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共46张ppt) 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河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五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共46张ppt) 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河南)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专题五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
教材语法相关知识梳理
2
常考病句类型“1对1”讲练
一、词的分类
1. 常见实词( 以下页码链接均出自七上)
词类 举例
名词 (P13) ①人:娃娃、姑娘、青年、农夫;②具体的事物:绿萍、水藻、
铃铛、镰刀、蟋蟀;③抽象的事物:精神、传统、法律、爱情;
④时间:秋天、昨天、过去、早晨;⑤方位:上、下、左、右、
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
教材语法相关知识梳理
词类 举例
动词 (P49) ①动作行为:走、跑、唱、跳、打、躺;②心理活动:爱、恨、
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③发展变化:增加、
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④可能、应该、意愿:
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肯、
敢、愿、愿意;⑤动作趋向:上、下、去、来、进、出、到、
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⑥判断:是
词类 举例
形容
词 (P80) ①状态:凌乱、快、慢、软、硬、忙碌、悠闲、激动;②性质:
强壮、好、坏、美、丑、纯粹、高尚、清脆;③颜色:黑、白、
橙、苍白、碧绿、绿油油、红彤彤;④形状:大、小、宽、窄、
笔直、弯曲
数词 (P97) ①确数:一、七千、六万九千;②概数:十来(个)、二十几(只)、七八(辆);③序数:第一、老三、初五
量词 (P97) ①事物的单位:个、台、条、只;②度量衡单位:米、千米、
毫升、升、克、千克;③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趟、遍
词类 举例
代词 (P120) ①人称代词:我、他们、你、他、她、我们、你们、她们、咱
们、自己;②代指事物:它、它们;③指示代词:那、这、这
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样、那样、各、每;
④疑问代词:怎样、谁、什么、怎么样、哪、哪儿、哪里
2. 常见虚词( 以下页码链接均出自七下)
词类 特征及举例
副词 (P8) 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
围、时间、频率、语气等
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都、只、才、就、没、不、非常、
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
道等
词类 特征及举例
介词 (P21) 一般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
点、时间、比较等。常用的介词有:自、从、以、当、为、按
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
了、同、对、向、往、朝等
词类 特征及举例
连词 (P36)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转折、选择、递进、假设、条件、因果等关系。常见的连词有: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等
助词 (P92、 P97) 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常用的结构助词有:的、地、得、所、似的等;常用的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常用的语气助词有:了、嘛、啦、吗、呢、吧、啊等
二、短语结构( 以下页码链接均出自七下)
类型 特征及举例
并列短语 (P114) 由两个或更多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
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举例:报纸杂志/雄伟壮丽/你与他/热烈而粗犷
类型 特征及举例
偏正短语 (P122) 由结构助词“的”或“地”把词连接起来组成的短语,也有
不用“的”或“地”连接的,但增加“的”或“地”并不影
响表达
举例:它的声音/好奇地问/一泓泉水 /很委屈/更加坚强/热烈
欢迎
类型 特征及举例
主谓短语 (P126) 先出现一个被陈述的对象,然后陈述这个对象的动作行为、
性质特征等。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主要由名词和代词充
当;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举例:太阳升/老师讲课 /大家唱歌 /桃花红 /心情好 /她聪明
动宾短语 (P137) 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关系
举例:眨眼睛/夸奖我/喷出火焰/热爱祖国
类型 特征及举例
补充短语 (P153) 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用,常用“得”连接,也有些补充短语没有“得”字做标志
举例:干得很好 /熬得难受/吓跑了/升起来了/湿透了/漂亮极了
三、句子成分( 八上P85)
成分 作用 符号 举例
主语 句子的被陈述对象   .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
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
(注:“‖”前面是主语部分,后面是谓语部分)
