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故事小剧场大家好呀,我是一只小鳄鱼,我想组织一场聚会,和我嘴巴图形一样的动物或者物品都能参加。大家踊跃报名哦!小鳄鱼,我的嘴巴张开和你差不多,我要来参加!大家好呀,我是一只小鳄鱼,我想组织一场聚会,和我嘴巴图形一样的动物或者物品都能参加。大家踊跃报名哦!小鳄鱼,我的嘴巴张开和你差不多,我要来参加!我的鼻子也是这个形状,我也要参加!真高兴你们能来参加!我们这场聚会的主题就叫:“角的聚会”真高兴你们能来参加!我们这场聚会的主题就叫:“角的聚会”认识角xx学校 xx老师想一想它们能参加“角的聚会”吗想一想动动脑动动脑小组合作1.看一看:这些角的形状是怎样的?2.想一想: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3.说一说: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组员听。顶点顶点顶点边边边边边边认识角开始第五单元画一画1.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2.跟同桌说说你的画角步骤。画角认识角顶点边边角有1个顶点,由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1直直的记作:∠1动动脑234变变变经过这样的变化,它们还是角吗234⑤④③②①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想一想角的聚会213⑥数一数( )个( )个( )个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并标一标?( )个14231123451267891041021参加聚会图形太多!现在提高要求,角的个数大于等于4个的图形才能参加角的聚会哦!变一变( )个( )个112比一比1.做一做,用2根拼接条完成一个活动角。2.比一比,同桌互评,谁的角大,谁的角小,为什么?3.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创作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比一比比一比重叠法比角大小1.顶点对齐;2.两角的一条边对齐;3.比较开口大小;∠1∠2谁的本领大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谈谈收获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三棱锥体面角...感谢观看活动角可以淘宝购买 《认识角》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角》。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说明。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起始单元,"角"作为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是后续认识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学习角度测量等重要内容的基础。教材通过"角的聚会"这一富有童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本课时的学习将为后续学习角的分类、角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奠定重要基础。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观察能力。但由于角的概念相对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以下困难:一是对角的本质特征——由一个顶点引出两条射线的理解需要过程;二是在判断角的大小关系时,容易受到边的长短干扰。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判断角,初步学会画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 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教法学法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和直观教学法学法:学生则是通过猜一猜、想一想、摆一摆等活动,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本质。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5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我将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角的聚会"情境来引入新课。具体来说,我会这样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看,小鳄鱼要举办一场特别的聚会——'角的聚会'!只有和它嘴巴形状类似的图形才能参加。"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各种图形时,我会引导他们初步感知角的特征,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这个环节的设计既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够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为后续的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15分钟)在这个重要的探究环节中,我将引导学生说一说角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我会出示三角尺、剪刀、钟面等实物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品,找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发现这些物品都有"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两边"。当学生有了初步发现后,我会及时进行小结:这些尖尖的地方叫做顶点,直直的两边叫做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接下来,我会在黑板上示范画角,边画边说:"先画一个点,这是角的顶点;再从顶点出发,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就是角的两条边。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全面认识角的特征,建立正确的概念。(三)操作体验,理解本质(12分钟)在这个操作体验环节中,我将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角的本质。首先开展"角的聚会资格审查"活动,出示6个图形(包括角和非角),让学生小组讨论哪些图形能参加聚会。这个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角的认识,培养辨别能力。接着进行"数角游戏",提高聚会要求,让学生数一数图形中的角,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有序思考的习惯。最后让学生用两根拼接条制作活动角,通过操作感受角的大小变化。我会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让角变大?怎样让角变小?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通过这些操作活动,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角的认理解,培养空间观念和操作能力,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四)比较探究,突破难点(10分钟)这个环节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部分。首先,我会演示用重叠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明确讲解比较的三个步骤:1.顶点对齐;2.一条边对齐;3.看另一条边的位置。然后让同桌学生互相比一比谁做的角大,并用重叠法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特征。接下来,我会出示两个特殊的角(一个边短,一个边长),提出挑战性问题:"猜猜哪个角大?"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角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通过这样设疑、操作、验证的过程,学生能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角的大小的本质特征,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8分钟)在这个巩固练习环节中,我设计了分层练习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练习是辨认图形中的角,帮助全体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练习是数复杂图形中的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拓展练习是寻找生活中的角,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我会组织"角的聚会"趣味活动,让符合要求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角,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通过这样的分层练习和趣味活动,既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六)回顾总结,深化认识(5分钟)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首先让学生分享收获:"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通过学生的自主发言,既能够检验学习效果,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然后我会进行总结提升:"今天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学会了比较角的大小。