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首(qiào) 窒息(zhì) 由衷(zōng) 惨绝人寰(huán)
B.篡改(cuàn) 颁发(bān) 杀戮(lù) 深恶痛疾(wù)
C.匿名(lì) 要塞(sài) 悄然(qiāo) 屏息敛声(bǐng)
D.滞留(zhì) 禁锢(gù) 炽热(zhì) 锐不可当(dǎ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初衷 教诲 躁热 眼花瞭乱
B.泻气 镌刻 不逊 正禁危坐
C.浩瀚 劳禄 妄图 沓无消息
D.仲裁 遁形 崎岖 诚惶诚恐
3.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文学巨匠们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表达力,留下了无数令人赞叹的篇章。他们对人性的剖析入木三分,往往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揭示出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与挣扎。为了在作品中传达自己的思想,他们殚精竭虑,不断探索与思考,从各个角度审视世界。他们的文字,直击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弱点,如雷霆万钧,振聋发聩,唤起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而他们的著作,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充满张力,让读者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兴奋,时而沉思。
A.入木三分 B.殚精竭虑 C.振聋发聩 D.抑扬顿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使各类共享经济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对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影响与日俱增。②共享经济理念之所以受热捧的原因,是因为两种优势: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再利用,用户需求的个性化配置。③但是,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快速成长过程中也面临治理手段跟不上发展形势的问题。④我们要解决、重视并发现其引发的各类问题,不能因噎废食。
A.① B.② C.③ D.④
二、语言表达
5.学习了新闻单元,同学们举行了新闻采写的综合实践活动。阅读下面材料,假如你有幸能够采访到航天员邓清明,请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三名宇航员中,有个面孔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航天员邓清明。今年56岁的邓清明,是我国第一批航天人,曾三次进入飞天备选名单,可每次又与飞天梦擦肩而过。庆幸的是,邓清明从未放弃过飞天梦,并一直坚持训练。这次,他终于圆梦。他走出舱时说:“回到地球的怀抱,回到祖国的怀抱,看到这么多亲人,我非常高兴,非常幸福。25年的飞天经历,让我更加坚信梦想的力量,更加相信坚持的力量,无论年龄多大,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邓清明坚守的日日夜夜,有果敢和坚毅,有期待和梦想,也有一次次的失落与煎熬,但是梦想的力量,让他坚持下来,终在56岁飞天归来。
6.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用一句简洁的语言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20字左右)
本报讯 近日,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第四批“天府旅游名牌”拟命名名单的公示》,公示第四批拟命名发布的天府旅游名镇、天府旅游名村、天府旅游名宿、天府旅游名导、天府旅游名品名单,其中,复兴村拟入选第四批“天府旅游名村”。复兴村位于洪雅县瓦屋山镇,距县城约90公里。走进复兴村,古朴的气息迎面而来,干净的道路和充满青羌元素的建筑相互衬托,别具一格。在复兴广场,青羌民俗博物馆、乡村振兴中心陈列两侧,处处彰显羌风楚韵。俯瞰复兴村,群山环抱中,古色古香的建筑星罗棋布,犹如尘世间的世外桃源。近年来,复兴村依托优质生态环境、传统村落、青羌文化等特色,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结合现有传统建筑风貌,打造具有“羌风楚韵”的人文旅游文化项目。如今,随着文旅发展,村子逐渐热闹起来。
(摘自24年9月3日《眉山日报》有删改)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①。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
