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季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题
少年正是读书时。为探索多样化的阅读方法,班级将开展系列专题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
活动一:爱朗读,感受文字的力量
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①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春天,阳光明媚,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嘹亮的歌声。夏天,热烈而又粗犷的雨一来,就是另一番风情: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地生长。秋天,田野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献给了济南的冬天。
②四季中,我最爱春天。春天美得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轴,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眼下,又将迎来百花盛开的春天,让我们静静等待,等待陌上花开,等待柳丝拂面,等待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待姹紫嫣红,万山红遍,到那时便可邀春同住,一起春天的故事。春天,是微笑着从凛冽的北风中挣扎着走出来的,曾历经冰冻三尺,备尝苦寒的滋味。人生也是这般,没人能幸运地过一生。在悠悠的岁月长河里总会这样的挫折,那样的坎坷,不跌跟头,我们长不大。
③让我们不惊不扰,不折不挠。在阳光下安然浅笑,在微风细雨中心怀浪漫,在岁月的洪流里淡定从容,活出自己的精彩!
1.(3分)请你为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粗犷( ) ②贮蓄( ) ③画轴( )
2.(3分)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争先恐后 镶上 填写 经历
B.前仆后继 染上 填写 经过
C.争先恐后 染上 谱写 经历
D.前仆后继 镶上 谱写 经过
3.(3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后,再从春阳里醒来,把积蓄一冬的力量爆发出来,在春雨中舒展、生长。
②苍茫大地上成千上万的草木从翠绿走向枯黄。
③它们还会随霜降赴一场久违的睡眠,在冬日里游一回大梦。
④四季流转,草木枯荣,一如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们。
⑤周而复始,耕种、劳作,在四季的轮回中书写生命的生生不息。
A.②③⑤④① B.①④②⑤③ C.①②④③⑤ D.②③①④⑤
2025年秋季七年级语文训练题(一)(共8页)第1页
4.(3分)小雯准备参加朗诵比赛,下面是从小雯朗诵稿中摘抄的两句话。请任选一句帮她标注重音,并说明观由(重音标注不超过两处。)
①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
②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5.(8分)《观沧海》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①,②。《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③,江春入旧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④。《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着诗人对人民同情,对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⑤,应傍战场开。《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⑥。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通过写现在之衰,来抒发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孤零的感慨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⑦。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之情的诗句是:⑧,一夜征人尽望乡。
活动二:会研读,聆听文化的和鸣
阅读与鉴赏(45分)
(一)小雯在阅读古诗文时做了读书笔记,请你和她一起整理完善。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①酒,千壶百瓮花门②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注释】①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②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
6.(2分)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抒情小诗。诗人来到凉州城中,看到了“”的春色和老人“”的场面。
7.(2分)诗中情景堪称盛唐时期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的风俗画。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边塞百姓的生活。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2025年秋季七年级语文训练题(一)(共8页)第2页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 ”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8.(4分)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相委而去(2)元方入门不顾