谓语 陈述主语的情况   . 宾语 动词支配的对象   . 定语 修饰主语、宾语 ( ) 状语 修饰动词、形容词 [ ] 补语 动词或形容词后补充说明的成分 < >   树叶儿绿得<发亮>。
四、单句和复句( 九上P11)
单句: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单句”。
【例】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在复句中称为“分句” )按照某种逻辑联
系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复句”。根据分
句间的关系,可以将复句分为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等类型。
【例】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
得到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鲁迅《社戏》)
注:例句中,主语中心语用“  ”标示,谓语中心语用“  ”标示,宾语
中心语用“  ”标示,定语用“( )”标示,状语用“[ ]”标示,补语用“< >”标示。
一、搭配不当(15年2考)
( 八下P99“句子成分搭配要恰当”)
1. 动宾搭配不当[2025.1(2)]
【例】(2025河南)在小浪底水库看蓝天白云、鱼跃鸟鸣。
【分析】谓语“看”与宾语“鸟鸣”搭配不当,应将“鸟鸣”改成“鸟飞”或“鸟翔”,或者把“看”改为“欣赏”。
常考病句类型“1对1”讲练
2. 主谓搭配不当[2019.5(1)]
【例1】(八下P99)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分析】主语中的“掌声”与谓语“集中”搭配不当,应删去“和掌声”。
【例2】(2019河南)诗歌的平民化和口语化程度大大改善。
【分析】主语“程度”与谓语“改善”搭配不当,“改善”改为“提高”。
3. 主宾搭配不当
【例】(八下P99)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分析】主语“收成”与宾语“一年”搭配不当, 应删去“麦子收成” “一年”或“麦子的收成”。
4. 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八下P99)(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分析】状语“强烈”与中心语“证明”搭配不当,“强烈”改为“有力”。
5. 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分析】“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与“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是递进关系,所以应将“尽管”改为“不仅”。
6. 两面对一面(一面对两面)
【例】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
途径。
【分析】“能否”(两面)与“是”(一面)搭配不当,应将“能否”删去。
1. 画主干:画出句子的主谓宾,看三者之间搭配是否合理。
2. 找动词:动词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主谓、动宾搭配不当。
3. 看并列词:看并列词语是否顾此失彼,从而犯前后不能搭配的错误。
4. 看数量词:看到句中有数量词,检查是否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一
颗明月”应改为“一轮明月”。
技巧点拨
修改方法:去掉句中的“能否”“是否”等两面词,或者给句中的另一部分也加上“能否”“是否”等两面词。
5. 看关联词:成对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不能随意更换,否则就会影响
到句意的准确表达。
6. 看两面词:句中出现“好坏”“能否”“是否”等两面词,要注意其
是否犯了“两面对一面(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下面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具体的病句类型,并写出修改意见。
1. 校园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学生心
理健康。
动词“提高”和宾语“心理健康”搭配不当,可将“提高”改为“促进”,或在“心理健康”后加“水平”。
2. 步入初三,紧张的学习整日弥漫于教室内。
主语“学习”和谓语“弥漫”搭配不当,应在“紧张的学习”后加“氛围”。
针对训练
3. 同学们以整齐的步伐和嘹亮的口号,精神抖擞地通过了检阅台,赢得了观众激烈的掌声。
定语“激烈”与中心语“掌声”搭配不当,应将“激烈”改为“热烈”。
4. 能否使梦想变为现实,关键在于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能否”(两面)对“要有”(一面),应删去“能否”,或将“要”改成
“是否”,或将“要有”改成“有无”。
5. 即使对科学研究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想象力都是弥足珍贵的。
关联词“即使”和“还是”搭配不当,可将“即使”改为“无论”或“不管”。
二、语序不当( 教材推荐)
( 八下P15“语序要合理”)
1.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例】(八下P15)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分析】定语“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语序不当,应将
“一件珍贵的”与“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互换位置。
2.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研究]发现了镭。
【分析】状语“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研究”语序
不当,应将“艰辛地”放在“经过漫长的研究”之后。