奴乘间再拜而告曰:“吾侍相公久矣,门下奴仆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因泣下不止。
齐贤悯然曰:“予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②百官,志在激浊扬清③,安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②进退:任免。③激浊扬清:揭露丑恶,发扬正气。
7.对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字典,“尝”有“辨别滋味、经历体验、曾经”等义项,“尝为江南转运使”中的“尝”应选“曾经”。
B.联系成语“一而再,再而三”,可推知“再拜”中“再”在文中的意义为“两次”。
C.联系课文“念无与为乐者”,“念汝事我久”中的“念”是考虑、想到的意思。
D.“予欲不言”中“予”的意思是“我”,与下文“今予汝钱”中“予”的含义相同。
8.对文中画曲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 B.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
C.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 D.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
9.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齐贤做宰相后,有志于揭露官场丑恶现象,发扬正气,为官正直。
B.张齐贤看到仆人偷盗银器没有当面揭穿,后来他本也不愿再提及此事。
C.张齐贤不仅没有追究偷盗者的责任,还给了他钱财让他自寻安家之所,说明他仁爱大度。
D.张齐贤升任宰相后,门下的仆人都得到了升迁。
10.把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 (2)奴震骇,泣拜而去。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江楼感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虚实结合,给人以无限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B.第一小句中的“独”字,写诗人处境之寂寞,身边无人陪伴,因而在这样一个月凉如水的夜晚独自出行。
C.第三小句“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因无人陪伴所以才找来旧友,同上江楼望月赏景。
D.“风景依稀似去年。”风景还是去年一样的风景,可旧友却不知何处,与晏殊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12.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月光如水水如天”的画面。
五、名句名篇默写
13.根据下面情境,在横线上补写诗文名句。
祖国万里河山,风景如画。无数的文人墨客妙笔生花,把一幅幅山河画卷收进中国文学的宝库。“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是王维笔下雄浑壮阔的边塞风光;“ ,良多趣味”(《三峡》)是郦道元眼中的三峡美景;“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是崔颢展开的一幅空明而又辽远的画卷;“风声一何盛, ,”(《赠从弟》)是刘桢眼里傲雪凌霜的松柏图;“⑤ ,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绘就的月下江景图。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医学“核弹”杀死肿瘤细胞于无形
①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后,尝试把镭植入肿瘤中,用镭的“核辐射”治疗癌症,医学界称为“居里疗法”。后来,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证实了这种“核辐射”是一种带正电荷的氦离子,称之为“阿尔法射线”,他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②阿尔法射线在肿瘤治疗中日益受到科学家和医生的重视。日前,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教授余飞团队发现基于阿尔法射线的免疫协同疗法或许有望攻克肿瘤。
③阿尔法射线有能量强、射程短、耐乏氧、易防护四大独特优势,极有可能是未来的医学“核导弹”,因此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日益受到重视。
