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师大学附中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阶段性测试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7小题,共 28分。
1.湖南籍游泳运动员覃海洋,在 202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 100m蛙泳决赛中(比赛是在标准 50m游泳池进
行,要往返一次),以 58秒 23的成绩摘得金牌。如图是他比赛时的某一瞬间。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100m指的是位移
B. 58秒 23指的是时间间隔
C.岸上裁判观察覃海洋的泳姿时可以把他看作质点
D.覃海洋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1.72m/s
2.关于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研究瞬时速度时采用了极限思想法
B.加速度的表达式,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C.在利用 v-t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理想模型方法
D.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B.重心是物体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就是人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由表达式 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k与弹力成正比,与形变量 x成反比
第 1页,共 8页
4.如图所示,一辆长为 14m的公交车出站后做加速度大小为 1.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地面上的
两条标线 A、B,所用时间分别为 4s和 2s,则两条标线 A、B之间的距离为( )
A. 10m B. 12.25m C. 15m D. 17.25m
5.一辆长为 的电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监测系统每隔 拍摄一次,得到一张频闪
照片,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0.16m/s2 B. 16m/s2 C. 0.08m/s2 D. 8m/s2
6.甲、乙同时从 A处由静止出发,沿直线 AB运动,甲先以 a1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一段时间后,改以
a2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到达 B的速度为 v,乙一直以加速度 a做匀加速运动,到达 B的速度也为 v。已知
a1>a,则( )
A. a2>a
B.从 A到 B,甲、乙的平均速度均为
C.到达 B前的某一时刻甲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的速度
D.到达 B前的任意时刻一定有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7.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部署 ETC推广安装。如图是小车分别经过收费站的人工通道和 ETC通道的 v-t图,
已知小车加速、减速时加速度大小均为 a,小车通过两种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到原速度所行驶的距离一
样,则与走人工通道相比,走 ETC通道节省的时间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12分。
第 2页,共 8页
8.如图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 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 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
通过 be段的时间为 t。则( )
A.通过 ab段的时间为 B.通过 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 ae段的平均速度
C.通过 de段的时间为 D. ab段和 ce段所用时间比为 1:
9.甲、乙两车在平直路面上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在
时间 0~4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0~4t0内,甲车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 B. t=2t0时,甲、乙相距最远
C. t=3t0时,甲车在乙车前面 D. 0~4t0内,甲的平均速度为 2a0t0
10.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置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图像是一段
抛物线,且在 t0时刻的切线与乙的图像平行,乙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以甲、乙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图中坐标均为已知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乙的速度为 B.甲的加速度为
C. 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D.甲、乙间的最小距离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9分。
1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
重物落地后(不反弹),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
第 3页,共 8页
开始,每 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纸带左端与物块连接),打点计时器电
源的频率为 50Hz。
(1)下图两种打点计时器,选择 有利于减少纸带受到的摩擦阻力(选 A或 B);
(2)除了(1)中所选打点计时器,以及小车、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绳、钩码等器材外,还须选用的有 (填
选项代号)
A.电压为 8V的交流电源 B.电压为 220V的交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3)计算纸带上计数点 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由于电源不稳定,实际频率略小于 50Hz,但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则第(4)问中加速度的测量值和
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由纸带可排算出重物刚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0分。
12.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物体 A放在轻弹簧 a上,上端与轻弹簧 b相连,轻弹簧 b上端与质量也为 m的物
体 B相连,物体 B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不计的小桶 P相连,初始时 A、B、P均静止。已知轻
弹簧 a、b的劲度系数均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现缓慢地向小桶 P内加入细沙,当弹簧 a恰好恢复原长时
(小桶一直未落地),求:
第 4页,共 8页
(1)小桶 P内所加入的细砂质量;
(2)小桶在此过程中下降的距离。
13.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的初速度为 v0=16m/s,以大小为 a1=2m/s2的加速度刹车,乙的初速度
为零,以大小为 a2=1m/s2的加速度和甲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求:
(1)当甲车停止运动时,乙车的位移大小;
(2)两车出发后,到相遇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3)若两车出发时不在同一地点,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 s=26m。则甲车将有多长时间处于乙车前方?
14.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线上有一个小球和一管子,小球可以穿过管子而不受影响,不计空气阻力。已知:
h1=20m, h2=5m, l=5m, g=10m/s2。
(1)若将管子固定,小球由静止释放,求小球通过管子的时间;
(2)若当小球由静止释放时,管子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为确保管子第 1次落地前小球能穿过管子,求 的大
小范围;
(3)若 t=0时刻,同时将管子和小球由静止释放,管子和小球与地面碰撞后均能立即原速率向上反弹,求 t=38s
时小球已穿过管子的次数以及小球第 4次刚要进入管子的时刻。
第 5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CD
9.【答案】BD
10.【答案】ACD
11.【答案】(1)A (2)BC (3)1.0 (4)2.0m/s2 (5)偏大 (6)1.28
12.【答案】(1)当弹簧 恢复原长时,对 AB整体分析,有
对小桶 P分析
解得
(2)初始时,对 A、B整体分析,有
弹簧 的压缩量为
对 B分析,有
弹簧 的压缩量为
当 恢复原长时,对 A分析,有
弹簧 的伸长量为
所以在此过程中,小桶下降的距离为
13.【答案】(1)甲车从 到减速到 0的时间为
则乙车的位移大小
(2)速度相等时二者距离最大,则有
第 6页,共 8页
代入解得
则最大距离
(3)设 t时间二者第一次相遇,则有
代入题中数据,联立解得 (另一解舍去)
之后甲在前,乙在后,可知甲继续运动了 停下来。设第一次相遇后经过 时间二者再次相遇,
则有
联立解得 ,不符合实际,故甲车停止时,乙车还没追上,则有
解得
则甲车在乙车前方时间为 。
14.【答案】解:(1)小球从释放到管子上端,则有
解得
小球从释放到管子下端,则有
解得
则小球通过管子的时间
(2)当小球落地时,若管子也恰好落地,则有
解得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运动时间
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管子从上抛到落地的整个运动过程有
解得
故为确保管子第 1次落地前小球能穿过管子,则 的大小范围为
(3)由于管子和小球由静止释放,且管子和小球与地面碰撞后均能立即原速率向上反弹,则反弹后,管子
和小球都能恰好回到释放时的高度,所以这里求小球通过管子的次数,实际上只需要考虑在规定时间内,
小球会往返几次。小球自由落体后,经过 2s与地面碰撞,再经过 2s回到原来的高度,可视为一个周期为
第 7页,共 8页
4s。因此 时小球已经穿过管子 18次,再经过 2s小球恰好落地,会再一次穿过管子,故一共通过管
子 19次。
取向下为正,画出 图像,如图所示
分析可知小球所有偶数次刚要进入管子的时刻的通项公式为 ,其中 k为自然数
故小球第 4次刚要进入管子的时刻为 6.25s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