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题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题及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地形多样,山脉纵横交错。山脉构成我国地形骨架,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图为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⑥
2.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和盆地 B.平原和丘陵 C.高原和山地 D.山地和平原
3.下列最适合建造水电站的地点是( )
A.④ B.② C.③ D.①
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乙表示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长白山脉 C.巫山 D.秦岭
5.关于甲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东侧是东北平原 B.西侧是四川盆地
C.东侧是华北平原 D.西侧是黄土高原
6.有关我国三大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平原,黄土广布,多沼泽
B.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也称黄淮海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D.三大平原都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
2025年某月,从吉林长春奔向海南海口的Z384次列车上,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服装,成为车厢内行走的亮丽风景线。下图为乘务员依次更换的部分服装。据此完成7、8题。
7.该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8.造成Z384次列车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更换服装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差异 D.时差因素
中国山水画常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下图为我国宋代著名山水画《寒鸦图》(局部),描绘的是我国某地冬雪消融时的景象。据此完成9、10题。
9.画中景象除了描绘“群鸦寒塘”,还涉及到的地理要素有( )
A.山峦叠嶂 B.草木苍翠 C.雪霁严林 D.耕牛田舍
10.画中所描绘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可能是( )
A. B. C. D.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下图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A.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12.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
A.长江上中游 B.长江下游 C.淮河下游 D.黄河中下游
13.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描述黄河和太行山的诗句,反映黄河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大 B.有结冰期 C.流量大 D.流速快
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珠江没有统一的入海口,形成“三江汇合、八口分流”的独特景观。下图为珠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珠江流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东江 B.北江 C.西江 D.入海口
15.珠江入海口处水流分叉多,形成“八口分流”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低平 ②河流径流量大 ③入海口处落差大 ④海水顶托,泥沙容易沉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共3小题,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下图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
(1)说出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山脉A、B的名称及甲、丙处的地形区名称。(4分)
(2)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一坝”一三峡大坝其坝址位于D附近,分析在D处建大型水电站的原因。(4分)
(3)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指出它所在的位置和海域。(2分)
(4)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2分)
(5)归纳我国地势特点,并说明该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的有利影响。(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距海远近差异显著,降水的空间变化也较明显。我国降水的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对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1)据图归纳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和季节分配规律。(6分)
(2)简析我国降水量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6分)
(3)举例说明降水量的多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各举两例)(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我国河流众多,许多大河源远流长,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我国内外流区的分布图和塔里木河、珠江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探究一 初识河流一明类型
(1)结合干湿地区的分布归纳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特征。(4分)
(2)指出雅鲁藏布江、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分别注入的大洋。(3分)
探究二 了解河流一析特征
(3)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汛期均出现在夏季,结合所学分别解释其原因。(4分)
河流的水文特征对河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珠江通航总里程约为1.55万千米,货运量仅次于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下图为珠江流域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4)简要分析珠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原因。(4分)
探究三 河流与区域发展
(5)归纳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题˙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A 6.C 7.A 8.C 9.C 10.A
11.B 12.A 13.B 14.C 15.C
16.(1)A祁连山脉,B横断山脉,甲青藏高原、丙长江中下游平原。
(2)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3)台湾岛东北部。东海。
(4)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
17.(1)空间分布趋势: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季节分配规律: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暖热多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3)提示: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大;主要种植水稻; (或北方地区降水少,屋顶很平,主要种植小麦。)(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1)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2)印度洋 太平洋 北冰洋
(3)内流河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形成丰水期;外流河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夏季我国降水丰富,形成丰水期。
(4)珠江支流众多,降水丰富,通航里程长;无结冰期,全年通航。
(5)河流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提供水产品,提供水能资源,提供水路航运,提供旅游资源,塑造平原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