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 4.5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件(28页ppt)+教学设计+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 4.5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件(28页ppt)+教学设计+作业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5节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设计
【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人类活动与环境
【内容要求】
内容:
1.水是重要的物质; 2.自然资源; 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要求:
1.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如吸附、沉淀等)。
2.认识淡水资源的有限性,理解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
3.关注水环境问题,举例说明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
【教学目标】
1.知道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了解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2.了解吸附、沉淀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了解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
3.关注水环境问题,举例说明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思路】
从人类目前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出发,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性。知道可以利用吸附、沉淀等方法净化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结合来自水厂的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进一步认识水的净化过程。最后通过举例说明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任务
【引入】根据世界水资源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报告,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到2025年会有35亿人面临缺水。水资源如何利用和保护?净化水的方法有哪些?
二、围绕任务,素养内化
(一)水资源的利用
【活动】同学们自由讨论,列举水有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图4.5-1:
【思考与讨论】据报道,阿联酋的一家公司计划把南极的一座巨大冰山拖到波斯湾,以解决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据悉,计划中的这座冰山蕴含的水量足够100万人使用5年。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答:积极意义与可能性
1.缓解水资源压力 波斯湾地区气候干旱,海水淡化成本高、能耗大。如果冰山拖运技术可行,确实能提供大量淡水,缓解当地用水紧张。
2.环境潜在益处 冰山融化过程中可能局部降温、增加湿度,对周边小气候有微弱调节作用。也有观点认为,这比持续开采地下水更“可持续”。
3.技术与创新示范 如果成功,这会成为人类在水资源调度工程上的重大突破,为未来应对水资源危机提供新思路。
挑战与风险
1.技术难度极高
冰山在拖运过程中可能断裂、融化,造成大量淡水损失;
从南极到阿联酋航程上万公里,需经过复杂海况,对牵引技术、航线规划都是极大考验。
2.经济成本问题
拖运冰山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包括特种船舶、能源消耗、保险等。有专家估算,其成本可能比海水淡化还高。
3.生态影响未知
对南极生态:大规模开采冰山可能干扰极地环境;
对沿途海洋生态:冰山融化可能改变局部海水温度、盐度,影响海洋生物;
对波斯湾生态:大量淡水涌入可能扰乱当地海洋系统。
4.国际法律问题
南极受《南极条约》体系保护,大规模开采冰山可能涉及法律争议,需国际社会协商同意。
(二)水的净化
复习:过滤法与蒸馏法净化水的方法
1.沉淀法
沉淀法是水净化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利用重力作用,让水中比水重的悬浮固体颗粒(如泥沙、淤泥、藻类、有机物等)自然沉降到水底,从而实现固液分离,使水变得澄清。
(1)沉淀法的基本原理
其基本原理是重力沉降。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逐渐向下运动。当颗粒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它就会下沉。沉降的速度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密度、形状以及水的粘度和温度。
大而重的颗粒(如粗沙、石子):沉降很快,几乎在静止状态下瞬间完成。
小而轻的颗粒(如粘土、胶体):沉降非常缓慢,甚至会在水中长期保持悬浮状态。
(2)沉淀法的两种主要类型
根据处理过程中是否添加化学药剂,沉淀法可分为两大类:
①自然沉淀
定义: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完全依靠颗粒自身的重力进行沉降。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粒径较大、易于沉降的悬浮物,如泥沙。
过程:将原水(如河水、湖水)引入一个大的、静止的沉淀池(或称为蓄水池)中,让水停留足够长的时间(通常为数小时),待大部分粗颗粒沉降后,再将上层的清水引出进行后续处理。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缺点:对微小的悬浮颗粒去除效果很差,所需时间长,沉淀池占地面积大。
②化学混凝沉淀
定义:向原水中投加特定的化学药剂(如明矾等),使水中难以自然沉降的微小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易于沉降的絮状物,然后通过重力沉降去除。
优点:效率高,能有效去除自然沉淀无法处理的微小颗粒,大大缩短了净化时间。
缺点:需要投加化学药剂,增加了成本和操作复杂性,并会产生化学污泥。
【探索活动】
1.如图4.5-3所示,取一杯泥浆水,静置5min,观察有没有杂质沉在杯底。
2.在泥浆水中加一点明矾,静置5min,观察泥浆水发生的变化,以及沉入杯底的固体颗粒大小的变化。
2.吸附法
利用多孔性固体物质的表面,来吸附水中污染物,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方法。在水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表面积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一些家用净水器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来过滤水中的杂质的。主要去除有机物、色度和异味、部分重金属等。
【思考与讨论】
1.自然界中,浑浊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就会变得澄清,这是纯净物吗?
