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知识(1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凛冽(lìng) 要塞(sài) 遗嘱(zhǔ) 锐不可当(dǎng)
B. 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bǐng)
C. 悄然(qiāo) 翘首(qiáo) 辱没(mò) 惨绝人寰(huán)
D. 洗漱(sù) 由衷(zhōng)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
2. 下列各项中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聋发聩 匮退 镌刻 抵赖
B. 重岩叠障 桅杆 篡改 杀戮
C. 摧枯拉朽 湍急 娴熟 浩瀚
D. 眼花潦乱 徒倚 颓废 牛牍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座古老的建筑历经岁月洗礼,一丝不苟地矗立在那里。
B. 在计划这场抢劫行动时,他总是殚精竭虑把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得天衣无缝。
C. 他在继承了祖辈百万遗产后,白手起家,成为著名企业家。
D. 在机场停机坪,医护人员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医疗救援。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瞄准它们的枪声。
B. 近年来,“课间十分钟”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能否保证课间休息时间,对学生缓解视觉疲劳、放松身心、促进交流都有积极作用。
C. 在这次参观学习活动中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大激发了我们好奇心和求知欲。
D. 只有为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
5. 按新闻稿的要求,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北京时间4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2023年亚洲摔跤锦标赛女子65公斤决赛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龙佳表示将会再接再厉,为国争光。
①形势不利的龙佳没有放弃,充分发挥自身技战术水平,反超对手
②凭借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龙佳战胜了对手,勇夺冠军
③龙佳以全胜战绩闯入半决赛,又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击败对手,顺利进入决赛
④来自云南的中国队选手、摔跤名将龙佳荣获冠军
⑤在决赛中,对手吉竹真弘显示出强大实力,曾一度领先龙佳
A. ②⑤①③④ B. ④⑤②①③
C. ②③⑤①④ D. ④③⑤①②
6.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B. 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有“五律”和“七律”之分,每两句为一联,共计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C. “书”即书信,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答谢中书书》就属于古代“书”类作品的山水名篇。
D. “居士”指不出家的信佛的人,古代文人好以“居士”为号,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王维号摩诘居士。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
7.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美景,总让人流连忘返。学校举办以“树木”为专题文化活动,请补全句子。“回清倒影,__________”写出了树木的奇特。“__________,四时俱备”写出了树木的四季常青。“__________(《野望》)写出了树木的苍茫与沉静。“__________(《黄鹤楼》)眼前实景,写出了树木在原野中的繁茂。“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借鸟儿争向阳树,表现了春的乍暖还寒。
三、诗歌鉴赏(7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陇西行
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①。
关山正飞雪,烽戍②断③无烟。
【注】①酒泉:地名,在今甘肃省。②烽戍:古代边防用烽火狼烟报警的土堡哨所。③断:中断联系。
8. 小组同学对两首诗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从内容上看,两首诗都属于边塞诗;从体裁上看,《使至塞上》属于__________,《陇西行》属于古体诗。诗人王维出使边塞,触景生情,以“征蓬”和“_____”自喻;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用以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了诗人的_____之情。《陇西行》中的“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也是写景诗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漫天飞雪、不见烽烟的肃杀景象,还暗示了军情的紧急。
9. 下列对王维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整首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 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C. 尾联虚写,暗示了边塞紧张的战斗生活,表现出诗人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惆怅、抑郁和不满。
D.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10. 同样写“落日”,“长河落日圆”和《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分别抒发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以下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东坡食汤饼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间③。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⑥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箸(zhù):筷子。
1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 ) (2)盖竹柏影也( )
(3)秦少游闻之( ) (4)饮酒但饮湿( )
12. 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物恶不可食。
B. 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物恶不可食。
C. 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物恶不可食。
D. 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输恶/不可食。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14. 结合【甲】【乙】两文人物的言行,分析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新闻特写,完成小题
全红婵:10米台上的“水花消失术”
(记者李晴)
①“砰!”10米跳台边,全红婵双脚蹬离跳板,身体像一支笔直的箭,扎进泳池——水面几乎没有泛起涟漪。裁判给出9.8分,现场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②8月5日,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14岁的全红婵用一场“教科书级”的表现,征服了所有人。
③决赛前,没人敢说全红婵一定能夺冠。作为中国跳水队最年轻的选手,她首次参加奥运会,对手中不乏曾获世锦赛冠军的老将。但从预赛开始,全红婵就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一路以第一名晋级决赛。
④决赛第三轮,全红婵迎来“杀手锏”——207C动作(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站在跳台上,她深吸一口气,双臂伸直上举,身体微微前倾。起跳、翻腾、抱膝、打开……每个动作都精准得像机器校准过,入水时,水花仿佛被“吸”进泳池,裁判给出满分10分!这是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的第一个满分动作。
⑤第四轮,全红婵再次选择207C。这一次,她的动作更完美,入水角度几乎与水面垂直,水花依旧“消失”不见。又是一个满分!现场解说激动地喊道:“全红婵把跳水变成了艺术!”
