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导学案(无答案)2025-2026学年七年级生物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导学案(无答案)2025-2026学年七年级生物学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三章 从细胞到生物体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
实践课时 细胞模型的设计、制作与展示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________
【学习目标】
通过回顾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知识,能明确细胞模型需包含的核心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理解各结构的形态与功能关联。
小组协作完成细胞模型设计与制作,合理选择材料(如黏土、泡沫、卡纸等),规范呈现细胞各结构的位置与形态,提升动手实践与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展示模型与讲解设计思路,清晰阐述细胞各结构的功能,深化对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的认知,培养科学表达能力。
【重点】
明确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确定模型需包含的结构(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选择合适材料制作模型,准确呈现细胞各结构的形态、位置及比例关系。
【难点】
合理简化细胞结构(避免过度复杂或遗漏关键结构),平衡模型的科学性与观赏性。
通过模型制作与讲解,建立 “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的生物学观念(如线粒体形态与能量供应功能的关联)。
【课前预习】
实践线索:细胞结构回顾→模型设计(材料选择、结构规划)→模型制作→展示评价→反思改进
预学思考:结合教材中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
制作细胞模型时,需体现各结构的典型特征:如细胞壁呈________(填 “支持性” 或 “流动性”)形态,保护细胞;叶绿体多为________形,内含叶绿素;液泡多为________形,占据植物细胞较大空间。
选择模型制作材料时,需考虑材料的________(如是否易塑形)、(如颜色是否能区分不同结构)、(如是否环保安全),例如可用________模拟细胞核(圆形、质地较硬),用________模拟细胞质(透明、可流动感)。
设计细胞模型前,需绘制简单的________,标注各结构的名称、位置及所用材料,确保制作过程有序进行。
材料准备(小组合作,每组任选 “植物细胞模型” 或 “动物细胞模型” 制作)
基础材料:泡沫板 / 硬纸板(作为模型底座或细胞壁)、彩色黏土 / 超轻黏土(塑形各结构)、透明塑料球 / 乒乓球(模拟细胞核)、透明塑料袋 / 保鲜膜(模拟细胞膜)、细铁丝 / 牙签(固定结构或标注名称);
辅助材料:颜料 / 马克笔(上色区分结构)、标签纸(标注结构名称)、胶水 / 胶带(固定材料)、剪刀 / 美工刀(裁剪底座或材料,需在成人指导下使用);
参考资料:植物细胞 / 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教材相关章节内容(确保结构准确性)。
【实践探究】
任务驱动一:设计细胞模型方案(小组讨论,完成方案表)
结合细胞结构知识,小组明确制作 “植物细胞模型” 或 “动物细胞模型”,共同设计方案,填写下表:
设计项目 具体内容(以植物细胞为例) 设计依据(结构功能与形态关联)
模型类型 植物细胞模型(或动物细胞模型) 明确制作对象,确定需包含的结构
核心结构清单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覆盖细胞基本结构,不遗漏关键部分
材料选择 1. 细胞壁:绿色硬纸板(矩形,体现支持作用)2. 细胞核:白色塑料球(圆形,标注 “细胞核”)3. 叶绿体:绿色黏土(椭圆形,表面刻细纹模拟类囊体) 1. 硬纸板硬度高,符合细胞壁支持功能2. 塑料球圆润,模拟细胞核形态3. 绿色黏土对应叶绿体颜色,细纹体现结构细节
结构位置规划 1. 细胞壁包裹在最外层,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2. 细胞核位于细胞质中央3. 叶绿体分布在细胞质中靠近 “光照侧”(模拟光合作用需求)4. 液泡占据细胞质约 1/3 空间(植物细胞特征) 符合细胞真实结构位置,体现结构间的空间关系
尺寸与比例 模型总高度 20cm,宽度 15cm,各结构比例与细胞真实比例大致一致(如细胞核直径约 3cm,叶绿体长约 2cm) 避免结构比例失衡,保证模型科学性
(1)讨论疑问:制作动物细胞模型时,如何体现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的特点?(提示:从材料选择角度思考,如用透明且可轻微拉伸的保鲜膜)。
(2)方案优化:若选择的材料不易固定(如黏土易脱落),可采取什么改进措施?(如用牙签插入底座固定,或用胶水辅助粘贴)。
任务驱动二:制作细胞模型(小组协作,按步骤操作)
参照设计方案,小组分工完成模型制作,记录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准备底座与外层结构:
制作植物细胞:将绿色硬纸板裁剪成矩形(或圆形)作为细胞壁,在细胞壁内侧贴一层透明保鲜膜(模拟细胞膜),注意保鲜膜与细胞壁间预留少量空间(模拟细胞膜与细胞壁的间隙);
制作动物细胞:将透明塑料袋吹少量气后封口(或用透明黏土擀成薄片状),模拟细胞膜的流动性,底部用泡沫板固定(防止模型倾倒)。
制作细胞质与核心结构:
取适量透明黏土 / 白色黏土捏成糊状(或用透明凝胶),填充在细胞膜内侧,作为细胞质(注意预留各结构的放置空间);