角是我们数学世界中的重要成员,希望同学们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更多角的奥秘。"最后布置实践性作业:回家后寻找5个生活中的角,并试着比较它们的大小。这样的结尾设计既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系统认识,又能够将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七、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一、角的组成:边↗顶点 → 记作:∠1↘边二、角的特征:1. 一个顶点2. 两条直直的边三、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四、画角步骤:1. 画顶点2. 画两条边3. 标名称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层次分明,便于学生梳理知识结构。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八、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上,我会注重从“听、说、想、做”四个方面评价(2)注重过程评价和活动效果评价(3)同时利用课堂练习得到学生对本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结合课后多元反馈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共28张PPT)汇报人: xxx老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上册 第五单元认识角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重难点说研究说教学所属领域前后联系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长方体的体积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材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起始单元,"角"作为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是后续认识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学习角度测量等重要内容的基础。教材通过"角的聚会"这一富有童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本课时的学习将为后续学习角的分类、角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奠定重要基础。所属领域前后联系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角在画角的实践操作活动中逐步形成角的表象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材所属领域前后联系认识动态角,深化对角的认识,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对角的认识学会在图形中标角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材从不同广度分析教材,找准学生起点状态结合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共性学情个性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观察能力。但由于角的概念相对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以下困难:一是对角的本质特征——由一个顶点引出两条射线的理解需要过程;二是在判断角的大小关系时,容易受到边的长短干扰。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材单元备课本课目标共性学情个性学情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材 认识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单元备课本课目标共性学情个性学情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材编者意图教材处理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材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和直观教学法学法:学生则是通过猜一猜、想一想、摆一摆等活动,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本质。大家好呀,我是一只小鳄鱼,我想组织一场聚会,和我嘴巴图形一样的动物或者物品都能参加。大家踊跃报名哦!小鳄鱼,我的嘴巴张开和你差不多,我要来参加!我的鼻子也是这个形状,我也要参加!教学流程教学片段1教学片段2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各种图形时,我会引导他们初步感知角的特征,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这个环节的设计既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够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为后续的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真高兴你们能来参加!我们这场聚会的主题就叫:“角的聚会”教学流程教学片段1教学片段2动动脑小组合作1.看一看:这些角的形状是怎样的?2.想一想: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3.说一说: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组员听。顶点顶点顶点边边边边边边认识角教学流程教学片段1教学片段2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画一画1.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2.跟同桌说说你的画角步骤。画角教学片段1教学片段2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教学流程认识角顶点边边角有1个顶点,由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1直直的记作:∠1教学片段1教学片段2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教学流程⑤④③②①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想一想角的聚会213⑥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数一数( )个( )个( )个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并标一标?( )个14231123451267891041021参加聚会图形太多!现在提高要求,角的个数大于等于4个的图形才能参加角的聚会哦!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比一比1.做一做,用2根拼接条完成一个活动角。2.比一比,同桌互评,谁的角大,谁的角小,为什么?3.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创作角教学片段1教学片段2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教学流程教学片段1教学片段2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教学流程教学片段1教学片段2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教学流程教学片段1教学片段2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教学流程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教学片段1教学片段2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教学流程比一比教学片段1教学片段2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教学流程比一比重叠法比角大小1.顶点对齐;2.两角的一条边对齐;3.比较开口大小;教学片段1教学片段2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1∠2谁的本领大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谈谈收获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三棱锥体面角...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过程评价效果评估说教材处理说教学过程说练习处理说教学评价说重难点说目标说学情说联系(1)教学评价上,我会注重从“听、说、想、做”四个方面评价(2)注重过程评价和活动效果评价(3)同时利用课堂练习得到学生对本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结合课后多元反馈评估学生学习效果。谢谢指导!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认识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上认识角 课件.pptx 说课ppt.pptx 说课稿.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