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清远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不变B. 3s末物体加速度开始改变C. 0~8s物体先向正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匀加速运动D. t=0时和t=6s时物体的速度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加速度保持不变,B错误;物体在内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内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时运动方向发生变化,A错误,C正确;由图像可知,t=0时和t=6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误。2.如图,斜面B固定在地面上,木块A恰好能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木块A受力个数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答案】B【解析】首先木块A一定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另外木块A恰能匀速下滑,说明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所以木块A受力个数为3个.故选B.3.如图所示,“掰腕子”是比较臂力大小的一种常见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比赛双方的手肘不能离开同一平面(如支撑手肘的桌面)。在一次趣味运动会“掰腕子”比赛中,男生轻松地胜了女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男生对女生的作用力和女生对男生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B. 男生对女生的作用力大于女生对男生的作用力C. 男生对女生的作用力等于女生对男生的作用力D. 男生对女生的作用力与女生对男生的作用力方向相同【答案】C【解析】男生对女生的作用力和女生对男生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男生对女生的作用力等于女生对男生的作用力,男生对女生的作用力与女生对男生的作用力方向相反,BD错误,C正确。4.如图所示,一只氢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则风对气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A. Tsin α B. Tcos α C. D.【答案】A【解析】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合力为零,对气球受力分析得,气球受到重力、浮力、拉力和水平方向上风的作用力,由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得:F风=Tsin α,故A正确.5.如图,屋檐下重力为G的风铃被水平风力吹起,在偏离竖直方向θ角的位置保持静止,设风力为F,系风铃的轻绳对风铃的拉力为T,若F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和G是一对平衡力 B. T一定小于FC. T与F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D. 轻绳对风铃的拉力的大小为【答案】D【解析】以风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知T与F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竖直向上,A、C错误;由图可知,T一定大于F,B错误;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T=,D正确。6.在一次爬山比赛中,某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 , B. ,C. 0, D. 0,【答案】D【解析】设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x.此人往返一次对应的位移Δx=0,其平均速度大小为==0.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往返一次的平均速率为′==,故选D.7.一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由某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特战队员成功将其驱离,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盗快艇在0~66 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B. 海盗快艇在96 s末开始调头逃离C. 海盗快艇在66 s末离商船最近D. 海盗快艇在96~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答案】B【解析】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v-t图像可知海盗快艇在0~66 s内从静止出发,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小,即加速度越来越小,故A错误;在速度—时间图像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在时间轴上方表示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在时间轴下方表示速度方向为负方向,可知海盗快艇在96 s末开始调头逃离,此时海盗快艇离商船最近,故B正确,C错误;海盗快艇在96~116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8.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已知A的圆半径为圆球B的半径的3倍,圆球B所受的重力为G,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墙壁对B的弹力为F1,A对B的弹力为F2.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F1、F2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 F1减小 B. F1增大 C. F2增大 D. F2减小【答案】AD【解析】以圆球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合成法,可得出F1=Gtan θ,F2=,当A向右移动少许后,θ减小,则F1减小,F2减小,选项A、D正确.图解法:先根据平衡条件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如图乙所示的矢量三角形,在θ减小的过程中,从图乙中可直接地看出,F1减小,F2减小,选项A、D正确.9.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A. 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 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 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答案】BC10.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杆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f1和Ff2,不计空气阻力,那么( )A. Ff1方向竖直向下,Ff2方向竖直向上,且Ff1=Ff2B. Ff1方向竖直向上,Ff2方向竖直向上,且Ff1=Ff2C. Ff1为静摩擦力,Ff2为滑动摩擦力D. Ff1为静摩擦力,Ff2为静摩擦力【答案】BC【解析】运动员攀上竖直杆过程中受静摩擦力作用,滑下过程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选项C正确,D错误;运动员向上、向下都是匀速运动,且只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知,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总是向上的,大小等于其重力,选项A错误,B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如图所示是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小车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在同一直线上且等高的A、B两个小盒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发射器,B盒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运动的小车上,B盒固定在桌面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红外线和一束超声波),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若两者的时间差为t1,空气中声速为v0,红外线在A与B之间的传播时间可忽略.