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定州育才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育才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化学联考试卷答题卡
17.(16分)(1)
考号:
姓名:
班级:
考场:
座号:
(2)
注意事项
准考证号
(3)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条码粘贴区
(4)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正确填涂■缺考标记口
18.(16分)(1)
(2)
一、选择题(42分〉
(3)
(4)
1 CA]CB]CC]CD]6 CA]CB][C]CD]11 CA]CB]CC]CD]
2 CA]CB]CC]CD]
7 CA]CB]CC]CD]12 CA]CB]CC]CD]
(5)
3 CAT CB]CC]DD]
8 [A]CB][C]LD]
13 [A [B][c]DD]
4[AJB[C )
9 CA]CB]CC3 DD]14 CA]CB]CC]CD]
5 CA]CB]CC]CD]10 CA]CB]CC]DD]
二、填空题(58分)
15.(12分)(1)
(2)
(3)
16.(14分)(1)
(2)
答题卡第1页(共2页)
答题卡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D 5.A 6.D 7.B 8.B 9.C 10.D
11.C 12.B 13.A 14.B
二、15.(12分)(1)丁达尔效应;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2)饱和 FeCl 溶液;液体呈红褐色;
FeCl +3H2OFe (OH) (胶体)+3HCl
(3)过滤
16.(14分)(1)
① ③④ ①③
(16分)(1)还原 (2) > bc
(3) Hg、 6
(4) 2:1 O2
18.(16分)(1)盐 (2)C (3)Ag++NAgNO2↓
(4)
(5)溶液变蓝;氧化;不能;KNO3和KNO2均能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生成I2
失去1×8e
4HgS+4CaO=4Hg+3CaS+CaSO
得到4×2e
2e
NO2+C12+H2O-NO3+2C1+2H
3C02+2Fe CaCO3+2HCl=CaCl2+CO21+H2O 2KMnO
K2MnO4+MnO2+O21 NH4HCO3
NH3↑+CO2↑+H0CH4+202点sC02+2H20高一联考试题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2.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A. 可溶物与难溶物:物质在水中溶解性 B.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C. 酸: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 D. 碱性氧化物:与酸能反应的氧化物
3.下列物质的化学成分中属于盐的是
A. 生石灰:CaO B. 石灰乳: C. 钡餐: D. 酒精:
4.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使用了一种全球大型赛事中从未使用过的燃料——“零碳甲醇”。甲醇(CH3OH)是太阳能的最佳载体,也被称为“液态阳光”。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为CO2+3H2CH3OH+H2O。反应前后物质中是电解质的是
A. CO2 B. H2 C. CH3OH D. H2O
5.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Fe(OH)3胶体 ②水 ③蔗糖溶液 ④FeCl3溶液 ⑤云、雾
A. ②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②④⑤
6.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7.关于实验室安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白磷应存放在广口瓶中并保持干燥 B. 标注(的实验应注意保护眼睛
C. 纸张型档案着火时应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 可以通过品尝来鉴别实验室中的葡萄糖和氯化钠
8.下列反应都有沉淀生成,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
C. D.
9. 已知钙及其化合物存在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转化中未涉及置换反应 B. 反应④的条件是高温
C. 反应②的另一反应物一定是盐 D. 反应①②③均不存在电子转移
10. 总结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描述及归纳总结均正确的是
选项 描述 归纳总结
A H2O和H2O2均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分子 H2O和H2O2互为同素异形体
B NaHS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3Na++H++S NaHSO3是一种酸
C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 SO2是电解质
D SO2+S↓+2H2O 单线桥法标注规范
11.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 氢氧化镁溶于盐酸:
D. 石灰乳中通入少量
12.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条件下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中:K+、Cu2+、Na+、 B. 碱性溶液中:、Na+、、
C. 硫酸氢钠溶液中:Cl-、、、 D. 氨水中: Ba2+、Al3+、、Cl-
13.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还原产物 B. Na2FeO4中Fe的化合价为+6
C. ClO-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 每生成1个Cl-转移2个电子
14. 实验室常用Mn标定(NH4)2Fe(SO4)2,可用过二硫酸钠(Na2S2O8)使Mn再生,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Ⅰ和Ⅱ中锰元素均被氧化
B. S2和Fe2+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C. 由反应Ⅰ、Ⅱ可知,氧化性强弱:Mn>S2>Fe3+
D. 在酸性条件下,当发生反应Ⅱ时,有1个Mn参加反应,则转移1个电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
15. 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质在生产生活中使用极为普遍。现有A、B、C三个分散系,其成分如图所示:
回答下面问题:
(1)区分分散系B与分散系C的方法是 ,分散系B区别于分散系A、C的本质是 。
(2)配制)Fe(OH) 胶体的方法是:向沸水中加入数滴 ,继续加热煮沸至 ,停止加热。
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分散系A中泥水分离的操作方法是 。
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几个实例,请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填空。
①“高炉炼铁”时,CO与高温条件下反应:______。
②钙片中的经胃酸溶解后被人体吸收:______。
③实验室用固体制取:______。
④碳铵是一种常用化肥,在较高温度下,分解成和两种氧化物,故应保存于
阴凉处:______。
(2)上述反应中,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
17. 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服用维生素C,可以使食物中的转化为”,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工业制备的反应为:
①氧化性:NaClO3_______(填“>”或“<”)Cl2。
②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需将其转化为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
转化为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KI d.
(3)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上有着广泛用途。丹砂炼汞的反应原理包括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I: 反应II:(未配平)
①反应I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反应中每生成1个SO2分子,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
②配平反应II并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4)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和漂白剂。Mathieson法制备亚氯酸钠的流程如下:
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反应II中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
18. 2024年10月,某市旅游发展大会上举办了创意焰火燃放活动。硝酸钾(KNO3)是制造黑火药的重要原料,某实验小组欲通过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的方法获得KNO3固体。已知KNO3固体在670 ℃左右能发生反应:2KNO32KNO2+O2↑。为了探究加热蒸发所得固体X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钾(KNO2),该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Ⅰ.KNO3、KNO2均易溶于水,AgNO2是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Ⅱ.KNO3、KNO2均能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生成I2,I2遇淀粉溶液变蓝。
【实验过程】
【分析解释】(1)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KNO3和KNO2均属于    (填“酸”“碱”或“盐”)。
(2)从化合价的角度推测,KNO2    (填字母)。
A.只有氧化性 B.只有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试管①中,观察到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试管②中,观察到新制氯水褪色。查阅资料得知,氯气能将亚硝酸根离子氧化为硝酸根离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试管③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KI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试管③中的现象    (填“能”或“不能”)得出酸性条件下,氧化性:N >N >I2,原因是     。
(本试卷共4 页,第3 页) (本试卷共4 页,第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