④余飞团队在无数次实验后发现,阿尔法射线除了能高效歼灭肿瘤细胞,还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活力,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更重要的是,在相同的吸收剂量下,阿尔法射线可诱导更高水平的dsDNA断裂和肿瘤相关抗原释放,从而更高效地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具有从免疫途径发挥更强大抗肿瘤效应的潜力。
⑤肿瘤免疫治疗通过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抵抗肿瘤生长,诱导产生持久的临床反应,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只有大约20%的患者从中获益,且易复发。余飞团队独辟蹊径,开发出一种“基于阿尔法射线的免疫协同疗法”,将发射阿尔法射线的放射性核素211At作为核心成分,具有无毒、亲水、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体内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该疗法不影响肝肾功能,对重要组织器官(心肝脾肾肺)没有损伤,未来有望进一步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为其提供新型治疗模式。
(选自《文摘报》2023年2月4日)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肿瘤免疫治疗能延长所有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B.基于阿尔法射线的免疫协同疗法,现已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中,为其提供了新型治疗模式。
C.基于阿尔法射线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它极有可能是未来的医学“核导弹”。
D.基于阿尔法射线的免疫协同疗法能攻克肿瘤治疗难题。
15.下面选项不属于阿尔法射线功能的是( )
A.更高效地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具有从免疫途径发挥更强大抗肿瘤效应的潜力。
B.高效歼灭肿瘤细胞。
C.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活力,激活自身免疫系统。
D.有能量强、射程短、耐乏氧、易防护四大独特优势。
16.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
A.本文依次介绍了阿尔法射线的概念、功能、特点和前景。
B.“居里疗法”是把镭植入肿瘤中,用镭的“核辐射”治疗癌症。
C.余飞团队发现基于阿尔法射线的免疫协同疗法,体内安全性大幅提高。
D.卢瑟福发现了“阿尔法射线”,他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互助式旅游成为新趋势,“听劝体”旅游笔记走红,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求助前方实况”、“旅游我会听劝”、“出游白名单”、“本地人忠告”、“旅游避雷”等成为热门词条。在某社交平台,“旅游听劝”类的热门笔记,关注、点赞、评论量一直保持在较高位。
(选自《电商报》有删改)
材料二
①“听劝式”旅游的基础是兴趣相同、需求相同,比如都热爱某一类美食、某一类美景,甚至某一类消费方式。而这些相同点也指向了文化需求的相同、价值观的相近。生存在数字化世界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化身为数据,而每个人也成为信息本身,被其他信息所关联。“听劝式”旅游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信息的筛选方式,目的是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找出“我”所需要的、符合“我”的需求的那些信息。受众会因为对相关事件感兴趣,从而寻求与自身兴趣相契合的群体,也会由于个体对环境的陌生感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当大多数观点相同时,会形成强有力的共鸣,从而将偶发性行为转为一种认知追随行为,甚至通过转发分享来加强认知与归属感,组建成一个有粘性的新型关系——趣缘社会。
②趣缘社会于经济、消费作用巨大。在趣缘社会中,人们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聚在一起,这为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消费群体。例如,喜欢户外运动的人们可以组成户外运动俱乐部,这些俱乐部组织各种户外活动,如徒步旅行、攀岩、冲浪等,这些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加入,从而为旅游产业提供更多的消费者和市场份额。反过来,在旅游过程中,人们可以结交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不同趣缘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从而推动趣缘社会的发展。
