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归园田居》课件(共4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归园田居》课件(共4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范浦红
陶渊明《归园田居》
导入:我们先来做一道选择题
一边是
大城市的繁华、稳定的高薪、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
另一边是
偏僻的乡村、清贫的生活、亲自下地耕种的辛苦。
你怎么选?
一千多年前的陶渊明,就面对类似的选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放弃了彭泽县令的官职,留下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便潇洒离去。有人说,他活出了真我的风采,是千古隐逸之宗;也有人说,他这是不负责任的逃避,是消极的处世态度。
那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究竟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大逃亡,还是一次无奈的落荒而逃?
陶渊明的一次辞职,却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再就业’——他成为了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我们读陶渊明,不是鼓励大家都去归隐,而是学习他如何在纷扰的世界里,为自己的心灵留一片‘田园’。
01
知人论世
整体感知
02
深入探究
03
总结提升
04
目录
知人论世
PART 01
抽一生:简介陶渊明
01
名潜
02
字元亮
03
东晋诗人
04
谥号靖节先生
整体感知
PART 02
听读,可跟读
齐读:
2+3节拍
整体感知
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

从哪里归向哪里?
官场归向田园
为什么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句,标注疑难之处。
先过诗词大意关(早读已预习)
生展示:翻译大意
摒弃世俗,回归本性
田园美景,村居之乐
深入探究
PART 03
探究一 :为何要“归”?
01
诗歌前六句用了哪些比喻来形容官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02
“尘网”、“樊笼”。将官场比作束缚人性的罗网和牢笼。
心情:厌恶、悔恨(“误落”、“三十年”)。
探究二:归向何处?
思考:圈画出描写田园风光的意象(名词),并说说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手法:白描。用最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的田园生活图景。
探究三:归来何感?
诗歌最后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如何理解“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的“自然”?

情感——摆脱束缚后的极度喜悦与解脱感。

“自然”的双重含义:一是指田园自然景物;二是指顺应本性、无所拘束的生命状态。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这部分写景用了哪些手法?有何效果?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白描
手法
语言质朴自然
描绘出田园生活的
恬淡、清幽、闲适
白描
视听结合
远近结合
以动衬静
融情于景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手法+效果
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感情
①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地勾勒出田园生活的幽雅、静谧,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②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以“狗吠”“鸡鸣”来衬托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感情
③远近结合,“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是近景,恬静幽美,“村庄、炊烟”是远景,安详柔和,远近结合,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淳朴、宁静,寄托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④视听结合,“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烟”是视觉描写,“狗吠、鸡鸣”是听觉描写,有声有色,勾勒出一幅宁静、恬淡、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图,寄托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中的速写或素描。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举例说明
“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十四个字,职业年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一一呈现。
2、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九个名词,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如聂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劚(zhú)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⑴斸(zhú):一作“锄”,大锄,名词用作动词,挖掘。⑵禾:禾苗,特指稻苗。秀:谷物吐穗扬花。⑶官家:旧时对官吏、尊贵者及有权势者的尊称,又指对皇帝的称呼。
3、叙写简明,不求细致。
简评《田家》
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没有大肆铺张,用语简练,诗人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际。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全诗感情总结:返璞(朴)归真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01
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04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02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03
总结提升
PART 04
【议题】
陶渊明的“归隐”,在今天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回答方向
这是一种逃避社会责任的做法。人人都归隐,社会如何发展?
消极论
这是在污浊环境中坚守个人操守、追求精神独立和自由的勇敢行为。他守护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积极论
小结
我们学习陶渊明,未必是鼓励大家都要去“归隐”,而是学习他不随波逐流、坚守内心价值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为自己留一片精神的“田园”——可以是静心读一本书,可以是培养一个爱好,也可以是保持内心的善良与正直。这,就是陶渊明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理解性默写
本诗是高考必背
1.“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起统摄全篇的作用,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对自己多年的官场生活进行总结,表示后悔的诗句是:

3.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

4.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而是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的句子是: ,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5.用数量词静态描写自己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屋数量的多少的诗句是: , 。
6.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 , 。
7.“ , , , ”四句用视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8.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感到惬意两句是: , 。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9.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 。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10.《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
11.《归园田居》中透过“ ,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12.《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 。
1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 。
14.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背诵并默写全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