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浙江诗路行 第1课时 教案【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八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浙江诗路行 第1课时 教案【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八上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八上
2.1浙江诗路行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浙江诗路行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浙江拥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更有“文化之邦”的盛名。“第二单元 行走浙江”共四个主题:分别是“浙江诗路行”“研学博物馆”“瓷器探秘” “家乡新农村”。旨在带领学生一起走进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探寻历史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一起去博物馆研学,开展考察探究活动,倾听历史和文物的细语;一起了解精美瓷器背后的故事,探究中国制瓷工艺的精进之路,感受火与泥结合碰撞的艺术;一起走进浙江的新农村,聚焦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发现家乡的新变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浙江,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去探讨学习,追寻梦想。本课题“浙江诗路行”为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八上“第二单元 行走浙江”第一个主题“浙江诗路行”:浙江诗路是山水美景与人文底蕴合而为一的文化集中地。本主题运用策划、求证、访谈、分析、设计等方法,在诗路上的古村落、古纤道上,追随诗人足迹,感受水运智慧,探寻浙江诗路的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第一课时(调研的准备阶段),教材设置了三个环节的内容:(一)瞭望台:以诗路的人物、诗路的名篇、诗路的遗迹、诗路的故事等作为主线,收集并了解更多诗路信息。关于“浙江四条诗路”,在本主题开篇部分教材已经给出相关图文,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读图、图文结合,分析并读取相关信息。“瞭望台”则是更进一步要求,通过学生自己搜索资料调查浙江四条诗路的相关信息,包括与诗路相关的人物、名篇、遗迹、故事等,完成表格;“资料链接”强调了“诗路”与“丝路”的不同;通过思考问题“浙江有诗路带,其他省市是否也有?中国的诗路带在哪里”,让学生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阔的视野,同时也能树立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国家文化认同感。(二)问题树:利用“头脑风暴法”开展关于浙江诗路研究方向的问题梳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并集中分析,明确可以研究的课题。“小锦囊”教给学生问题归类的方法,“资料链接” :大运河诗路文化带推荐课题,给学生做参考。(三)方案表:教材P72给出“古村实地考察方案的制订”图,让学生通过此图初步了解本次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框架,然后再深入探讨、做计划、最终能够完成相关主题活动方案。工具箱给出《芙蓉古村实地考察》课题研究信息收集表,提醒学生在做方案前,需先对自己要研究的课题进行信息收集,这也是活动很重要的准备。
学习目标 1.价值体认:能从多角度对省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在研学过程中了解浙江文化载体及其变迁,在行动中加深对浙江文化的了解,提升有意义的价值体验,增强国家文化认同感。2.责任担当:关注诗路文明,发现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考察探究浙江文化的问题意识。3.问题解决:利用“头脑风暴法”开展关于浙江诗路研究方向的问题梳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并集中分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4.创意物化:围绕浙江诗路相关主题制订契合的活动方案。
重点 围绕浙江诗路相关主题制订契合的活动方案
难点 了解浙江诗路相关信息,确定小组研究课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浙江省投资超3000亿建设四条诗路文化带,诗和远方等着你来教师提问:你知道视频中说的四条诗路指的是什么吗?(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和大运河诗路)教师:“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从晋代至清代,历代文人在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和大运河诗路四条诗路上留下无数诗词名篇。 这“四条诗路”,是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和大花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重点打造的文化高地、文明高地。 浙江诗路文化带是山水旅居之路、诗歌创作之路、思想传播之路和文化融合之路。