3. 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例】(八下P15)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并列短语,存在逻辑上的先后顺
序,此处语序不当,应将“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互换位置。
4. 关联词语序不当
【例】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
中学语文。
【分析】“不仅”与“我们”语序不当,应将“我们”放在“不仅”
之前。
5. 主客颠倒
【例】祖国对我们的爱并不抽象,它蕴含在每一滴奋斗的汗水中,也在每
一个前进的脚步里。
【分析】“我们”是主体,“祖国”是客体,主客颠倒,应改为“我们对
祖国的爱并不抽象,它蕴含在每一滴奋斗的汗水中,也在每一个前进的脚
步里”。
1. 看修饰语:有多项定语和状语的句子,检查其定语和状语的顺序是否
恰当。
2. 多项定语的排列次序:[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表指
代或数量][动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形容词性短语][表性质、类别或范围]
+中心语。
3. 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表目的][表时间][表处所][表范围][表情态方式] [表对象]+中心语。
4. 看并列成分:看到表示并列的词语或符号,需要看其中并列成分的顺
序是否恰当。
技巧点拨
5. 看关联词语:①看关联词语位置。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关
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则关联词应放在
主语之前。
②看带有关联词语的分句位置。若关联词语使用正确,则须看带有关联词
语的分句关系与关联词语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
6. 看“对”“对于”等介词:句子主体与客体、认知与被认知、主动与
被动等关系不能颠倒,否则会造成关系错位、表达混乱。
下面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具体的病句类型,并写出修改意见。
1. 科技在环保领域作用巨大,运用新技术,能更高效地治理、预防、监
测环境污染,修复受损生态系统。
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应将“治理、预防、监测”改为“预防、监
测、治理”。
2. 当你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奋力拼搏时,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渴望拥有良好
的一个学习、生活环境。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可将“良好的一个”改为“一个良好的”。
针对训练
4. 不仅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馆是餐饮服务的场所,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
文化的窗口。
关联词语序不当,可将“不仅”与“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馆”调换顺序。
5. 龙门石窟对于我们学生非常熟悉。
主客颠倒,可将“龙门石窟”与“我们学生”调换位置。
3. 那位同学为表歉意,在学校里昨天又真诚地向他道了歉。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可将“在学校里”与“昨天”位置互换。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教材推荐)
( 八下P32“句子结构要完整”)
(一)成分残缺
1. 主语残缺
【例】(八下P32)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
【分析】前一分句省略主语,后一分句又以介词“使”开头,导致句子缺
少主语,应将“看到”或“使”任删其一。
2. 谓语残缺
【例】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准备普法宣传活动。
【分析】宾语“活动”前缺少谓语,应在“普法宣传活动”前加“开展”。
3. 宾语残缺
【例】(八下P32)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
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分析】谓语“描绘”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放鞭炮”后加“的情景”。
(二)成分赘余
1. 语义重复
【例】看到极其滑稽的电影情节,观众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分析】“忍俊不禁”和“笑”都是“笑”的意思,成分赘余,应删去
“忍俊不禁地”或“地笑了起来”。
2. 约数词连用
【例】大约一百万左右青年学生参加了乡村振兴活动,把汗水洒在希望
的田野上。
【分析】“大约”和“左右”重复累赘,应任删其一。
1. 看介词:介词开头的句子容易缺主语。
2. 找动词:动词容易缺宾语。如果没有动词,就需要检查是否缺谓语。
3. 画主干:遇到较长的句子时,要找出主谓宾,检查句子是否存在成分
残缺的情况。
4. 看同义词:句子中有同义词出现时,检查句子是否存在成分赘余。尤
其注意观察句中出现的成语。
5. 看数量词:看序数词与表前后顺序的副词或表多次的动词连用时,是
否重复。
技巧点拨
下面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具体的病句类型,并写出修改意见。
1. (2025遂宁)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民间常举办赛龙舟、包粽子、打马球、穿彩线,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穿彩线”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添加“的活动”。
