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临泉县教师进修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临泉县教师进修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花园口水文站位于黄河下游。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大型引调水工程,该工程自河南濮阳渠村引黄口引水,渠线穿越海河向沿线受水区及白洋淀输水。图Ⅰ是花园口水文站位置示意图,图Ⅱ是花园口水文站2021年降水、水位与流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Ⅰ
图Ⅱ
1.导致3月份花园口水文站水位与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库放水 B.当地降水增多
C.上游河冰融化 D.当地用水增多
2.2021年花园口水文站防洪压力最大的月份是
A.3月 B.7月 C.10月 D.12月
3.从水的合理利用角度出发,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引水时段最适宜在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
  卡克罗斯沙漠(如图)坐落于加拿大育空地区的卡克罗斯,人们称之为沙漠,但实际上这里只是一片沙丘。因为其周围地区空气极其湿润,所以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沙漠。末次冰期时期,该地区形成了大量的冰川湖泊,卡克罗斯沙漠是曾经的冰川湖泊之一。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卡克罗斯沙漠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5.形成卡克罗斯沙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堆积运动 D.地壳运动
6.当地地带性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耐旱,根系较深 B.耐旱,根系较浅
C.耐寒,根系发达 D.耐寒,根系较浅
  下图为2020年8月31日太平洋赤道区域表层海水(0—300 m)温度异常经度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出现该现象会导致
A.智利面临洪涝灾害 B.我国南旱北涝
C.秘鲁渔场捕获量减少 D.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偏少
8.2020年8月31日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热力环流的运动轨迹及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分别呈
A.东升西落 逆时针 B.西升东落 顺时针
C.东升西落 顺时针 D.西升东落 逆时针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地震活动等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某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江达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金沙江主河道被堵,形成堰塞湖。图Ⅰ为昌都附近区域简图,图Ⅱ为被堵河段所在区域的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Ⅰ          图Ⅱ
9.图Ⅱ中a、b、c、d四处最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A.a B.b C.c D.d
10.昌都滑坡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岩体破碎,有裂隙发育 ②河谷地形,高差大 
③人类活动强度大  ④冻土深厚,冻融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示意某轮船的远洋航运线路,航行过程中依次经过甲、乙、丙、丁四个海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该轮船在航行过程中,吃水最深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图示海域洋流势力减弱,会引起
A.美国飓风频次增加,沿海洪灾增多
B.欧洲冬季取暖能耗减少
C.冰岛南部风浪减弱,森林面积扩大
D.纽芬兰渔场渔业资源更加丰富
  岷江上游地处川西高原东北边缘,以雨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量大约占据其全年地表径流量的50%—60%,是泥石流灾害活动的典型区域。岷江上游泥石流活动与森林植被垂直分异在海拔变化上存在一致性。读岷江上游泥石流沟和山地垂直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13.岷江上游泥石流沟密集地带的植被类型是
A.草甸草原
B.疏林灌丛
C.针阔混交林
D.落叶阔叶林
14.甲地带泥石流沟分布较少的原因是
A.地形坡度小
B.植被覆盖率低
C.大气降水少
D.地表碎屑物少
  西晋傅玄《诗》云:“严风截人耳,素雪坠地凝。林上飞霜起,波中自生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诗中灾害发生时的近地面天气系统是
