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章末综合检测(课件 练习)高中物理 教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章末综合检测(课件 练习)高中物理 教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资源简介

章末综合检测(二) 匀速圆周运动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  )
A.加速度相同 B.位移相同
C.通过的弧长相等 D.合力相同
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故合力是恒力
B.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线速度成正比
C.物体的向心加速度越大,速率变化越快
D.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运动,故“匀速”是指速率不变
3.如图所示,国产歼10推力矢量验证机在竖直平面内俯冲又拉起,在最低点时,重力为G的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大小为F,则(  )
A.F=0 B.F<G
C.F=G D.F>G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随水平转盘绕竖直固定轴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物块到轴心的距离为r,则物块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  )
A.mω2r2 B.mωr
C.mωr2 D.mω2r
5.如图所示,假设地球绕地轴自转时,在其表面上有A、B两物体(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赤道平面),图中θ1和θ2已知,则(  )
A.角速度之比ωA∶ωB=sin θ1∶sin θ2
B.线速度之比vA∶vB=sin θ1∶cos θ2
C.周期之比TA∶TB=sin θ1∶sin θ2
D.A、B两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sin2θ1∶sin2θ2
6.一种玩具的结构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的半径为R=20 cm,环上有一穿孔的小球,质量为m,小球仅能沿环做无摩擦滑动。如果圆环绕着通过环心的竖直轴O1O2以10 rad/s的角速度旋转,则小球相对环静止时和环心O的连线与O1O2的夹角为(g取10 m/s2)(  )
A.30° B.45°
C.60° D.75°
7.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竖直圆桶,绕中心轴做匀速圆周运动,一物块用细绳系着,绳的另一端系于圆桶上表面圆心,且物块贴着圆桶内表面随圆桶一起转动,则(  )
A.绳的张力可能为零
B.桶对物块的弹力不可能为零
C.随着转动的角速度增大,绳的张力保持不变
D.随着转动的角速度增大,绳的张力一定增大
8.A、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3∶2,则它们(  )
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4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3
C.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8∶9 D.所需向心力大小之比为2∶1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正沿Pa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加上水平力F,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拉力F为图示方向的恒力,则物体可能沿图中Pc轨迹运动
B.若拉力F为图示方向的恒力,则物体可能沿图中Pb轨迹运动
C.若拉力F的大小不变,则物体可能沿图中圆形轨迹运动
D.由于受到拉力作用,物体运动的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10.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在O点的正下方钉一个钉子A,让小球从一定高度摆下,当细绳与钉子相碰时(  )
A.小球的角速度发生突变
B.小球的线速度发生突变
C.如果钉子的位置越靠近小球,绳就越容易断
D.如果钉子的位置越靠近小球,绳就越不容易断
11.如图所示,置于圆盘上的A、B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随圆盘一起绕圆心O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两物块始终未滑动,A到O的距离为R,B到O的距离为2R,A、B两物块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A、ωB,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ωA=2ωB  B.ωA=ωB
C.vB=2vA  D.vA=vB
12.一个玩具陀螺如图所示。a、b和c是陀螺表面上的三个点。d、e两相同滑块放在陀螺的上表面,陀螺上表面水平且粗糙。d滑块离轴线比e离轴线稍远。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旋转时系统稳定,则有(  )
A.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c点的向心加速度
B.若ω继续变大,e滑块将比d滑块先滑离
C.此时d滑块和e滑块向心力大小相等
D.稳定运行中d滑块的摩擦力是个变力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3.(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猜想向心力大小与小球质量、角速度及运动半径有关。现做如下实验,用细线穿过光滑空心笔杆,一端拴住小球,另一端用一只手牵住,另一只手抓住笔杆,用力转动小球使其做圆周运动,可近似认为细线拉力提供了小球所需的向心力,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1)在保证小球质量和角速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小球做圆周运动的    ,感受向心力的大小;
(2)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在保证    和半径不变的条件下,感受向心力的大小;
(3)在小球质量为m和运动半径为R不变的条件下,小球做圆周运动所在平面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当角速度增加到某值时,细线突然断掉,小球做平抛运动,测得小球落地点到转轴的水平距离为x,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细线恰好断裂时,小球的速度大小是    ,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用题中字母表示)。
14.(10分)用如图所示的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小球在挡板A、B、C处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之比为1∶2∶1,回答以下问题:
(1)在该实验中,主要利用了    来探究向心力与质量、半径、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A.理想实验法 B.微元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2)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圆周运动半径的关系时,应选择两个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在挡板C与      (选填“挡板A”或“挡板B”)处。
(3)当用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做实验,将小球分别放在挡板B和挡板C处,转动时发现左、右标尺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数之比为1∶2,则左、右两边塔轮的半径之比为      。
15.(10分)一个半径R=0.4 m的水平转盘以O为中心绕竖直轴转动,质量mA=0.2 kg的小球A用长L=1.0 m细线固定在转盘边缘的P点,质量mB=0.5 kg的物块B在转盘边缘。当转盘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转动时,连接小球A的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物块B和转盘保持相对静止。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小球A和物块B都可看作质点。求此时:
(1)细线中拉力T的大小;
(2)物块B受到水平转盘的摩擦力大小。
16.(14分)小型电动打夯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动机带动质量为m=50 kg的重锤(重锤可视为质点)绕转轴O匀速运动,重锤转动半径为R=0.5 m。电动机连同打夯机底座的质量为M=25 kg,重锤和转轴O之间连接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重锤转动的角速度为多大时,才能使重锤通过最高点时打夯机底座刚好离开地面?