问:(x1、x2、Δx未知)(1)发射红外线脉冲和超声波脉冲时A与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2)经过短暂的Δt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测量,此次接收两者的时间差为t2,已知小车在远离B,则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答案】(1)v0t1 (2)【解析】(1)由于红外线在A与B之间的传播时间可忽略,根据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得A、B间的距离为x1=v0t1.(2)同理可知:进行第二次测量时,A、B间的距离为x2=v0t2,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为Δt,即为小车运动Δx=x2-x1所用的时间,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2.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将长木板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块A放置在长木板B的上表面,用细线将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和物块A连接,调节弹簧测力计的高度使细线拉直后恰好水平,现用大小为10 N的水平拉力F将长木板B从物块A下方加速拉出,拉出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2.0 kg,长木板B的质量为4.0 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N/kg。(1)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 N;(2)物块A对长木板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________(填“左”或“右”);(3)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增大水平拉力F对测量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答案】(1)3.52 (2)左 (3)0.18 (4)无【解析】(1)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为0.1 N,应往下估读一位,故示数为3.52 N。(2)由于长木板B相对物块A向右运动,所以物块A对长木板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3)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8。(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的快慢无关,增大水平拉力F,长木板B会加速运动,但不影响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滑动摩擦力,所以对动摩擦因数的测量无影响。13.如图所示,近年来隧道交通事故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热点之一.某日,一轿车A因故障恰停在某隧道内离隧道入口50 m的位置。此时另一轿车B正以v0=90 km/h的速度匀速向隧道口驶来,轿车B到达隧道口时驾驶员才发现停在前方的轿车A并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假设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1=0.57 s,轿车制动系统响应时间(开始踏下制动踏板到实际制动)t2=0.03 s,轿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a=7.5 m/s2.问:(1)轿车B是否会与停在前方的轿车A相撞?(2)若会相撞,撞前轿车B的速度大小为多少?若不会相撞,停止时轿车B与轿车A的距离是多少?【答案】(1)会相撞 (2)10 m/s【解析】(1)轿车B在实际制动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其发生的位移为x1,由题意可知x1=v0(t1+t2)=15 m实际制动后,轿车B做匀减速运动,位移为x2,有v02=2ax2则x2=41.7 m,轿车A到隧道口的距离为d=50 m,因x1+x2>d,故轿车B会与停在前方的轿车A相撞。(2)设撞前轿车B的速度为v,由运动学公式得v02-v2=2a(d-x1),解得v=10 m/s.14.如图所示,小球以v0=6 m/s的初速度从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中间开始上滑.已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问:小球速度大小变为3 m/s时需多长时间?(小球在光滑斜面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答案】1.5 s或4.5 s【解析】小球在上滑过程中,速度变为3 m/s时,以沿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此时v0=6 m/s,v=3 m/s,a=-2 m/s2,根据v=v0+at1得t1== s=1.5 s.小球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变为3 m/s时,以沿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0=6 m/s,v=-3 m/s,a=-2 m/s2,由v=v0+at2得t2== s=4.5 s.15.如图所示,平直公路上每间隔500m有一“十字”路口,路口处安装有红绿灯,红灯绿灯每隔20s交换一次,沿途所有信号灯同步。车辆A、B同时到达第一个“十字”路口的斑马线,此时指示灯刚变红。肇事车辆B见到警车立即启动车辆闯红灯向前逃逸,沿途遇到红灯时仍不减速,当绿灯亮时警车A立即启动车辆追赶,警车A严格遵守交通信号。警车A启动加速度大小a为 ,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最大行驶速度大小为20m/s;肇事车辆B启动加速度大小为 ,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最大行驶速度大小为10m/s。试求:(1)警车A从第一个路口启动到达第二个“十字”路口所用的时间;(2)警车A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启动时距肇事车辆B的距离;(3)警车A从第一个“十字”路口启动到与肇事车辆B车头齐平时所用时间。【答案】(1) ;(2) ;(3)【解析】(1)警车A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加速过程的位移为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为刹车过程的位移为警车从第一个路口到第二个路口过程中,匀速运动的时间为则警车从第一个路口启动到达第二个“十字”路口所用的时间为(2)肇事车辆B启动时间为加速过程位移为由于红灯绿灯每隔20s交换一次,警车从第一个路口启动到达第二个“十字”路口所用的时间为28.75s,可知警车A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启动时,此时肇事车辆B逃逸运动的时间为车辆B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警车与肇事车辆的距离为(3)由于警车在第二个路口启动后,其加速过程位移只有50m,小于75m,可知警车不可能在加速阶段与肇事车辆车头齐平,设警车加速到最大速度后再匀速运动时间 后与肇事车辆车头齐平,则有解得由于可知警车在二个路口和第三个路口之间能与肇事车辆车头齐平。所以警车从第一个“十字”路口启动到与肇事车辆车头齐平时所用时间为清远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不变B. 3s末物体加速度开始改变C. 0~8s物体先向正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匀加速运动D. t=0时和t=6s时物体的速度相等2.如图,斜面B固定在地面上,木块A恰好能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木块A受力个数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3.如图所示,“掰腕子”是比较臂力大小的一种常见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比赛双方的手肘不能离开同一平面(如支撑手肘的桌面)。