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期中综合能力测评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期中综合能力测评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
期中综合能力测评卷
时间分钟 满分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2.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某校举行“水说”主题作品展,作品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B.天然水经沉降、过滤可得到纯水
C.实施雨污分流,改善城市环境
D.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以节约用水
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过程中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水降温结冰 B.海水晒盐
C.电解水制取和 D.蒸馏自来水获得蒸馏水
4.掌握安全知识是顺利开展实验的保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打翻酒精灯造成失火应立即用湿布覆盖
B.实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可带出随意丢弃
C.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D.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不能立即开灯检查
5.“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100 mL水与10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自行车轮胎夏天容易爆裂 气体分子受热变大
C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6.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氢氧化钙、海水 B.氧气、二氧化锰
C.干冰、高锰酸钾 D.冰水混合物、食盐水
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B.镁粉用于制照明弹
C.氧气用于气割气焊 D.氮气用于制造氮肥
8.利用下列仪器(导管及非玻璃仪器任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B.加热一定体积的液体
C.除去河水中的泥沙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楼发生火灾,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图书、档案等物品着火,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应用了隔绝空气灭火的原理
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10.化学观念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是科学家最早研究的物质之一。完成 小题。
11.如图是一款简易海水淡化器,对于该装置淡化海水的过程认识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的盐分被蒸发
B.水杯收集到的水是混合物
C.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D.与自来水的净水过程相同
12.小星为探究不同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用如图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生成 氢气所需时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管与电源正极相连
B. 管中气体可以燃烧
C.管与管中气体体积比为
D.该实验中,电压越高电解水的速率越快
13.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
1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31分)
15.(5分)五育并举,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
(1)小明在研学活动中栽种了红薯苗,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淀粉、钾、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这里的“钾、铁”指的是______(填“原子”或“元素”)。
(2)周末小红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氧气,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用捕鱼网将小鱼捞出,利用的原理与实验操作______相同。
(3)小天做饭时打开电子点火器点燃燃气,电子点火器的作用是满足燃烧条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完饭后关闭天然气阀门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
16.(5分)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如图1为A、B、C、D、 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① 的值是___。
②A、B、C、D、 种微观粒子对应的元素有___种。
③ 所表示的符号是_____。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①8号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13号元素的原子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7.(7分)认识物质成分。
1808年,道尔顿创立科学原子论,揭示了元素和原子的内在联系:物质均由原子构成,原子不可分割;一种元素对应一种原子,原子质量为区分不同元素的标准。
(1)小明通过列举下图所示四种物质的微观粒子构成,驳斥了道尔顿“物质均由原子构成”的观点,请完成表1。
表2
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氕 1 0 1
氘 1 1 1
氚 1 2 1
(2)表2为氕、氘、氚原子的构成,按照道尔顿区分不同元素的标准,表2中的原子对应3种元素。按照现代化学的元素概念,表2中的原子属于___种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实例说明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分)建设生态之城,共创节水城市。
(1)净水:如图1为自来水厂净水流程。
①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吸附池内常用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
(2)探水:在研究水的组成时,先将水电解(装置如图2所示),再检验两极产物。
①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电解水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③如图3是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 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填“”或“ ”)。
19.(7分)如图1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图2是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装置。请你据图回答: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星用C装置收集氧气,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Ⅱ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填字母)。
A.都是氧化反应 B.都是化合反应 C.反应都放出热量 D.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4)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氧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各举一例)。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27分)
20.(10分)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氧化铜为催化剂,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对比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现象,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7分)空气中含有多少氧气呢?
学习小组开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的探究活动。
资料:1.红磷的着火点是 ,白磷的着火点是 。
2.相同的温度和体积下,气体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
3.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
【史料研究】二百多年前,化学家拉瓦锡利用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原理,采用图1装置测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1)加热时,曲颈甑内液态汞表面产生红色粉末,玻璃钟罩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设计并利用图2装置测空气里氧气含量。(2)主要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②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胶塞 ④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水
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
(3)实验结束,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优化与实验】同学们利用图2装置多次实验,水面均未上升到刻度“1”。经讨论后,分别取足量红磷、白磷采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数据分别如图4、图5。
(4)图4中氧气含量从上升到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5中 段压强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白磷消耗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______精确到 。
【反思与交流】
(6)图2实验水面未达到刻度“1”,原因是装置中的氧气未消耗完。红磷燃烧不能将氧气消耗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上述实验中汞、白磷和五氧化二磷有毒,对环境“不友好”。结合实验原理和试剂弊端,可选择的替代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B 6.D 7.A 8.C 9.A 10.B 11.C 12.D 13.C 14.A
15.(1)元素 (2)能供给呼吸,过滤 (3)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隔离可燃物 (1)①8 ②4 ③ (2)①非金属 ②失去
17.(1)、,、,
(2)1,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3)不同意,如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合理即可,2分)
18.(1)①加速水中悬浮的杂质沉降 ②活性炭
(2)①增强导电性 ②水氢气氧气,分解,氢、氧元素 ③
19.(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3)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4)供给呼吸(或支持燃料燃烧,合理即可),金属锈蚀,浪费金属资源(或使食物腐败变质,合理即可)
20.(1)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过氧化氢水氧气,试管①中有较多气泡冒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②中无明显现象
(3)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1.(1)汞液面上升,汞与氧气反应,玻璃钟罩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
(2)④①③②
(3)氮气(1分)
(4)反应结束后,温度下降,气体逐渐混合均匀(或温度下降,水蒸气变成液态,氧气含量增大)
(5)反应刚开始,温度升高对压强的影响比气体减少对压强的影响大,19.37
(6)反应一段时间后,氧气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燃烧放出的热量减少,温度降低到红磷着火点以下,红磷熄灭(合理即可) (7)铜粉(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