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B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B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B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位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西南的丹霞地貌——双塔山(图一),岩层具有层理结构,自然风景优美。图二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构成双塔山的岩石所属类型为图二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塑造双塔山柱形山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持续至今的海浪侵蚀 B.狂风沙的吹蚀、磨蚀作用
C.山岳的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重力崩解作用
每年春季植树节,如何选择合适的树种,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选择。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春季植树应该如何挑选合适的树种,也是摆在专家面前的重要课题。据此完成3—5题。
3.福建省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福建省选择的树种应具有的特点是
A.喜高温高湿,耐阴凉 B.喜温耐湿,喜酸性土壤
C.喜寒冷湿润,耐阴凉 D.喜温喜阴,喜碱性土壤
5.福建植树节种植的树木以观赏价值优先,则选种的树木
A.花色艳丽,树形优美 B.挺拔高大,遮光避雨
C.冲上云霄,挡住太阳 D.傲然挺立,枝繁叶茂
经济—人口比指某区域经济规模占全国经济总规模比重与该区域人口规模占全国人口总规模比重的比值。其大小可反映该区域经济聚集与人口聚集匹配程度。如图示意2022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经济—人口比值差异。据此完成6—8题。
6.与四个省级行政区经济—人口比值差异相关性最强的因素是
A.区域面积 B.人口增长率 C.海陆位置 D.环境承载力
7.目前,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养老负担最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据图示经济—人口比分布状况推测,丁省级行政区适宜发展
A.高新技术工业 B.机械制造工业
C.金融服务业 D.服装纺织工业
我国某企业在泰国建设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在泰国的产业集群中心与制造出口基地。如图示意该工业园区地理位置。据此完成9—10题。
9.工业园建设初具规模之后,园区着力引导企业来投资泰国特色产业。以下产业属于泰国特色产业的是
A.毛纺织业 B.运输业 C.轮胎产业 D.光伏产业
10.园区对引进的企业进行考察,以期形成上下游协同的产业链,其目的是
A.减少劳动成本 B.避免过度竞争
C.扩大市场范围 D.共享基础设施
波斯湾是阿拉伯海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如图为某年8月份波斯湾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8月份,波斯湾表层盐度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A.北部纬度高,蒸发弱 B.南部沿岸河流注入
C.中部蒸发旺盛,降水少 D.南部表层海水输入
12.与图示时刻相比,春季波斯湾西北部表层海水可能
①盐度降低 ②温度升高 ③密度增大 ④风平浪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波斯湾表层盐度高于阿曼湾,主要是由于波斯湾
A.降水稀少 B.海域封闭 C.蒸发旺盛 D.沙漠广布
崖柏属常绿乔木,自身繁殖能力非常低,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裸子植物和白垩纪孑遗植物。大巴山南麓海拔1300—1900m的悬崖、山脊和陡峭山坡(南坡或西坡)是崖柏的主要分布区,出露地层为石灰岩山地,崖柏幼树多出现在林窗(林隙)或地势开阔地段。研究发现,260万年(第四纪)前,崖柏曾出现在现代分布区偏北5~6个纬度的山西榆社盆地(约37°N)。据此完成14—15题。
1.促使崖柏南迁的主要驱动力是
A.板块漂移 B.气候变冷变干 C.地壳抬升 D.人类过度干扰
2.大巴山南麓成为崖柏的主要分布区,主要得益于
A.秦巴山地影响冰川分布 B.太阳辐射强烈
C.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D.石灰岩分布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茶树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的习性,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区广泛栽培,并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坡垄种植方式(下图)。近年来,山东青岛、日照等地也逐渐发展为一个新兴茶区,且能生产出南方茶所没有的“香气高、滋味浓、叶片厚、耐冲泡”的绿色纯天然饮品。
材料二:“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遇倒春寒,茶农打寒颤”,“倒春寒”会导致早茶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价格攀升,严重影响茶叶市场的稳定。
(1)南方山区茶园:坡度较大的地区采用横坡种植,坡度较小的地区采用顺坡种植。请分别说明两种种植方式的合理性。(4分)
(2)与我国南方茶区相比,分析青岛、日照出产优质茶叶的有利条件。(4分)
(3)指出我国南方茶区应对“倒春寒”应采取的预防措施。(6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鄂尔多斯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如图1为鄂尔多斯1961年以来年降水量变化图和图2俄日鄂尔多斯多年平均年内各月降水量分配图。
(1)简析鄂尔多斯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8分)
(2)指出鄂尔多斯降水量的特点,并分析降水对农业.耕作和牧业产生的影响。(5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非洲是一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和探险者去考察和探险。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对Ⅰ地区有这样的描述:“……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
探险者在Ⅱ地区发现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树干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叶子少且小。
左下图为非洲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右下图为猴面包树景观图。
(1)指出Ⅰ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并说明其主要特征有哪些。(4分)
(2)说出猴面包树形态特征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4分)
(3)Ⅳ地区的常绿硬叶林下土壤含水量明显大于周边植被稀疏地区,其原因是什么?(4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灌丛冠下土壤肥力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其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丛的植株、冠面越大,生长耗水量越多。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荒漠化是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的过程。如图为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图。
(1)从土壤物质组成角度,分析灌丛冠下土壤肥力高于灌丛间裸地的原因。(6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模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的过程。(6分)
(3)描述该地荒漠化过程中灌丛化阶段肥岛效应的强弱变化,并从水源补给角度说明灌丛入侵的原因。(4分)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C B A D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C B B A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南方降水丰富且集中,坡度较大处横坡耕作,利于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减轻水土流失;茶树喜湿怕涝,坡度较小处顺坡耕作,利于缓坡排水,避免积水渍涝。(每点2分,共4分)
(2)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茶叶生长周期较长,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较少,农药使用量小。(每点2分,共4分)
(3)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加强田间管理,改善茶园小气候;培育抗寒品种;覆盖塑料布、草帘等,减轻冻害影响;减轻冻害影响;人工制造烟雾,防止冻害;在茶园外建设防风林,削减风力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17.(1)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侵蚀能力强;降水年际变化大,降水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春季气温回升,地表解冻,表土层裸露易遭受大风侵蚀;位于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多变,生态环境脆弱。(每点2分,共8分)
(2)鄂尔多斯降水年际变化大。(1分)影响耕作的面积和牧业的规模;影响作物的种类及收成的稳定性;影响畜产品的品质。(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
18.(1)热带雨林(2分) 植被高大茂密;生物种类繁多;常见茎花、板状根现象;垂直结构复杂。(每点1分,答出两点给2分)
(2)当地干湿季分明,猴面包树树干粗大,木质疏松多孔,湿季时便于储水;干季时蒸发旺盛,因此树叶少而小,以减少水分蒸腾。(每点2分,共4分)
(3)雨季时植被截留降水,增加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植被遮蔽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每点2分,共4分)
19.(1)与濯丛间空旷地带相比,灌丛截留降水,(冠下遮阴)减少蒸发,冠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周边;降风滞尘,截获沙尘;灌丛凋落物(及冠下动物排泄物)补给表层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周边。(每点2分,共6分)
(2)受气候和水源的影响,灌丛化阶段,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根系更深的灌丛较(根系浅的)草甸能获取更多的水分,植被由草甸退化为灌丛;沙漠化阶段,灌丛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进一步减少,濯从死亡,植被由灌丛退化为荒漠。(每点3分,共6分)
(3)灌丛化阶段肥岛效应增强。(2分)
原因:灌丛化阶段,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根系更深的灌丛较草甸能获取更多的水分。(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