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问津教育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问津教育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问津教育联合体2027届高二10月联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2025年10月15日下午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某科考队从昆仑站(80°S,77°E)出发,沿经线向正北方向行进1000公里,最终到达的纬度约为( )
A. 75°S B. 73.5°S C. 71.5°S D. 70°S
2. 我国南极科考站中,一年内极昼时间最长的是( )
A. 长城站 B. 昆仑站 C. 泰山站 D. 秦岭站
3. 南极科考站选址时需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程度 B. 与海岸线距离及冰盖稳定性
C. 当地生物多样性水平 D. 南极旅游开发潜力
下图是2023年12月7日某时刻我国南方部分区域气压分布图(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时刻,关于图中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都自转速度小于广州 B. 成都气压值低于广州
C. 上海和福州都吹偏北风 D. 福州较广州气温更高
5. 关于大气的水平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B.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C. 高空中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D.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6. 仅考虑气压分布状况,与重庆相比,福州( )
A. 风力更大 B. 风力更小 C. 风力相当 D. 无法比较
下图为某日的太阳光照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不停地自转
B. 图中ADEB线是日期的分界线
C. 此刻,ADEB线上各地点太阳高度为90°
D. 该日,我国各地的日出时间达一年中最早
8. 图中E点的夜长为( )
A. 4小时 B. 8小时 C. 12小时 D. 20小时
9.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对应各点沿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偏转的是( )
A. ①-C B. ②-E C. ③-D D. ④-A
2025年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相关专家认为,育儿补贴是“投资于人”的长远之举,有利于构建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我国实施育儿补贴政策可以( )
A. 直接增加家庭收入消除贫困 B. 缓解人口出生率下降压力
C. 刺激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 D. 扩大青少年消费品市场需求
11. 育儿补贴“投资于人”的意义主要在于( )
A. 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 降低人口性别比例
C. 增加人口移民数量 D. 促进人口分布均衡
12. 育儿补贴政策对城乡家庭的影响差异,主要体现在( )
A. 农村家庭生育意愿更高 B. 补贴对农村家庭经济压力缓解更显著
C. 城市家庭更依赖社会化托育服务 D. 城市家庭因养育成本高,政策效果更明显
浙江南部的甲县城生态良好、竹木资源丰富。为更好推进产城融合,对原有城市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并将位于县城中心的职业高中迁往产业发展区。下图为甲城的城市规划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职业高中迁往产业发展区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土地成本 B. 保护县城生态 C. 促进产教融合 D. 缓解交通压力
14. 图中生态旅游区布局的突出优势是( )
A. 临近铁路枢纽,客流量大 B. 紧邻职业高中,配套完善
C. 依托古村与河流,资源独特 D. 靠近特色小镇,政策倾斜
15. 科教文化区规划中应优先布局的设施是( )
A. 历史文化博物馆 B. 竹木加工研发中心 C. 物流仓储基地 D. 商业购物中心
二、非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大余湾古村落,地处大别山余脉木兰山,西临滠水河,南距武汉市中心约50多公里。
材料二:大余湾依托“晒秋”民俗文化,通过整合传统农耕景观与现代旅游业态,连续三年登上央视新闻,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案例。2025年秋季,大余湾通过“整村晒秋”模式吸引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带动周边特色农业园区、民宿经济协同发展。
材料三:大余湾晒秋图(左图)和武汉市黄陂区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右图)
(1)分析武汉市黄陂大余湾“晒秋”成为全国性旅游热点的自然与人文条件。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明晒秋旅游对黄陂区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3)请为大余湾进一步推动农业与旅游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出三条合理化措施。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塑造出了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丹娘乡位于大峡谷中游宽谷,年降水量约640毫米,降水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且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在丹娘乡对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
材料二:下图为“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丹娘乡1959年建乡,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辖6个行政村,2010年常住人口1774人,地处河谷,交通以公路为主,2011年所有村100%通公路,公路串联起沙洲旅游点(如丹娘沙丘)、农牧产品集散地,带动旅游业(摄影、生态观光)和特色林下资源(药材、菌类)的开发,助力经济多元化。
(1)简析图示区域雅鲁藏布江的主要补给类型。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
(3)分析图中交通线的建设对丹娘乡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1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欧地区城市夏季常出现热浪天气,街道两侧建筑物和树木的阴影可缓解行人的热感,行人热感可用生理等效温度(P)衡量。左图示意中欧地区某市(48°N,8°E)一条东西向街道行道树布置,右图示意该街道某年夏至日(天气晴朗、风力微弱)当地时间9-15时P平均值的分布。tan65.5°≈2.19。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在夏至日正午行道树的影长为3米,求该树的高度。(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小数)。
(2)除优化行道树布置外,请为该城市缓解夏季街道热浪天气下行人热感提出两条措施,并说明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