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侨谊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无锡侨谊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学期自主练习九年级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6分)
1. 如图,将餐叉平插入玉米粒根部,用手向下压叉柄,玉米粒便在餐叉的撬动下脱落,这一过程中,餐叉相当于一个(  )
A. 省力杠杆 B. 费力杠杆 C. 等臂杠杆 D. 滑轮
2. 如图,工人把一罐装满油的油桶由水平位置匀速提起到甲图所示的位置。图乙是工人抬油桶的简化示意图,整个过程中,力F始终竖直向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抬油桶时小车相当于费力杠杆 B. 抬油桶时F逐渐变大
C. 抬油桶时力臂L1变大、L2变小 D. 抬油桶时F大小不变
3. 工人用相同的滑轮以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式,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竖直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物体质量大于滑轮质量。忽略绳重、摩擦和空气阻力,对比两种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中工人所用拉力较小 B. 甲中绳端拉力做的功较大
C. 乙中工人的功率较小 D. 乙中滑轮的机械效率较小
4. 下图手中拿的四种工具你都认识吗?关于四种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扳手在拧螺丝时,手握的地方越靠近螺丝,越省力
B. 螺丝刀在拧螺丝时,一个费力轮轴
C. 电钻的钻头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螺纹越密集,越省力
D. 用羊角锤拔钉子时,羊角锤属于一个省距离杠杆
5. 如图所示,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组用相同的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起重为、,两个物体,比较它们的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甲的机械效率较高 B. 若,则乙的机械效率较高
C. 若,则乙的机械效率较高 D. 若,则甲的机械效率较高
6. 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B. 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C.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D. 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7. 如图所示,汽车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缓缓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沿盘山公路爬坡为了省功
B. 汽车沿盘山公路爬坡,在功率一定时,采用低速挡更便于爬坡
C. 汽车沿盘山公路爬坡,牵引力越大效率越大
D. 汽车沿盘山公路爬坡,功率越大的汽车,效率一定越高
8. 对以下四幅图进行了分析,正确的是(  )
①频闪拍摄的摆锤运动 ②运动员跨栏的运动分解
③高处滚下的小球 ④卫星的轨道示意图
A. 图①摆锤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图②运动员起跳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势能最大,动能不为零
C. 图③高处滚下的小球在C点动能达到最大值
D. 图④卫星在近地点势能最大,远地点动能最大,机械能守恒
9. 下列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 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10.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如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豆豆:呵呵,我们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 丁丁:你说的太对了,这么冷的地方,组成冰山的分子也都停止运动了,哪会有内能呢!我们应该抱团取暖,以便把我的温度传给你
C. 丁丁:唉,反正我现在身体不含有热量,冻死喽
D. 豆豆:我们一起跳舞吧,这样能暖和一些
11. 野外生存取火时,可用随身携带的引燃装置,在铜制活塞上放少量易燃物,将金属筒套在活塞上迅速下压,即可点燃易燃物,当用竖直向下、大小为F=200N的力将筒套从如图所示位置迅速下压至最底端过程中,力F做的功约为(  )
A. 1J B. 10J C. 50J D. 100J
12. 如图甲,小林用水平推力推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此过程中,推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木箱前进的速度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丙,则(  )
A. 0~1s,推力做的功为100J
B. 3s~5s,推力克服摩擦做功200J
C. 3s~5s,推力做功的功率为300W
D. 1s~3s,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等于5s-6s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13. 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弹跳杆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希玩弹跳杆时,由最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针对此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a状态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小希的机械能最小
B. a→b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在b状态时弹力最大
C. b→c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希的重力势能
D. a→c的过程中,小希先加速后减速,在b状态时速度最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4. 如图所示,当用镊子夹取物体时,镊子相当于_________杠杆,它的支点在_________点。若物体易碎,要对物体施加较小的力,则手压的地方应尽量靠近_________点。
15. 一质量分布均匀自重为10牛的等边三角形木板OAB,可绕水平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若在B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使木板静止在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则这个力F的大小为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若在B点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OB的力F,使木板从图示位置缓慢逆时针旋转90°则此过程中力F将________。