A. B.
C. D.
16.现今诗中所述灾害可能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有
①公路运输流量减小,车速下降 ②人体免疫力下降,病患数量增加
③水稻遭受冻害,大面积减产  ④诱发山体滑坡,掩埋农田和村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高山生态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分布着一些特有动植物类群。由于高山地区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因此该区域物种的分布及其保护问题备受关注。南北走向的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区西南部,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图甲为高黎贡山不同海拔的土地面积及其所占高黎贡山总面积的比例图,图乙示意高黎贡山灌木、乔木、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图甲                  图乙
(1)分析高黎贡山植物物种较丰富的原因。(4分)
(2)说出高黎贡山灌木、乔木、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值的位置并分析原因。(6分)
(3)有人建议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应分季节分区域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和保护,试分析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汾河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干流由北向南穿过山西省,最终汇入黄河。黄河出禹门口后,河床突然变宽,形成巨厚的砂砾石冲积扇,汾河入黄口湿地位于冲积扇的下缘地带。下图示意3月和8月汾河入黄口湿地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的转化关系(箭头示意水体间补给)。
(1)说出汾河流域主要的地带性植被及其特征。(3分)
(2)判断甲、乙分别表示的月份,并说明判断理由。(8分)
(3)判断汾河入黄口湿地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并说明理由。(3分)
(4)在乙月份可以加大河流附近地下水开采力度。请分析这样做的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上升流是由于水域内上层水体向外辐散使得下层水体向上补充而形成的一种海流。闽中海岸线曲折,近岸海域海坛岛附近常年存在上升流,其强弱主要受台湾暖流和西南风影响。图Ⅰ示意闽中东部海域某年7月份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距平,海水温(盐)度距平表示某一时段内海水平均温(盐)度与多年平均温(盐)度的偏离,图Ⅱ示意该年7月份25.5° N断面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
          图Ⅰ            图Ⅱ
(1)描述图Ⅰ所示区域该时段温度、盐度的分布特征。(6分)
(2)分析季风和地形对夏季海坛岛上升流形成的作用。(6分)
(3)分析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该年海坛岛夏季的气候变化及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C 3月份气温回升,上游河冰大量融化,导致花园口水文站水位上涨、流量增加。
2.C 据图分析可知,花园口水文站10月份流量最大、水位最高,说明此阶段有洪峰经过,防洪压力最大。
3.D 12月—次年2月黄河径流量相对较小,径流主要由地下水补给,再加上上游水库的调节,含沙量较小,因此该时段内的径流大部分可用于向白洋淀供水;3—5月黄河流域农业用水增多,需水量大;6—11月河流水量较大,含沙量较大。
4.A 结合材料“因为其周围地区空气极其湿润,所以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沙漠”分析,当地气候湿润,而卡克罗斯地区形成沙漠,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
5.D 根据“卡克罗斯沙漠是曾经的冰川湖泊之一”并结合图中的山地推测,沙漠可能是由冰湖底部隆起而形成的。
6.D 该地位于加拿大,又根据景观图判断该地地带性植被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分布的纬度高,气温低,所以耐寒;该地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相对较多,加上该地纬度高、蒸发弱,因此地表土壤较湿润,植物根系较浅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
7.B 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太平洋赤道区域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异常偏低,符合拉尼娜现象的特点。东太平洋海水降温,气流下沉,智利面临旱灾;西太平洋海水增温,由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大范围暖湿空气移动到较高纬度后,降雨量增多,雨带在北方滞留时间长,造成我国南旱北涝;东南信风增强,秘鲁寒流增强,渔场增产;西太平洋升温,气流上升,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偏多。
8.D 根据示意图判断,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水温高,气流上升,东部水温低,气流下沉,则太平洋上空大气热力环流的运动轨迹呈西升东落;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大洋环流的强度会加强,但运动方向仍然呈逆时针。