所得的水仍然不是纯水,含有可溶性的物质,需要通过蒸馏才可以得到纯净的水。
2.试比较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的方法。
方法 原理 适用范围 基本操作 所起作用
沉淀法 根据物质的 溶解性不同 用于分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 性固体杂质 加入明矾等絮凝剂, 搅拌后静置 使水中的悬浮微 粒凝聚成较大颗 粒而沉淀下来
过滤法 根据物质的 溶解性不同 用于除去液体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溶解、过滤 可除去水中的 不溶性悬浮微粒
蒸馏法 根据液体物质 的沸点不同 用于分离或 提纯液态混合物 加热、蒸馏、冷凝 可除去水中溶解的物质
视频:自来水净化过程
【阅读】
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
自来水厂从水源地取水后,一般要经历如下的净化处理过程。
1.加絮凝剂后沉淀。
2.将沉淀后的水通入过滤池中,滤去不溶性杂质。
3.再将水引入活性炭吸附池,除去水中臭味和残留的小颗粒不溶性杂质。
4.杀菌消毒(常用通入氯气的方法)。
最后经过检测,证明水质达标后,才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三)水资源的保护
1.原因: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资源本身比较少,而使用这些水资源时又存在浪费严重和受到污染的现实问题。
2.保护措施:
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是水资源保护的两项重要内容
【思考与讨论】
1.3月20日是世界节水日,请分享日常生活生产中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2.谈谈国家节水标志表示的意义。
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 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水和手的结合像“心”字的一部分(去掉两个点),且水滴正处在“心”字的中间一点处,说明节约用水需要每一 个人牢记在心。
(1)节约用水 水的循环使用、减少用量和回收利用是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举例如下:
(2)防止水污染
①水污染定义:当水中含有对水或水生生物会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且其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就造成了水污染。
②污染物:引起水污染的有害物质被称作污染物。
③污染物来源:
工业废水:来自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导致 污染物进入河流和湖泊,甚至污染地下水源,通常含有很多有毒化学物质。
农业废水:来自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通常含有农药、化肥,
生活污水:来自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任意倾倒等,可能含有大量病毒、寄生虫、细菌等致病生物。
④水污染的危害
这些人类排放的污染物不仅会破坏水体环境、杀死水生生物,还会对人类自身产生危害。例如,当水体中某些利于水藻生长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时,水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异常的颜色,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最终导致水生动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水生动物死亡后将导致水质进一步发黑变臭而恶化。
⑤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工业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
生活中: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少用含磷洗涤剂
医疗中:医疗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阅读】 浙江省的“五水共治”工程
浙江是著名水乡,但根据2013年浙江省水利普查公报显示,浙江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760m ,已经逼近了世界公认1700m 的警戒线。而且浙江水资源还存在着供需缺口大、结构矛盾突出、污染严重、有效利用率低等四大突出问题。为了建设美丽浙江,省委做出“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战略部署。实施“固河堤、疏河道、新开河、畅管网、除涝点、强设施”六大防内涝工程,“管网配套、能力提升、升级改造、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五大治污水工程,“提工艺、重改造、扩范围、增能力”四大保供水工程。经过多年的“五水共治”,浙江省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的绿色发展之路。2021年,钱塘江流域断面水体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到2022年,全省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已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数据引自中国环境报2023年4月30日版,图片由杭州市生态保护局提供)
【思考与讨论】
请你结合本地区的水污染情况,提出一些防治的建议。
三、归纳总结,应用迁移
(一)课堂小结
1.说说你对吸附、沉淀这两种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认识。
2.举例说明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二)随堂例题
【例1】水体污染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对此人们众说纷纭,关于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如下说法:
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 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农业生产中含农药、化肥的污水的任意排放; ④雨水与土壤接触;
⑤冰川融化。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雨水与土壤接触没有任何污染,冰川融化由固体水变为液态水,也没有任何污染。
【例2】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的是( )
A.淘米时,将淘米水收集起来浇花 B.水龙头漏水时,立即进行修理
C.淋浴擦香皂时,暂时关上喷头 D.洗车时,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答案】D
【解析】A.淘米时,将淘米水收集起来浇花,提高了水的使用率,能够节约水资源,正确;
B.水龙头漏水时,立即进行修理,避免了水的浪费,能够节约水,正确;
C.淋浴擦香皂时,暂时关上喷头,避免了水的浪费,能够节约水,正确;
D.洗车时,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会耗费大量的水,造成水的浪费,错误。
【例3】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答案】CD。
【解析】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没有煮沸和蒸馏操作。
【板书设计】
第5节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后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相应内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新课标●新课堂】第5节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同步作业
(教师版)
1.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建立水资源保护区
C.工业废水引入地下 D.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答案】C
【解析】使用节水型马桶、建立水资源保护区、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等都是保护水资源的好办法;工业废水引入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
