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鞍山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2.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医院消毒:喷洒次氯酸钠溶液 次氯酸钠溶液显碱性
B 生产活动:海水晒盐 蒸发原理
C 家务劳动:用食醋洗水壶 醋酸可与水垢中的Mg(OH)2、CaCO3反应
D 环境保护:用硫酸铁处理污水 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3.化学实验是化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使用前均需要检验是否漏水
B.可用氢氟酸清洗做过硅酸分解实验的瓷坩埚
C.进行焰色试验时,可用玻璃棒替代铂丝
D.制备金属镁的电解装置失火时,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La-Ni储氢合金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稳定的金属氢化物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5.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HClO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C.分子的VSEPR模型: D.基态As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6.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 B.验证氧化性
C.制取并收集氨气 D.分离碘和氯化铵
A.A B.B C.C D.D
7.液态是火箭推进系统的有效氧化剂。实验室制备少量的流程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③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反应②利用了的还原性
C.反应④的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 D.制备过程中涉及氮的固定
8.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图示关系但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一步转化的组合有
选项 X Y Z W
A
B Si
C Na NaOH NaCl
D HClO HCl
A.A B.B C.C D.D
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化学用语正确的
A.用过量NaOH溶液除去乙烯中的
B.用食醋和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的
C.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后溶液几乎不导电:
D.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
10.配位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中配体是和,配位数是4
B.中键角大于中键角
C.由于O的电负性比N大,比的配位键更稳定
D.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会产生白色沉淀
11.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S的价态为
B.是氧化产物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D.若消耗时,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2.含有冠醚环的聚合物膜能够高效吸附分离某些阳离子。一种含冠醚环的聚酰亚胺薄膜吸附分离Li+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冠醚环与Li+之间的作用是离子键
B.冠醚环中碳氧键为π键
C.该聚酰亚胺薄膜可在强碱性环境中稳定工作
D.若要设计K+的吸附分离膜,需增大冠醚环孔径
13.下列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与实验操作相匹配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溶液 溶液成浅绿色 食品脱氧剂中没有价铁
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滴饱和溶液,持续煮沸 溶液先变成红褐色,然后析出红褐色沉淀 先水解得胶体,再聚集成沉淀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滴淀粉溶液 溶液呈蓝色 的氧化性比的强
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
A.A B.B C.C D.D
14.A~F的转化关系如图,已知A和F是金属单质,F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排前三、部分反应条件与产物未写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反应③体现葡萄糖的氧化性
C.反应④可能产生副产物E D.F可以通过铝热反应冶炼
15.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别位于前四周期,X、Y的价电子数相等,Z的价电子所在能层有16个轨道,4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X、Y、Z离子半径大小:
C.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D.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的
二、解答题
16.铁元素在人体健康和新材料研发中有重要的应用。
Ⅰ.在血液中,以为中心的配位化合物铁卟啉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输送。如图为载氧后的血红蛋白分子示意图。
(1)基态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2)载氧时,血红蛋白分子中脱去配位的并与配位;若人体吸入CO,则CO占据配位点,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此条件下,与配位能力由强到弱的配体顺序是 。
(3)该配位化合物存在平衡,比较半径: (填“>”或“<”)。
(4)一种最简单的卟啉环结构如图所示。
①比较C和N的电负性大小,并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理由: 。
②该卟啉分子中,1号位和2号位N的杂化方式分别是 和 杂化。
③该卟啉分子在酸性环境中配位能力会减弱,原因是 。
Ⅱ.可用于制备优良铁磁体材料。下图是一种铁磁体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其边长为anm。
(5)该晶体的密度是 。
(6)距离Fe最近的F的个数为 。
17.过氧化镁不溶于水,与酸反应生成,在医学上可作解酸剂,加热时会分解。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制备以及含量测定的实验。
Ⅰ.制备
(1)煅烧碱式碳酸镁的操作步骤为:
①称取碱式碳酸镁样品;
②将样品充分高温煅烧,冷却后称量;
③重复操作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下列仪器中,煅烧碱式碳酸镁不会用到的是 (用对应的字母填写)。
(2)研究表明,由碱式碳酸镁灼烧制备轻质氧化镁比用灼烧所得产品密度更小、比表面积更大,其原因为 。
(3)加入30%过氧化氢和稳定剂,再通过一系列操作a可得到较纯净的,则操作a为 。
Ⅱ.测定样品(含MgO杂质)中纯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4)稀盐酸中加入少量溶液的作用是 。
(5)仪器A的名称 ;实验中使用A的优点是: 。
(6)该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样品的质量为mg;反应开始前量气管的读数为;反应结束冷却到室温后量气管的读数为,已知:室温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则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18.用如下方法回收废旧CPU中的单质Au(金)、Ag和Cu。
已知:①浓硝酸不能单独将Au溶解。②。
(1)酸溶后经 操作,将混合物分离。
(2)浓、稀均可作酸溶试剂。溶解等量的Cu消耗的物质的量不同,写出消耗物质的量少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溶金的同时生成NO。溶金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用Zn粉将溶液中的完全还原,则参加反应的Zn的物质的量是 mol。
(5)用适当浓度的盐酸、NaCl溶液、氨水与铁粉,可按照如下方法从酸溶后的溶液中回收Cu和Ag(图中标注的试剂和物质均不同)。
试剂1是 ,试剂2是 ,物质3与试剂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三、填空题
19.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开创了化学科学的新纪元。从此,人们对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更加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Cu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 b.金属性:
c.热稳定性: d.碱性:
(3)比较Br和I的非金属性,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
(4)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R、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Y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①R位于 区,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1moIY单质的晶体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写出Y的氧化物的一种用途 。
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5.C
6.B
7.D
8.B
9.A
10.D
11.A
12.D
13.B
14.C
15.C
16.(1)
(2)CO>O2>H2O
(3)>
(4) C的电负性小于N;C和N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CN,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C(5)
(6)6
17.(1)E
(2)碱式碳酸镁分解产生CO2气体,有利于形成粒径更小的MgO或生成的CO2可使MgO变得更蓬松(合理即可)
(3)过滤、洗涤、干燥
(4)催化剂(或催化作用)
(5) 恒压分液漏斗/恒压滴液漏斗 便于液体顺利滴下;减小滴入液体的体积对所测气体体积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
(6)11.2(V1 V2)/(mV0)
18.(1)过滤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Au+4NaCl+5HNO3=HAuCl4+2H2O+NO↑+4NaNO3
(4)2
(5) 氯化钠溶液(或NaCl) 盐酸(或HCl) AgCl+2NH3=Ag(NH3)+Cl-或AgCl+2NH3·H2O=Ag(NH3)+Cl-+2H2O
19.(1)第四周期第ⅠB族
(2)bd
(3)非金属性:Br>I,Br和I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BrI,非金属性Br>I
(4) s 2Na+2H2O=2Na++OH +H2↑ 2NA(或1.204×1024) 光导纤维(制玻璃、水泥等;二氧化硅用途很多,正确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