16. 水平地面上,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50N的箱子,在4s内前进了6m,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______J;工人对木箱做功为______J;工人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17.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8N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先后经过光滑水平面及与水平面成30°角的粗糙斜面,其中AB和CD段距离均为s,物体在AB和CD段运动时,拉力F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其大小关系是:W1______W2(选填“>”“<”或“=”)。若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1N,则斜面CD段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18. 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M,在F=60N的拉力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N,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拉力F在5s内做的功W=_______J(不计滑轮重,不计绳重,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19. 如图所示,是乒乓球落地后弹起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的频闪照片。乒乓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重力势能___________。图中乒乓球在等高的A、B两点的动能EA___________EB(选填“>”、“<”或“=”)。水平线a、b、c的相邻间隔高度相等,则乒乓球第三次弹起后的最大高度将___________c(选填“高于”、“恰好到”或“低于”)。
20. 用稳定热源不断加热同一个物体,其由固体状态开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该物体在0°C时,内能___________(选填“为”或“不为”)0,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该物体的内能改变的方式是___________;
(3)该物体在t3时刻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或“=”)在t2时刻的内能;
21. 如图甲所示为桔槔,是古代农用工具,横长杆的一端悬挂重石,另一端用绳子与汲器(提水的容器)相连,当不提水时,横长杆的悬挂重石端位置较低,横长杆的汲器端位置较高,当要提水时,人用力将汲器住下压,使汲器下降到水面下并让水流入汲器(同时捆绑重石的那端位置上升),当汲器装满水后。人向上拉动绳子,就可让悬挂重石端的位置下降,同时将汲器中的水提升,我们建立如图乙模型来研究桔槔:假设横长杆为一个笔直的轻质杠杆,绳子与横长杆的连接点到支点的距离L1为1m。重石的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L2为2m,未装水的汲器的重力为10N,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g取10N/kg)。
(1)使用桔槔提水时,能够省力,________省功(选填“也能”或“不能”);
(2)文中“人用力将汲器住下压(汲器未接触水面)”的过程中,着匀速竖直下压,此时该力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桔槔的理想模型分析,为实现不提水时,桔槔的重石端位置较低(接触地面),重石至少________kg;
(4)若装满水后汲器的重力为150N,重石的质量为3kg,根据桔槔的理想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人匀速向上提装满水的汲器,借用桔槔提和直接用手提相比可省力________N。
22.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OB为粗细均匀的杠杆,C为OB的中点,,在 A 点用轻质绳悬挂总重为6 N的钩码,在B点用轻质绳竖直挂于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 0.2 m(保持O点位置不变,且O点摩擦不计),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2.4 N。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杠杆的重力为 _______N。若将弹簧测力计由B点移到D点,仍将钩码提升至刚才的高度,此时的机械效率将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 蹦极运动简化后与下列情景相似:如下图甲所示,弹性细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着一个小球,小球从O点静止释放,由于有较小的空气阻力,球上下多次往复运动后静止。已知小球速度v与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细绳拉力F与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球与空气阻力较小,受力分析可忽略;g取10N/kg)
(1)小球停止运动时弹性细绳长为___________m,小球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2)在下落过程中,当橡皮筋的长度在___________(填某一范围)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同时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
三、解答题(共 42 分)
24. 按要求画图:
(1)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2)某剧组为拍摄节目需要,设计了如图所示拉力装置来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杠杆ABO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以及杠杆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25.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杠杆右端偏高,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杠杆平衡后,在左侧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在右端竖直向下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N;
(3)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中竖直位置转动到倾斜位置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等于F,应将钩码向___________移动适当的距离:
(4)完成实验后,小英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杠杆的质量
①将杠杆的B位置挂在支架上,在B的右侧挂质量为m的钩码,前后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
②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E到B的距离L1和___________的距离L2;
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m杆=______(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26.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中,过程如图甲、乙所示(h1> h2)。
(1)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选填“小车”或“木块”);
(2)实验过程中发现两次木块移动距离s1、s2相差太小。仅利用原有器材,通过______________,可使两次木块移动距离差变大,实验现象更明显;
