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下列对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进步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
③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④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由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狡兔”具有无异于人的居安思危的智慧 
②“高枕无忧”者忽略了事物联系的条件性 
③“狡兔”行为启示我们要抓住时机促质变 
④“三窟”之行为启迪我们应重视量变,做到有备无患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在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
①万物独化,物各自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②未有此气,岂有此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③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说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揭示了社会历史领域的辩证法思想
②克服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机械性
③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④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素有湖南锰都之称的零陵区,以前是锰矿开采区,水是黄浊浊的,山上山下到处都能听到挖矿机的声音。十多年来,该区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法开展矿山综合整治、关停矿山非法开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种花种草,如今村里山上山下是绿油油的,河水也变得清亮亮了,到处鸟语花香,风景如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②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有条件的,要善于创造条件
③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为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管理、健康饮食、积极运动等良好生活方式,国家卫健委计划自2025年起实施“体重管理3年行动计划”,通过健康宣传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这表明( )
①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二者不可分离
②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内容变化根源于客观实际的变化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效率约为传统农业生产淀粉的8.5倍。根据初步测试,在能量供给充足的条件下,按照目前技术参数,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5亩玉米地的年产淀粉量。这表明( )
①技术发展使人类的生产减少对规律的制约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主客观条件的作用下形成
③事物因在不同的联系中呈现不同的特性
④科学家遵循规律研究技术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知者乐山,仁者乐水”,文人园中,有山有意,有水有情,一花一木,一草一石,连缀成文,各有意蕴,或展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或畅谈青春年华的感受,或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些作品成为国人心中特殊的文化情结,给人智慧、激励与豪气。从山水文化中可见( )
①山水与文人创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稳定联系
②一双“思维的眼睛”,洞悉文人的内心世界
③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的辩证法
④文人在寄情山水中实现顺从自然、改造自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漫画《一年之后》启示我们( )
①联系是普遍的,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联系是多样的,要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AI眼镜有哪些黑科技 与侧重于视觉增强的AR眼镜不同,作为AI生活助手的AI智能交互眼镜是基于AIGC时代的特别产物,不仅集成了相机、眼镜、墨镜和蓝牙耳机的多重功能,更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智能化音频体验。如今,随着技术进步,AI眼镜有望“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蕴含的哲理是( )
①遵循系统优化的方法深度探索AI智能交互眼镜黑科技
②AI眼镜市场火爆证明新出现的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技术迭代
④相机、眼镜、墨镜和蓝牙耳机的功能总和构成AI智能交互眼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自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城市更新”以来,我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25年5月,我国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给未来城市定了一个目标:再过五年,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要取得重要进展……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城市更新行动坚持了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
②《意见》是在新质的基础上对未来城市进行的规划
③2019-2025年城市更新保持统一、相持、平衡状态
④事物发展方向是迂回的,要把握城市更新行动节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昆明COP15大会开展了“碳中和”行动,实施绿色交通、绿色住宿、绿色会场、绿色宣传等一系列减排行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整个会议的筹备、举办全过程,并通过新建碳汇林等方式来抵消本次会议产生的温室气体,达到相对“零排放”。这告诉我们( )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局部,使每个排放者完成自己的目标
②既要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又要善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用综合的思想方式认识事物,统筹考虑实现最佳效果
④要坚持系统优化方法,使各要素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列选项中,与漫画《只要加柴,水总会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③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内高效清除“垃圾”的机制,如果这一过程遭破坏,会导致细胞功能异常或死亡,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张宏带领团队经过多年专注研究,开创性地建立了多细胞生物自噬研究体系,其关于“内质网的钙释放是自噬起始所必需的”的发现解决了该领域一个长期未被解决的难题。由此可见( )
①意识的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能推动细胞自噬研究的发展
②张宏及团队破解细胞自噬领域难题的奋斗历程是曲折的
③多年潜心研究为实现该领域原创性突破做了必要准备
④细胞自噬这一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维持着细胞稳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为了减少灯油成本,唐宋时期,成都工匠发明了省油灯(见下图),省油灯的省油原理是从省油灯的短嘴处注入清水,利用夹层中的清水降低灯内油温,这样可减少灯油挥发,达到省油目的。省油灯夹层清水的传导散热效果越好,灯盏温度越低,省油功效越好。由此可见( )
①工匠根据实际需要创造了水与油温之间的联系
②工匠在尊重灯油挥发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明了省油灯
③夹层结构设计和清水降温的协调作用助推省油灯功效的发挥
④清水持续降低油温,最终引起省油灯节能功能的质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于2024年11月17日在广州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梦想”号钻采系统国际领先,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具备4种钻探模式和3种取心方式,有望助力全球科学家实现“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的科学梦想。这一成果表明( )