2.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WaterforPeace”(以水促和平)。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喷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答案】B
【解析】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这样可以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水的大量消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符合“以水促和平”主题,故A选项正确;
B.农作物采用大水喷灌,这种灌溉方式会使大量的水在灌溉过程中被浪费,没有做到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不符合“以水促和平”主题,故B选项错误;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能有效减少生活污水对水体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符合“以水促和平”主题,故C选项正确;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能够及时了解水资源的质量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水资源,符合“以水促和平”主题,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3.2024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洗手后不及时关闭水龙头 B.城市污水直接排放
C.工业废水用于灌溉农田 D.园林浇灌采用滴灌技术
【答案】D
【解析】A.洗手后不及时关闭水龙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符合节约用水的理念,故A错误;
B.城市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导致水污染问题,而不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故B错误;
C.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直接用于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故C错误;
D.园林浇灌采用滴灌技术,可以精确地将水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水的蒸发和流失,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故D正确;
4.2024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采用高流量的淋浴喷头 B.在饮用水源游泳、洗衣
C.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D.工业废水引入地下
【答案】C
【解析】采用高流量的淋浴喷头、在饮用水源游泳、洗衣、工业废水引入地下都会造成水资源污染,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选项C符合题意。
5.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以下措施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用洗脸水冲厕所 B.开着水龙头刷牙
C.收集雨水作为生活用水 D.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
【答案】B
【解析】用洗脸水冲马桶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开着水龙头刷牙,造成水浪费,故B符合题意;收集雨水作为生活用水可以节约水源,故C不符合题意;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属于节水,故D不符合题意。
6.为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持续大量开采地下水
C.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D.推广节水器具
【答案】B
【解析】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可以节约用水,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A不合题意;
B、持续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B符合题意;
C、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C不合题意;
D、推广节水器具可以节约用水,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故D不合题意;
7.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符合该理念,做法正确的是(  )
A.严禁使用一切化肥,以防止水体污染
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C.收集淘米水,清洗果蔬的水冲厕所
D.大量使用和开采地下水
【答案】C
【解析】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选项中符合该理念的措施是收集淘米水,清洗果蔬的水冲厕所,选项ABD中的措施是错误的。
8.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要将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要将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需要经过加明矾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的方法净化,不需要蒸馏,观察选项,
9.小科是一个科学迷,在观看了野外求生的电视节目后,自己也试着自制净水装置,在较大容器内装有天然水,中间放置另一相对小一些的容器,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枚硬币置于保鲜膜上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小科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蒸发 B.过滤 C.沉淀 D.蒸馏
【答案】D
【解析】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枚硬币置于保鲜膜上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是利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冷却变为水,属于蒸馏的过程,所以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蒸馏。
10.在野外和灾区可以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答案】B
【解析】③自然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而并未进行彻底分离,在此净化过程中应是最初的阶段;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小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此时水中含有少量氯气不能直接饮用,在此过程中不能为最后的净化操作;
④加热煮沸,通过加热煮沸,可使水中氯气挥发,并进一步杀菌,经过此步净化后的水达到了饮用标准,为此净化过程的最后步骤。
11.如图为公益广告“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从科学角度分析看,广告主要表达了(  )
A.现今采水技术不断提升 B.水污染日趋加剧
C.过量开采地下水形势严峻 D.降水日渐充沛
【答案】C
【解析】读图可得,图中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从“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顺序大幅增长,说明了地下水越来越匮乏,水资源形势严峻。综上所述,故C符合题意。
12.目前,宁波正在对水资源进行积极保护和治理,最终实现“水生态良好、水环境改善、水资源丰富、水安全保障及水文化鲜明”的多重目标,为了达到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以有利于植被对水的涵养功能
B.将工业用水灌溉农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C.抑制水中的藻类过度生长,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污染
