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阶段性质量诊断(10月)
九年级语文
我们仰慕先贤,追寻他们高雅的情思;我们崇拜英雄,追寻他们美好的形象;我们感恩师长,追寻他们感人的言行。班级开展以“追寻”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追寻先贤情思】(44分)
1.先贤面对困境,总能迎难而上,请你根据积累,补全下面的内容。(8分)
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心怀天下,虽仕途艰难,仍有“长风破浪会有时,①_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乐观(《行路难(其一)》);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被贬出京,仍以“②先天下之忧而忧,③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勉,表达远大政治抱负(《岳阳楼记》);刘禹锡虽屡遭贬谪,怀才不遇,但依然怀有“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坚定信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虽仕途多舛,与亲人分离,却仍有“⑤但愿人长久,⑥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欧阳修被贬滁州,却依然高唱“山水之乐,⑦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于山水间为灵魂寻得休憩之地(《醉翁亭记》);而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则在民族存亡之际呼出“数风流人物,⑧还看今朝”的豪情壮语(《沁园春·雪》)。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9分)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梅花凌风雪更妖ráo( )。【甲】欧阳修被贬滁州,仍英姿bó( )发治理地方,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柳宗元谪居永州,仍致力于诗文创作,写出了_____________的《永州八记》;【乙】勾践被俘吴国,仍恪守卧薪尝胆的承诺,最终三千越甲吞吴。【丙】在这个朝气蓬勃的新世纪,面对困境,不能总去寻找冠冕( )堂皇的理由,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勇立时代的前沿。【丁】唯有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踏着坚实的时代步伐,怀远志,崇美德,涵养自己,丰富自己,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才能达到看似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冠冕( miǎn )堂皇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妖ráo(娆 ) 英姿bó( 勃 )发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 妇孺皆知 B. 平淡无味 C. 脍炙人口 D. 心旷神怡
(4)以上语段划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分)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
①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②①④⑤③ B.②④①⑤③ C.④②①⑤③ D.④①②⑤③
同学们搜集了韩愈的诗文,请你一起完成下列任务。(24分)
【甲】
次邓州界①
韩愈
潮阳南去倍长沙②,恋阙那堪又忆家。
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
商颜③暮雪逢人少,邓鄙④春泥见驿赊⑤。
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注】①元和十四年,韩愈因上表反对宪宗迎奉佛骨南贬潮州(潮阳),本诗作于贬谪途中。②汉代贾谊仕途失意,离开京城,为长沙王大傅。③商颜:商山之貌。④鄙:指边远之地。⑤赊:遥远、久远。
【乙】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①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之颇厚,均子锷凡鄙②,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皇宫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③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注】①摭:拾取、摘取。②凡鄙:平庸粗俗。③荣悴:荣辱沉浮。
4.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怜:爱怜,喜爱)
A.执政览其文而怜之(怜:怜悯) B.拜中书舍人(拜:授予官职)
C.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坐:因为) D.荣悴不易(易:改变)
5.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 分)
愬妻出入皇宫/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重撰文勒石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3分)
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时知名,不久韩愈考中进士。(延誉、由是、寻各1分;句意通顺)
(2)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3分)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却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于是创作了《进学解》来自我开导。(以、摈黜、作各1分;句意通顺)
