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测评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测评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中综合能力测评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2.某学习小组的五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分别为、、、、 ,剔除掉错误、无意义的数据后,计算出该物理课本的宽度值为( )
A. B. C. D.
3.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部分地区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从以往的“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把细水管放入农作物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农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减小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4.如图所示的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5.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的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6.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此物质是晶体, 段处于固液共存态
B.此物质熔点是
C.此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
D.此物质在 段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7.[多选]关于下列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打开冰箱的门,常可看到“白雾”,这些“白雾”是冰箱内的冷气液化而成的
B.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C.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氢气的体积可以使它液化,作为燃料储存在火箭里
D.冬天早晨看到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的
8.[多选]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运动的 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全程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开始到 这段时间,甲和乙相对静止
C. 后,甲相对于乙向东运动
D.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的整个过程中,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 分)
9.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实验室里的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的体温计,它的示数是_____ ,使用体温计时____(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10.如图(a)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填“”或“ ”),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b)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 。
11.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时,以马为参照物,诗人是______的。乌鲁木齐到吐鲁番路程约为 ,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为,合 ____,则大约需要____ 。
12.人工降雨常通过飞机在空中喷撒干冰来实现。干冰在空气中迅速_____吸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3.如图所示,在真空能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根据本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得出实验结论。
1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拨动力度不变,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频率______(填“变高”“变低”或“不变”);若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则可探究声音的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15.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所用时间之比为 ,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若它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
16.图中的甲和乙是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属于噪声的是____图。控制噪声、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是通过______________减小噪声污染。如图丙的交通标志,是在________控制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共40分)
17.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填“”或“ ”)。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的 ____________。
(3)在水温升高到后,小明每隔 观察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 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①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的___(填“C”或“D”)图。
②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
④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 有明显差异,若结论无误,可知当地大气压______(填“高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⑤小明在家烧水使水沸腾时发现壶嘴处冒“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______形成的。
18.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3)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较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段的路程_____,如果测得时间,则 段的平均速度_____ 。
(5)在测量小车到达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段的平均速度 会偏____。
19.李杰家书房台式电脑的一只头戴式耳机外罩坏了,他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实验材料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手机闹铃、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
(2)李杰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A方案 B方案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很响 较响 弱 距离 18 m 10 m 6 m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
(4)方案B中,将不容易比较的响度变化改为比较距离的变化,这里采用的思维方法是________(填“替代法”“比较法”或“转换法”)。
(5)当妈妈在客厅看电视时,李杰在书房戴上制作好的防噪声耳罩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一旁看书的爸爸几乎听不到耳机发出的声音。李杰听力训练时,客厅电视的声音是______(填“噪声”或“乐音”),爸爸看书时,防噪声耳罩相当于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四、综合应用题(第20题6分,第21题8分,共14分)
20.海底地震会引发海啸。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 ,则:
(1)最近的陆地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小明跑步的速度为 ,则最近陆地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这段时间内,小明能跑多远?
21.如表为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站名 站点1 站点2 站点3 站点4 站点5
到站时刻 18:40 19:00 19:20 20:10
发车时刻 17:40 18:42 19:02 19:22
距起始站里程/km 0 118 _______ 183 275
(1)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列车由站点2到站点3的平均速度为 ,则表格中横线处的里程数应为多少?
(3)若列车以的速度通过长为的大桥,列车全长 ,则列车全部在大桥上的时间为多少秒?
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5.D 6.D 7.BC 8.CD 9.液体的热胀冷缩 37.8
能 10.< <(<均可) 337.6
11.静止 18 10
12.升华 凝华 熔化
13.变小 不能
14.变低 响度 振幅
15.< <
16.乙 阻断传播路径 声源处
17.(1)B
(2)68 最低处相平
(3)①C ②减少水的质量(合理即可) ③温度不变 ④低于 ⑤水蒸气液化
18.(1)<
(2)停表
(3)便于测量时间
(4)40.0 0.25
(5)小
19.(1)手机闹铃
(2)B
(3)泡沫塑料
(4)转换法
(5)噪声 声源
20.(1)解:由<可知,最近的陆地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
需要的时间
<。
(2)海浪到最近陆地所用的时间
<,
<,
小明跑出的路程<。
21.(1)解:列车全程的运行时间
<,
则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列车由站点2开往站点3的时间
<,
由<可得,
该段的路程<,
表格中里程数应为<。
(3)列车全部在桥上通过的路程
<,
<,
列车全部在大桥上的时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