制作细胞核:将白色塑料球表面用马克笔标注 “细胞核”,或用白色黏土捏成圆形,内部嵌入一小团深色黏土(模拟核仁),放置在细胞质中央;
制作特殊结构(植物细胞):① 叶绿体:绿色黏土捏成椭圆形,用牙签在表面刻出细小纹路,分散放置在细胞质中;② 液泡:透明塑料小盒 / 气球(内装少量蓝色水或蓝色黏土),标注 “液泡”,放置在细胞质一侧(占据较大空间);
制作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用橙色黏土捏成 “香肠状” 或 “哑铃状”,表面刻出凹槽(模拟嵴),标注 “线粒体”,分散在细胞质中。
标注与完善:
用细铁丝或牙签固定标签纸(写明结构名称),一端插入对应结构,另一端直立(确保标签清晰可见);
检查模型:是否遗漏关键结构、各结构位置是否合理、标签是否准确,如有问题及时调整(如结构歪斜可重新固定,标签错误及时更换)。
(1)操作记录: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黏土干裂、结构倒塌、标签模糊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全提示:使用剪刀 / 美工刀时,需由小组内细心的成员操作,避免划伤手;黏土、颜料等材料需选择无毒环保型,制作后及时洗手。
任务驱动三:梳理模型制作思路与科学原理(小组总结)
制作完成后,小组结合操作过程,讨论以下问题,为后续展示做准备:
你们小组选择制作 “植物细胞模型” 或 “动物细胞模型” 的原因是什么?制作过程中,如何确保模型的科学性(如结构完整、位置准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真实细胞,你们制作的模型有哪些简化处理(如:用黏土模拟细胞质,未体现细胞质的流动;用静态结构模拟线粒体,未体现其能量转换功能)?为什么需要这些简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模型中的结构,举例说明 “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如: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较厚,能支持细胞形态;线粒体呈 “香肠状”,增大内膜面积,利于能量转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重新制作模型,你们会在哪些方面改进(如:选择更贴合结构功能的材料、增加结构的动态效果、缩小各结构比例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展示与评价】
小组展示:每组派 1-2 名代表,携带细胞模型上台展示,汇报 5 分钟左右,内容包括:① 模型类型(植物 / 动物细胞)及设计思路;② 各结构所用材料及选择理由;③ 制作过程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法;④ 模型体现的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
评价标准(满分 100 分,师生共同评分):
评价维度 评分标准(优秀:25-20 分;良好:19-15 分;待改进:14-10 分) 小组得分
科学性 1. 结构完整(包含所选细胞类型的全部核心结构)2. 位置准确(各结构空间关系符合真实细胞)3. 标签正确(无结构名称标注错误)
创新性 1. 材料选择新颖(如用环保材料、废旧物品改造)2. 设计有特色(如可拆分结构、动态展示某功能)3. 细节处理到位(如结构纹理、颜色区分清晰)
协作性 1. 分工明确(如 1 人设计、2 人制作、1 人标注)2. 协作顺畅(无分工冲突,遇到问题共同解决)3. 全员参与(无成员闲置,每人有具体任务)
表达性 1. 汇报清晰(语言流畅,逻辑连贯,时间控制合理)2. 讲解专业(能准确阐述结构功能及设计依据)3. 互动良好(能回应台下同学的疑问)
互评与反思:展示结束后,各小组填写《模型评价与反思表》,内容包括:① 最喜欢的其他小组模型及理由;② 自己小组模型的优点与不足;③ 本次实践的收获与未来改进方向。
【拓展延伸】
进阶任务:尝试制作 “细胞分裂过程模型”(模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细胞核的变化),或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模型”(体现其运动、消化等结构),材料可沿用本次实践的剩余材料,1 周内完成,下次课进行小型展示。
跨学科探究:结合美术学科,用素描或水彩画绘制 “细胞结构剖面图”,标注各结构名称及功能;结合语文学科,撰写《细胞模型制作日记》(记录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困难与感悟,300 字左右),将作品在班级学习园地展示。
家庭实践:与家长合作,用厨房中的食材(如土豆、胡萝卜、西红柿、琼脂等)制作 “可食用细胞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向家长讲解细胞结构知识,既巩固所学,又增进亲子互动,完成后可拍摄照片或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细胞模型制作日记》(示例框架) 日期:________ 天气:________ 今天我和小组同学一起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最开始我们在选择细胞壁材料时遇到了难题——硬纸板太脆容易断,泡沫板又太重不好塑形。后来我们想到用绿色的厚卡纸,既轻便又有一定硬度,刚好符合细胞壁的支持功能。制作叶绿体时,我用绿色黏土捏成椭圆形,还特意用牙签刻了细纹,因为教材里说叶绿体有类囊体,这样能让模型更真实。 通过这次制作,我终于分清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区别:线粒体是橙色的“小香肠”,负责提供能量;叶绿体是绿色的“小椭圆”,能进行光合作用。原来细胞里的结构这么精巧,每个结构都有自己的作用,就像一个小小的“工厂”。下次如果再做模型,我想尝试用透明的果冻模拟细胞质,这样能更清楚地看到里面的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