(3)魏文帝闻之(4)语其父钟繇曰
9.(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
10.(2分)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毓对曰 战战惶惶汗 出如浆。
11.(2分)关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语和人物刻画的主人公是陈太丘。
B.元方“入门不顾”表示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C.这则故事中可以得出,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
D.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意识到自己错了,想挽回元方好感。
12.(3分)【甲】【乙】两文都来源于《世说新语》,该书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甲】文选自《方正》篇,请结合下列三个门类的选编依据,判断【乙】文应该编入哪一个篇章,并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A.《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
B.《言语》:指人的口才辞令
C.《方正》:指为人正直
(二)小雯邀请你一起编辑班刊,在实践中探究写景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四季分明
2025年秋季七年级语文训练题(一)(共8页)第3页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虽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荫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地在大操场厚厚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惊讶冬天的如此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赋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
13.(2分)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南京银杏树夏天和冬天特点的词句。
(1)夏天:
(2) 冬天:…
14.(2分)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例如:用“”来比喻“春的短暂”;用“”来比喻“秋的成熟”。
15.(3分)品读第⑥段,如果采用“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恰当,为什么
2025年秋季七年级语文训练题(一)(共8页)第4页
(三)小雯邀请你探讨小说阅读方法,一起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红枣飘香
侯发山
①八路军走进老庙村的那天起,部队官兵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把一所破庙收拾一番就住了进去。他们每天到老百姓家里去,帮助老百姓重建被鬼子毁坏的家园,有的爬上房顶修缮房子,有的钻到灶间砌灶台……该吃饭的时候就回到破庙里,吃自己带的干粮。老百姓过意不去,有的拿出珍藏的粮食,有的把自家的皂角让战士们带回去洗衣服、洗头等。八路军纪律严明,没有一个接受老百姓的“小恩小惠”。
②杨静的帮扶对象是王大娘。王大娘的儿子和儿媳妇都被小鬼子杀害了,留下一个不满八岁的孙子小豆豆。杨静一边安慰王大娘,一边激励她,让她从悲痛中站起,和全国人民一道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去。在杨静的帮助下,王大娘的心情逐渐晴朗起来。有时候,杨静以小木棍为笔,沙土为纸,或用锅底灰涂在墙上,白粉土制成粉笔,教小豆豆认字。
③王大娘家的院子里有棵弯弯的枣树,枝繁叶茂,有着上百年的树龄。眼下正是秋天,枝头上挂满了枣子,嘟噜连串的,把枝头都压弯了。枣子红澄澄的,亮晶晶的泛着光泽,再有几天光景便该采摘了。这天眼看着天黑了,王大娘走到枣树前,伸手去摘枣。小豆豆跑了过来,嚷嚷道:“奶奶,奶奶,不要摘嘛!”王大娘说:“这枣子是给你杨阿姨吃的。”小豆豆一下子噘着嘴,显得很不乐意。王大娘说:“咋 不舍得让你杨姨吃 ”小豆豆看了正在给奶奶缝补褂子的杨静,说:“我,我想把这些枣子卖了,买枪打小鬼子!”王大娘笑了,说:“你杨姨他们就是打鬼子的!”小豆豆看了一眼杨静,又看了一眼奶奶,似乎不相信奶奶的话。杨静说:“小豆豆,奶奶说得没错,我们就是打鬼子的!”小豆豆的脸上这才漾出了笑意。
④杨静要走了,王大娘执意要把枣子给她,她不要。小豆豆呢,胳膊叉开挡住大门,说:“阿姨不拿不让走。”推让半天,杨静只好把枣子装进自己的口袋。回到驻地后,杨静把枣掏出来,借秤一称,一斤二两。于是,她按市价,用当时使用的货币,连夜送给王大娘。当时小豆豆还天真地问:“阿姨,为啥给钱啊 ”杨静说:“小豆豆,咱八路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⑤小豆豆又歪着头问道:“阿姨,啥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
⑥杨静就耐心解释道:“三大纪律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就是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
⑦小豆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⑧“嗨,有这样的部队咋能不打胜仗呢。”王大娘感慨道。
⑨又过了几天,杨静和王大娘坐在枣树下纳鞋底。忽然,枣树上落下几颗枣子,刚好掉到杨静身边的泥地上。
2025年秋季七年级语文训练题(一)(共8页)第5页
⑩王大娘捡拾起地上的枣子,在衣襟上擦了擦递给杨静:“闺女,吃吧,掉地上的,是老天爷让你吃呢。”
“大娘,这枣不能吃!”杨静摇摇头。
“又没有人知道,只管吃罢。”王大娘劝说道。