【答案】B
【解析】:A、植物能涵养水源,通过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以有利于植被对水的涵养功能,A正确;
B、工业用水不能用于灌溉农田,否则会造成土壤污染,B错误;
C、抑制水中的藻类过度生长,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利于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C正确;
D、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污染,D正确。
13.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答案】C
【解析】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故A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
C、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包括蒸馏,故C错误;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因此自来水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14.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步骤Ⅲ是物理变化
【答案】D
【解析】A、步骤Ⅰ中的沉降和过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故A正确;
B、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故B正确;
C、液氯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可以杀灭水中的病菌、微生物,起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故C正确;
D、步骤Ⅲ消毒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15.自然水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中吸附是指加入活性炭,吸附水中的一些大分子物质;消毒是指往水里通入氯气,生成次氯酸(HClO),杀死微生物。以上流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答案】D
【解析】A、沉降是不溶性大的颗粒沉降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过滤只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只是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活性炭吸附是利用活性炭疏松多孔的结构,把杂质吸附在它的表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杀菌消毒是通入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16.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的水”为纯净水
【答案】D
【解析】A、步骤Ⅰ中的沉降和过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故A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因此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故B正确;
C、漂白粉可以杀灭水中的病菌、微生物,起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故C正确;
D、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因此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水,故D错误。
17.现在家庭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处理水的过程如图,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答案】B
【解析】超滤膜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所以步骤②对应的操作是过滤。
18.净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是(  )
A.①③④ B.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答案】B
【解析】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加明矾吸附沉降是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活性炭吸附,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投药消毒杀菌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蒸馏可得蒸馏水,比生活用水成本高;故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①过滤→④消毒杀菌。
19.如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水池中的清水是纯净物
B.供水系统流出的水可直接饮用
C.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
D.水经过过滤池后可溶性杂质可以明显减少
【答案】C
【解析】A、清水池中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因此清水不是纯净物,说法错误;
B、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可能会滋生细菌,供水系统流出的水不可直接饮用,应煮沸后才能饮用,说法错误;
C、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说法正确;
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因此水经过过滤池后可溶性杂质不会减少,说法错误。
20.小科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
(2)操作①的方法是     。
(3)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图     中的装置。
【答案】(1)酒精灯;(2)过滤;(3)甲。
【解析】(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灯;
(2)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即操作①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3)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净化程度最高,故答案为: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新课标●新课堂】第5节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同步作业
(学生版)
1.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建立水资源保护区
C.工业废水引入地下 D.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2.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WaterforPeace”(以水促和平)。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喷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3.2024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洗手后不及时关闭水龙头 B.城市污水直接排放
C.工业废水用于灌溉农田 D.园林浇灌采用滴灌技术
4.2024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采用高流量的淋浴喷头 B.在饮用水源游泳、洗衣
C.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D.工业废水引入地下
5.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以下措施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用洗脸水冲厕所 B.开着水龙头刷牙
