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2025级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对基本概念的描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是影响问题研究的重要因素,这时仍可将地球视为质点。
C.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图示。
D.长度、时间、质量、速度这些物理量均为矢量。
2. 某同学沿400m环形跑道跑一圈,回到起点。这个过程中该同学的( )
A. 路程和位移都是400m
B. 路程和位移都是0
C. 路程为400m,位移为0
D. 路程为0,位移为400m
3.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大。
B. 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4.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故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5m/s 。则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5s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1:1 B. 3:4 C. 4:5 D. 3:5
5.高空坠物常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某高楼住户,有一花盆从距地面 20 m 处自由落下。取重力加速度为g =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则花盆到达地面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
A. 10 m/s B. 20 m/s C. 30 m/s D. 40 m/s
6. 一轻质弹簧,当它受到10N的拉力时长度为12cm,当它受到15N的拉力时长度为13c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原长分别为( )
A. 500 N/m,0.10 m B. 500 N/m,0.12 m
C. 1000 N/m,0.10 m D. 1000 N/m,0.12 m
7. 如图所示,一木箱受到两个大小分别是 F1 = 10 N、 F2 = 4 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7 N
B.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3 N
C. 若仅将F1撤去,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6 N
D. 若仅将F1撤去,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4 N
8.两个小朋友遥控玩具车甲、乙,使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地面上沿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s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
B.0~4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C.0~4s内甲车先做加速直线运动然后静止,乙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0~4s内乙车的位移大小为12m。
9.小聪在平直马路边散步(速度不变),他发现每隔 t1 时间有一辆37路公共汽车迎面开过,每隔 t2 时间有一辆37路公共汽车从身后开过,于是他计算出这路车从汽车站发车的时间间隔为 ( )
10.为研究汽车的启动和制动性能,现用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分别进行实验。让甲车以最大加速度 a1 加速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运动一段时间再以最大加速度 a2 制动,直到停止;乙车以最大加速度 a1 加速到最大速度后立即以加速度 制动,直到停止。实验测得甲、乙两车运动时间相等,且两车运动的位移之比为 5:4 。则 a1:a2 的值为( )
A.2:1 B.1:2 C.4:3 D.4:5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 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
C.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在同一地点,轻重不同的物体自由落体加速度相同。
12.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B. 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本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D. 微小的力不能使坚硬的物体发生形变。
13.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以某一初速度匀减速滑动。已知物体在第1s内位移为8.0m,在第 3s内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4.0m/s2。
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m/ s2。
C.物体在第0.5s末速度一定为8.0m/s。
D.物体在第 2.5s末速度一定为0.5m/s。
14.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图中和的面积数值分别为。初始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处。则 ( )
A.若,两车不会相遇。
B.若,两车相遇2次。
C.若,两车相遇1次。
D.若,两车相遇1次。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
15.(Ⅰ) (6分)某探究小组用自制“滴水计时器”研究小车在水平桌面上的直线运动。如图(a)所示,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间隔时间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 6 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 30 s 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的运动方向是 __________ (选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 。
(2)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滴水计时器滴下如图(b)中点A处的水滴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Ⅱ) (6分)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所受外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0分) 在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有些地方用雪橇作为运输工具。一个有钢制滑板,质量为50 kg的雪橇,在平坦的雪地上用10 N的水平拉力恰好可以拉着空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雪橇再载重50 kg的货物,那么,雪橇在该雪地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 = 10 m/s2。
17.(12分)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从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到紧急刹车,汽车仍将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要保证安全,这段距离内不能有车辆和行人,因此把它称为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 (这段时间汽车仍保持原速)。晴天汽车在干燥的路面上以30m/s的速度行驶时,得到的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晴天时的0.6倍,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18.(16分) ETC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所示,汽车以v1=15 m/s的速度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处减速至0,经过t0=20 s缴费后,再加速至15 m/s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x0=10 m处减速至v2=5 m/s,匀速到达中心线后,再加速至15 m/s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1m/s2。
(1) 汽车通过人工收费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x1和所用时间t1。
(2)汽车通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x2和所用时间t2。
(3)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Δt。
高2025级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
1 A,2C,3 C,4 B,5 B,6 A,7 D,8 B,9 D,10 B。
11 CD,12 BC,13 AC,14 ABC。
15. (12分) (Ⅰ)(1)从右向左;(2分) (2)0.19(2分),0.037(2分)。
(Ⅱ) 2×102N/m,(3分) 弹簧有质量。或弹簧有自重。(3分)
16.(10分)
雪橇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1分)
已知mg=500N,F=10N (1分)
雪橇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有
F=Ff (2分)
沿竖直方向有FN =mg (1分)
根据Ff =μFN (2分)
解得μ=0.02 (1分)
如果雪橇再载货50 kg,则FN' = m'g=1 000 N (1分)
得Ff' = μFN' =20 N (1分)
17.(12分)
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v0=30m/s。
汽车在晴天行驶时,设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0,安全距离为x0,反应时间为t0,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1分)
(3分)
汽车在雨天行驶时,设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1分)
(3分)
(1分)
又由 (1分)
联立解得:a0=5 m/s2,v=24 m/s (2分)
18.(16分)
(1)v1=15 m/s、v2=5 m/s、x0=10 m、t0=20 s,a=1 m/s2。
走人工收费通道,汽车在减速、静止、加速三个阶段通过的位移
(2分)
代入数据得x1=225 m (1分)
所用时间 (2分)
代入数据得:t1=50s (1分)
(2)走ETC通道,汽车在减速、匀速、加速三个阶段通过的位移
(2分)
代入数据得x2=210m (1分)
所用时间 (2分)
代入数据得t2=22s (1分)
(3)节约时间 (3分)
代入数据得Δt =27s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