“大娘,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么会没人知道呢 ”杨静答道,边环顾四周, “豆豆呢,我给他带枪来了。”
“我在这儿呢。”说话间,小豆豆从高高的枝杈间猴子一般哧溜滑了下来。杨静这下明白了,祖孙俩为了让她吃到新鲜的枣儿,小豆豆爬上枣树轻轻摇晃树枝,落在地上的全是熟透的枣儿啊。杨静从背包里摸出一把木头手枪,朝小豆豆晃了晃,小豆豆高兴得涨红了脸。
一阵微风吹来,院子里飘荡着枣香,那样的沁人肺腑,润人心田,使人差不多要醉了。
16.(3分)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画线句子中的“小恩小惠”运用反语,准确地刻画出八路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高尚品德。
B.第②段画线句子中“晴朗”一词 ,生动形象地写出杨静的安慰、激励,让王大娘走出悲伤的阴霾。
C.第⑨段与第 段画线句子之间互相照应,交代了王大娘祖孙俩的良苦用心。
D.小说标题“红枣飘香”既是文章的叙事线索 ,也巧妙地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17.(2分)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大娘,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么会没人知道呢 ”杨静答道。

18.(3分)小说标题“红枣飘香”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9.(4分)读完这篇小说 ,小南同学决定把它编辑到班刊的阅读版块中 ,班刊阅读版块的主题有:“爱的篇章”和“往事钩沉”(注:“钩沉”是指探索深奥的道理或散失的内容),你觉得这篇小说放在哪个版块更合适 请简述理由。
2025年秋季七年级语文训练题(一)(共8页)第6页
(四)名著阅读课, “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教育观”专题,老师选择了两篇文章的片段,请完成20-23题。
【甲】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节选自《五猖会》)
【乙】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节选自《二十四孝图》)
20.(2分)在图书馆,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这书可有趣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太好玩了。
D.这书像人物画,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
2025年秋季七年级语文训练题(一)(共8页)第7页
21.(2分)自由是人性最深刻的需求,鲁迅在两篇文章中都写出封建教育对孩子自由天性的束缚,请写出文段中“父亲”“塾师”束缚孩子自由天性的具体表现。
22.(2分)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说“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哪两件事 ()
A. “子路负米”和“黄香扇枕” B. “陆绩怀橘”和“哭竹生笋”
C. “卧冰求鲤”和“芦衣顺母” D.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23.(2分)结合乙文,你觉得鲁迅认为儿童读什么样的书才能“满足幼稚的爱美的天性”让“他们的眼睛里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呢
活动三:乐分享,诉说心灵的觉醒
表达与交流(55分)
24.(5分)青春的路上,家人陪伴我们一起成长。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学校举行以“一路有你,春暖花开”为主题的联谊会,邀请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加。请为联谊会主持人写一段开幕词。(100字左右)
25.(50分)请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请以《一样的,不一样的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600字以上的散文。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任务二:岁月总是匆匆而过。伫立在时光深处,蓦然回首,你可能会有一次难忘的遇见——————或遇见一个人,或遇见一件事,或遇见一本书,或遇见一株开花的植物……那次遇见可能给你打开了一扇窗,让你走进了另一个精神世界……所以,我们要感谢那次遇见。
请以“感谢那次遇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5年秋季七年级语文训练题(一)(共8页)第8页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活动一:爱朗读,感受文字的力量(积累与运用)
  1.①guǎng ②zhù ③zhóu
  2.C
  3.D
  4.示例 1:选①,重音标在 “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理由:这两个词突出中国航天人敢于挑战、自主创新的精神,是他们实现航天梦想的关键,强调后能凸显航天人的品质与精神力量。
  示例 2:选②,重音标在 “一次次”“行稳致远”。理由:“一次次” 体现中国航天取得成就的频繁与持续,“行稳致远” 展现对航天未来发展的信心,强调后能突出航天事业的辉煌与前景。
  5.①星汉灿烂 ②若出其里 ③海日生残夜 ④随君直到夜郎西 ⑤遥怜故园菊 ⑥思君不见下渝州 ⑦落花时节又逢君 ⑧不知何处吹芦管
  活动二:会研读,聆听文化的和鸣(阅读与鉴赏)
  (一)古诗文阅读
  6.道旁榆荚巧似钱;七十仍沽酒(或 “千壶百瓮花门口”)
  7.安宁祥和(或 “闲适自在”“富足安定”)
  文言文阅读
  8.(1)委:舍弃 (2)顾:回头看 (3)闻:听说 (4)语:告诉,对…… 说
  9.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
  10.毓对曰 / 战战惶惶 / 汗出如浆
  11.A