C.收集雨水作为生活用水 D.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
6.为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持续大量开采地下水
C.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D.推广节水器具
7.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符合该理念,做法正确的是(  )
A.严禁使用一切化肥,以防止水体污染
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C.收集淘米水,清洗果蔬的水冲厕所
D.大量使用和开采地下水
8.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要将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9.小科是一个科学迷,在观看了野外求生的电视节目后,自己也试着自制净水装置,在较大容器内装有天然水,中间放置另一相对小一些的容器,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枚硬币置于保鲜膜上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小科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蒸发 B.过滤 C.沉淀 D.蒸馏
10.在野外和灾区可以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11.如图为公益广告“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从科学角度分析看,广告主要表达了(  )
A.现今采水技术不断提升 B.水污染日趋加剧
C.过量开采地下水形势严峻 D.降水日渐充沛
12.目前,宁波正在对水资源进行积极保护和治理,最终实现“水生态良好、水环境改善、水资源丰富、水安全保障及水文化鲜明”的多重目标,为了达到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以有利于植被对水的涵养功能
B.将工业用水灌溉农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C.抑制水中的藻类过度生长,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污染
13.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14.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步骤Ⅲ是物理变化
15.自然水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中吸附是指加入活性炭,吸附水中的一些大分子物质;消毒是指往水里通入氯气,生成次氯酸(HClO),杀死微生物。以上流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16.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的水”为纯净水
17.现在家庭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处理水的过程如图,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18.净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是(  )
A.①③④ B.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19.如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水池中的清水是纯净物
B.供水系统流出的水可直接饮用
C.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
D.水经过过滤池后可溶性杂质可以明显减少
20.小科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
(2)操作①的方法是     。
(3)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图     中的装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第4章 水与人类
第5节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浙教版)八年级

【引入】
根据世界水资源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报告,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到2025年会有35亿人面临缺水。水资源如何利用和保护?净化水的方法有哪些?
一、水资源的利用
【活动】同学们自由讨论,列举水有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思考与讨论】据报道,阿联酋的一家公司计划把南极的一座巨大冰山拖到波斯湾,以解决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据悉,计划中的这座冰山蕴含的水量足够100万人使用5年。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答:积极意义与可能性
1.缓解水资源压力 波斯湾地区气候干旱,海水淡化成本高、能耗大。如果冰山拖运技术可行,确实能提供大量淡水,缓解当地用水紧张。
2.环境潜在益处 冰山融化过程中可能局部降温、增加湿度,对周边小气候有微弱调节作用。也有观点认为,这比持续开采地下水更“可持续”。
3.技术与创新示范 如果成功,这会成为人类在水资源调度工程上的重大突破,为未来应对水资源危机提供新思路。
挑战与风险
1.技术难度极高 冰山在拖运过程中可能断裂、融化,造成大量淡水损失;
从南极到阿联酋航程上万公里,需经过复杂海况,对牵引技术、航线规划都是极大考验。
2.经济成本问题 拖运冰山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包括特种船舶、能源消耗、保险等。有专家估算,其成本可能比海水淡化还高。
3.生态影响未知
对南极生态:大规模开采冰山可能干扰极地环境;
对沿途海洋生态:冰山融化可能改变局部海水温度、盐度,影响海洋生物;
对波斯湾生态:大量淡水涌入可能扰乱当地海洋系统。
4.国际法律问题
南极受《南极条约》体系保护,大规模开采冰山可能涉及法律争议,需国际社会协商同意。
1.沉淀法
(1)沉淀法的基本原理
其基本原理是重力沉降。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逐渐向下运动。当颗粒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它就会下沉。沉降的速度取决于颗粒的大小、密度、形状以及水的粘度和温度。
二、水的净化
(2)沉淀法的两种主要类型
根据处理过程中是否添加化学药剂,沉淀法可分为两大类:
①自然沉淀
定义: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完全依靠颗粒自身的重力进行沉降。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粒径较大、易于沉降的悬浮物,如泥沙。
过程:将原水(如河水、湖水)引入一个大的、静止的沉淀池(或称为蓄水池)中,让水停留足够长的时间(通常为数小时),待大部分粗颗粒沉降后,再将上层的清水引出进行后续处理。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缺点:对微小的悬浮颗粒去除效果很差,所需时间长,沉淀池占地面积大。
②化学混凝沉淀
定义:向原水中投加特定的化学药剂(如明矾等),使水中难以自然沉降的微小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易于沉降的絮状物,然后通过重力沉降去除。
优点:效率高,能有效去除自然沉淀无法处理的微小颗粒,大大缩短了净化时间。
缺点:需要投加化学药剂,增加了成本和操作复杂性,并会产生化学污泥。
1.如图4.5-3所示,取一杯泥浆水,静置5min,观察有没有杂质沉在杯底。
【探索活动】
2.在泥浆水中加一点明矾,静置5min,观察泥浆水发生的变化,以及沉入杯底的固体颗粒大小的变化。
2.吸附法
利用多孔性固体物质的表面,来吸附水中污染物,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方法。在水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表面积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一些家用净水器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来过滤水中的杂质的。
主要去除有机物、色度和异味、部分重金属等。
1.自然界中,浑浊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就会变得澄清,这是纯净物吗?