诗路所涉及的区域更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在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过渡:本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课题走进浙江诗路,探寻诗路的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视频中说的四条诗路指的是什么吗 社会新闻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说的四条诗路指的是哪些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P69“浙江省四条诗路示意图”或观看PPT,了解浙江的四条诗路:解读: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ōu)江山水诗路、大运河诗路四条诗路,从地理上贯通了浙东、浙西、浙南、浙北和浙中, 沿途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PPT图文结合,介绍浙江四条诗路:“浙东唐诗之路”以曹娥江一剡溪一椒江为主线,覆盖杭州、宁波、绍兴、台州、舟山5个地市,是一条文学之路、山水之路、朝圣之路。 “钱塘江诗路”以钱塘江一富春江—婺江等为主线,是一条充满诗情画意的水上画廊。“瓯江山水诗路”以瓯江一大溪—龙泉溪为主线,以瓯江为纽带,贯穿整个浙南地区。以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为发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诗篇。 “大运河诗路”主要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5个地市运河沿线的县市区,是全国各地文人进入浙江的主要通道。准备阶段四大诗路带是历史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诗路带上的文化名山、人文水脉、森林古道、名城名镇都有什么特点 诗路带是怎么形成的 如何保护和宣传 选择一项内容作为研究方向,将其转化为课题。环节一:瞭望台诗路文化带以诗串文,“一文含四带,十地耀百珠”。以诗路的人物、诗路的名篇、诗路的遗迹、诗路的故事等作为主线,收集并了解更多诗路信息。1.资料链接诗路和丝路浙江的诗路带在浙江省境内,不是指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诗歌之路,主要在中国西部。2. 搜索信息,完成表格“关于浙江四条诗路的信息”浙江四条诗路特点代表性诗路“珍珠”瓯江山水诗路主要以自然生态山水、文化古村和非遗技艺为载体,充分展现“灵秀瓯江,山水诗源”的文化形象雁荡山、江心屿、永嘉山水诗村庄群、泰顺古村落群、松阳传统古村落群、景宁畲族风情村庄群等40颗诗路“珍珠”钱塘江诗路人文山水的千年诗脉。集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于一体,是南北文化交融的枢纽,通过大运河实现陆海统筹。其诗歌主题多元,形成 “风雅钱塘,百里画廊” 的文化印象。严子陵钓台、富春山居图实景地、六和塔、兰溪古城、之江文化中心浙东唐诗之路盛唐诗人的山水朝圣之路。以曹娥江 — 剡溪 — 椒江为主线,全长近 200 公里,是唐代诗人从浙东运河转道剡溪探访佛宗道源的核心路线。这里山水灵秀,李白、杜甫、孟浩然等 450 余位诗人留下 1500 多首诗篇,形成 “兰亭流觞,天姥留别” 的文化意象。诗歌主题以山水隐逸为主,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梦境展现对自由的向往,谢灵运 “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 开启山水诗先河 天姥山、剡溪、兰亭、天台石梁飞瀑、书圣故里大运河诗路流淌的文化基因与市井烟火。大运河诗路沿江南运河与浙东运河延伸,是古代南北文化交融的 “水上走廊”,承载着漕运、商贸与移民的历史记忆。沿线古镇如乌镇、南浔因运河而生,白居易《忆江南》、陆游《示儿》等诗篇记录了运河两岸的繁华与离思。其诗歌兼具社会叙事与人文关怀,既有孟郊《游子吟》的亲情咏叹,也有杜牧《泊秦淮》的历史反思,形成 “千年古韵,江南丝路” 的独特气质。拱宸桥、南浔古镇、嘉兴南湖、西兴古镇、塘栖古镇(诗路“珍珠”是诗路特色的精华地,是诗路研学的首选之地)3.讨论:浙江有诗路带,其他省市是否也有?中国的诗路带在哪里?国内诗路文化带建设概况:中国多地依托历史文化脉络与自然景观资源,推进具有地域特色的诗路文化带建设,形成“以诗为脉、以景为体”的文旅融合模式。在中国,除浙江外,还有安徽的“皖南山水诗路”“皖江诗路”“皖中诗路”“淮河诗路”四条诗路。江苏、江西、福建、陕西等省份也在积极探索诗路文化的保护与活化。部分省市诗路文化带实践案例江苏省:大运河诗路协同发展。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核心区域,江苏依托京杭大运河串联苏州、扬州、淮安等历史名城,挖掘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张继“枫桥夜泊”等诗词IP,打造“运河诗画”旅游线路,推动沿线非遗展演与古镇文旅融合。江西省:赣鄱诗路与红色诗韵。江西以赣江、鄱阳湖为纽带,整合庐山、滕王阁等文化地标,聚焦陶渊明、欧阳修等文人足迹,推出“赣鄱诗路”品牌。此外,江西红色诗词资源丰富,《七律·长征》《可爱的中国》等作品形成独特的“红色诗路”体系。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诗路。福建结合“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优势,以泉州、福州、厦门为节点,挖掘郑成功、朱熹等历史人物的诗词与传说,打造“海丝诗路”文化旅游带,突出海洋文化与闽南风情的融合。陕西省:汉唐诗歌之路。陕西依托长安(今西安)作为汉唐文化中心的地位,以丝绸之路起点、终南山、华山等为载体,重现李白、杜甫等诗人的漫游足迹,推出“长安诗韵”主题线路,结合兵马俑、大雁塔等景点展现盛唐诗意。 4.拓展延伸:课外阅读《诗路浙江》 《诗路浙江》以钱塘江诗路、大运河诗路、浙东诗路和瓯江诗路为主体线索,涉及浙江全境11个地级市,钱塘江、瓯江、大运河、富春江等知名水系;会稽山、天台山、雁荡山等知名山岳;西湖、灵隐寺、严陵钓台等知名景点。 从中国历史上选取120首左右描写四条诗路的古典诗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钱塘湖春行》等,并加以赏析。