甲文中“邓鄙春泥见驿赊”中的“春泥”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春泥”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龚自珍诗中的“春泥”表达诗人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2分);甲诗中通过“春泥”表现了道路的泥泞难行(2分)和诗人被贬途中的艰辛、孤独(2分)。
结合甲诗《次邓州界》和乙文《韩愈传》的相关内容,分析韩愈的形象。(6分)
答: ①勤奋好学:幼年刻苦学习,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②才华出众:宰相很推崇他,宣扬他的美名,或掌权的人认为他很有才能,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③刚正不阿:因写碑文被李愬妻子告状,虽文章被磨去,但可见他敢于直言,不会因权贵改变自己的文风;④重情重义: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张籍关系友好,在他们地位不显达时,仍然称赞推荐他们;⑤直言敢谏:反对宪宗迎佛骨,上疏劝谏;⑥忠君爱国:《次邓州界》最后两句说迟早朝廷的军队会收复山河,像雷雨一样催发新生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收复失地的殷切期望,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任选3点,每点2分,形象1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追寻英雄风采】(28分)
9.在《水浒传》中,有很多关系到人物命运的事物。请从下面三组关系中任选一组,结合相关情节,分析该事物对于人物的影响。(6分)
A.宋江和钱 B.林冲和风雪 C.杨志和刀
答: 示例1:选A,宋江因阎婆惜发现晁盖所赠的黄金和文书并对他敲诈威胁,怒杀阎婆惜。他从一名官府的押司变成了在逃的罪犯。“钱”是宋江仗义疏财、重情重义的见证,也是他命运的转折点。
示例2:选B,林冲一直委曲求全,却屡遭陆虞候等人逼迫陷害。直至一个风雪日,林冲外出买酒后留宿山神庙,又遇大风,便用石头堵住庙门。他无意间听得陆虞候等人火烧草料场的诡计,遂杀死陆谦等人,最终走上反抗之路。在风雪中,林冲由一个逆来顺受者成为一个奋起反抗者,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示例3:选C,杨志迫于生计,准备出卖祖传宝刀,却因误杀泼皮牛二,被收监流放,宝刀也因此被没入官库。因为一把“刀”,杨志的人生几经周折。丢失生辰纲后,他被逼上梁山。杨志是名将之后,武艺高强,但最终无用武之地。这把祖传宝刀既影响了杨志的命运,也是杨志一生的写照。
10.学校围绕“自强不息”开展演讲活动,请大家出谋划策。
(1)【任务一】小锡想在演讲中引用一些诗句来增强感染力,以下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D )(3分)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任务二】小锡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无锡首位视障教师朱苓君老师的故事,深受感动。他想对朱老师进行采访,以便了解更多信息后放在演讲中作为典例宣传。请帮其拟写两个采访问题。(3分)
人物小贴士
姓 名:朱苓君 性 别:女
健康状况:先天性失明,通过手术获得光感,行动和学习处处受限
个人经历:父母轮流放弃工作陪伴她在上海盲校完成小学至高中教育,20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成功保研复旦大学,成为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2024年6月顺利毕业,成为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问题一: 示例1:朱老师,您好!请问您是怎样看待人生中的这些挫折?示例2:朱老师,您好!请问您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让自己不断成长的?示例3:朱老师,您好!请问您对自强不息的理解是什么?示例4:朱老师,您好!您在教师岗位上的目标是什么?(“称呼”(1分)采访紧扣“自强不息”主题,言之有理即可,每条1分)
问题二:
(3)【任务三】小锡在演讲中出示了学校“九年级学生人生目标确立”的问卷调查,请你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写出两条结论,并针对结论给学校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4分)
①结论一: 示例1: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或正在目标规划之中。
结论二: 示例2:小部分学生还没有确立人生奋斗目标。(最少有一条是从反面得出结论,直接写数据不得分) (两条共2分)
②建 议: (任写一条建议2分)示例1:学校开设与人生规划有关的课程;示例2:邀请各领域模范来学校进行有关人生目标规划的讲座;示例3:分阶段制定个人人生目标活动;示例4:人生目标交流分享会。
【材料一】
“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2018年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争做先锋”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争做先锋”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宜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在“崇尚英雄,争做先锋”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的和平与发展、人民的安康与幸福壮烈牺牲。还有那些潜心钻研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 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材料二】