③当然,也存在着问题。在趣缘社会中,人们容易过度沉迷于自己的兴趣领域,而忽略其他人的观点和需求。这在旅行中,往往表现为在互联网上接触到的大部分信息都是自己感兴趣或认同的内容,导致了旅行中视野和思维的局限性。同时,一些网红景点内容可能会刻意迎合观众口味和需求,导致人们在旅途中的所见单调趋同。
(选自光明网《听劝式旅游为何风靡》有删改)
材料三
网友观点
①观点A:“劝告”是过来人的“掉坑”与艰难“爬出来”以后的肺腑之言,是随时可拿来翻阅的“救急指南”,还能体验一些计划之外的偶遇和惊喜。
②观点B:网上的“劝告”虽发自肺腑,但还应保持开放心态,积极接触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以免忽略那些不在“劝告”中,却打动人的一程一景,一花一草。
③观点C:“听劝式旅游”是把网友当作ChatGPT来用,用“社群智能”来指导自己的旅行。在劝告者这一端,自己的举手之劳,能影响别人的旅行计划,这也能给他带来巨大的价值感。
④观点D:网络世界的“听劝”,应注意把握网络社交的分寸与边界,要注意信息辨别,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和安全。
1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劝式”旅游的基础是兴趣相同,需求相同,所以文化需求和价值观是完全一致。
B.十一假期里,景德镇成为游客心中十大“烟火气”城市之一。
C.互助式旅游风靡的主要标志是“听劝体”旅游笔记的出现。
D.“听劝式”旅游的目的是为了相互帮助,分享。
18.根据网友观点,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
A.“听劝式”旅游,是网友利用ChatGPT来指导自己的旅游出行。
B.“听劝式”可以通过他人“掉坑”经历,避免自己旅游“踩坑”。
C.网络听劝,我们要注意保护隐私,辨别信息的真伪。
D.“听劝式”式旅游虽好,我们也不能完全“听劝”,还是应该积极接触不同观点与文化。
19.趣缘社会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外婆的身影
邓宗良
①外婆坐在灶间矮矮的凳子上,往灶膛里送稻草,我的背挨着她的背,两只小手玩着火柴盒里的蚕,或反反复复翻看一本小人书。外婆冲着灶膛的脸,烤得通红,额头挂满了汗珠。她手里的蒲扇总是伸到背后,不停地给我扇风。
②外婆家的庭院不大,铺着的红砖早就变成青灰色,缝隙里长着毛茸茸的绿苔,外婆天天用笤帚扫。靠近排水口的那一面墙,绿苔从墙脚一直爬到了墙顶,像是被外婆从地面赶到了那里。
③外婆早就驼背了,看上去显得更加矮小。她天没亮就开始忙,一直忙到天黑,忙得连直起腰的工夫都没有,我总觉得这造成了她的驼背。然而她走得飞快,摆动的双手就像划起来的小船桨。她在庭院里走,在小巷里走,在街市里走,像一团被风吹动的影子,轻盈地飘来飘去,永远停不下来。只有到了晚上,饭桌收拾干净了,灶台收拾干净了,一家人的衣服洗好晾起来了,外婆才在院子里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坐下来前,她从水缸里舀上一盆水,在脸上打上肥皂,使劲地洗去一天的汗渍和尘埃。她的双眼在满脸的肥皂泡沫里张开着,好像还在惦记着什么。忙碌一天后坐在院子里跟我母亲聊天,是外婆最惬意的时刻。外婆没说几句话,就打起瞌睡,一小会儿又清醒了,问:“说到哪儿啦?”这场景舒适,慵懒。三代人想到哪儿聊到哪儿,前言不搭后语;闪烁的星星、不知不觉移动着的月亮,像稔熟的邻居,像永不更换的舞台布景,陪着我们打发时间;外公割回来的青草里,昆虫唧唧地欢叫;拴在小厢房里的小牛犊,反刍的咀嚼声循环往复,让人昏昏欲睡。
④外婆掌管着这个大家庭,一切都装在她脑袋里。外婆不识字,不会记流水账,一个家庭全部的收入和支出,想象不出她是怎么管的。女人管钱,是当地习俗。外公挣的钱,回家就扔到饭桌上,一分都不留,出远门需要用钱,跟外婆要就是了。外公欠了谁多少钱,告诉外婆,外婆也不多问一句,马上还给人家。大小节日目不暇接,需要什么外婆总是备好;亲戚邻居中谁有红白喜事,外婆都心里有数。
⑤外婆对外公年迈的父亲——她的公公,很是孝顺,像供奉着一尊神仙。外公还有个弟弟,兄弟俩轮流接老父亲到自己家,一个月一换。这是给俩媳妇出的试题。老人家已经走不动了,每次轮换都是外公兄弟俩抬着。老人家一团白花花的胡子,像变魔术似的从鼻孔呼出来,颇有飞瀑直下的气势。没有晚辈的孝顺,老寿星哪来的怡然自得和气定神闲?伺候老寿星,外婆树立了标杆,家人外人都这么说。外婆总是买最新鲜最肥美的鲜鱼,清水煮熟,配上软米饭、切碎的嫩菜心、香浓的鱼露,摆放到老寿星面前的小饭桌上。米粒和碎鱼渣会落在他亮晶晶的长胡子上,守在一旁的外婆用毛巾轻轻擦掉。老寿星笑眯眯的,真像年画里的千年老寿星。
⑥外婆的舞台就是这个小小的宅院,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色,她都要一一安顿好。儿子该娶媳妇了,她准备体面的礼金,布置好婚床,操持好婚宴。三个女儿一个个出嫁了,她一视同仁准备好像模像样的嫁妆。嫁出去的女儿们,憋屈时会回来跟她哭诉,她陪着掉眼泪,然后用一席暖心的话宽慰女儿,给女儿找到回婆家的妥帖的理由,准备婆婆喜欢的礼物。宅院里的故事平平淡淡,日出日落,年复一年,日子就像小镇坡地下的小溪,清澈,平静,缓慢,悠长,永不会干枯。
