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我国计划发展一个二合一探测器项目,即在2030年左右发射一对探测器分别前往木星和天王星。该项目被命名为“天问4号”,将有一个较大的探测器前往木星,而较小的航天器将被送往遥远的天王星进行探测。下图为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远近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木星的是( )
A.戊 B.己 C.庚 D.辛
2.该项目探测器所处的等级最高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可观测宇宙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顺利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距离运行中的神舟十四号最近的恒星是( )
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球
4.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
A.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是天体 B.发射前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是天体
C.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不是天体 D.发射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不是天体
将一张白纸置于阳光下,观察投到纸上的阳光,结合太阳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5.投射到纸上的阳光,主要属于图中的( )
A.①区 B.②区 C.③区 D.全部区域
6.有关太阳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B.太阳辐射能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
C.太阳辐射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能量 D.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跤(cūn)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彩绘帛画中的“乌鸦”实际是,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耀斑;色球层 B.黑子;光球层 C.日珥;日冕层 D.太阳风;日冕层
8.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全球许多国家一定发生强烈地震
C.可能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 D.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
9.目前是太阳活动的低峰期,其表现是( )
A.黑子较多,耀斑较多 B.黑子较多,耀斑较少 C.黑子较少,耀斑较多 D.黑子较少,耀斑较少
雾淞,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淞景观以吉林雾淞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淞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 )
A.海洋 B.空气 C.岩石 D.植物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鱼类
13.爬行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宙 D.新生代
14.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
A.爬行动物时代 B.哺乳动物时代
C.两栖动物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下图是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上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传到①时,波速突然下降 B.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只能通过液体和气体传播 D.②以下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16.①上下两侧分别为( )
A.地壳和地核 B.地壳和地幔 C.地幔和地核 D.岩石圈和地核
2021年4月30日15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从发射到上升至120km高空,在此期间经历的气温变化可能是( )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18.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地酒泉对流层的厚度最接近( )
A.8-9km B.12-13km C.17-18km D.4-5km
19.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穿过的平流层( )
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气流垂直运动显著
C.含有臭氧层 D.含有电离层
“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飘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浑浊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完成下面小题。
20.当“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垂直对流运动不显著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C.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D.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增多
21.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实质是( )
A.地面辐射的增强 B.太阳辐射的增强
C.大气逆辐射的增强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左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下面两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在夏季,东莞的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右上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D.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23.冬季,气温大幅下降时,菜农常给蔬菜搭盖塑料薄膜,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强④,提高夜间的温度 B.阻止①,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②,提高蔬菜存活率 D.增强③,增强作物水分蒸腾
24.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25.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行星名称:
① 、③ 、⑤ 、⑦ 。
(2)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体积将会变小
C.变为炎热的“火球” D.大气层将会消失
(3)八颗行星的公转具有 、 和 的特征。
(4)如果人类想移居外行星,该行星应具备什么条件?
26.读“岩层与化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左图甲处化石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描述符合的是 (双选)。
①可能是鱼类化石②被子植物繁盛③可能是鸟类化石④阿尔卑斯山脉形成⑤是重要的成煤期
(2)右图地点3缺失B岩层,试分析其原因。
(3)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猜想,代表性的有“陨星撞击说”“火山爆发说”“气候变化说”等。请从以上几个猜想中任选一个分析恐龙灭绝的原因。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纬度与海拔关联图。
材料二 图乙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读图甲,若一架飞机从A处水平飞行到B处,则其是从大气的 层进入 层;在A、B两处飞行时,较平稳的是在 处,原因是 。
(2)图乙中Ⅰ、Ⅱ两层天气复杂多变的是 层,原因是 ;Ⅰ、Ⅱ两层中臭氧浓度较大的是 层;近年来,臭氧含量变小,主要人为原因是 。
(3)读图乙,描述大气各垂直分层气温变化的特点。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深居欧亚大陆腹地。2019年3月,我国火星模拟基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边缘的茫崖市冷湖镇建成。火星的大气压力约是地球的1%,平均温度最高约为20℃,最低达到-100℃,表面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下图示意青海省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单位:MJ/㎡)空间分布。
(1)描述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格尔木年太阳总辐射量比西宁多的主要原因。
(3)简述我国选择在冷湖镇建设火星模拟基地的原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B B C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B B B D B C D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C C A C
25.(1) 水星 地球 木星 天王星
(2)A
(3)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4)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6.(1)①⑤
(2)①可能是当时地点3发生了地壳抬升,形成高地,不易接受沉积,没有形成B岩层,②可能是已形成的B岩层在地壳抬升后,被外力侵蚀,因此导致了B岩层的缺失。
(3)陨星撞击说:大量的灰尘进入大气层中,遮蔽了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导致了陆地上的植物与海中浮游生物逐渐衰退并灭亡。
火山爆发说:太阳被火山灰长时间遮挡,地球陷入了一片灰暗,没有了光合作用,植物开始大量灭亡,食草动物逐渐灭绝;火山喷射出了大量的熔岩,导致环境破坏。
气候变化说:气温大幅度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
27.(1) 对流 平流 B 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
(2) Ⅰ 对流层的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Ⅱ 人类排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
(3)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28.(1)总体由西北向东南递减;西部地区差异较小,东部地区差异较大;冷湖镇附近为高值区,西宁附近为低值区。
(2)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3)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年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荒漠广布,多沙丘和砾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