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上第五章居民与文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七上第五章居民与文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世界人口( )
A.1999年达到50亿 B.1975-2022年,每增长10亿用时相同
C.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D.从80亿到90亿,预计需要20年时间
2.下列图片中,反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应对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 )
①选择公交、地铁出行②落实生活垃圾分类③避免“舌尖上的浪费”④多用“一次性”物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增长。读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的人口分布差异图(图1)和近十年我国人口变化统计图(图2)。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和该地区人口比重大的主要人文原因是( )
A.东北地区文化多元 B.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C.西部地区民族众多 D.中部地区历史悠久
5.近十年我国人口变化趋势是( )
A.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B.2012年人口数量最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下降 D.2015年自然增长率最低
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截至目前,共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课堂。下图示意孔子学院及世界语言分布。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关于海外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 B.汉语是联合国常用工作语言之一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汉语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7.孔子学院(堂)的分布( )
A.多在汉语分布区 B.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C.欧洲多于北美洲 D.多集中在高纬度地区
8.每年“孔子学院日”活动中、与“中国风”有关的文化表演和体验活动可能有( )
①表演中国功夫②朗诵唐诗宋词③制作和品尝披萨饼④涂画京剧险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我国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有对体质特征的描述:“土形之人……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9~11题。
9.《黄帝内经》中描述的“土形之人”最可能是(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0.“土形之人”最可能分布在( )
A.欧洲西部 B.亚洲东部 C.非洲北部 D.北美洲中部
11.“土形之人”( )
A.居住地气温高,头发卷曲形成隔热层 B.多分布于寒冷地区,皮肤可以防寒
C.体毛相对较多,身材比较高大 D.眼睛呈棕色,头发又黑又直
浙江温岭的古老渔村石塘镇,这里的房屋全部用石头垒砌而成,连房屋上面的瓦片也会被厚重的石头压着,如今这些经历岁月摧残的石屋依然顽强地屹立在这里,成为了浙江东南沿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此完成12、13题。
12.当地人在屋顶瓦片上压着一块石头,主要是为了避免( )
A.阳光暴晒 B.浓雾笼罩 C.台风侵袭 D.雨水聚集
13.如今的石屋大多改成了民宿,为了发展旅游应该( )
①多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②尽量保护和修缮石头屋③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④开发当地传统文化项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火车站热力值是指目标城市火车站活跃人口数与去年同期该城市火车站活跃人口数的比值。读我国主要城市火车站热力值统计图,完成14、15题。
14.与2022年相比,2023年火车站热力值增幅最大和最小的城市分别是( )
A.天津市、青岛市 B.郑州市、北京市
C.西安市、北京市 D.广州市、成都市
15.大量农村务工者流入大中城市,对流入城市产生的影响有( )
①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②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③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④加快城镇化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皖南古村落主要以古徽州的黄山市境内的古村落为代表,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州古村镇享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美誉。
探究一 聚落分布
(1)徽州的古村落,大多位于黄山景区的 和 方向。
探究二 布局条件
(2)安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属于 聚落。
(3)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结合平面图简要分析西递、宏村形成的主要原因。
探究三 文化遗产保护
当地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对传统村落原汁原味进行保护,形成了“传统村落+民宿”“传统村落+旅游”等发展的新模式,使传统村落得到了可持续发展。
(4)简述对徽州古村落进行保护和开发的举措。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理的沙溪古镇曾经作为茶马古道重镇,相比国内的很多古镇,更加原始古朴。家住新疆的晓晓和同学在暑假去云南旅游。

(1)在民宿办理入住时晓晓发现民宿大厅中的四个钟表时间与自己手表时间不一致,是由于地球 (自转/公转),产生了 。
(2)晓晓晚上与在新疆的哥哥通话,此时新疆还是白天,这是由于地球 (方向)运动,此时的新疆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
(3)晓晓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古镇民居特点及所学知识进行了以下思考。
①晓晓发现早、晚站在阳台上太阳方向不同,影子的朝向也不同。通过所学知识分析太阳方向的大致变化为 ,影子朝向的大致变化为 。
②晓晓与民宿老板交流了解后,在绘制乙区域正午太阳光照在一年之中某时段的变化示意图时,得出太阳光线照射室内面积的变化规律为 ,原因是 。
③根据飞檐光照原理示意图,试分析与乙区域的屋檐相比,飞檐(甲区域)的设计使得冬季室内采光面积 (增大/减少),原因是 。
(4)请你就沙溪古镇的古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建言献策。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环境会影响聚落建筑风格。干栏式建筑(左图)即在木(竹)柱底架上修建高出地面的房屋,屋顶坡度陡且出檐深远,分上下两层,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黄土高原气候干旱,窑洞(右图)利用黄土直立性强的特点,依山坡挖掘,靠近门窗处采光较好,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1)传统民居竹楼位于图中的 地,窑洞位于图中的 地。(甲/乙/丙)
(2)竹楼分布地区为 气候,气候特征是 。
(3)竹楼屋顶坡度 ,主要目的是 。
(4)传统民居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说出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5)根据资料,说出竹楼与窑洞在建筑取材方面的相同点。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复习题˙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C 6.D 7.C 8.B 9.C 10.B 11.D 12.C 13.D 14.B 15.C
16.(1)东南 西南
(2)乡村
(3)水资源丰富可提供水源;地形平坦,便于村落建设;土壤肥沃,便于耕种;交通便利等。
(4)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合理修缮;遵循相关制度和保护措施;开发特色旅游业增加收入。17.(1)自转 时间差异(时差)
(2)自西向东 昼长夜短
(3)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 ②室内照射面积逐渐减小 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太阳高度角增大 增大 飞檐设计与普通民居相比,其屋檐反折,增加了太阳光线的入射高度,使得室内的照射面积变大。
(4)保护措施:建立并完善古建筑保护条例法规;聘请专门管理及维护古建筑的人员。传承措施:开设古建筑文化课程;培养古建筑修复继承人等。
18.(1)甲 乙
(2)热带季风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3)大 利于排水
(4)气候干旱降水少,屋顶为平顶;气候冬冷夏热,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当地属于黄土高原,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居民就地取材挖凿窑洞;房屋门窗朝向南方,采光好,保暖。
(5)就地取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