⑦每年入冬后,外婆都要准备过年的年糕。门楼间有舂米的石臼,外婆叫来我母亲帮忙。母亲拉着挂在屋顶的绳子,踩着石臼翘板的一头,反复撞击石臼里泡好的糯米。“咚咚”的舂米声,填满了宅院。外婆驼着背,几乎趴在石臼边,木杵升起的每一个瞬间,她的手就灵巧地翻动一下石臼里的糯米,天衣无缝。外婆这个动作,一做就是半天。她的身影好像融化在这个场景之中。
⑧宅院里劳作的声响、雨声、风声,轻重缓急,若隐若现,一年四季各不相同,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在熟悉的声响里,外婆的身影逐渐变得更矮,更小,动作也更缓慢。最后,不知是外婆带走了这些声响,还是这些声响带走了外婆。
⑨我在离家乡很远的北京工作。外婆快不行时,叮嘱我母亲不要告诉我,不要让我为了送她来回跑。外婆到了这个时候还念叨着,这孩子从小身体就不好,常肚子疼得满地打滚,不知现在还疼不疼。之前每次回老家见到外婆,她也都会问我肚子还疼不疼。问这话时,外婆慈祥的目光像水一样柔软,落在我的眼睛上,也落在我的心坎里。
20.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外婆的身影”为线索,详写外婆忙碌的一天,掌管全家的钱账,做年糕;略写灶间烧火给我打扇,照顾她的公公,临终前还念叨我。
B.第①段描述外婆在灶间忙碌的场景,展现了外婆的勤劳和慈爱,也体现了她对孙辈的深深关爱。
C.文章第⑧写外婆的身影,照应文题,照应前文,是文章情感发展的延续,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深沉情感,为下文外婆离世做铺垫。
D.本文语言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修饰,作者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准确地传达出情感的深度和生活的真实。
21.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闪烁的星星、不知不觉移动着的月亮,像稔熟的邻居,像永不更换的舞台布景,陪着我们打发时间。(从修辞角度赏析)
(2)外婆总是买最新鲜最肥美的鲜鱼,清水煮熟,配上软米饭、切碎的嫩菜心、香浓的鱼露,摆放到老寿星面前的小饭桌上。(从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赏析)
22.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外婆的人物形象。
七、名著阅读
23.“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结合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阅读体会,谈谈你对“红”的理解。
八、作文
24.微写作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与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这是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写雨的片段,回忆一下你经历的一场秋雨情景,也调动各种感官,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写一个200字左右描写秋雨的片段。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
在鲁迅笔下,恩师藤野先生是个伟大的人;在朱德心里,母亲永远是他要感激的人;而茨威格认为,列夫·托尔斯泰其貌不扬却有着一双目光深邃而犀利的眼睛洞察世事。他们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在你的生命中,你是否曾被“那个人”深深地打动了呢?是否有人为你留下了那一缕特别的光亮呢?
以“因为有你”为题作文,写一写那个于你而言特别的他(她)。
要求:(1)卷面整洁,书写清晰;(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3)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有具体事件和细节描写;(4)诗歌除外;(5)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示例:一、从梦想与坚持角度:1.邓清明老师,25年的坚守,一次次与飞天梦擦肩而过却从未放弃,支撑您的动力是什么?2.当得知自己终于能执行神舟十五号任务时,那一刻您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从训练与挑战角度:1.25年的训练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的?2.这么多年的训练,您觉得自己在心态和技能上有哪些重要的变化?
三、从感悟与期望角度:1.对于那些同样怀揣梦想却在奋斗路上遭遇挫折的人,您有什么建议?2.您对我国未来的航天事业有怎样的期望?
四、从家庭与支持角度:1.在这漫长的25年里,家人对您的支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您最想对家人说些什么?