  12.【乙】文应编入《言语》篇。理由:《言语》篇侧重人的口才辞令,乙文中钟毓、钟会面对魏文帝的提问,分别以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回应,既体现出对皇帝的敬畏,又展现出敏捷的思维与出色的表达能力,口才辞令鲜明,符合《言语》篇的选编依据。
  (二)《四季分明》阅读
  13.(1)夏天:亭亭玉立,碧荫如盖 (2)冬天: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
  14.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人到中年
  15.不恰当。第⑥段写南京冬季时,新同学第一次见到雪的兴奋,展现冬季的生机与新奇,像年轻人初次体验世界的惊喜;而 “老年人” 常象征衰老、沉静,与文中冬季带给人的鲜活感受不符,无法体现南京冬季的独特魅力与带给人的惊喜,所以不恰当。
  (三)《红枣飘香》阅读
  16.A
  17.运用语言描写,杨静的话简洁有力,“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强调即使无人看见,也要坚守纪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八路军官兵严格遵守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清正廉洁的品质,体现出杨静对纪律的坚守与正直的品格。
  18.①指王大娘家枣树上红枣散发的沁人香气;②象征王大娘祖孙对八路军的关爱与深情,如祖孙俩想让杨静吃枣的心意;③象征八路军与老百姓之间军民互助、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④象征八路军纪律严明、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如杨静坚持为枣付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19.放在 “爱的篇章” 更合适。理由:小说中充满浓浓的爱意,王大娘祖孙想把红枣送给杨静,体现对八路军的关爱;杨静帮助王大娘走出悲痛,教小豆豆认字,还送小豆豆木头手枪,体现对老百姓的关怀;八路军与老百姓之间互相关爱、亲如一家,“爱的篇章” 能准确概括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而 “往事钩沉” 更侧重探索散失的内容,与小说主题不符,所以放在 “爱的篇章” 更合适。
  (四)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20.C
  21.父亲:在 “我” 满心期待去看五猖会时,强迫 “我” 背《鉴略》,背不出就不准去,剥夺 “我” 看会的自由,束缚 “我” 的天性;塾师:禁止、呵斥小学生看略有图画的本子,甚至打手心,压抑孩子爱美的天性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束缚孩子的自由。
  22.D
  23.鲁迅认为儿童应该读有精美图画、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儿童审美与认知特点的书,能满足孩子幼稚的爱美的天性,让孩子感受到快乐与趣味,而不是枯燥、刻板、压抑孩子天性的书籍。
  活动三:乐分享,诉说心灵的觉醒(表达与交流)
  24.亲爱的家长、同学们,大家好!五四青年节如约而至,在这充满朝气的日子里,“一路有你,春暖花开” 主题联谊会正式开启。青春路上,家人的陪伴如暖阳,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今天,让我们携手家人,分享成长点滴,共赴这场温暖的相聚,愿我们在彼此的陪伴中,收获满满感动!
  25.示例 1:
  一样的校园,不一样的我
  踏入初中校园,看着熟悉的教学楼、操场,还有那棵老槐树,一切似乎和小学时的校园没什么不同,可我知道,这里的我,早已不一样。
  小学时的我,总是躲在人群后面,上课不敢举手发言,遇到问题也不敢主动请教老师。记得第一次在小学课堂上,老师提问我,我紧张得声音发抖,话都说不完整,从那以后,我更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但进入这所初中,班主任李老师的一句话改变了我。她在班会课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勇敢迈出第一步,就能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那天起,我试着改变。课堂上,我强迫自己举起手,即使回答得不够好,老师也会鼓励我;遇到难题,我不再退缩,主动找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
  现在的我,不仅能在课堂上自信发言,还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的同学和老师,我不再紧张,而是从容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一样的校园,一样的学习环境,可我已经从那个胆怯的小女孩,变成了自信、勇敢的初中生。这段成长,让我明白,只要愿意改变,就能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示例 2:
  感谢那次遇见
  遇见那本《小王子》,是我成长中最幸运的事。那是一个周末,我在书店闲逛,随手拿起一本封面画着小王子和狐狸的书,从此,我的世界多了一份温暖与思考。
  在此之前,我总觉得读书是枯燥的任务,直到翻开《小王子》。书中,小王子从 B-612 星球出发,拜访不同星球上的居民,最后在地球与狐狸相遇。狐狸说的 “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的小美好,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以前,我总忽略身边的温暖:妈妈每天早起为我做的早餐,爸爸陪我打球时的耐心,同学在我难过时的安慰。读完《小王子》,我开始留意这些细节。每天早上,我会对妈妈说 “谢谢”;和爸爸打球时,我会认真感受每一次传球的快乐;同学需要帮助时,我会主动伸出援手。
  《小王子》让我学会用心观察生活,懂得珍惜身边的爱。感谢那次遇见,它像一盏灯,照亮我成长的路,让我成为一个更懂得感恩、更热爱生活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