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九月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九月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九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四个图片是我国四个银行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是一个任意角,在边,上分别取,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重合,即,过角尺顶点的射线便是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依据是( )
A. B. C. D.
3.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4.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且周长为偶数,则第三边的长为( )
A.3 B.4 C.5 D.6
5.如图,已知∥,,,则的度数为( )
A.30° B.32.5° C.35° D.37.5°
6.如图,与中,,,,但与显然不全等,这说明( )
A.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B.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C.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D.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7.如图,小虎用10块高度都是的相同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点C在上,点A和B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则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的长度为(  )
A. B. C. D.
8.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  )
A.11 B.5.5
C.7 D.3.5
二、填空题
9.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逆命题是 命题.(填“真”或“假”)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沿轴折叠,得到对应点,则点的坐标为 .
11.如图,在中,,为的平分线,若,且的面积为24,则点到的距离为 .
12.如图,在四边形中,,,,点E在线段上以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F在线段上由点B向点C运动,设运动时间为,当与以B,E,F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时,则点F的运动速度为 .

三、解答题
13.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BE⊥AD于点E,C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E=CF.
14.已知:如图,,点E在上,求证:.
15.如图所示,、是的内角、外角的平分线,求证:点必在的另一个外角的平分线上.
16.证明: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17.小西在物理课上学习了发声物体的振动实验后,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探究:在一个支架的横杆点O处用一根细绳悬挂一个小球A,小球A可以自由摆动,如图,表示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当小明用发声物体靠近小球时,小球从摆到位置,此时过点B作于点D,当小球摆到位置时,与恰好垂直(图中的A、B、O、C在同一平面上),过点C作于点E,测得,.求的长.

18.新定义:我们把两个面积相等但不全等的三角形叫做偏等积三角形.
(1)初步尝试:如图1,已知等腰直角△ABC,∠ACB=90°,请用直尺和圆规将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使它们成为偏等积三角形,请保留作图痕迹.
(2)理解运用:请在图2的方格纸中,画两个面积为2的三角形,使这两个三角形是偏等积三角形.
(3)综合应用:如图3,已知△ACD为直角三角形,∠ADC=90°,以AC,AD为腰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DE,∠CAB=∠DAE=90°,连结BE,求证:△ACD与△ABE为偏等积三角形.
参考答案
1.C
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解:在和中

∴,
∴,
故选:C.
3.C
解:A、 ∵ ,
∴此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故不能画出;
B、已知两边的长和其中边的对角,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不能画出唯一三角形;
C、已知两个边和这两个边的夹角,根据判定定理可以画出唯一三角形;
D、已知三个角,根据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以画出无数个这样的三角形,不能画出唯一三角形,故不合题意;
故选:C.
4.C
解:∵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
设第三边长为,则,
∵周长为偶数,,
∴,
即第三边长为5,
故选:C.
5.C
解:如图:∵AB∥CD
∴∠C=∠BOE=6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OE=∠A+∠E(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A=∠BOE-∠E=65°-30°=35°.
故选C.
6.B
【详解】∵与中,,,,
但与显然不全等,
∴这说明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故选:B.
7.A
解:由题意得:,,,,

,,

在和中,


由题意得:,,

答: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为.
故选:A.
8.B
【详解】作DM=DE交AC于M,作DN⊥AC,
∵DM=DE,AD=AD,AD是△ABC的角平分线,
∴△ADE≌△ADM,
∵DE=DG,
∴DM=DG,
∴MN=GN,
∵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
∴DF=DN,
∴△DFE≌△DNM,
∵△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
∴S△MDG=S△ADG﹣S△AMD=50﹣39=11,
S△DNM=S△DEF=S△MDG==5.5
故选:B.
9.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假
【详解】原命题的题设为: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为:这两个角相等,
题设和结论互换后即为: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顶角的定义: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且这两个角有公共顶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故原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
故答案为:①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②假.
10.
解:∵将点沿轴折叠,得到对应点,
∴点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11.4
解:过点D作于点E,

∵是的平分线,
∴,
∵,且的面积为24,
∴,
∴点D到的距离为4.
故答案为:4.
12.1或
解:设点的运动速度为,则,,,

当,时,根据“”判断,
即,,解得,;
当,时,根据“”判断,
即,,解得,,
综上所述,点的运动速度为1或.
故答案为:1或.
13.见解析
证明:∵AD是△ABC的中线,∴BD=CD.
∵BE⊥AD,CF⊥AD,∴∠BED=∠CFD=90°.
∵在△BDE和△CDF中,,
∴△BDE≌△CDF(AAS).∴BE=CF.
14.见解析
解:∵
∴点A在的垂直平分线上,
∵,
∴点D在的垂直平分线上,
∴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点E在上,
∴.
15.证明过程见解析
【详解】证明:作于点,作于点,作于点,
∵是的平分线,
∴,
∵是的平分线,
∴,
∴,
∴点必在的另一个外角的平分线上.
16.证明见解析.
【详解】已知:如图,在和中,,CM、FN分别是AB、DE边上的中线,且,
求证:.

证明:CM、FN分别是AB、DE边上的中线,
点M、N分别是AB、DE边的中点,



在和中,,


在和中,,

17.
【详解】∵,
∴,
又∵,
∴,
∴,
∴,
在和中,

∴,
∴,
∴.
18.(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
(1)如图1所示,△ABD和△BCD是偏等积三角形;
(2)如图2所示,△ABC和△DEF是偏等积三角形;
(3)如图3所示:过点B作BH⊥AE,垂足为H.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DE,∠CAB=∠DAE=90°,
∴∠HAC+∠DAC=90°,∠BAH+∠HAC=90°.
∴∠BAH=∠DAC.
在△ABH和△ACD中
∵,
∴△ABH≌△ACD(AAS),
∴BH=CD,
∵S△ABE=BH AE,S△ACD=AD CD,
∵AE=AD,CD=BH,
∴S△ABE=S△ACD,
又由图知,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ACD与△ABE为偏等积三角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