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校联考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B A C B A B D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A D B D D A C【解析】1.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开始出现,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C正确,A、B、D排除。故本题选C。2.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往往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集体劳动,从事畜牧业生产,①符合题意;奴隶社会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②不符合题意;铁制工具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是在封建社会,③不符合题意;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们往往以集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生产,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关系,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材料中,“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大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小生产相结合”说明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也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独有的封建等级思想”说明封建社会通过鼓吹君权神授、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钳制人民思想,①②符合题意;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③错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A。4.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人类社会思想、科学、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说明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出巨大的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初期的生产关系基本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①④正确;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通过剥削无产阶级来获取剩余价值,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并不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 ,也不会具有远大发展前途,②排除;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资本家,没有生产资料,③排除。故本题选C。5.题干明确提到圣西门“幻想建立一个人人劳动、不受压迫剥削的幸福社会”,并认为这是人类的“黄金时代”,直接体现了他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诉求,①正确;圣西门批判资本主义“没有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充满着罪恶和灾难”,清晰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显著弊端,④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新社会的依靠力量,题干中未提及任何“阶级力量”相关内容,②排除;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通过“和平改良”实现理想社会,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无法真正推动社会变革,圣西门未找到“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等正确变革途径,③排除。故本题选B。6.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①③符合题意;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②不符合题意;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7.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不选,①应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不选;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影响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④应选。故本题选B。8.五四运动时中国共产党未成立,①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人民斗争有主心骨,②错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表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9.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都是无产阶级,③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二者紧密相连,不是相互独立的阶段,①②正确,④错误。故本题选A。10.“一化三改” 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合作化” 是对农业和手工业改造的主要方式,通过组织合作社的形式将个体经济转变为集体经济,所以 “一化三改”“合作化” 能够体现 “三大改造” 时期的特征,①正确;“公私合营” 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形式,“三大改造”处于过渡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所以“公私合营”“过渡时期” 也能记录 “三大改造” 时期的特征,②正确;“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发生在 1949 年,在“三大改造”之前,不能体现“三大改造”时期的特征,③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概念,与“三大改造”时期无关,“共产国际”是各国共产党的国际联合组织,主要活跃于 20 世纪上半叶,与“三大改造”时期的主要特征没有直接关联,④排除。故本题选A。11.我们借鉴了苏联的经验,并不是完全照抄,①错误;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之后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时期取得的成就,③符合题意;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①错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维护其在华特权,属于近代中国国情,②④符合题意;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但不能说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反帝反封建的斗争,③错误。故本题选B。13.材料中三个关键信息均围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改革开放的引领展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开启改革开放,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时代,2018年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新时代需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三者共同体现了“改革开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一主线,D正确;此选项强调改革开放的成果,但材料未描述具体变化,A不合题意;此选项侧重改革开放的成就(如“创造伟大奇迹”),但材料未提及改革开放后的奇迹或力量的具体表现,B不合题意;此选项强调人民的作用,但材料聚焦于党在改革开放中的行动,而非人民行为,C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③④正确;新时代新征程上标注改革再出发再深化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的,是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意义,①排除;将改革全面扩展深化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是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②排除。故本题选D。15.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①排第一位;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②排第二位;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③排第三位;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④排第四位。故本题选A。16.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①正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②错误;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正确;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错误。故本题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 (11分)(1)(3分)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8分)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2分)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2分)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2分)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分)18.(11分)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5分)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分)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分)19.(8分)重要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4分)主要任务:党的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分)20.(22分)(1)(12分)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2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3分)②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分)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3分)(2)(10分)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分)②在党的领导下,红河人积极发扬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的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围绕快转型、强升级、提质效,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足当地建设发展实践,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现代化道路。(5分)SLK三校联考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思想政治答题卡注意事项填正确填涂准考证号,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班级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清楚。2选择题使用8铅笔填涂,非选择题使用错误填涂黑色碳素笔书写,超出答题区域无效。例四000000000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导中①①①①工工团①①姓名22I2I2I2I2222I■3133313133I33④④④④④④4④4④4■考场号■■■5]5]555]51555贴条形码区666666666■2刀07刀刀7刀7刀07刀0(正面朝上,请贴在虚线框内)818I8181818181818I座位号■999999]999I■禁意口港赣紧禁青复鞋贵餐等第I卷选择题1BI网D6 [A][B C]D]11 [A][B C][D]16 [A][B C][D]2 A [BC]D7AIBC网12 A][B [C][D]3AIBC D8IB] D13 A][B C][D]4 A [BCD9 [A BCD14[A [BC][D]■5 A BCD10AIB D15 [A]B [C][D]第Ⅱ卷非选择题17.(11分)(1)(3分)(2)(8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8.(11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9.(8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22分)(1)(12分)(2)(10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3.通过自主查阅各种资料,我们可以得出封建社会主要有以下七大特点,分别是地主或三校联考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领主占有土地、大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小生产相结合、高度的腐败、独有的封建等级思思想政治想、重农抑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据此可知,在封建社会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5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也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②通过鼓吹君权神授、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钳制人民思想考试用时75分钟。③重农抑商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收取地租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战争是解决此矛盾的手段第I卷(选择题,共48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注意事项: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跃,使人类社会思想、科学、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说明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①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出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②资本主义社会代表人民的利益,具有远大发展前途③劳动者获得了人身自由,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④资本主义初期的生产关系基本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下列内容中正确的因果关系及排列顺序是5.法国大革命后,圣西门看到新的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没有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照样充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一私有制确立—一国家出现满着罪恶和灾难,是个“是非颠倒的世界”。他苦思冥想,幻想建立一个人人劳动、B.私有制产生—国家出现—生产力发展—阶级形成不受压迫剥削的幸福社会,宣称一旦这种社会制度得以实现,人类的“黄金时代”才C.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形成—国家出现真正开始。可见,圣西门D.阶级产生—国家出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2.南盘石遗址位于河北省临城县。2024年8月,考古人员对该遗址进行首次发掘,发掘②找到了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出房址、墓葬、灰坑等遗迹,以及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为进一步了解新石器时③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期人类社会生活情况提供了丰富材料。下列场景符合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的是④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弊端①人们集体劳动,从事畜牧业生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②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6.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③铁制工具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④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关系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A.①③B.①④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C.②③D.②④③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高一思想政治SLK·第1页(共8页)高一思想政治SLK·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校联考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 -答案.docx 三校联考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 -答题卡(正)曲.pdf 三校联考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 -答题卡(背)曲.pdf 三校联考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 -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