(2)若重锤以上述的角速度转动,当打夯机的重锤通过最低位置时,打夯机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17.(18分)如图所示,有一水平放置的圆盘,上面放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圆心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与盘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其重力的μ倍,开始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长为R。
(1)物体开始滑动时圆盘的转速n0为多大?
(2)当转速达到2n0时,弹簧的伸长量Δx是多大?(结果用μ、m、R、k、g表示)
章末综合检测(二) 匀速圆周运动
1.C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但其位移方向时刻在变,加速度方向(即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和合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时刻在变化。故选C。
2.D 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合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时刻在改变,故合力是变力,A错误;只有当转动半径r一定时,向心加速度才与线速度的平方成正比,B错误;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越大,速度方向变化越快,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不变,C错误,D正确。
3.D 飞机运动到最低点,飞行员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座椅对他向上的支持力,因为在最低点飞行员需要向上的向心力,故飞行员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飞行员受到的支持力等于他对座椅的压力,所以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飞行员自身的重力,选项D正确。
4.D 由题意可知物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根据向心力的公式可知F向=ma=mω2r,故选D。
5.B A、B随地球一起转动,角速度相同,根据T=可知,二者的周期也相同,故A、C错误;根据v=rω可知,角速度相等时,线速度与轨迹半径成正比,则vA∶vB=(Rsin θ1)∶(Rcos θ2)=sin θ1∶cos θ2,故B正确;根据a=vω可知,角速度相等时,加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则aA∶aB=vA∶vB=sin θ1∶cos θ2,故D错误。
6.C 小球受到重力mg和圆环的支持力FN两个力的作用,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tan θ=mω2r,又r=Rsin θ,所以cos θ==,故θ=60°,选项C正确。
7.C 当物块随圆桶做圆周运动时,绳的拉力的竖直分力与物块的重力保持平衡,因此绳的张力为一定值,且不可能为零,故C正确,A、D错误;当只有绳的水平分力提供向心力的时候,桶对物块的弹力恰好为零,故B错误。
8.C 依题意,两艘快艇的路程之比为4∶3,根据线速度的定义式,有v=,易知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3,故A错误;依题意,两艘快艇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3∶2,根据角速度的定义式,有ω=,易知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2,故B错误;根据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式v=ωr易知,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8∶9,故C正确;因不知二者的质量关系,所以不能确定所需向心力大小之比。故D错误。
9.BC 若拉力F为图示方向的恒力,则物体将以v为初速度在水平面内做类平抛运动,物体可能沿图中Pb轨迹运动,不可能沿图中Pc轨迹运动,A错误,B正确;若拉力F的大小不变,且满足F=m(R为图中圆的半径),则物体会沿图中圆形轨迹运动,此时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发生变化,C正确,D错误。
10.AC 当细绳碰到钉子后的瞬间,沿速度方向没有力作用,故小球的线速度不变,选项B错误;根据公式v=ωr可得,速度不变,半径减小,所以角速度增大,选项A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解得F=mg+m,r变小,拉力变大,如果钉子的位置越靠近小球,半径就越小,绳就越容易断,选项C正确,D错误。
11.BC 由于A、B随圆盘一起绕圆心O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所以有ωA=ωB,再根据v=ωr可得vB=2vA,故A、D错误,B、C正确。
12.AD 根据题意知a、b、c三点及d滑块和e滑块是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因为a=rω2,ra=rb>rc所以aa=ab>ac,故A正确;因为rd>re,所以d滑块比e滑块所需的向心力大,而提供给两滑块的向心力为静摩擦力,所以d滑块最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故d滑块最先滑离,故B、C错误;稳定时给d滑块提供向心力的是其所受到的摩擦力,所以d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但是方向不断变化,是变力,故D正确。
13.(1)半径 (2)角速度
(3) 
解析:(1)研究向心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在保证小球质量和角速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感受向心力的大小。
(2)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在保证角速度和半径不变的条件下,感受向心力的大小。
(3)小球在细线断裂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竖直方向上H=gt2,水平方向上x'=vt,小球落地点到转轴的水平距离为x,根据几何关系可知x=,联立解得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m=。
14.(1)C (2)相同 挡板B (3)2∶1
解析:(1)在该实验中,主要利用了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向心力与质量、半径、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故选C。
(2)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圆周运动半径的关系时,应选择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为了使角速度相等,要选择半径相同的两个塔轮,为了使圆周运动的半径不相等,两个小球分别放在挡板C与挡板B处。