在一次趣味运动会“掰腕子”比赛中,男生轻松地胜了女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男生对女生的作用力和女生对男生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B. 男生对女生的作用力大于女生对男生的作用力C. 男生对女生的作用力等于女生对男生的作用力D. 男生对女生的作用力与女生对男生的作用力方向相同4.如图所示,一只氢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则风对气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A. Tsin α B. Tcos α C. D.5.如图,屋檐下重力为G的风铃被水平风力吹起,在偏离竖直方向θ角的位置保持静止,设风力为F,系风铃的轻绳对风铃的拉力为T,若F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和G是一对平衡力 B. T一定小于FC. T与F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D. 轻绳对风铃的拉力的大小为6.在一次爬山比赛中,某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 , B. ,C. 0, D. 0,7.一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由某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特战队员成功将其驱离,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盗快艇在0~66 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B. 海盗快艇在96 s末开始调头逃离C. 海盗快艇在66 s末离商船最近D. 海盗快艇在96~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8.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已知A的圆半径为圆球B的半径的3倍,圆球B所受的重力为G,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墙壁对B的弹力为F1,A对B的弹力为F2.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F1、F2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 F1减小 B. F1增大 C. F2增大 D. F2减小9.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A. 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 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 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10.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杆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f1和Ff2,不计空气阻力,那么( )A. Ff1方向竖直向下,Ff2方向竖直向上,且Ff1=Ff2B. Ff1方向竖直向上,Ff2方向竖直向上,且Ff1=Ff2C. Ff1为静摩擦力,Ff2为滑动摩擦力D. Ff1为静摩擦力,Ff2为静摩擦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如图所示是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小车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在同一直线上且等高的A、B两个小盒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发射器,B盒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运动的小车上,B盒固定在桌面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红外线和一束超声波),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若两者的时间差为t1,空气中声速为v0,红外线在A与B之间的传播时间可忽略.问:(x1、x2、Δx未知)(1)发射红外线脉冲和超声波脉冲时A与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2)经过短暂的Δt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测量,此次接收两者的时间差为t2,已知小车在远离B,则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12.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将长木板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块A放置在长木板B的上表面,用细线将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和物块A连接,调节弹簧测力计的高度使细线拉直后恰好水平,现用大小为10 N的水平拉力F将长木板B从物块A下方加速拉出,拉出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2.0 kg,长木板B的质量为4.0 kg,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N/kg。(1)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 N;(2)物块A对长木板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________(填“左”或“右”);(3)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增大水平拉力F对测量物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13.如图所示,近年来隧道交通事故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热点之一.某日,一轿车A因故障恰停在某隧道内离隧道入口50 m的位置。此时另一轿车B正以v0=90 km/h的速度匀速向隧道口驶来,轿车B到达隧道口时驾驶员才发现停在前方的轿车A并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假设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1=0.57 s,轿车制动系统响应时间(开始踏下制动踏板到实际制动)t2=0.03 s,轿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a=7.5 m/s2.问:(1)轿车B是否会与停在前方的轿车A相撞?(2)若会相撞,撞前轿车B的速度大小为多少?若不会相撞,停止时轿车B与轿车A的距离是多少?14.如图所示,小球以v0=6 m/s的初速度从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中间开始上滑.已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问:小球速度大小变为3 m/s时需多长时间?(小球在光滑斜面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15.如图所示,平直公路上每间隔500m有一“十字”路口,路口处安装有红绿灯,红灯绿灯每隔20s交换一次,沿途所有信号灯同步。车辆A、B同时到达第一个“十字”路口的斑马线,此时指示灯刚变红。肇事车辆B见到警车立即启动车辆闯红灯向前逃逸,沿途遇到红灯时仍不减速,当绿灯亮时警车A立即启动车辆追赶,警车A严格遵守交通信号。警车A启动加速度大小a为 ,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最大行驶速度大小为20m/s;肇事车辆B启动加速度大小为 ,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最大行驶速度大小为10m/s。试求:(1)警车A从第一个路口启动到达第二个“十字”路口所用的时间;(2)警车A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启动时距肇事车辆B的距离;(3)警车A从第一个“十字”路口启动到与肇事车辆B车头齐平时所用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清远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1).docx 清远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