2. (2025德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加上政策上的利好,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使得各种创新产品陆续发售。
句首使用介词“随着”,导致主语残缺,可删去“随着”。
针对训练
3. 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此次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大概有近三千人。
约数词连用,“大概”和“近”都用于表示不确定的约数,应将“大概”
和“近”任删其一。
4. 提升青少年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
工作的当务之急。
“目前”和“当务之急”语义重复,应删去“目前”。
5.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独立自主地研制、发射、跟踪和检测地
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能力。
名词“能力”缺少与之搭配的谓语,应该在“已经”后加“具备”。
6. 通过此次活动,使孩子们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度过了一段既充实又有意义的时光。
主语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
7.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主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传播能力建设。
动词“加强”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可在“传播能力建设”后面加上“的
迫切要求”。
8. 众多高校人才以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心态,为河南实现高质量发展自己的力量。
名词“力量”缺少与之搭配谓语,应该在“发展”后加上“贡献”。
四、句式杂糅(2012)( 八下P38“句式不要杂糅”)
【例】(八下P38)《标准中文》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
生子女及中文爱好者编写的一套中文学习课本。
【分析】“……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与“……是……编写的……”两
种句式杂糅,应改为“《标准中文》的主要读者对象是英语国家的中国留
学生子女及中文爱好者”或“《标准中文》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
女及中文爱好者编写的一套中文学习课本”。
1. 画主干:提取句子的主谓宾,看句子的结构是否混乱。
2. 看句子两头:如果感觉语句不通,就看句子两头是否运用了两种讲述
方式,看改换或者去掉一段之后句子是否通顺,尤其要注意介词短语中介
词结构是否完整。
3. 看语言标志:如介宾短语、关联词、否定词、并列词等。
技巧点拨
1. 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
取得的。
“靠的是……所取得的”句式杂糅,应该删去“靠的”或“所取得的”。
2. 设计团队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
技术。
“本着……为原则”句式杂糅,应改为“本着……的原则”或“以……为
原则”
针对训练
五、不合逻辑( 教材推荐)
1. 否定不当
【例】为了防止不再发生交通事故,交管部门加大了交通管理的力度。
【分析】“防止”与“不再”均表否定,连用导致句意与所要表达的意思
相反,应删掉其中一个。
2. 前后矛盾
【例】如今获得专业技能的渠道越来越多,一些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
突然渐渐受到关注。
【分析】“突然”与“渐渐”前后矛盾,应删去“突然”或“渐渐”。
3. 分类不当
【例】我们的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在规范使用汉字方面有责任做好
表率。
【分析】应删去“和宣传媒体”,或将“和”改为“等”。
4. 倍数词误用
【例】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产值却增长了10%。
【分析】“下降了一倍”不合事理,应将“一倍”改为“一半”。
1. 看否定词:看到句中有多个否定词时,要留意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否失当。
2. 看副词: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如“全”“都”“基本”“凡”
“历来” “从来”等,辨别前后是否矛盾。
3. 看并列词:看具有包含(从属)关系或者交叉关系的概念是否按照统一标准划分。
4. 看倍数词:一倍、二倍、三倍等词不能与“下降”“减少”等词连用。
技巧点拨
下面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具体的病句类型,并写出修改意见。
1. 我们需要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便利和风险,切忌不要过分
依赖。
否定不当,“切忌”“不要”均为否定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可将“切
忌”或“不要”任删其一。
2.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流传近千余年的诗篇,依旧能够跨越时空,与现代人产生情感共鸣。
“近”和“余”前后矛盾,可以删去“近”。
针对训练
3. 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分类不当,“报纸、电视、网络”均属于媒体,应删去“、媒体”或“报纸、电视、网络、”及“等”。
4. 持续干旱少雨,许多水库的存水量已减少了一倍,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倍数词“一倍”使用有误,可将“一倍”改为“一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