(3)改进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后,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现象可以用该结论解释的是_______。
A. 高速公路限高 B. 高速公路限重
C. 桥梁限重 D. 高速公路限速
27. 在学习了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后,课外研究小组有同学猜想:同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改变钩码个数,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着细绳,使钩码匀速向上运动,测得的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实验次序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1 2.0 0.1 1.0 0.3 0.2 0.30 66.7%
2 4.0 0.1 1.7 0.3 0.4 0.51 78.4%
3 60 0.1 2.3 0.3 0.6 0.69 87.0%
(1)分析表一中的数据,他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小组又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改变滑轮的个数组成不同的滑轮组,仍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测得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二:
实验次序 动滑轮个数 钩码重力G/N 绳端拉力F/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移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4 1 6 3.6 0.2 0.4 1.2 1.44 83.3%
5 2 6 2.4 0.2 0.8 1.2 1.92 62.5%
6 3 6 2.2 0.2 1.2 1.2 2.64 45.5%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重力相同,动滑轮个数越多越省力,但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当滑轮组越来越省力时,它的额外功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额外功___________有用功的情况,所以设计一个机械模型时,既要考虑省力,还要考虑___________;
(3)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如果增加动滑轮个数继续实验,那么将会出现的困难是_____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
(4)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知:随着物体重力增加,额外功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分析表二中的数据可知:若不考虑绳重及摩擦,实验中所选动滑轮的规格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8. 小明利用粗细均匀的直尺(每个小格长5cm)、物体M、50g的钩码、细线做成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液体密度秤。(g取10N/kg。每次实验物体都处于浸没状态。)
(1)用细线拴在直尺的中点O处,并把直尺挂在铁架台上,直尺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2)把物体M挂在A点,把钩码挂在B点,如图所示,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把B点标注为0g/cm3,物体M的重力GM=___________N;
(3)把物体M浸没在水中,钩码向左移动2小格到C点,直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把C点标注为1.0g/cm3,物体M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____N;
(4)把物体M浸没在酒精中,钩码应由C点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尺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5)D点应标注为___________g/cm3。
29. 俯卧撑运动能提高人体生理机能。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
(1)此杠杆的支点为___________(选填“O”、“A”或“B”)点。
(2)若该同学质量为50kg,那么他将身体撑起,每只手受到支持力至少为多少?
(3)该同学做10个俯卧撑用时15s,肩膀每次高度变化为20cm,则他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30. “神舟”乘组航天员“飞天”之前训练任务繁重,比如要在一个直径23m、深10m的大型水槽中进行模拟失重训练。下水前体重为600N的航天员身着质量达180kg的装备,要用起重机(如图所示)吊入水槽中,当在空气中匀速提升航天员时,起重机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6%。若不计滑轮组绳重和摩擦,请回答下列问题。(g=10N/kg)
(1)为模拟出航天员失重的效果,航天员在水中应处于什么状态?航天员整体所受的浮力多大?
(2)若滑轮组在空气中把航天员匀速提升2m,自由端拉力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3)训练结束时,用起重机匀速提升水中仍处于“失重状态”的航天员(没有露出水面),航天员受到水的阻力为60N,请计算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25年秋学期自主练习九年级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6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4题答案】
【答案】 ①. 费力 ②. A ③. A
【15题答案】
【答案】 ①. 5 ②. 竖直向上 ③. 先变大后变小
【16题答案】
【答案】 ①. 0 ②. 600 ③. 150
【17题答案】
【答案】 ①. = ②. 80%
【18题答案】
【答案】 ①. 30 ②. 右 ③. 30
【19题答案】
【答案】 ① 变小 ②. 变大 ③. > ④. 高于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不为 ②. 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热传递 (3)>
【21题答案】
【答案】 ①. 不能 ②. 不变 ③. 0.5 ④. 60
【22题答案】
【答案】 ①. 83.3% ②. 0.8 ③. 不变
【23题答案】
【答案】 ①. 1.5 ②. 0.3 ③. 1.2m至1.5m
三、解答题(共 42 分)
【24题答案】
【答案】(1) (2)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右 ②. 见解析
(2)3 (3) ①. 变大 ②. 右
(4) ①. O到B ②.
【26题答案】
【答案】(1)小车 (2)增大小车两次实验的高度h1、h2之差
(3)在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D
【27题答案】
【答案】(1)错误 (2) ①. 小 ②. 大于 ③. 尽量减小额外功
(3) ①. 绳端竖直向上移动太高 ②. 增加一个定滑轮
(4) ①. 不变 ②. 动滑轮重力和上升高度均不变
(5)不同
【28题答案】
【答案】 ①. 0.6 ②. 0.2 ③. 右 ④. 1.5
【29题答案】
【答案】(1)O (2)150N
(3)40W
【30题答案】
【答案】(1)航天员在水中应处于悬浮状态。航天员整体所受的浮力为2400N。
(2)自由端拉力所做的总功是5000J。
(3)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37.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