部分中小学也同步开展“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学习活动。下面就是某中学对全校同学做的“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以及“我最崇拜的人物”的问卷调查。
图1 图2
【材料三】
“嫦娥团队”:逐月之路上的闪耀群星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嫦娥”研发团队面临着重重困难。
如何实现与地球的稳定通信成为关键问题,他们不断探索创新通信技术。针对月球背面地形复杂、通信信号被遮挡的情况,设计专门的通信方案和设备,以确保信号能够有效地穿透月球的遮挡,实现稳定的通信连接。
“嫦娥四号”的奔月之旅需要精确的轨道控制和姿态调整。宇宙空间环境复杂多变,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嫦娥团队”要时刻关注“嫦娥四号”的飞行状态,及时调整轨道参数,确保其准确无误地飞向月球。
月球表面的温度极端,昼夜温差巨大,同时还存在着宇宙辐射等不利因素。“嫦娥四号” 的设备和仪器必须能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嫦娥团队”要对每一个部件进行严格的环境测试,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时间压力也是一大困难。“嫦娥四号”任务重大,时间紧迫。“嫦娥团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规划、设计、研制、测试等一系列工作。他们争分夺秒,加班加点,放弃了无数个休息日,只为确保“嫦娥四号”能够按时踏上奔月之旅并成功完成任务。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C )(3分)
A.“崇尚英雄,争做先锋”活动的开展和《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通过,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
B.从材料二中的图 1可以看出学生对古代英雄、革命英雄以及动漫电影英雄比较了解。
C.和平年代,那些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了国家和人民壮烈牺牲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D.“嫦娥团队”取得的杰出成就,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根据材料二,对学校如何更好地开展“崇尚英雄,争做先锋”活动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3分)
答: 示例:邀请老战士、先进模范人物等进校园举办讲座,宣扬当代英雄故事和精神;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当代英雄的书籍,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开展“ 明星与英雄 ”的辩论会, 让学生辨析明星与英雄的不同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写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13.根据材料三,填写下面表格。(3分)
“嫦娥团队”面临的困难 应对措施
① 月球背面通信信号被遮挡 研发与地球稳定通信的技术
宇宙空间环境复杂多变,易导致任务失败 ② 时刻关注飞行状态,及时调整轨道参数
③ 月球表面温度极端、有宇宙辐射等不利因素。 对每一个部件进行严格的环境测试
任务重大,时间紧迫 争分夺秒,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
14.小锡认为材料三可以作为学校“崇尚英雄,争做先锋”主题活动的宣传材料,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明理由。(3分)
答: 材料一中“崇尚英雄 ”的目的是教导学生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而“嫦娥团队 ”勇克难关,圆梦逐月,与主题相符。 材料二显示学生缺少对当代英雄的了解,“嫦娥 ”团队可以让学生明白英雄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认知范畴。 材料三面对诸多困难,“嫦娥团队 ”积极应对,敢于创新,可以激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困难 时勇往直前、努力拼搏。 (根据材料,意对即可)
【追寻先生情怀】(18分)
穿裙子的士
简爱
①南开大学的教学楼里,一位满头灰发、身着紫蓝色长裙的老人刚到一间教室的门口,上课铃就响起, 只见她背微弓,脚微颤,在保安的搀扶下走进教室。然而,当她踏上讲台的那一刻,马上展现出坚韧的力量,再没有一丝摇晃。她用干枯的手托了托眼镜,接着,抑扬顿挫地朗诵起《采莲曲》,清晰婉转的声音勾勒出一幅夏日荷塘的美景。台下座无虚席,但静得出奇。一首诗诵罢,掌声从教室的各个角落响彻开来,表达着对老人无限的敬意。
②这位老人,便是 94 岁的叶嘉莹先生。
③叶嘉莹,本姓叶赫那拉,是蒙古裔满族人,从小背古诗,学国学,写汉字。17 岁那年,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也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传承古诗文,让国粹发扬光大。
④动荡年代,叶嘉莹经历了家道败落、丧母之痛、父子失联、丈夫家暴、女儿女婿车祸双亡等一系列打击,但都没有影响她对信念的追求。数十年间,她辗转大陆、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地,但无论在哪儿, 她都会把自己的知识、见解倾囊相授。
⑤为了让世界了解汉文的精妙,叶嘉莹 42 岁时重新学习英语。她说:“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里面蕴含了多么深厚的意境,你翻译成‘ I saw the southern mountain ’,这是什么? ”
⑥1974 年,50 岁的叶嘉莹终于踏上了阔别 30 年的故土。兴奋之余,她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写下 1878 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在火车上,叶嘉莹看到一位年轻人正捧读《唐诗三百首》,深深感到,尽管这个民族历尽磨难,但诗歌的灵魂仍在。
