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5年5月29日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深空探测又成功迈出新的一步。探测取样目标之一的小行星2016HO3,直径为36-60米,28分钟自转一周。与地球的距离保持在38-100倍月地距离之间,像一颗围绕地球上下震荡的星星伴飞在地球周边,其围绕太阳公转轨道参数与地球几乎相同。下图为小行星2016HO3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行星2016HO3所属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与地球相比,小行星2016HO3( )
①公转快 ②引力小 ③辐射强 ④自转快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左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质历史时期的五个地质年代(图中数字代表距今时间。单位:亿年),③④⑤为显生宙,右图中a、b、c、d代表不同地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4.在地球的演化史中恐龙绝迹于( )
A.①末期 B.②末期 C.③末期 D.④末期
5.右图中不同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a—② B.b—③ C.c—④ D.d—⑤
2024年,地球迎来了第25活动周的巅峰之年,太阳彻底开启了“狂欢模式”。黑子活动区像接连爆发了第25活动周最大级别耀斑、最强太阳质子事件,甚至还奉上了近20年来最劲爆的地磁暴。作为“附赠豪礼”,中国多地还罕见地迎来了绚丽夺目的“国产极光”,点亮了无数星空爱好者的朋友圈。完成下面小题。
6.太阳耀斑是( )
A.光球层上的暗黑色斑点 B.色球表面突然增亮的斑块
C.太阳辐射强弱的主要标志 D.日冕层表面能量低值区
7.2024年,受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上( )
A.赤道附近出现极光 B.世界各地降水增多
C.指南针常常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D.环太平洋火山喷发异常增多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岩石与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①④ B.④①③ C.④②① D.③①④
9.该地地貌的突出特点是( )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地下水贫乏,地表水丰富 D.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①坡是( )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11.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
12.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
A.向上游移动 B.向下游移动
C.维持原地 D.往复摆动
下图为可升降水槽示意图,该水槽用于模拟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实验过程中仅有一个变量,其他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完全相同。完成下面小题
13.若要使甲面的侵蚀沟加宽,则可( )
①加快在斜面甲顶端倒水的速度
②减慢在斜面甲顶端倒水的速度
③将可升降水槽的倾斜角度增加
④将可升降水槽的倾斜角度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与实验中乙面上形成的地貌类型相同的是( )
①牛轭湖 ②冲积扇 ③河流阶地 ④江心洲
A.①② B.①⑧ C.②③ D.②④
障壁岛是指一种狭长形的与海岸平行的沙岛,与海岸之间常有潟湖相隔,对潟湖起屏障作用。某海岸地理学家说,“任何地方,哪里有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适当的沙子供应,能推动沙子或底泥之类的足够海浪,造成弯曲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就有障壁岛的存在”。下图为障壁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最可能形成障壁岛的区域包括( )
①沙丘广布的海滩 ②沿海大湖的湖口
③波涛汹涌的海岸 ④珊瑚礁多的远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上图所示障壁岛属于( )
①沿海常见的海岸地貌 ②泥沙沉积地貌
③珊瑚虫遗骸堆筑而成 ④海水侵蚀而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D
C
B
A
(1)若上图表示太阳系中部分天体的位置,A表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属于____星,天体D代表地球,行星C是____,图中能够直观显示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若A表示太阳内部,B、C、D代表太阳大气层。其中肉眼可见的太阳表面是图中的____层(填字母);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现象是___发生在___层(填字母);D层是___层;太阳活动的周期大致是____年。(5分)
(3)若A、B、C、D表示地下沉积岩层。一般情况,岩石地质年代最古老的是____;这种岩层的特点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分)
(4)若该图为地球内部圈层,D为地壳,B、A分别为外核和内核,则C层为____,D、C的分界面为____,当地震波由C传播到B时,其变化是_______。软流层位于____层(填字母),其上的固体部分是____。(5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中学学生到重庆市南部花溪河中游河段进行研学旅行。研学考察中,同学们发现较完整的河流阶地多保留在凸岸。下图示意花溪河中游某河段阶地剖面。
(1)图中河漫滩在____(枯水期/丰水期)出露地表;阶地是地壳____(持续性/间歇性)抬升与流水侵蚀交替作用形成的。(4分)
(2)解释花溪河河流阶地多保留在图中右岸(凸岸)的原因。(6分)