(3)设轨迹半径为r,塔轮半径为R,根据向心力公式F=mω2r,根据v=ωR解得R=v,左、右两边塔轮的半径之比为==。
15.(1)2.5 N (2)1.5 N
解析:(1)根据平衡条件Tcos 37°=mAg
解得T=2.5 N。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gtan 37°=mω2(R+Lsin 37°),
f=mBω2R
解得f=1.5 N。
16.(1) rad/s (2)1 500 N
解析:(1)当拉力大小等于电动机连同打夯机底座的重力时,才能使打夯机底座刚好离开地面
有T=Mg
对重锤有mg+T=mω2R
解得ω== rad/s。
(2)在最低点,对重锤有T'-mg=mω2R
则T'=Mg+2mg
对打夯机有N=T'+Mg=2(M+m)g=1 5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打夯机对地面的压力为N'=N=1 500 N。
17.(1)
(2)
解析:(1)当圆盘开始转动时,物体随圆盘一起转动,当未滑动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设最大静摩擦力对应的角速度为ω0,则μmg=mR
又ω0=2πn0所以物体开始滑动时的转速n0=。
(2)转速增大到2n0时,由最大静摩擦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kΔx=mω2r
此时r=R+Δx,ω=4πn0
由以上各式解得Δx=。
5 / 5(共38张PPT)
章末综合检测(二) 匀速圆周运动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  )
A. 加速度相同 B. 位移相同
C. 通过的弧长相等 D. 合力相同
解析: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
等,但其位移方向时刻在变,加速度方向(即速度变化量的方向)
和合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时刻在变化。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合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故合力是恒力
B. 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线速度成正比
C. 物体的向心加速度越大,速率变化越快
D. 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运动,故“匀
速”是指速率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合力
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时刻在改变,故合力是变力,A
错误;只有当转动半径r一定时,向心加速度才与线速度的平方成
正比,B错误;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速度方向变化快
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越大,速度方向变化越快,匀速圆周运动
的速率不变,C错误,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如图所示,国产歼10推力矢量验证机在竖直平面内俯冲又拉起,在最低点时,重力为G的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大小为F,则(  )
A. F=0 B. F<G C. F=G D. F>G
解析: 飞机运动到最低点,飞行员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座椅对他
向上的支持力,因为在最低点飞行员需要向上的向心力,故飞行员
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飞行员受到的支
持力等于他对座椅的压力,所以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飞行员自
身的重力,选项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随水平转盘绕竖直固定轴做匀速圆周运
动,角速度为ω,物块到轴心的距离为r,则物块受到的向心力大
小为(  )
A. mω2r2 B. mωr C. mωr2 D. mω2r
解析: 由题意可知物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摩擦力提
供,根据向心力的公式可知F向=ma=mω2r,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 如图所示,假设地球绕地轴自转时,在其表面上有A、B两物体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赤道平面),图中θ1和θ2已知,则(  )
A. 角速度之比ωA∶ωB=sin θ1∶sin θ2
B. 线速度之比vA∶vB=sin θ1∶cos θ2
C. 周期之比TA∶TB=sin θ1∶sin θ2
D. A、B两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sin2θ1∶sin2θ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A、B随地球一起转动,角速度相同,根据T=可
知,二者的周期也相同,故A、C错误;根据v=rω可知,角速
度相等时,线速度与轨迹半径成正比,则vA∶vB=(Rsin
θ1)∶(Rcos θ2)=sin θ1∶cos θ2,故B正确;根据a=vω可
知,角速度相等时,加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则aA∶aB=
vA∶vB=sin θ1∶cos θ2,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一种玩具的结构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的半径为R=20
cm,环上有一穿孔的小球,质量为m,小球仅能沿环做无摩擦滑
动。如果圆环绕着通过环心的竖直轴O1O2以10 rad/s的角速度旋
转,则小球相对环静止时和环心O的连线与O1O2的夹角为(g取10
m/s2)(  )
A. 30° B. 45°
C. 60° D. 7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小球受到重力mg和圆环的支持力FN两个力的作用,两个
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tan θ=mω2r,又r=
Rsin θ,所以cos θ==,故θ=60°,选项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竖直圆桶,绕中心轴做匀速圆周运动,一物
块用细绳系着,绳的另一端系于圆桶上表面圆心,且物块贴着圆桶
内表面随圆桶一起转动,则(  )
A. 绳的张力可能为零
B. 桶对物块的弹力不可能为零
C. 随着转动的角速度增大,绳的张力保持不变
D. 随着转动的角速度增大,绳的张力一定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当物块随圆桶做圆周运动时,绳的拉力的竖直分力与物
块的重力保持平衡,因此绳的张力为一定值,且不可能为零,故C
正确,A、D错误;当只有绳的水平分力提供向心力的时候,桶对
