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模块五微题型8滴定分布系数图像分析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模块五微题型8滴定分布系数图像分析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微题型8 滴定分布系数图像分析
核心精讲
分布系数图像是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一种变式,常以pH、分布系数(δ)为横、纵坐标,结合滴定实验数据绘制出关系曲线,这里分布系数(δ)代表组分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比值。
一元
弱酸
(HB) δ0代表HB,δ1代表B-
二元
弱酸
(H2A) Ⅰ代表H2A,
Ⅱ代表HA-,
Ⅲ代表A2-
以上述二元弱酸为例分析如下:
1.A、C点的应用——计算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
2.B、D点的含义及应用
(3)注意:D点HA-浓度最大,但不是NaHA溶液。因为HA-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则NaHA溶液中c(A2-)>c(H2A),而D点δ(A2-)=δ(H2A),故NaHA溶液对应的图像位置应该在D点略偏右。
典例示范
[典例] (2025·湖北卷,14)铜(I)、乙腈(简写为L)的某水溶液体系中含铜物种的分布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δ)为含铜物种占总铜的物质的量分数,总铜浓度为1.0×10-3 mol·L-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B]当c(Cu+)=c{[CuL]+}时,c{[CuL2]+}=2.0×10-4 mol·L-1
[C]n从0增加到2,[CuLn]+结合L的能力随之减小
[D]若c{[CuL]+}=c{[CuL3]+},则2c{[CuL2]+}C
题型验收
经典再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M表示δ(CHCl2COO-)~pH的变化关系
[B]若酸的初始浓度为0.10 mol·L-1,则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c(H+)=c(CHCl2COO-)+c(OH-)
[C]CH2ClCOOH的电离常数Ka=10-1.3
D
【解析】 随着pH的增大,CH2ClCOOH、CHCl2COOH浓度减小,
CH2ClCOO-、CHCl2COO-浓度增大,—Cl为吸电子基团,CHCl2COOH的酸性强于CH2ClCOOH的,即Ka(CHCl2COOH)>Ka(CH2ClCOOH),δ(酸分子)=
(酸根离子)=0.5时的pH分别约为1.3、2.8,则两种酸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a(CHCl2COOH)≈10-1.3,Ka(CH2ClCOOH)≈10-2.8。根据分析,曲线M表示δ(CH2ClCOO-)~pH的变化关系,A错误;初始c0(CHCl2COOH)=0.10 mol·L-1,
因为CHCl2COOH为弱酸,若溶液中溶质只有CHCl2COOH,则c(H+)应该小于0.10 mol·L-1,
[A]曲线n为δ(HA-)的变化曲线
[B]a点:pH=4.37
[C]b点:2c(H2A)+c(HA-)=c(Na+)
[D]c点:c(Na+)+c(H+)=3c(HA-)+c(OH-)
B
模拟预测
[A]a表示H2A,b表示HA-
[B]Ka(HA-)=1×10-12.2
[C]Na2A溶液中存在:c(Na+)=2c(A2-)+2c(HA-)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A-)>c(A2-)
C
2.常温下,向0.1 mol·L-1 H2S水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含硫粒子的分布系数δ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CuS)=2.0×10-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Ⅲ表示δ(HS-)与溶液pH的关系
[B]当pH=12时,c(Na+)>3c(S2-)
[C]氢硫酸的(H2S)的数量级为10-7
B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MCO3的变化曲线
[B]x=6.97
[C]MSO4(s)的溶度积常数Ksp的数量级为10-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