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名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名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名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5年2月7日晚,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市隆重开幕。下列亚冬会开赛前的各项准备,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会徽“超越”的图案设计 B.速滑馆屋面保温材料的研制
C.亚雪公路的碰撞发声原理 D.“5G+北斗”定位技术的开发
2.2025年4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继续为发展我国未来空间奠定了基础。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隔热罩受热熔化 B.飞船与火箭分离 C.火箭内燃料燃烧 D.导流槽内水汽化
3.新课标倡导在“做实验”中学化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取用粉末状固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清洗后试管摆放
4.蜡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照明用品,在点燃蜡烛时,会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有关其燃烧过程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熔化的蜡油顺着蜡烛流下
B.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的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烛芯变黑
5.对测定空气组成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阿伏伽德罗 D.拉瓦锡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共存物、海水 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
C.氮气、二氧化碳 D.澄清石灰水、清澈的泉水
7.建设美丽家园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露天焚烧树叶、塑料袋 D.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9.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含氧气、氮气、稀有气体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空气中含有氧气,可直接用于医疗急救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0.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水+二氧化碳→碳酸
B.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C.碳+氧气二氧化碳
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1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立春”时节,迎春花分外娇艳,闻到阵阵花香——分子的质量很小
B.“雨水”时节,雨量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分子数目增多
C.“寒露”时节,秋意渐浓,树叶由绿色变为金黄色——分子种类不同
D.“大雪”时节,水蒸气易聚集成雪花,从云中落下——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2.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Cu B. C.NaCl D.
13.如图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B.镁原子的中子数为12
C.镁原子有3个电子层 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甲:一定量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B.乙: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丙:两份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D.丁: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容积不会改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填空与简答
15.量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关于量筒的使用正确的是 (填序号)。
(2)某同学在量取液体时,先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 mL,将量筒内液体倒出一部分后,剩余液体俯视读数为5 mL,则他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15mL。
16.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请选择空气中相应成分的化学的符号填空。
(1)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出现一层白色薄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
(2)使放置在空气中的食物腐烂的主要气体物质是 。
(3)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几天就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
17.工业上制取氧气主要有如下图步骤。
(1)步骤①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从步骤②中可以得出 N2的沸点比 O2的沸点要 (填“高”或“低”);
(3)图中“剩余液体”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18.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如下图所示,某同学用手掌总结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掌心的氧气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为了检验所产生的气体,可向集气瓶中倒入的试剂是 。
(2)若物质X是甲烷,已知甲烷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烷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19.航天追梦人,赤心贯苍穹。飞船往返过程中,航天员需穿上压力服,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实验室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仪器,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观察到 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铝、钛、镍及其合金是制作航天器最常用的金属材料。等质量的三种金属中所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
20.已知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B、E为气体,固体D粉末状呈黑色,固体G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A的名称是 ;
(2)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若F为黑色固体,则反应②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1.回答下列问题。
(1)洗茶时需用沸水。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会将壶盖顶开。(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2)传统中草药煎煮过程中常闻到药香。(请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2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
(1)如图是氢气燃烧过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将“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在该变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三、实验题
23.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红磷燃烧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红磷熄灭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最终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代表的含义是 。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上图实验能否用铁丝代替红磷并说明理由 。
24.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1)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什么?
(2)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请将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若氧气已收集满,可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
四、综合应用题
25.氧气是我们身边一种常见的、重要的物质。
(1)现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而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你认为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以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木炭 B. 硫磺 C.细铁丝 D.红磷
(2)如图1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图1—C中将木炭伸入集气瓶的操作是 ,集气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要剧烈,说明了 。待D中燃烧停止后,取出剩余木炭,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产生的现象是什么? 。
(3)实验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中的复燃情况,某化学小组同学记录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氧气体积分数/% 30 40 60 70
带火星的木条 不变 稍亮 复燃 复燃
①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②该小组同学在某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积50%的水(如图2所示),然后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至集气瓶内的水全部排尽,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集气瓶中进行实验,可推测出带火星的木条 。
(4)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家用简易供氧器中的固体药剂是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其中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立即分解出过氧化氢。该小组同学利用收集到的塑料瓶、一次性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简易供氧装置,如图3所示。
①为方便实验操作及保证上述实验顺利完成,若A代表过碳酸钠,B代表二氧化锰,则实验时试剂需添加过量的是 (填“A”或“B”)。
②氧气通过乙中水的主要目的是 。
(5)某500 mL集气瓶中充满了空气,计算该集气瓶中含有氮气的体积。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D
6.A
7.C
8.D
9.D
10.C
11.A
12.B
13.B
14.C
15.(1)C
(2)大于
16.(1)
(2)
(3)
17.(1)物理变化
(2)低
(3)混合物
18.(1)澄清石灰水
(2)
19.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铝/Al
20.(1)过氧化氢
(2) 过氧化氢水+氧气 分解反应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21.(1)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使水所占体积变大,顶开壶盖
(2)分子在不断运动
22.(1)
(2)氢分子和氧分子
23.(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3)不能,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4.(1)防止冷凝水回流至热的试管底部,避免试管炸裂
(2)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5.(1)D
(2) 由瓶口向下缓慢伸入 防止大量的氧气从集气瓶逸出 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60%以上时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复燃
(4) A 观察氧气输出速率、除去杂质等
(5)解:空气中氮气约占78%,故在一个500 mL且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所含氮气体积约为500 mL × 78% = 390 mL。
答:该集气瓶中含有氮气的体积是390 m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