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提分小卷2 6+化学综合实验1.A 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装置①可用于制备少量NO,故A正确;图②标识为热烫,表示应选择合适工具进行操作,避免直接触碰,故B错误;应用酸式滴定管盛放K2Cr2O7溶液,图③操作为碱式滴定管排气泡操作,故C错误;配制溶液时,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溶质,故D错误。2.D 侯氏制碱法中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应该将CO2通入含有NH3的饱和食盐水中,A错误;标准碱溶液应该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B错误;制取无水氯化镁时需在HCl氛围中进行,不能直接将MgCl2溶液蒸发,C错误;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D正确。3.A HCl标准溶液应用酸式滴定管盛放,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故A正确;浓盐酸、漂白粉反应制取氯气,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若溶液中仍有未反应的氯气,滴入试管中可置换出碘单质,不能说明Fe3+的氧化性大于碘单质的,故B错误;NO2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故C错误;制取氨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D错误。4.B 手握活塞的方式不正确,A错误;制备Fe(OH)2时,由于Fe(OH)2易被氧化,植物油可以隔绝空气,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且将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以下,可减少与氧气接触,该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相应目的,B正确;瓷坩埚含有二氧化硅,能和碳酸钠反应,不能用瓷坩埚灼烧碳酸钠,C错误;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题图中缺少加热装置,无法发生反应,不能检验气态产物,D错误。5.B 已知Na2SO3溶液由于亚硫酸根离子水解而显碱性,则分别测Na2SO3溶液在室温和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的pH,两次测量温度相同,pH变小不能证明S的水解过程为吸热过程,A不符合题意;向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少量硫酸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使Cr2(橙色)+H2O2Cr(黄色)+2H+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B符合题意;共价化合物溶于水也可能导电,如HCl、H2SO4等溶液均能导电,C不符合题意;向苯酚悬浊液中加Na2CO3溶液,溶液变澄清,苯酚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溶液和NaHCO3,而不是生成H2CO3,所以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离子的,D不符合题意。6.C 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乙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则加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分液,则题给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气泡的操作为尖嘴弯曲向上,挤压胶管内玻璃球,使溶液从尖嘴喷出从而排出气泡,则题给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配制检验醛基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为向试管中加入2 mL 10%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数滴5%硫酸铜溶液,振荡,则题给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符合题意;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氯化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先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铜的溶度积小于氢氧化镁的,则题给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7.【答案】 (1)球形干燥管 平面三角形(2)ef→bc→gh→d(3)Cr2O3+3CCl42CrCl3+3COCl2(4)升华的CrCl3遇冷后会凝华,防止其堵塞导管(5)COCl2+4OH-C+2H2O+2Cl-(6)①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Na2S2O3溶液,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 ②88.76%【解析】 (1)仪器F是球形干燥管;COCl2中心原子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2-2×1)=3,所以COCl2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平面三角形。(2)三氯化铬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所以实验过程中要确保装置内不存在氧气和水蒸气,装置A的作用是干燥N2,用N2将装置E中的CCl4带入装置B中参与反应,装置F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B中,装置C的作用是收集产物,装置D的作用是处理COCl2尾气,装置B是发生装置。整个反应流程先用干燥的N2排除装置内空气,然后再通入N2将装置E中的CCl4气体带入装置B中与Cr2O3反应,生成的有毒气体COCl2与装置D中NaOH溶液反应从而进行吸收处理,为防止装置D中水蒸气进入装置B中,在装置C和D中间加一个干燥装置F。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实验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ef→bc→gh→d。(3)实验室用Cr2O3和CCl4在高温下制备无水CrCl3,同时生成COCl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r2O3+3CCl42CrCl3+3COCl2。(4)已知CrCl3易升华,装置C的作用是凝华收集CrCl3,CrCl3固体容易堵塞导管,所以装置C左侧的导管较粗。(5)COCl2遇水发生水解产生的两种酸性气体是CO2和HCl,并且COCl2有毒,需要利用装置D进行尾气处理,反应后得到C和Cl-,离子方程式为COCl2+4OH-C+2H2O+2Cl-。(6)①该滴定实验是利用Na2S2O3和I2的反应,应该用淀粉作为指示剂,所以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Na2S2O3溶液,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②已知2Cr(OH)3+3H2O2+4OH-2Cr+8H2O,被氧化后的铬元素全部以Cr形式存在,其再和酸化的KI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6H++2Cr+6I-2Cr3++3I2+8H2O,再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S2O3+I2Na2S4O6+2NaI,可得关系CrCl3~Cr~I2~3Na2S2O3,根据元素守恒可得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100%=88.76%。(选择题,每小题5分)1.(2025·四川广安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制备少量NO[B]图②标识表示实验中需正确使用火源[C]图③操作用于排出盛有K2Cr2O7溶液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D]图④操作用于配制1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2.(2025·四川雅安二模)下列图示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B]图②标准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酸溶液[C]图③可用于将氯化镁溶液蒸发制取无水氯化镁[D]图④可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3.(2025·辽宁葫芦岛一模)下列实验设计和操作均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HCl标准溶液 滴定NaOH溶液 [B]验证氧化性: Cl2>Fe3+>I2[C]制备并收集NO2 [D]实验室制备氨4.(2025·青海海东二模)下列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 [B]制备Fe(OH)2[C]测混合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D]用铜与浓硫酸反应 并检验气态产物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分别测Na2SO3溶液在室温和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的pH pH变小 证明S的水解过程为吸热过程[B] 向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溶液 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转化平衡向生 成Cr2 的方向移动[C] K2S固体溶于水,进行导电实验 K2S溶液可导电 K2S中含有离子键[D] 向苯酚悬浊液中加Na2CO3溶液 溶液变澄清 酸性:苯酚>碳酸6.(2025·黑龙江哈尔滨模拟)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B] 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的气泡 将尖嘴弯曲向上,挤压胶管内玻璃球将气泡排出[C] 配制用于检验醛基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向试管中加入2 mL 5% CuSO4溶液,再滴加5滴10% NaOH溶液[D] 比较Mg(OH)2和Cu(OH)2的Ksp大小 向浓度均为 0.1 mol/L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温馨提示:此系列题卡,非选择题每空2分7.(16分)(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三氯化铬(CrCl3)是常用的媒染剂和催化剂,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实验室用Cr2O3和CCl4(沸点76.8 ℃)在高温下制备无水CrCl3,同时生成COCl2气体。实验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如图所示。已知:COCl2气体有毒,遇水发生水解产生两种酸性气体。(1)仪器F的名称是 ;COCl2分子的空间结构是 。 (2)实验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 。 (3)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装置C左侧的导管较粗,这样设计的原因是 。 (5)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测定CrCl3产品的纯度。实验如下:取三氯化铬样品0.300 g,配制成250 mL溶液。移取25.00 mL于碘量瓶中,加热至沸腾后,加适量2 mol·L-1 NaOH溶液,生成绿色沉淀Cr(OH)3。冷却后,加足量30% H2O2溶液,小火加热至绿色沉淀完全溶解。冷却后,加入2 mol·L-1 H2SO4溶液酸化,再加入足量KI溶液,加塞摇匀充分反应后,铬元素只以Cr3+存在,暗处静置5 min后,加入指示剂,用0.024 0 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21.00 mL(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2Cr(OH)3+3H2O2+4OH-2Cr+8H2O;2Na2S2O3+I2Na2S4O6+2NaI。①判断该实验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分小卷2化学综合实验(学生用).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分小卷2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