⑦1978 年,叶嘉莹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中国的学校需要教师,即刻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申请信——“这一生没有什么是我能决定的,这是我第一次自主选择 ”。她情愿回国教书,自出旅费,不接受国家一分钱,也不要任何报酬。
⑧1979 年,国家教委批准了叶嘉莹的申请,安排她去北大教书。不久,她又应邀去了南开大学。
⑨南开大学中文系为叶嘉莹安排的课程,是讲授汉魏南北朝诗。同学们反响极为热烈,临时增加的课桌椅一直排到了讲台边缘和教室门口, 以致于有时叶嘉莹想要走进教室、步上讲台都十分困难。
⑩南开大学无奈规定:只有持听课证的同学方可入场。这引起了其他院校学生的不满。天津师范大学一个姑娘竟然用萝卜仿刻了文学院的图章,自制了一个假听课证。一时间,真假听课证统统洛阳纸贵。每次上课,教室的阶梯和墙边,依然挤满了或坐或立的人。
此后的三十多年,每逢假期叶嘉莹就飞回国内讲学,直到 2014 年定居南开。
很多人知道叶嘉莹,是从 1857 万元的捐款开始。
2018 年 6 月 3 日,在全球南开校友会会长论坛上,叶嘉莹通过视频宣布,将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用于设立“迦陵基金 ”。尽管校方遵从了叶嘉莹和家属的意愿,对捐赠做了低调处理,但消息还是在网上传开了。
如今,94 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依然站在讲台上,在她看来,“人生总有一天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
15.【读事件】选文写了叶嘉莹先生人生中的几件事,请根据文意,在空白处依次补充相应的内容。(4分)
踏上讲台讲课——( 确定人生目标 )——执着追求信念——( 重新学习英语 )——( 终于踏上故土 )——如愿回国教书——( 捐赠全部财产 )——依然站在讲台
16.【读先生】请根据提示,帮助小文为文中画线句做赏析性批注。(5分)
一位满头灰发、身着紫蓝色长裙的老人刚到一间教室的门 口,上课铃就响起,只见她背微弓,脚微颤,在保安的搀扶下走进教室。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叶嘉莹先生年纪大、行动迟缓艰难的情形,表现叶嘉莹先生敬业、坚韧;与下文对照,也起到先抑后扬的效果。
17.【读“士 ”】小澄读完文章有个困惑:文中的叶先生明明是女性,文章却没有用“穿裙子的女士 ”为题,这是为什么呢?请联系文章内容分析题目的含义与作用。(6分)
“穿裙子”表明叶先生是女性,“士”点明叶先生是才华与品德出众的君子。体现出叶嘉莹先生诗词文化方面造诣极高,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毕生奉献的高尚品格,以及坚韧执着、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文章以“穿裙子的士”为题目既交代了主要人物,又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叶先生的崇敬之情,“穿裙子的”和“士”形成错位,造成悬念,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而以“穿裙子的女士”为题,没有如此作用与妙处。(含义3分,作用3分)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第⑩段“无奈 ”一词表示不得已,无可奈何,突出叶先生的课非常受欢迎。
B.94 岁的叶嘉莹先生依然站在讲台上,因为她想尽自己所能把传统诗词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C.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展现了叶嘉莹先生的生平,凸显其高尚品格。
D.整篇文章引用了许多叶嘉莹先生的原话,真实质朴,又能达到一种阔大的境界。
附译文:
韩愈,字退之,是昌黎人。韩愈三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被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考中了进士,把自己的文章投送到公卿之间。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时知名。不久韩愈考中进士。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却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于是创作了《进学解》来自我开导。掌权的人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过了一年,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拾取他过去的事情,说韩愈以前降职任江陵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鄙,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裴锷送行,还称呼裴锷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此韩愈被改任为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他请韩愈任行军司马。当时率先进入蔡州生擒吴元济,李愬功劳最大,李愬对此不服气。李愬的妻子常出入皇宫,趁机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宪宗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刻在碑上。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凤翔法门寺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手指骨,宪宗派遣使者杜英奇带领三十名宫人,拿着香花前往临皋驿迎接佛骨。王公士人百姓,奔走施舍,唯恐落在后面。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便上疏劝谏这件事。
长庆四年十二月韩愈去世,终年五十七岁,朝廷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音葉


