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课件(共4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课件(共45张PPT)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shì


hài
亥时
己亥年
仗恃
恃强凌弱
sǒu

抖擞
精神抖擞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
古诗词三首
示 儿
[宋] 陆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
示 儿
[宋] 陆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
示 儿
[宋] 陆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结合书上注释和相关资料,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小组展示)
示 儿
[宋] 陆游
注释
① 〔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
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② 〔元〕同“原”,本来。
③ 〔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④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⑤ 〔乃翁〕你们的父亲。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注释
① 〔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
② 〔邸〕旅店。
③ 〔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①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 〔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③ 〔恃〕依靠。
④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示 儿
[宋] 陆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爱国主题
示 儿
[宋] 陆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不同之处?
示 儿
[宋] 陆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不同之处?
补充资料




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侵,汴京失陷。宋高宗赵构领着臣子仓皇南逃,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大片国土落于金兵铁蹄之下,百姓陷于战乱之中,流离失所。
补充资料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九州
中原
南宋地图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明知“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何还要“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一直期盼着祖国统一,可惜直到去世都没有等到这一天。虽然陆游心里十分沉痛,但是从未绝望。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补充拓展
遗民
游人
补充拓展
遗民
游人
补充拓展
遗民
游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
“游人”?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暗示南宋的权贵们天天醉生梦死。
“游人”在这里特指南宋的统治者和权贵们。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
嘲讽 无奈
示 儿
[宋] 陆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①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 〔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③ 〔恃〕依靠。
④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乙亥杂诗》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
写作背景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需要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
“生气”?“风雷”?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及尖锐猛烈的变革。
作者借诗句来表达自己想改革现状的强烈愿望。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明清朝选拔官吏用八股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中举的知识分子,都能享受一些特权,可以免除差役和税粮,进士都有官做。但是,这些人很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这种科举制度单一、陈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许多有志之士壮志难酬。
小资料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政府政治腐败,扼杀人才,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死气沉沉的 局面的强烈不满,呼唤风雷般的力量来实现社会变革,振兴国家。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在20岁的时候,陆游初出茅庐,却立下报国之志——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在48岁的时候,陆游奔赴前线,抗金杀敌,在满天飞雪中,他这样高唱——
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
在52岁的时候,他又一次因为主战而被罢免,大病不起,退隐山阴,但他仍然坚定地说——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在68岁的时候,这位年将古稀的老人终日缠绵病榻,可是他想的依旧是——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在85岁的时候,他依然没有盼来王师的军队,面对自己盼了一辈子的事情,这位老人留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首诗——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假如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你会怎么做?
兴办教育事业
不拘一格重用人才
积极纳谏
培养人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