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题
高一年级地理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共(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7、共(10分)
(1)________ ________或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15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第2页(共2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题
高一年级地理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A A C B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B A C D C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C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共(15分)
(1)_核聚变__,__电磁波__,_低纬___向___高纬___, ___高__,___晴朗__
_B___,_多阴雨天气,盆地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_
(3)A地海拔高,纬度较低,F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
27、共(10分)
(1)__古生__ ___③__或__④___
__爬行类___
(3)_裸子___,__蕨类__
(4)_被子___,__哺乳___ ___人类__,___喜马拉雅山___
28、共(10分)
(1)__d____,___c__ ___北___
__C____,__西南风__
___①____,__近地面气温高时,多上升气流气压较低___
___A___,__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___
29、共(15分)
A_蒸发___,B_水汽输送_,C_降水__,D__地表径流_,E___地下径流__
_海上内__,_陆地内__,__海陆间__
__B__
_C____
第2页(共2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题
高一年级地理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共(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共(10分)
(1)________ ________或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共(10分)
(1)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共(15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第2页(共2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高一年级地理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其中试题卷共4页,答题卡共2页。要求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图所示事物不能被称为天体的是( )
A. 机场飞机、月球 B. 月球、陨石 C. 月球、陨石、待发火箭 D. 机场飞机、陨石、待发火箭
2.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 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C. 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3. 地球具有大气层的主要原因是( )
A. 与太阳距离适中 B. 地球本身体积质量适中 C. 生物呼吸作用 D. 地球内部升温火山爆发
4. 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A.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即太阳辐射
B.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 太阳辐射能量巨大,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唯一能源
D. 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上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比其他行星多
5. 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本次太空授课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可能会对“天宫课堂”向地球正常传输信号造成干扰的是( )
A. 太阳活动 B. 昼夜交替 C. 太阳辐射 D. 地球运动
6.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 )
A. 色球,光球,日冕 B. 日冕,色球,光球 C. 光球,色球,日冕 D. 光球,日冕,色球
7.2022年10月9日发射升空的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已观测到200多次太阳表面局部异常“增亮”现象。该现象及所在的太阳外部圈层是( )
A. 太阳黑子光球层 B. 耀斑色球层 C. 日珥色球层 D. 太阳黑子日冕层
8. 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 )
①煤②石油③水能④核能⑤风能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乙甲丙 C. 乙丁甲丙 D. 乙丁丙甲
10. 与丙化石相同地质年代,陆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 )
A. 孢子植物时代 B. 裸子植物 C. 海生藻类 D. 被子植物
11. 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下图),莫霍界面上下两侧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分别为( )
地幔和地壳 B. 岩石圈和地壳
C. 地幔和地核 D. 地壳和地幔
12. 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
A. 地壳上部 B. 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C. 下地幔 D. 地核
13.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 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 个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2~27千米的高空,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读下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高层大气
15. 大气垂直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流层天气现象多发,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B. 平流层存在着电离层,可以反射有线电波
C. 臭氧可以吸收红外线,减少皮肤癌等疾病
D. 高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
农业生产中,冬季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减少霜冻带来的危害。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图为地膜覆盖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能直接减轻夜晚低温对农作物造成伤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地膜覆盖农田可预防霜冻,主要是因为地膜能够( )
A.增加大气逆辐射 B.增强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
C.减少太阳短波辐射的总量 D.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散失
18 综合考虑天气状况和下垫面性质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 B. C. D.
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名曰发海西,四时皆然”这里所说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上图中正确示意“台地早东风、午西风”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下列能表示台湾海峡两岸风向日变化相反的是( )
A.夜晚两地盛行海风,白天两地盛行陆风 B.白天两地盛行海风,夜晚两地盛行陆风
C.白天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 D.夜晚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
21. 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能缓解不同经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③能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④会对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2.水循环的意义( )
①改变水体类型的空间分布②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③促进全球水体的不断更新④海陆间物质联系纽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诗人通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能代表“长江东逝水”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 B.③ C.⑤ D.⑧
24.我国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5.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词中“湘江北去”体现水循环的环节是( )
A. 蒸发 B. 降水 C. 下渗 D. 地表径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大题,共50分)
26. 根据有关地理知识,读“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太阳作为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行发光的天体,其本身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______________反应,太阳通过__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纬度因素是影响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讲,按纬度由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从地势高度来看,海拔越________,太阳辐射越强;从天气因素来看,天气__________(选填“晴朗”或“阴雨”),太阳辐射更强。
(2)上图中的A、B、C、D四地区,太阳辐射最贫乏的是______,其太阳辐射贫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A、F两地均为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
27.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1)三叶虫化石生存在____代地层中,可能存在于上图中____或____(填序号)地层。
(2)上图中②地层主要可能找到____(选填“哺乳类”或“爬行类”)动物化石。
(3)研究发现上图地区蕴藏着丰富煤矿,在②成煤期____植物繁盛,在③成煤期____植物繁盛。
(4)①地层形成时期出现大量____植物,____动物,其中____的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此时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最大一次造山运动;现代高大山脉大都在此时期形成,如我国的____。
28. 甲图为“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乙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________,表示风向的是____________,图示气压场在_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
(2)乙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其风向是________。
(3)乙图中①②两地相比,气流上升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乙图中A、D两处相比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A ,B ,C ,D ,E 。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 循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循环,图中A、B、C、D、E之间的循环属于 循环。
(3)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环节(用字母表示)
(4)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第3页 共16页 ◎ 第4页 共1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