物块的弹力恰好为零,故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 A、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在相同的时间
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
3∶2,则它们(  )
A.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4
B. 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3
C. 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8∶9
D. 所需向心力大小之比为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依题意,两艘快艇的路程之比为4∶3,根据线速度的定
义式,有v=,易知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3,故A错误;依题意,
两艘快艇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3∶2,根据角速度的定义式,
有ω=,易知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2,故B错误;根据角速度与线
速度的关系式v=ωr易知,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8∶9,故C正
确;因不知二者的质量关系,所以不能确定所需向心力大小之比。
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
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正沿Pa方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某时刻突然加上水平力F,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拉力F为图示方向的恒力,则物体可能沿图中Pc轨迹运动
B. 若拉力F为图示方向的恒力,则物体可能沿图中Pb轨迹运动
C. 若拉力F的大小不变,则物体可能沿图中圆形轨迹运动
D. 由于受到拉力作用,物体运动的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若拉力F为图示方向的恒力,则物体将以v为初速度在
水平面内做类平抛运动,物体可能沿图中Pb轨迹运动,不可能沿
图中Pc轨迹运动,A错误,B正确;若拉力F的大小不变,且满足F
=m(R为图中圆的半径),则物体会沿图中圆形轨迹运动,此
时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发生变化,C正确,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 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在O点的
正下方钉一个钉子A,让小球从一定高度摆下,当细绳与钉子相
碰时(  )
A. 小球的角速度发生突变
B. 小球的线速度发生突变
C. 如果钉子的位置越靠近小球,绳就越容易断
D. 如果钉子的位置越靠近小球,绳就越不容易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当细绳碰到钉子后的瞬间,沿速度方向没有力作用,
故小球的线速度不变,选项B错误;根据公式v=ωr可得,速度不
变,半径减小,所以角速度增大,选项A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有F-mg=m,解得F=mg+m,r变小,拉力变大,如果钉
子的位置越靠近小球,半径就越小,绳就越容易断,选项C正
确,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 如图所示,置于圆盘上的A、B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随圆盘一
起绕圆心O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两物块始终未滑动,A到O的距
离为R,B到O的距离为2R,A、B两物块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
vB,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A、ωB,下列关系
式正确的是(  )
A. ωA=2ωB B. ωA=ωB
C. vB=2vA D. vA=vB
解析:由于A、B随圆盘一起绕圆心O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所以有ωA=ωB,再根据v=ωr可得vB=2vA,故A、D错误,B、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 一个玩具陀螺如图所示。a、b和c是陀螺表面上的三个点。d、e两
相同滑块放在陀螺的上表面,陀螺上表面水平且粗糙。d滑块离轴
线比e离轴线稍远。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旋转时
系统稳定,则有(  )
A. 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
c点的向心加速度
B. 若ω继续变大,e滑块将比d滑块先滑离
C. 此时d滑块和e滑块向心力大小相等
D. 稳定运行中d滑块的摩擦力是个变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根据题意知a、b、c三点及d滑块和e滑块是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因为a=rω2,ra=rb>rc所以aa=ab>ac,故A正确;因为rd>re,所以d滑块比e滑块所需的向心力大,而提供给两滑块的向心力为静摩擦力,所以d滑块最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故d滑块最先滑离,故B、C错误;稳定时给d滑块提供向心力的是其所受到的摩擦力,所以d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但是方向不断变化,是变力,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3. (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猜想向心力大小与小球质量、角速度及运
动半径有关。现做如下实验,用细线穿过光滑空心笔杆,一端拴
住小球,另一端用一只手牵住,另一只手抓住笔杆,用力转动小
球使其做圆周运动,可近似认为细线拉力提供了小球所需的向心
力,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1)在保证小球质量和角速度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改变小球做圆周运动的 ,
感受向心力的大小;
半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研究向心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在保证小球质量和角速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感受向心力的大小。
(2)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在保证 和半径不变的条件
下,感受向心力的大小;
解析: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在保证角速度和半径不变的条件下,感受向心力的大小。
