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之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之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KEWAIGUSHICISONGDU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重点)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难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素养)
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代以后被尊为“诗圣”。
代表作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
背景资料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他乡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整体感知
峨眉山月歌
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féng
精读细研
经常
听到
【译文】歧王府第里经常看见您,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唱歌。
几次
精读细研
经常
听到
【诗词赏析】一、二句追忆李龟年出入达官贵人之家,间接说明当时的太平繁盛。
几次
精读细研
指今湖南一带
指李龟年
【译文】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我)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
暮春,阴历三月
精读细研
【诗词赏析】
第三句特意提起江南的好风景,大有“风景不殊,河山有异” 之叹。第四句以“落花时节”隐写世乱时艰。
用一“又”字将前后两相对照,有风光不再,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精读细研
“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诗中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精读细研
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
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念。
精读细研
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概括主题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