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姓名: 班级: 得分:选择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 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A. 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 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C. 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 小明身高约为1.682. 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的原因是( )A. 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 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 D.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3.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4.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 夏天,河里的冰雪消融 D. 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5.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6. 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在校园周围植树 B.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 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7. 下图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 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8.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升华现象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深秋,早晨的地面上出现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的液化现象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水蒸气凝固形成的9. 小明是一名初二的男生,以下数据最符合他的是( )A.他的正常体温约为40℃ B.他的鞋子的长度约为80cmC.他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D.他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1s10.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认真测量,并且方法符合要求,就不会有误差B.不管使用什么样的仪器误差是不可以消除的C.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11.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 )A. 反射角是60°B.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 入射角是30°D.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12. 甲、乙两名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运动到相同终点。甲在前一半时间里以3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前一半路程中以3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之比为( )A.24∶25 B.25∶24 C.4∶5 D.5∶4二、填空題(共24空,每空1分,共22分)13. 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图乙中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s。家庭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13题图 丙人们用________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如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 特征来辨别的。“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 大。“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高。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_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16.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__。17.飞行全程可使用手机的国产大飞机C919,装有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垂尾。3D打印的基本流程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 或“放出” ),________成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________成型(填物态变化名称)。长春的冬天,教室窗玻璃的________侧(选填“内”或“外”)会出现窗花,它是由水蒸气发生________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18.“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在空气中 形成的;人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水面上发生 形成的。三、作图题(共3题,每题2分,共6分)19. (1)如图甲所示,小华站在路灯下,请画出小华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范围。(保留作图痕迹)(2)“井底之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寓言故事,如图乙所示,一只青蛙在枯井中,请你利用光路图画出青蛙(眼睛用点O表示)通过井口能观察到的范围。(3)在图丙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甲 乙 丙四、实验题(共2题,每空2分,共26分)20.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8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停表、木块.(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大/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3)一次实验中,小车完全在斜面上运动时路程最长的情况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全程所用时间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21. 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下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1)图甲是某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安装温度计时出现的错误是 。(2)图乙、丙是小组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其中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分析该图还可知水沸腾时温度特点是 。22.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实验次序 入射角 反射角1 30° 30°2 45°3 60° 60°(1)如图乙所示,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___________。(2)在探究过程中,小明得到了右表所示的数据:小明实验过程中,漏记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__________。(3)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4)分析上表实验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_五、计算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23. 从都匀到瓮安120km.一辆小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3/4的路程后,又以40km/h的速度行驶完后1/4的路程.求:(1)这辆小车从都匀到瓮安的时间?(2)这辆小车从都匀到瓮安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4.一辆汽车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6 s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0 m/s,则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