①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促成“梦想”转变为“现实”
②任何事物的内在规律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追求梦想比实现梦想更重要,要立足梦想去追
④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昭通市洒渔镇努力探索振兴路,让人民的生活更幸福。
昭通市洒渔镇立足苹果产业、洒渔烟柳、农垦文化等资源禀赋,打破常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苹果+”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休闲方舱、户外露营、溪谷漂流等特色主题项目出新出彩,乡村民宿、农家美食、采摘苹果等体验感极强的活动备受青睐,自项目投入运行以来,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洒渔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调查研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洒渔河3.8公里示范段项目涉及沿线5个村的3460户10691名群众,预计每年可为村民增加收益1000万元。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阐述洒渔镇打造农文旅融合新路子的合理性。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郑州市:奏响基层治理新乐章】
郑州市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路径,构建“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奏响基层治理新乐章。在街道(乡镇)、社区(村)、小区(楼院)分别建立一、二、三级网格,按照“50—70户、2小时内完成入户排查、宣传动员”的标准划分“微网格”,在高铁站等城市重点区域建立专属网格,形成了“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体系;整合全市各类网格,推进发现、派单、处置、反馈全面智能化,实现管理、服务、督查、治理、考核五大功能融为一体,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全网联动。这一新模式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奏响基层治理新乐章的。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昔日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人迹少”的茫茫戈壁,七十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该地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写下了波澜壮阔的绿色发展诗篇。
柴达木盆地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70年来,该地依靠一代代“植绿人”“死一棵我们种两棵,一定要把树种活”的干劲,在八百里瀚海之上不断“点绿”“扩绿”;发挥“净空、净水、净土和土壤富硒”的独特优势,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业,打造黄色的戈壁“绿色”的产地;同时推进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完善服务设施,丰富和创新文旅产品,让更多人看见柴达木盆地的诗与美;挖掘“聚宝盆”的优势,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和风电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打造高原盆地里的“绿色产业高地”。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柴达木盆地是如何写下波澜壮阔的绿色发展诗篇。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55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的序幕。一次次振奋人心的发射,一项项令人惊叹的成就,激励着中国人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
航天人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航天技术向更高层次跨越。他们把一个任务结束的终点,当作接续创新的起点: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2029年左右下一代北斗系统开始发射组网卫星、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一份争分夺秒的时间表,映照砥砺前行的脚步。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阐释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奋斗历程。
21.我国的高铁事业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早期,我国高铁技术落后,只能引进国外技术,但在引进过程中,我国科研人员没有满足于“拿来主义”,而是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我国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如今,我国高铁不仅在国内实现了大规模运营,还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建设了众多高铁项目。在这个过程中,科研人员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即使面临国外技术封锁和研发失败的挫折,也从未放弃,始终坚持创新研发。
运用“发展观”的知识,分析我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历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D C C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C D C B
17.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当地依据实际情况,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当地政府和民众落实农文旅融合思路,打造特色农文旅项目,增加当地村民收入。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18.①系统优化方法的原理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立足整体,构建“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发挥各类各级别网格优势,实现各种功能融为一体,提升治理效能,奏响基层治理新乐章。
19.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七十年来,柴达木盆地人民用好党和国家的政策红利(有利条件、外部条件),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主观条件),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利条件),发挥生态和“聚宝盆”的优势(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绿色发展诗篇,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
20.①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我国航天工程经过55年的积累和几代人的接力,每一个阶段的成功经验都为实现强国目标奠定基础。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航天工程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了拉开序幕到进入空间站的质变,航天技术向更高层次跨越。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航天人把一个任务结束的终点,当作接续创新的起点,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航天工程不断前进。
21.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国高铁事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体现了自主创新的高铁技术这一新事物不断取代单纯依赖引进的技术模式这一旧事物的过程。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高铁发展虽面临“国外技术封锁”“研发失败”等挫折,但科研人员坚持创新,最终实现技术自主并走向世界,体现了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科研人员通过十余年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积累量变;最终突破核心技术,研发出“复兴号”,完成质变,推动高铁技术跨越式发展。④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我国未满足于“拿来主义”,而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批判继承、自主创新,通过“再创造”实现技术超越,彰显了创新对发展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