9.C 由材料可知,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地震活动等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图中a、b位于河流山谷中,水流速度快,河流搬运能力强,不易形成堰塞湖;c位于山间盆地,水流速度较慢,且处于山间盆地收口处,最易形成堰塞湖;d位于盆地下游,地势相对开阔,不易形成堰塞湖。
10.A 我国西南地区多断裂带,岩体破碎,有裂隙发育,有利于滑坡形成,①正确;滑坡发生在金沙江河谷,金沙江河谷坡度大、落差大,有利于滑坡形成,②正确;人类活动不属于自然原因,③错误;当地纬度较低,气候温暖,冻融作用并不频繁,④错误。
11.B 乙位于河口地带,受入海淡水的稀释作用影响,盐度最低,海水密度最小,船舶吃水最深。
12.A 据图可知,该海域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规模巨大,其一路向东北延伸,在北大西洋盛行西风的影响下,形成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附近终年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海水温度较高,为飓风提供了动力,若墨西哥湾暖流减弱,将减弱低中高纬海域的热量交换,使得低纬海域温度上升,进而增加飓风发生的频次;欧洲冬季气温会降低,能耗增加;冰岛南部温度降低,森林面积减小;纽芬兰渔场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并汇而成,墨西哥湾暖流减弱,会导致寒暖流扰动减弱,纽芬兰渔场渔业资源会受到损失。
13.C 岷江上游泥石流沟密集地带海拔为2000—2600 m。岷江基带位于亚热带,800—1000 m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结合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判断,1600—1800 m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400—2600 m为针阔混交林带,3200—3400 m为疏林灌丛带,4000—4200 m为草甸草原带,5600 m以上为冰原带。
14.C 甲地带海拔较高,地形坡度较大;结合示意图判断,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反而泥石流分布较密,因此甲地带泥石流分布较疏的原因并不是植被覆盖率低;甲地带海拔较高,大气降水少,触发泥石流的动力不足;该地带冻融作用频繁和昼夜温差大,岩石崩解作用强,地表碎屑物较多。
15.C 结合诗句中“严风”“素雪”“飞霜”“冰”等信息判断,诗中灾害指的是极端低温天气,选项中引起此灾害的只能是冷锋,A、D表示低压系统,B表示暖锋。
16.A 结合诗中“严风”“素雪”“飞霜”“冰”等信息判断,恶劣天气会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驾驶难度增加,会使公路运输流量减小,车速下降,①正确;气温骤降,人体免疫力会下降,病患数量增多,②正确;北京不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③错误;大幅度降温会使岩土体中的水分冻结,这对山体滑坡有一定的阻碍作用,④错误。
17.(1)高黎贡山多高山深谷,相对高差大,水热条件差异大,发育有比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高山深谷是物种传播的天然屏障,受生物入侵影响小,特有物种得以保存;地处热带、亚热带过渡区,物种丰富;地处偏远,受人类活动影响小。(4分)
(2)位置:海拔2000 m附近。(2分)原因:海拔2000 m附近土地面积广,占比高,植物生长空间大,适合生长大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高;该海拔气温适中,降水充足,光照良好,适于各种动植物生存繁衍。(4分)
(3)动物具有垂直迁移和活动强度的季节变化;高山区域冬季气温低,地表常有积雪覆盖,兽类和鸟类通常难以获取足够的食物而向低海拔迁移,冬季应该把中低海拔作为重要的监测和管理区域;夏季,高海拔地区兽类和鸟类物种增多,夏季应加强高海拔地区兽类和鸟类物种的监测和管理。(6分)
18.(1)地带性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1分)特征:夏季葱绿、冬季落叶(季相变化明显),叶片宽阔。(2分)
(2)甲表示8月,乙表示3月。(2分)理由:黄河中游和汾河的汛期在7—9月;甲图是黄河水和汾河水补给湿地,汛期河流水位高,主要是河水补给湿地;乙图是湿地补给黄河和汾河,旱季河流水位较低,接受地下水补给。(6分)
(3)补给来源:黄河水。(1分)理由:汾河河床在天然地形上整体低于黄河河床,大部分时期黄河水补给湿地,因此该湿地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黄河水。(2分)
(4)适当降低湿地地下水位,一方面可以缓解旱季水资源的供应压力;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储水空间,更好地促进汛期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化。(4分)
19.(1)海坛岛近岸海域水温较低,远岸海域水温较高;海水水温分层现象明显;近岸海域海水盐度较高,远岸海域海水盐度较低。(6分)
(2)台湾海峡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而该区域的岸线呈西南—东北走向,因此极易形成沿岸上升流;台湾暖流由南向北流动,流动过程中在海坛岛附近海域遇到地形阻挡,形成上升流。(6分)
(3)气候变化:凉干。(2分)原因:该年7月份该海域海水温度距平为负值,说明上升流势力较强,使气温降低,蒸发减弱,降水减少。(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