同时,全书配上描绘四条诗路的知名古画,如《富春山居图》《西湖十景》等。全方位展现诗词与浙江山水的联系,展现浙江的文化之美、生态之美、气韵之美、活力之美。环节二:问题树利用“头脑风暴法”开展关于浙江诗路研究方向的问题梳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并集中分析,明确可以研究的课题。1. 小锦囊问题归类问题讨论应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进行问题归类。“是什么”的问题, 查阅文献资料就可以得到答案,一般不专门作研究主题;“为什么”和“怎么办”,解决这两类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可以作为研究主题。2.资料链接大运河诗路文化带推荐课题研究1:探寻古纤道的前世今生。探究古纤道的作用,寻找古纤道的历史遗迹。研究2:寻找北方古镇中的江南古镇遗迹。北方古镇固有北方古镇的特色,但也有些古镇留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痕迹。实地找一找,并探究原因。3.活动:头脑风暴:关于浙江诗路研究方向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换为课题,确定小组研究课题。【例1】方向五:诗路文化与现代乡村振兴核心问题:南浔区如何通过 "桑基鱼塘 + 诗路文化" 实现农文旅融合?大运河诗路对沿线民宿经济的带动效应如何?我们小组的研究课题:《大运河诗路的现代转化 —— 以南浔桑基鱼塘系统为例》【例2】方向六: 探究钱塘江诗路的历史变迁与精神传承核心问题: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如何诠释严子陵精神?历代诗人对严子陵钓台的书写有何异同?我们小组的研究课题:《严子陵隐逸文化的诗歌谱系研究 —— 从东汉到明清》 环节三:方案表【过渡】在前面确定了调查课题之后,接下来需要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可以引导大家有条不紊地开展研学活动。 1.阅读教材P72“古村实地考察方案的制订”图,了解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框架,做好活动计划。基本内容包括:(1)资料收集:网络搜索、访谈调查(2)出行路线(3)研学计划与步骤:分组、任务、具体步骤(4)经费预算与来源(5)预计的困难及应对策略(6)存在的安全隐患2.工具箱《芙蓉古村实地考察》 课题研究信息收集表考察项 目芙蓉古村的民宅资料内容村中民宅大多系木质结构,以参差错落的屋顶、朴实素雅的形态、优美亲切的比例尺度、白墙青瓦的明快色调,兼以家家石砌矮墙、户户绿树成荫,使整个村落构成一种和谐美资料来源网络收集时间8 月 1 1 日收集人刘承晖3.探讨相关主题活动方案的研究目的、研究途径与方法、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研究活动的计划与步骤、预计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完成古村实地考察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案表。课题研究方案表研究课题研究目的指导老师小组成员组长: 组员:研究途径与方法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研究活动的计划与步骤预计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古村实地考察方案样例见附件《松阳杨家堂古村:诗路浸润下的传统建筑与生活智慧实地考察方案》 读图/观看PPT,了解浙江的四条诗路搜索相关信息,完成表格“关于浙江四条诗路的信息”。小组讨论浙江有诗路带,其他省市是否也有?中国的诗路带在哪里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问题归类,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并集中分析,明确可以研究的课题。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整理并分析确定小组研究课题课堂学习调查研究方案的内容和步骤等环节并进行讨论,未完成的课后小组合作完成调查方案。活动开展前先搜索收集了解自己要开展的考察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共同构思、共同探讨。 主题介绍,背景铺垫。通过PPT图文结合介绍浙江四条诗路,引导学生了解浙江的四条诗路调查研究第一步:搜集信息。让学生对要研究的主题有充足的认识和了解。带领学生思考国内诗路文化带建设概况,学习部分省市诗路文化带实践案例帮助学生分析和分类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头脑风暴法”开展关于浙江诗路研究方向的问题梳理。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有研究的课题。帮助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开展研学活动。通过收集信息,对自己要研究的古村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对于后面活动的开展有帮助。制订考察方案是进行调研很重要的一个准备。
课堂练习 头脑风暴“关于浙江诗路研究方向”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换为课题,确定小组研究课题。
课堂小结 2.1浙江诗路行 第1课时(准备阶段)一、瞭望台:收集并了解更多诗路信息二、问题树:梳理关于浙江诗路研究方向的问题,整理并分析,明确可以研究的课题三、方案表:完成关于浙江诗路相关主题考察方案
板书 2.1浙江诗路行 第1课时(准备阶段)一、瞭望台:收集并了解更多诗路信息二、问题树:梳理关于浙江诗路研究方向的问题,整理并分析,明确可以研究的课题三、方案表:完成关于浙江诗路相关主题考察方案课后作业:根据自己小组确定的研究主题,制订调查研究方案。(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