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安全用电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1 安全用电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1节 安全用电
教学分析
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
1.理解家庭电路中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增大而增大的规律。
2.了解电路电流过大的危害(如引发火灾)。
3.认识常见触电事故类型(低压触电、高压触电)。
4.知道安全用电原则。
课前准备
学习重点 :分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总功率过大、短路)。
学习难点 :了解常见触电事故(单线触电、双线触电)及防范措施。
学习方法 :实验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视频教学法。
相关准备:家庭电路电流过大演示器。
教学内容
01
情境引入
02
互动新授
03
巩固拓展
04
课堂小结
点我喔
情境引入
大家有没有手机进水的经历?一旦手机进水,尤其是很严重的进水,会怎样?
手机严重进水后往往无法使用。
生活中还可能遇到“家里跳闸”的情况,你知道跳闸的原因是什么吗?
电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不规范用电会有危险,比如手机进水损坏、触电事故甚至火灾。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如何安全用电,避免这些危险。
互动新授
知识点一 电功率过大
前面我们做电学实验时,电源一般选择的是干电池,或是学生电源。
而家庭中的电能一般是从发电厂通过输电线输送来的。
互动新授
家庭电路的供电有两条线:
相线(火线,L)和中性线(零线,N),
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电压是220V,
相线与大地电压也是220V,
中性线与大地电压为0V。
互动新授
通常情况下,在家庭电路中,为了使各个用电器能够独立工作,
各自的通断不影响其他用电器的通断,用电器采用并联的方式接在电路中。
互动新授
如图是某个家庭电路简化图,当开关S ~S 依次闭合时,这个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如何变化
开关S ~S 依次闭合,并联的电阻就越多,
根据并联电路电阻规律——电阻越并越小,
所以电路的总电流就越大。
想一想
互动新授
我们还可以从功率的角度来分析上面的情况,
根据公式P=UI, 可知:
家庭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电压乘总电流,
当开关S ~S 依次闭合时,
接入电路的用电器的个数增加,总功率也就变大,
因此总电流变大(家庭电路中电压始终是220 V保
持不变)。
互动新授
家庭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会发生什么呢
随着我们并联接入的用电器越来越大,
电路中的电流也越来越大,当电流大到一定
程度时,电路就会燃烧,这是十分危险的。
由于各个用电器是并联的,家里用电线路上的
总电流会随着用电器数量的增加而变大。
互动新授
因此,一定注意不要让总电流超过家里供电线
路允许的安全值。
即使每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不算很大,但如果很多
用电器同时使用,它们的总功率也会相当可观,
电路中的总电流也可能超过安全值,导致线路故
障,甚至发生火灾。
互动新授
知识点二 短路
如果用导线直接连接相线和中性线,会发生什么?
导线短时间内会起火冒烟。
短路时电路电阻极小,
根据I=,
电流会非常大,产生大量热量,
使导线温度急剧升高,极易引发火灾。
互动新授
短路的常见原因有:
改装电路时不小心让相线和中性线连通;
电线绝缘皮刮破或老化,电线和用电器使用年限过长;
用电器进水(比如手机进水)等,这些情况都要严防。
互动新授
知识点三 触电事故
咱们先来做个小体验:用双手分别接触3节干电池(4.5V)的正负极,有没有触电感觉?
如果电压升到12V、24V、36V,手会有麻木感。
人体皮肤干燥时电阻大(10 ~10 Ω),
潮湿时电阻大幅降低,一旦成为闭合电路一部分,就会有电流通过。
电流达到一定值,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互动新授
很低的电压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例如,我们可以用手直接接触1.5 V干电池的两极。
加在人体两端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
工厂用的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 V,
输电线路的电压为10~1100kV,
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安全范围。人一旦触电,就会有生命危险。
互动新授
同学们有没有触电的经历
你周围的人有没有触电的事情发生
我们平时最可能发生的触电事故, 一般发生在家庭电路上,这种触电称为“低压触电”。
想一想
互动新授
如图所示,
假如人的一只手接触相线,
另一只手接触中性线,
导线、人体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构成闭合电路,
大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我们把这种触电叫作双线触电。
互动新授
如图所示,
假如人的一只手接触相线,
另一只手虽然没有接触中性线,
但是由于人站在地上,
相线、人体、大地和电网中供电设备构成闭合电路,
因此电流同样会通过人体,从而发生触电事故。
我们把这种触电事故叫作单线触电。
互动新授
除了低压触电外,还有高压触电。
互动新授
知识点四 安全用电原则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的人,而是要立即安全地切断电源。
切断电源后,必要时应该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若发现电线(电路)发生火灾,也千万不要用水去泼,而是先断开电源后再灭火。
互动新授
尽管家庭电路中安装了防止触电的装置,但我们每一个人都还是要随时加强安全用电的意识,遵守安全用电的原则。
请大家根据触电的类型,讨论一下我们应该如何防范触电。
互动新授
核心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远离高压带电体。
1.相线的绝缘皮破损,用绝缘胶带包好;电器外壳要接地;
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2.不站在潮湿桌椅上接触相线;接触电线前先断开总电闸,带电操作时要与地绝缘,用测电笔检测,尽量单手操作。
3.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天线远离高压线。
总结
互动新授
知识点五 注意防雷
雷电是大气中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与大地间电压可达几亿伏,电流达几十万安,能致人死亡、破坏建筑物。
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互动新授
防雷的原理是为雷电提供一条低电阻的通道,或避免将自己连入雷电的通道中。
高大建筑的顶端都有针状的金属
物,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
连,可以防雷,叫作避雷针。
高压输电线最上面的两条导线也是用来防雷的。
【例1】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用湿手插电源插头
B. 用电器到达使用寿命不更换
C. 许多大功率用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在同一插线板上工作
D. 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救人
【解析】湿手:导体→插插头易引发触电。
绝缘材料老化→有漏电、短路隐患;
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共用插线板→总电流过大,易引发火灾;
触电后:先断电再救人,避免施救者触电。
巩固拓展
D
【例2】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____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电压越高越危险,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____________成正比,人体是一个______,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有危险了,身体潮湿时人体电阻会变小,人体的安全电压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解析】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由欧姆定律,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人体是导体;
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小,安全电压越低。
巩固拓展
36
导体两端电压
导体
变低
课堂小结
(一)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总功率过大(P总=UI总)、短路(电阻极小,电流极大)。
危害:导线发热,引发火灾。
(二) 触电事故
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双线触电。
高压触电:靠近高压带电体引发。
(三) 安全用电与防雷
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远离高压带电体。
急救:触电先断电,火灾先断电再灭火。
防雷:避雷针、高压输电线防雷导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