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卷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2025.10
一、选择题(1-14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15-17题每题1-2个选项)
1.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泥水 B.牛奶 C.石灰浆 D.矿泉水
2.下列有关液态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属于混合物 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说明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A. 溶质质量 B.溶剂种类 C.溶剂质量 D.溶质种类
4.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都只能含一种溶质 B. 搅拌不能增大物质的溶解度
C.物质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水中 D.石灰水的溶质是生石灰
5. 某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 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氢氧化钠 B. 硝酸铵
C. 蔗糖 D. 氯化钠
6.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蒸发溶剂后有固体析出的溶液 B. 降温后有晶体析出的溶液
C. 一定条件下不再溶解同种溶质溶液 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7. 打开啤酒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性与外界的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B.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C.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D.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8.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 常温下,甲的溶解度小于乙
D.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克水中溶解35.9克食盐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5.9克.
B.20℃时,100克饱和食盐水中含35.9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5.9克.
C.20℃时,100克水溶解35.9 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5.9克.
D.20℃时,3.59克食盐完全溶解至少需要10克水,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5.9克.
10 .20℃时,15克A与30克水混合正好形成饱和溶液,40℃时,20克水中最多溶解5克B物质,则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SA >SB B. SA< SB C. 不能确定 D. SA= SB
11 .现有20℃时饱和食盐水200克,在以下操作中能改变其溶解度的是
A.恒温蒸发掉5克水 B . 升高温度
C. 在温度不变时加入10克氯化钠 D. 用玻璃棒搅拌
12. 下表实验能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实验编号温度固体液体固体和液体混合并振荡后的现象120℃1 g 碘5 g水有固体剩余220℃1 g 碘5 g汽油无固体剩余330℃1 g 碘5 g水有固体剩余430℃1 g 碘10 g水有固体剩余
A.温度 B.溶质种类 C.溶剂质量 D.溶剂种类
13.一定温度下,将某硝酸钾溶液蒸发掉100g水,无晶体析出,再蒸发掉100g水,析出15g硝酸钾。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A.大于或等于15g B.一定不等于15g
C.小于或等于15g D.一定等于15g
14.现需配置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配置此溶液时,选择量程为100mL 的量筒最合适
B.此溶液是将氯化钠和水按质量比1:20配制
C.如果选用的氯化钠中有杂质会导致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取出50g该溶液,剩余溶液质质量分数为5%
15-17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5.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
B. 消毒酒精中的溶剂是酒精
C. 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D.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16.实验室用6%的NaCl溶液(密度为1.04g/mL)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合、装瓶贴标签
B.计算:需要6%的NaCl溶液和水各25mL
C.量取: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装瓶保存:有少量液体洒出,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
17.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D.物质M是硝酸钾
二、简答题
18.小苏打(碳酸氢钠)和食用碱(碳酸钠)是厨房好帮手,它们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变化不同。如图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40℃,碳酸钠的溶解度为50g,其含义是 。
请描述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关系 。
(2)40℃时要使B点的Na2CO3溶液(含100g水)变为A点的溶液,可以再增加溶质 g或恒温蒸发水 g。
(3)小英同学说,60℃时她配制了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6.4%的NaHCO3饱和溶液,请判断小英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利用数据说明理由。
(4)将30℃时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10g水,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溶液。要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可以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19.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食盐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关于制盐方法的记载。现代以来不同地区可以分别盐井里、海里、盐湖里等 开采出食盐。
(1)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步产盐法”是一种古老的制盐方法,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过箩”(“箩”呈蜂窝状,有空隙)可除去卤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箩”与化学实验中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的原理相似。“集卤蒸发”和“结晶”时都需要蒸发水,但作用不同,请分别指出这两步中蒸发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年夏季是一年中产盐量最高的季节,请分析该季节产盐量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
(2) 海盐: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和母液,下图为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①a池不宜过________(选填“深”或“浅”),原因是 。
②关于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贮水池中氯化钠的质量比a池中的大
C.母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比结晶池中的小 D.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③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室温下,NaCl的溶解度为36g。
I室温下,为使250g NaCl (不考虑自然盐中其他成分)全部溶解,至少需要 g水. (保留一位小数)
II配制饱和食盐水,不需要的仪器是( )
A.烧杯 B. 玻璃棒 C.电子天平 D. 蒸发皿
III配制食盐水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
20.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能溶于水的碱,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之一。常温下,氢氧化锂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锂和水。
(1)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取的氢氧化锂溶液中含有少量氢氧化钠。为提纯氢氧化锂,查阅如下相关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LiOH 12.8 12.9 13.0 13.0 13.8 17.5
NaOH 109 118 129 174 293 347
Li2CO3 1.33 1.25 1.17 1.01 0.85 0.72
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小是___________。
② 80℃时,LiOH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g。
③ 20℃时,将60克氢氧化钠加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④电解法制得的1000 g溶液中,LiOH的质量分数为10%、NaOH的质量分数为5.5%。该溶液中LiOH的质量为 g;将该溶液蒸发溶剂并降低温度到30℃时,当剩余水的质量为50g时,请结合具体数据说明所得的NaOH溶液是否饱和 。 。
(2)利用上表中 物质的溶解度差异从含少量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锂溶液提纯氢氧化锂,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提取氢氧化锂晶体,选用蒸发结晶而不选用降温结晶的原因是 。
② 步骤II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 _ 。
③操作Ⅱ后,得到的溶液b是氢氧化锂的___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④操作Ⅲ中,用饱和氢氧化锂溶液洗涤固体a的优点是_____ 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