科学知识。一大批接受过系统的科学教育的热血青年留学归国,这些科学学会和新式学堂不但重视学校科学知识的传授,还提倡用求实的科学方法来指导科学教学。——摘编自郭海洋《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材料三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启蒙符号。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将二者尊为现代文明的精华和中国进步的引擎。陈在《敬告青年》中开宗明义,倡言“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六大现代文明的价值观。
——摘编自高力克《一个革命者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派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车上书”的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为发展教育作出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是怎样看待“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呈现出什么特点?
24.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青年》中以“青年”命名的文章节选
篇名 作者 刊号 内容提要
《敬告青年》 陈独秀 《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 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
《青年与国家之前途》 高语罕 《青年杂志》第1卷第5期 详论国民之责任,详细阐释了青年于国家前途的重要性。
《青年与欲望》 陈圣任 《新青年》第2卷第1期 作者认为想要拯救中国青年,必须从增进其高尚欲望开始。
《青年之自己教育》 朱如一 《新青年》第3卷第4期 本文详细分析了青年自己教育的原因及重要性。
《告青年》 郭仁林 《新青年》第5卷第1期 作者就尽其在我、务正其心、戒虚荣、戒权诈、耐吃苦等五则事情告之青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青年》表达的青年观。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一位《新青年》的撰稿人。(表格中出现的除外)
材料二:午后一时许,各校学生结队数千人在天安门齐集,各执白旗大书“誓死力争青岛,不争回青岛毋宁死”“取消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语,此外尤多激烈之词。
——据《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2)引发材料二中学生抗议游行的导火索是什么?最能体现这场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该事件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史上具有什么重要的转折意义?
(3)综上所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C
6.B
7.A
8.B
9.B
10.D
11.A
12.C
13.B
14.C
15.D
16.C
17.C
18.D
19.B
20.A
21.(1)事迹:虎门销烟(禁烟);学习西方;抗击英国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2)材料:②③
(3)努力: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著作;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
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近代爱国主义以鸦片战争为开端;近代爱国主义思潮不断演变;近代爱国主义伴随着列强侵略而兴起;不同阶级诠释的爱国主义不同。(言之有理即可)
22.(1)汉阳铁厂或湖北织布局
(2)孙中山;中国同盟会
(3)武昌;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3.(1)措施:购买外国军舰,建立新式海军;聘请外国技术人才;开设军事工厂(开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开办军事院校;派官员和学生出国学习。
原因: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外国势力的挤压等。
(2)意义: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努力:创办科学学会和新式学堂;用求实的科学方法来指导科学教学。
(3)看待:将“民主”与“科学”尊为现代文明的精华和中国进步的引擎。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4)特点:先学习西方的技术,再学习制度,最后学习思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24.(1)青年观:青年是进步的、进取的、科学的;青年是国家发展前途的关键;青年要有高尚欲望;青年需要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人物:李大钊、鲁迅、胡适。(任选一个即可)
(2)导火索: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联系: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