⑥最后一轮,全红婵顶住压力,以86.40分收官。最终,她以466.20分的总分夺冠,打破奥运会纪录。站在领奖台上,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这个平时腼腆的小姑娘,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⑦“我也没想到能拿冠军,就是跳好每一个动作。”赛后采访中,全红婵的话简单却真诚。教练何威仪透露,全红婵每天要练400多次跳水,手上的茧子磨破了又长,长了又磨,“她的成功,是用汗水堆出来的。”
⑧如今,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有人说她是“天才少女”,但更多人知道,所谓天才,不过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专注。正如全红婵自己所说:“练得多了,就熟了,熟了就不难了。”
(来源:新华社东京8月5日电)
15. 下列对新闻特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水花消失术”为线索,串联起全红婵决赛中的关键表现,生动有趣。
B. 第④段对全红婵207C动作的细致描写,体现了新闻特写“放大精彩瞬间”的特点。
C. 教练何威仪的话,从侧面烘托全红婵的刻苦,让人物形象更丰满。
D. 文章最后一段升华主题,强调“天才源于勤奋”,脱离了新闻的客观性。
16.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特写的主要内容。
17. 分析标题“全红婵:10米台上的‘水花消失术’”的妙处。
18. 新闻采访需要提前准备采访提纲。假如你的采访对象是奥运冠军全红婵,请你围绕“成功与勤奋”这一主题,为她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问题一:______
问题二:______
19. 结合全红婵的经历,谈谈这则特写带给你的启示。
六、名著阅读(5分)
20. 阅读下面从名著中摘录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摘录一:许云峰大步上前,扶着成岗的肩头,满怀信心地朗声说道:“让我们迎着胜利的曙光——看共产主义的红日出现在东方!”
摘录二:人们背诵着江姐信中光芒四射的词句:“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摘录三:齐晓轩慢慢抬起头来,望着旁边的窗口,窗外一片蓝天,几朵白云轻轻地浮在空中,缓缓飘动。随眼望着远处油绿的青山,齐晓轩的嘴唇动了一下:“告诉你们,我永远是共产党员。”
(1)上面摘录的文字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这本书塑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形象。
(2)请从语言描写作用的角度对上面摘录的文字做简要批注。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做批注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可以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等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七、作文(40分)
21.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走过……
请以“剪一段少年的时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6.
【答案】B
【答案】C
【答案】D
【答案】D
【答案】D
【答案】C
7.【答案】 ①. 绝 多生怪柏 ②. 青林翠竹 ③. 树树皆秋色 ④. 晴川历历汉阳树 ⑤. 几处早莺争暖树
【答案】8. ①. 五言律诗 ②. 归雁 ③. 孤苦、失落、郁愤 9. C
10. 《使至塞上》借黄河边上的浑圆落日表达了诗人对大漠壮丽景观的赞叹;《黄鹤楼》借漫起的暮色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愁苦之情。
【答案】11. ①. 考虑,想到 ②. 大概是 ③. 听说 ④. 只是 12. C
13. (1)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般澄澈清明,仿佛有藻、荇纵横交错。
(2)苏辙放下筷子叹息,苏轼已经吃完汤饼了。
14. 乐观豁达(洒脱),甲文苏轼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似真似幻的美好的境界,文末议论用调侃的语气写出了自己随缘自适的洒脱;苏轼被贬,面对难吃的食物,没有抱怨,而是吃光了,还有心情调侃自己的弟弟,展现出的也是一种乐观和洒脱。
【答案】15. D 16. 14岁的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以破纪录成绩夺冠,其“水花消失术”和满分动作惊艳全场。
17. 突出主题,直接点明人物全红婵与10米台奇迹的事件;用“水花消失术”形象展现入水技术之精湛,比喻新颖;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如何消失”的好奇心。
18. ①. 示例:您每天练习400多次跳水,是什么动力支撑您坚持下来的? ②. 您说“练得多了就熟了”,这段经历对青少年有什么建议?
19. 示例:全红婵每天400次训练印证“汗水堆出成功”,证明了勤奋成就卓越;全红婵“跳好每个动作”的专注是夺冠关键,证明了专注铸就辉煌;全红婵的经历证明了平凡孕育伟大,所谓天才实为日复一日的坚持。
20.【答案】 ①. 红岩 ②. 示例:通过对许云峰、江姐、齐晓轩的语言描写,生动形地写出了他们对革命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心、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对党的无比忠诚。
21.略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