角速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在小球质量为m和运动半径为R不变的条件下,小球做圆周运动所在平面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当角速度增加到某值时,细线突然断掉,小球做平抛运动,测得小球落地点到转轴的水平距离为x,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细线恰好断裂时,小球的速度大小是 ,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是 (用题中字母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小球在细线断裂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竖直方向上H=gt2,水平方向上x'=vt,小球落地
点到转轴的水平距离为x,根据几何关系可知x=,联立解得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4. (10分)用如图所示的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
已知小球在挡板A、B、C处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之比为
1∶2∶1,回答以下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在该实验中,主要利用了 来探究向心力与质量、半
径、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A. 理想实验法 B. 微元法
C. 控制变量法 D. 等效替代法
解析:在该实验中,主要利用了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向心力与质量、半径、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故选C。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圆周运动半径的关系时,应选择两个质
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在
挡板C与 (选填“挡板A”或“挡板B”)处。
解析: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圆周运动半径的关系时,应选择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为了使角速度相等,要选择半径相同的两个塔轮,为了使圆周运动的半径不相等,两个小球分别放在挡板C与挡板B处。
相同 
挡板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当用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做实验,将小球分别放在挡板B和
挡板C处,转动时发现左、右标尺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的等分
格数之比为1∶2,则左、右两边塔轮的半径之比为 。
解析:设轨迹半径为r,塔轮半径为R,根据向心力公式F=mω2r,根据v=ωR解得R=v,左、右两边塔轮的半径之比为==。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10分)一个半径R=0.4 m的水平转盘以O为中心绕竖直轴转
动,质量mA=0.2 kg的小球A用长L=1.0 m细线固定在转盘边缘
的P点,质量mB=0.5 kg的物块B在转盘边缘。当转盘以某一角速
度匀速转动时,连接小球A的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物块B
和转盘保持相对静止。已知sin 37°=0.6,
cos 37°=0.8,g取10 m/s2,小球A和物块
B都可看作质点。求此时:
(1)细线中拉力T的大小;
答案:2.5 N 
解析:根据平衡条件Tcos 37°=mAg
解得T=2.5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物块B受到水平转盘的摩擦力大小。
答案:1.5 N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Agtan 37°=mω2(R+Lsin 37°),
f=mBω2R
解得f=1.5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6. (14分)小型电动打夯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动机带动质
量为m=50 kg的重锤(重锤可视为质点)绕转轴O匀速运动,重
锤转动半径为R=0.5 m。电动机连同打夯机底座的质量为M=25
kg,重锤和转轴O之间连接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求:
(1)重锤转动的角速度为多大时,才能使重锤
通过最高点时打夯机底座刚好离开地面?
答案: rad/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当拉力大小等于电动机连同打夯机底座的重力
时,才能使打夯机底座刚好离开地面
有T=Mg
对重锤有mg+T=mω2R
解得ω== rad/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若重锤以上述的角速度转动,当打夯机的重锤通过最低位置
时,打夯机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答案:1 500 N
解析: 在最低点,对重锤有T'-mg=mω2R
则T'=Mg+2mg
对打夯机有N=T'+Mg=2(M+m)g=1 5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打夯机对地面的压力为N'=N=1 500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 (18分)如图所示,有一水平放置的圆盘,上面放有一劲度系数
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圆心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
m的物体,物体与盘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其重力的μ倍,开始时
弹簧处于自然长度,长为R。
(1)物体开始滑动时圆盘的转速n0为多大?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当圆盘开始转动时,物体随圆盘一起转动,当
未滑动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设最大静摩擦力对应的
角速度为ω0,则μmg=mR
又ω0=2πn0
所以物体开始滑动时的转速n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当转速达到2n0时,弹簧的伸长量Δx是多大?(结果用μ、m、R、k、g表示)
答案:
解析: 转速增大到2n0时,由最大静摩擦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
提供向心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kΔx=mω2r
此时r=R+Δx,ω=4πn0
由以上各式解得Δ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