(3)从地形、水源、土壤和自然灾害的角度,说明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场所的原因。(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8分)
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地区,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年内变化显著。近年来,安徽大规模在皖北地区建设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下图为安徽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简述安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2)分析与北部地区相比,安徽省南部不适宜建设光伏电站的自然原因。(6分)
(3)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6分)
1.答案:A解析:小行星2016HO3“围绕地球上下震荡”,属于地月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级别更高。
2.答案:D解析:小行星直径仅36-60米,质量远小于地球,故引力小;自转周期28分钟,远快于地球(24小时),故自转快;公转轨道参数与地球几乎相同,公转速度相近;体积小,无大气,辐射弱。
3.答案:D解析: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于新生代(⑤,距今0.66亿年至今);②是元古宙,③是古生代,④是中生代。
4.答案:C解析:恐龙灭绝于中生代末期(③末期);①是太古宙,②是元古宙,④是新生代。
5.答案:A解析:a层含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繁盛于古生代(②);b层为砾岩(无化石,无法对应);c层含大羽羊齿(古生代后期),对应③;d层含裸子植物(中生代),对应④。
6.答案:B解析:太阳耀斑是色球层表面突然增亮的斑块;A是黑子(光球层暗斑);C错误(耀斑是太阳辐射增强的标志);D错误(日冕层是太阳大气最外层)。
7.答案:C解析: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磁场,导致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A错误(极光出现在高纬度);B错误(太阳活动对降水的影响无全球性规律);D错误(火山喷发与太阳活动无关)。
8.答案:C解析:图示为喀斯特地貌,形成顺序:先形成岩石(④),后经流水溶蚀形成下层洞穴(②),再形成上层洞穴(①),最后沉积形成石钟乳、石笋(③),即④②①③。
9.答案:D解析:喀斯特地貌区土层较薄,土壤贫瘠(流水溶蚀作用强,养分易流失);A错误(风蚀是干旱区地貌);B错误(岩石类型是石灰岩);C错误(地下水丰富)。
10.答案:B解析:迎水坡水流受沙波阻挡,流速慢(堆积为主);背水坡水流集中,流速快(侵蚀为主)。①坡为迎水坡,流速慢。
11.答案:C解析:背水坡(①、③坡)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为主;迎水坡(②、④坡)流速慢,堆积作用为主。
12.答案:A解析:沙波背水坡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导致沙波向上游移动。
13.答案:D解析:要使侵蚀沟加宽,需减小水流速度(减慢倒水速度、减小倾斜角度),使水流侧向侵蚀增强;加快速度、增大角度会使水流下蚀增强,沟变深。
14.答案:D解析:乙面是平坦的堆积区,形成的地貌是冲积扇、江心洲(均为流水堆积地貌);牛轭湖是河道裁弯取直形成,河流阶地是侵蚀地貌。
15.答案:A解析:障壁岛形成需要充足的沙源(沙丘广布的海滩)和平缓的水域(沿湖湖口);波涛汹涌的海岸(③)会破坏沙岛,珊瑚礁多的远洋(④)无充足沙源。
16.答案:A解析:障壁岛是沿海常见的海岸地貌,由泥沙沉积形成;珊瑚虫遗骸堆积形成珊瑚礁,海水侵蚀形成海蚀地貌,均不符合。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6分)(1)恒;火星;有液态水(图中D与A的距离适中,可推测有适宜的温度)
解析: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恒星);地球(D)相邻的行星C是火星;生命存在的关键条件是液态水。
(2)B(光球层);黑子;日冕层;11年
解析:肉眼可见的太阳表面是光球层(B);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黑子(发生在光球层);D层是日冕层;太阳活动周期约11年。
(3)D;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解析:沉积岩层年龄“下老上新”,最古老的是D层;沉积岩的特点是层理构造、含化石。
(4)地幔;莫霍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C(地幔);岩石圈
解析:地球内部圈层中,地壳(D)之下是地幔(C),分界面是莫霍界面;地震波通过古登堡界面(地幔与外核分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减速;软流层位于地幔(C),其上的固体部分是岩石圈。
18.(18分)
(1)枯水期;间歇性
解析:河漫滩在枯水期水位下降后出露;阶地是地壳间歇性抬升,与流水下蚀交替作用形成(抬升一次,形成一级阶地)。
(2)原因:河流凹岸受侵蚀,凸岸(右岸)受堆积,泥沙淤积,使阶地不易被侵蚀;地壳抬升后,凸岸的堆积作用强于侵蚀作用,阶地得以保留。
(3)原因: 地形:阶地地势平坦,便于居住和耕作;
水源: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土壤:阶地由泥沙堆积形成,土壤肥沃;
自然灾害:地势高于河漫滩,洪水威胁小。
19.(18分)(1)空间分布特征:
总体北多南少;
北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4600-4700MJ/m ),南部较低(4200-4400MJ/m );
山区(如南部山地)太阳辐射总量低于平原地区。
(2)南部不适宜建设光伏电站的自然原因:
南部多山地,地形崎岖,不利于光伏板铺设;
南部降水较多,阴雨天多,太阳辐射总量较低;
南部云雾多,日照时间较短。
(3)太阳辐射的有利影响:
自然环境:为地球提供光热,维持地表温度;促进水循环、大气运动;为生物生长提供能量(光合作用)。
人类活动:提供太阳能资源(光伏发电);为农业生产提供光照,促进农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