6.示例:复兴村拟入选第四批“天府旅游名村”。
7.D 8.C 9.D 10.(1)齐贤在门帘后看得清清楚楚却没有过问。 (2)仆人感到十分震惊,哭着拜谢后就离开了。
11.C 12.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光在江面熠熠闪动,恍惚觉得满是星星的天空就在脚下。
13. 大漠孤烟直 清荣峻茂 芳草萋萋鹦鹉洲 松枝一何劲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14.C 15.D 16.A
17.B 18.A 19.示例:优点:①为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消费群体。②可以结交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可以促进不同趣缘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不足:①人们容易过度沉迷于自己的兴趣领域,而忽略其他人的观点和需求。②一些网红景点内容可能会刻意迎合观众口味和需求,导致人们在旅途中的所见单调趋同。
20.A 21.(1)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将“闪烁的星星、不知不觉移动着的月亮”比作“稔熟的邻居”“永不更换的舞台布景”,赋予了星星、月亮人的动作,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代人聊天时惬意、温馨、其乐融融的场景,语言富有诗意,③表达了作者对儿时生活、对外婆的怀念之情。 (2)①这句话是对外婆的动作描写,用了“买”“煮熟”“配上”“摆放”一系列动词,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做饭动作娴熟,为公公做的饭菜美味可口,③表现了外婆对公公的孝顺。 22.①勤劳辛苦。每天从早忙到晚烧火做饭、打扫庭院、洗衣服等:每年入冬后精心准备过年的年糕。②持家有方。虽不识字,但她掌管着家庭全部的收入和支出,井井有条;操持儿女的婚嫁,恰当体面。③孝顺慈爱。对待公公孝顺;对待儿女善解人意;对待家庭事务精明能干;对待“我”她温柔慈祥,她是一个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妇女。
23.示例:“红”是一种信仰,是红军精神:①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困难,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③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④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⑤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精神。
24.示例:秋雨悄然而至,天地间似拉开了一层轻纱,朦胧间,世界柔和又沉静。细细的雨丝像无数银色的绸带,从天空垂落,轻轻拍打着窗外的树叶,发出“沙沙”的浅唱。雨滴敲击在屋檐上,那声音时而急促如鼓点,时而柔缓如琴音,耳畔仿若听见大自然的交响乐。空气中飘起一阵清甜的泥土气息,夹杂着秋叶的淡淡香气,沁人心脾。行人撑着五彩缤纷的雨伞,伞面轻吻着雨珠,微微振动,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花在雨中摇曳生姿。这场秋雨如梦似幻,将大地涂抹成一幅晕染着湿润与静谧的水墨画。
25.例文:
因为有你
夜,深了,城市的喧嚣渐渐隐去,月光如水,透过窗户洒在我的书桌上。我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目光落在了那张微微泛黄的照片上,照片中的你笑容依旧温暖,思绪也随之飘远……
你是我的小学数学老师,姓林。还记得初次见你,你扎着利落的马尾,穿着一袭素色连衣裙,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那时的我,性格内向,在班级里总是默默无闻,数学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然而,你并没有忽视我。课堂上,你总是用那温柔而坚定的眼神鼓励我积极回答问题,哪怕我的答案并不完美,你也会耐心地引导我找到正确的思路,给予我肯定和表扬。课后,你还会把我叫到办公室,为我单独辅导作业,一遍又一遍地讲解那些我弄不明白的数学题,直到我完全掌握。
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我考得很差,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我觉得自己太笨了,怎么努力都学不好数学。你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
“孩子,一次考试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你不放弃,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你的话如同春日里的暖阳,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让我重新燃起了对数学的希望。
在你的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逐渐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我开始主动和同学们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你。
后来,小学毕业,我去了其他学校读书,与你见面的机会也少了。但你的教诲和鼓励,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每当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你那温暖的笑容和鼓励的话语,便又充满了勇气和力量。
林老师,因为有你,我的小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因为有你,我找到了自信,学会了坚持;因为有你,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是爱与关怀。你就是我生命中的那一缕特别的光亮,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成长的路上不再迷茫。
月光依旧,我轻轻地拿起照片,将它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带着满满的感激与思念,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知道,你一直都在我心中,给予我力量,伴我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