【思考与讨论】
所得的水仍然不是纯水,含有可溶性的物质,需要通过蒸馏才可以得到纯净的水。
2.试比较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的方法。
方法 原理 适用范围 基本操作 所起作用
沉淀法 根据物质的 溶解性不同 用于分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 性固体杂质 加入明矾等絮凝剂,搅拌后静置 使水中的悬浮微
粒凝聚成较大颗
粒而沉淀下来
过滤法 根据物质的 溶解性不同 用于除去液体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溶解、过滤 可除去水中的
不溶性悬浮微粒
蒸馏法 根据液体物质 的沸点不同 用于分离或 提纯液态混合物 加热、 蒸馏、冷凝 可除去水中
溶解的物质
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
【阅读】
视频:自来水净化过程
自来水厂从水源地取水后,一般要经历如下的净化处理过程。
1.加絮凝剂后沉淀。
2.将沉淀后的水通入过滤池中,滤去不溶性杂质。
3.再将水引入活性炭吸附池,除去水中臭味和残留的小颗粒不溶性杂质。
4.杀菌消毒(常用通入氯气的方法)。
最后经过检测,证明水质达标后,才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1.原因: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资源本身比较少,而使用这些水资源时又存在浪费严重和受到污染的现实问题。
2.保护措施:
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是水资源保护的两项重要内容
三、水资源的保护
【思考与讨论】
1.3月20日是世界节水日,请分享日常生活生产中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思考与讨论】
2.谈谈国家节水标志表示的意义。
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 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水和手的结合像“心”字的一部分(去掉两个点),且水滴正处在“心”字的中间一点处,说明节约用水需要每一 个人牢记在心。
(1)节约用水
水的循环使用、减少用量和回收利用是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
当水中含有对水或水生生物会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且其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就造成了水污染。
污染物:引起水污染的有害物质被称作污染物。
污染物来源:
工业废水:来自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导致 污染物进入河流和湖泊,甚至污染地下水源,通常含有很多有毒化学物质。
农业废水:来自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通常含有农药、化肥,
生活污水:来自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任意倾倒等,可能含有大量病毒、寄生虫、细菌等致病生物。
水污染的危害
这些人类排放的污染物不仅会破坏水体环境、杀死水生生物,还会对人类自身产生危害。例如,当水体中某些利于水藻生长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时,水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异常的颜色,水中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最终导致水生动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水生动物死亡后将导致水质进一步发黑变臭而恶化。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工业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
生活中: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少用含磷洗涤剂
医疗中:医疗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阅读】
浙江省的“五水共治”工程
【思考与讨论】
请你结合本地区的水污染情况,提出一些防治的建议。
【随堂巩固】
【例1】水体污染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对此人们众说纷纭,关于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如下说法:
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 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农业生产中含农药、化肥的污水的任意排放; ④雨水与土壤接触;
⑤冰川融化。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答案】D
【解析】A.淘米时,将淘米水收集起来浇花,提高了水的使用率,能够节约水资源,正确;
B.水龙头漏水时,立即进行修理,避免了水的浪费,能够节约水,正确;
C.淋浴擦香皂时,暂时关上喷头,避免了水的浪费,能够节约水,正确;
D.洗车时,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会耗费大量的水,造成水的浪费,错误。
【例2】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的是( )
A.淘米时,将淘米水收集起来浇花
B.水龙头漏水时,立即进行修理
C.淋浴擦香皂时,暂时关上喷头
D.洗车时,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例3】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填序号)。
【答案】CD。
【解析】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没有煮沸和蒸馏操作。。
【板书设计】
第5节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节约用水
沉淀
净化
水资源的
利用与保护
利用
过滤
吸附
蒸馏
保护
防止水污染
循环利用
回收利用
减少用量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