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课件(共24张PPT)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课件(共24张PPT)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4.1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1.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灭火方法的应用,学习用化学视角去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常见灭火器及使用原理。
燃烧在工业、农业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给人带来灾难,当我们遇到着火的情境,应该怎样灭火呢?
火箭发射
森林着火
工业炼钢
什么是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
例如:燃放鞭炮就是使火药在极小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
家庭用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可燃性气体聚集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等有限空间里,遇到明火就会急剧地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
之前学习过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验纯,你知道为什么吗?
纯净的氢气燃烧
氢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氢气、氧气混合后点燃
爆炸极限: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 4.0%~74.2%
CH4 5%~15%
CO 12.5~74.2%
面粉加工厂,媒粉加工厂、汽车加油站等都贴有如图标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下列灭火事例和原理
油锅着火
纸张着火
森林着火
锅盖盖灭
蔬菜熄灭
用水浇灭
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吹灭
砍伐树木制造隔离带阻断
隔绝氧气
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
森林大火
如果遇到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灭火
1.火场火势不大,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器材将火扑灭
2.不要慌张,沉着应对,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向消防队详细报告失火详细地址和燃烧物质,留下报警人信息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1.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气球爆炸、车轮胎爆炸等。
煤气罐爆炸、炸弹爆炸等。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2.可燃物的燃烧和爆炸是两个化学反应吗?
同一个化学反应,两种不同的反应现象。
思考与交流:
生活中你遇到过以下的情况吗?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燃气燃烧出现黄色火焰
燃气燃烧出现蓝色火焰
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燃料不能充分燃烧。
构建能量模型
我们能不能把燃烧的能量变化的过程
转换成化学模型
反应物(化学能)
生成物(能量)
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释燃烧
活动三 利用模型解释燃烧
【实验步骤】
在烧杯中加入热水,把一小块白磷放入热水中。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
白磷
热水
红磷
白磷
1.燃烧引起的爆炸
(1)爆炸的原因
① 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② 如果氧气的浓度较高,或可燃物(气体、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发生爆炸。
燃烧可能引发爆炸,如火药的爆炸、节日燃放的烟花爆竹、用于拆除旧建筑物的定向爆破以及用于矿物开采的爆破等。你认为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1.燃烧引起的爆炸
(2)粉尘爆炸实验
取一个容积为 500~1 000 mL 的圆筒形无底塑料瓶(如装食用油的瓶子),倒置固定在铁架台上。从瓶塞处插入一根玻璃导管,导管连接一根橡胶管,瓶颈处装一些干燥的细面粉。在瓶内壁上方粘一截点燃的蜡烛,瓶底盖上一张硬纸板,如图所示。从橡胶管往瓶中用力吹入空气,观察发生的现象
粉尘爆炸实验
3.灭火器及其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灭火原理】
将液态二氧化碳储存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适用范围】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存放场所的火灾
3.灭火器及其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灭火原理】
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适用范围】
能快速、高效灭火,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解释燃烧
如下图进行了实验改进,改进后的装置有什么优点?
白磷
热水
红磷
白磷
调节气压
环节二
揭秘火焰掌
手上有水,汽化吸热,降低温度,所以手达不到着火点,不会燃烧
实验原理
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剪掉蜡烛的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B.柴油发动机通过喷油嘴将柴油气化进入气缸,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
D.地铁的自动喷淋系统,喷水灭火原因主要是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

2.下列为“禁止放鞭炮”标志的是(  )
3.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
①氦气 ②氢气 ③一氧化碳 ④液化石油气 ⑤面粉粉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A
B
C
D


随堂测试
3.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升温至60℃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只有②中有燃烧现象
B.由①②现象说明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未
必燃烧
C.若继续水浴升温,则③中一定会燃烧
D.该实验能总结出燃烧的条件
C
随堂测试
4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一中热水的作用仅是提供热量
B.实验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
C.实验三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实验一中的现象也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