阶段性教学质量诊断(10月)
九年级语文
(2)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0]
[oj
[0]
[o]
[0][o]
[0]
[0]
7.(6分)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
[81
81
81
[81
8.(6分)
[9]
[9]
[9]
[
r9]
[9]
[9]
[9]
单选题
2.3[A][B][C][D]
3[A][B][C][D]
10.1[A][B][C][D]
18[A][B][C][D]
2.4[A][BJ[C][D]
4[A][B][C][D]
11 [A][B][C][D]
【追寻先贤情思】(44分)
1.(8分)
1




【追寻英雄风采】(28分)


9.(6分)
e

2.(1)(1分)()
2.(2)(2分)(
(
)
5.(3分)想妻出入皇宫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重撰文勒石
10.(2)(3分)
6.(6分)
问题一:
(1)
ㄖ囚■
囚囚■

a
问题二:

16.(5分)
10.(3)(4分)
①结论一:
结论二:
②建议:
17.(6分)
1
12.(3分)
1
13.(3分)



1
14.(3分)
【追寻先生情怀】(18分)
15.(4分)
(
(
(

囚■囚
囚■囚
■阶段性教学质量诊断(10月)
九年级语文
我们仰慕先贤,追寻他们高雅的情思;我们崇拜英雄,追寻他们美好的形象;我们感恩师长,追寻他
们感人的言行。班级开展以“追寻”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追寻先贤情思】(44分)
1.先贤面对困境,总能迎难而上,请你根据积累,补全下面的内容。(8分)
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心怀天下,虽仕途艰难,仍有“长风破浪会有时,①
”的积极乐观(《行
路难(其一)》):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被贬出京,仍以“②

”自
勉,表达远大政治抱负(《岳阳楼记》):刘禹锡虽屡遭贬谪,怀才不遇,但依然怀有“④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坚定信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虽仕途多舛,
与亲人分离,却仍有“⑤
,⑥
”的美好祝愿(《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而欧阳修被贬滁州,却依然高唱“山水之乐,⑦
”于山水间为灵魂寻得休憩之地(《醉
翁亭记》):而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则在民族存亡之际呼出“数风流人物,⑧
”的豪情
壮语(《沁园春·雪》)。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9分)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梅花凌风雪更妖rá。()。【甲】欧阳修被贬滁州,仍英姿bó()发治理
地方,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柳宗元谪居永州,仍致力于诗文创作,写出了
的《永州八记》:
【乙】勾践被俘吴国,仍恪守卧薪尝胆的承诺,最终三千越甲吞吴。【丙】在这个朝气蓬勃的新世纪,面
对困境,不能总去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勇立时代的前沿。【丁】唯有心跳和
着民族的脉搏,踏着坚实的时代步伐,怀远志,崇美德,涵养自己,丰富自己,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才
能达到看似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冠冕(
)堂皇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妖ro()
英姿b6()发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妇孺皆知
B.平淡无味C.脍炙人口
D.心旷神怡
(4)以上语段划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
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②①④⑤③
B.②④①⑤③C.④②①⑤③D.④①②⑤③
I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