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唐代诗人于良史在《春山夜月》中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从物理学角度看,“弄花香满衣”现象说明(  )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关于温度、内能、热量、比热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可以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
B.热传递是内能转移的过程
C.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虽然,但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无关
3.现有甲、乙两物体,测得它们在一定质量下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直方图,则(  )
A.乙的比热容较小
B.甲的比热容较小
C.甲、乙比热容一样大
D.甲的比热容是乙的5倍
4.如图所示,是某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工作循环的顺序是:乙丙甲丁
B.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
C.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可提高热机效率
D.选汽油作内燃机的燃料是因为其热值大
5.如图所示,是设想中的“永动机”,它通过高处的水从A口流出时,水流冲击叶片转动,叶片的转动带动B处的砂轮转动,打磨刀片,同时带动C处的抽水器工作,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从D口流出,从而循环工作。该“永动机”工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冲击叶片转动,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砂轮打磨刀片时,刀片和砂轮的温度都升高,说明“永动机”工作时制造了能量
C.相同时间内,A、D两口流出水的质量相等
D.这款“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6.如图是液体燃料火箭喷气发动机示意图。输送装置将燃料和氧化剂输送到燃烧室燃烧,产生气体喷出推动火箭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燃料箱燃料减少,燃料热值不变
C.燃烧放出热量越多,燃料热值越大
D.火箭前进时,燃料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7.如图甲,在绝热的容器(容器内部不与容器外部发生热传递)中装有20°C的水A,其质量为mA;把一瓶90°C、质量为mB的水B放入绝热容器后,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得到图乙中的曲线。水B从90℃下降到80℃需要1min,放出的热量为Q1,从80℃下降到70℃需要3.8min,放出的热量为Q2。忽略瓶子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水B的内能传递给了水A使其温度上升
C.若最终水A和水B的温度都是70℃,则
D.从0到3min的时间内,水A吸收的热量为QA,水B放出的热量为QB,则
二、填空题
8.航母舰载机即将起飞前,燃料燃烧会获得大量的内能,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为了避免对舰上人员及其他器材造成危害,偏流板后面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这是利用水的 的特性来降低偏流板的温度。
9.如图所示,“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粘在一起,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一个长长的“液桥”,该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 。
10.宣纸的制作过程中一项重要工序是工匠会在湿润的未成品上均匀撒上石灰,再将湿润的宣纸平铺在太阳底下晒干,使宣纸上的水分尽快汽化。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 使宣纸的内能增大了。
11.“曲水流觞”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一种雅事。将酒盏漂浮在清冽的溪水上随溪水流动,会降低酒的温度,酒盏里质量为100g的酒在漂流过程中,温度从30℃降低至25℃,会放出 J的热量。[]
12.中华艺术“烙画”相传源于秦朝,即用火烧铁杆(现代发展为电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电烙铁通电升温的过程是能量的 (选填“转化”或“转移”)过程。
13.如图为我国古代智慧成果“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质推杆迅速推入内壁光滑的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这一过程与四冲程柴油机的 冲程的原理相同。
14.在老师指导下,小明用酒精灯加热质量为100g、初温为20℃的水加热至50℃,用天平测出消耗的酒精质量为2g,若这次酒精灯加热的效率为21%。则酒精的热值为 J/kg[已知]。
15.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代步工具,如图所示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若汽油机转速表显示“1800r/min”,则此时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 次。
16.民间牛人发明新能源自行车,不用脚蹬,只要有空气就能跑。他将空气压缩后存储在高压气罐中,通过控制压缩空气的释放来驱动自行车。该车在行驶时将 能转化为自行车的机械能。
17.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质量相等,温度均为20℃的水和另一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 示是水和另一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和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 。
三、实验题
18.为探究物质的奥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甲中,将体积相同的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
(2)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然后同时向两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相同的红墨水,观察到图乙所示的扩散现象,这说明扩散的快慢与 有关。
19.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70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
(2)加热6min,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能力更强的是 (选填“水”或“食用油”)。
20.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小王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保持被加热液体的种类、质量,燃料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都应相同;
(2)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 J/kg;
燃料 加热前水温℃ 燃料燃尽时水温℃ 燃料的热值J/kg
酒精 15 35
碎纸片 15 25 ?
(3)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 (大/小),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写出一点)
四、计算题
21.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热传递现象.若不计热量的损失,则当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且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若把质量为、温度为的热水与质量为、温度为的冷水混合(不计热损失),则热平衡时混合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水的比热容为〕
22.用煤气炉将的水从加热到,消耗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为,水的比热容为。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煤气炉加热的效率。
23.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装备有两种动力源(热动力源和电动力源)的汽车。当某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高速行驶或蓄电池电量过低时,汽油机就会启动,带动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向驱动电机输送能量驱动汽车前进,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某次测试中,该车以8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直线行驶了60min,消耗5kg汽油,该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1000N。已知该汽油机的效率为40%,汽油的热值为,求该测试过程中:
(1)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2)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3)蓄电池增加的电能(忽略充电、供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C B A D B C
8.比热容较大
9.引力
10.
热传递
11.1200
12.转化
13.压缩
14.
15.15
16.内
17.5∶2
18.(1)间隙
(2)温度
19.(1)质量
(2)等于
(3)水
20. 小 有热量损失
21.
【详解】设冷水温度从升高到t,吸收的热量为;热水温度从降低到t,放出的热量为,不计热损失,即,则
解得
22.(1);
(2);
(3)40%
【详解】(1)水吸收的热量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煤气炉加热的效率
23.(1)
(2)
(3)
【详解】(1)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mq=5kg×4.6×107J/kg=2.3×108J
(2)汽车行驶的距离s=vt=80km/h×1h=80km=8×104m
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行驶,所以汽车处于平衡状态,其牵引力等于所受的阻力,即牵引力F=f=1000N
汽车牵引力做的功W牵=Fs=1000N×8×104m=8×107J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汽油机输出的有用能量一部分用于驱动汽车前进,另一部分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由
可知,汽油机做的有用功W有=Q放×η=2.3×108J×40%=9.2×107J
根据题意,忽略充电、供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驱动汽车前进所需能量即为牵引力做的功W牵,所以蓄电池增加的电能ΔE电=W有-W牵=9.2×107J-8×107J =1.2×107J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