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10月考试高二化学参考答案1-5: DBCAB 6-10: DCDBC 11-14: BDCC15答案:(1)放热(2) 0.1MPa 温度一定时,该压强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经很高了,再增压转化率变化不大,且对设备、材料要求高不经济(3)在相同压强下,低于400度,速率太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高于500度升温反应逆向移动三氧化硫的产率降低;400-500催化剂的活性最好(4)否 (5)浓硫酸 (6)小于16答案:17答案:18:问题一:(1): ①②⑦⑨⑩ (2): ⑥ (3): ⑤问题二:(1):(2): 根号五(3):问题三:(1):(2):问题四: B(1)-664(2)0.02320.1411.19Y) (2()×()(3)BC答案:(1)一45(2)(‖)氮氮三键的键能最大,使其断裂需要的能量最多(3)①1的反应,增大压强其平衡正向移动,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越大②图4③33.33%336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10月考试高二 化学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不得随意在答题卡上涂改、乱画。使用黑色中性笔,认真规范答题,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透明胶等方法改错。考试结束后,试卷本人留存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下列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强电解质 盐酸 H2SO4 铜 BaSO4弱电解质 H2CO3 CH3COONH4 Mg(OH)2 HCN非电解质 乙醇 葡萄糖 H2O CO22.在一容积不变,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s)Y(g)+Z(g),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不变C.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D.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aHCO3的水溶液:NaHCO3===Na++H++COB.熔融状态的NaHSO4:NaHSO4===Na++H++SOC.NaHSO4的水溶液:NaHSO4===Na++H++SOD.H2S的水溶液:H2S2H++S2-4.H2O2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的能量变化为E1-E2B.Fe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H2O比H2O2稳定5.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ΔH为-57.3 kJ·mol-1,辛烷的燃烧热ΔH为-5 518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SO42- (aq)+2Na+(aq)+2OH-(aq)=Na2SO4(aq)+2H2O(l) ΔH=-57.3 kJ·mol-1B.KOH(aq)+H2SO4(aq)=K2SO4(aq)+H2O(l) ΔH=-57.3 kJ·mol-1C.C8H18(l)+O2(g)=8CO2(g)+9H2O(g) ΔH=-5 518 kJ·mol-1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H=-5 518 kJ·mol-16.反应4A(s)+3B(g)= 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1,表示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是3∶2∶1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1D.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C表示是0.3 mol·L-1·min-17.氨是化肥生产工业的重要原料。传统的Haber—Bosch法目前仍是合成氨的主要方式,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其生产条件需要高温高压。近来电催化氮气合成氨因节能、环境友好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下列有关Haber-Bosch法合成氨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ΔS<0B.将氨气及时液化分离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当2v(H2)正=3v(NH3)逆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提高体系的压强可增大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氯水光照下颜色变浅B.CaCO3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C.打开啤酒瓶有大量气泡冒出D.2NO2(g)N2O4(g)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9.环己烷(C6H12)有椅型、半椅型、船型、扭船型等多种结构,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同结构的势能不同,它们的相对势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结构中,半椅型结构最不稳定B.相同条件下,椅型转化成扭船型的速率比逆向转化的快C.C6H12(椅型)=C6H12(船型) ΔH=+28.9kJ mol 1D.加热有利于椅型转化成扭船型10.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或加热均可使CH3CO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B.0.1 mol·L-1的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c(CH3COO-)·c(H+) 减小C.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纯醋酸,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D.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减小11.已知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CO2吸热,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放热。关于下列△H的判断正确的是( )CO32-(aq)+H+(aq)= HCO3-(aq) ΔH1 HCO3-(aq)+H+(aq)= H2CO3(aq) ΔH2H2CO3(aq)CO2(g)+H2O(l) ΔH3 CO2(g)+H2O(l)+CO32-(aq)=2 HCO3-(aq) ΔH4A.ΔH1<0,ΔH2>0 B.ΔH2+ΔH3>0C.ΔH1+ΔH2+ΔH3>0 D.ΔH1<ΔH412.用CH4催化还原NO2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反应①可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H<-574kJ·mol-1B. 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C.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173.4kJD.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物质的量为0.80mol13.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COCl2(g)Cl2(g)+CO(g)。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见表:t/s 0 2 4 6 8n(Cl2)/mol 0 0.30 0.39 0.40 0.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22mol·L-1,则反应的△H<0B.若在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变换)密闭容器进行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不变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0molCOCl2、0.60molCl2和0.60molCO,反应达到平衡前的速率:v(正)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molCl2和0.8mol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大于60%14.在体积都为1 L,c(H+)都为0.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5 g锌粒,则下列图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小题,共58分。15.(15分)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压强及温度对SO2的转化率的影响如表(原料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SO2:7%,O2:11%,N2:82%):温度/℃ 不同压强下的转化率/%0.1MPa 0.5MPa 1MPa 10MPa400 99.2 99.6 99.7 99.9500 93.5 96.9 97.8 99.3600 73.7 85.8 89.5 96.4(1)利用表中数据判断SO2的氧化反应是_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根据表中数据,考虑综合经济效益,你认为工业上SO2催化氧化时适宜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温度选为400-500℃之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择适宜的催化剂,是否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填“是”或“否”)。(5)为提高SO3吸收率,实际生产中用____________吸收SO3。(6)将1molSO3充入一真空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此时SO3所占体积分数为M%,若在同样条件下最初投入2molSO3,反应达平衡时SO3所占体积分数为N%,则M%_______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14分)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高效催化剂,可以将NO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起始时压强为,末,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压强,回答下列问题:(1)经测得,每消耗的同时放出的热量,则 。(2)反应达平衡后:①内, 。②的转化率为 ,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以分压表示平衡常数,分压=总压×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用化简,列出计算式即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B.无论反应进行到何种程度,保持不变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常数增大D.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和,此时17.(14分)氨是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数据计算反应的_______。(2)研究表明,合成氨反应在催化剂上可能通过图2机理进行(*表示催化剂表面吸附位,表示被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判断上述反应机理中,速率控制步骤(即速率最慢步骤)为_______(填步骤前的标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不同压强下,以两种不同组成进料,反应达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与温度的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一种进料组成为,另一种为。(物质i的摩尔分数:)①图中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进料组成中含有惰性气体的图是____________。③图3中,当p2=20MPa,xNH3=0.20时,氮气的转化率____________。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化为最简式)。(15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一:现有十种物质:①水 ②石墨 ③氯气 ④硫酸钡晶体 ⑤醋酸 ⑥二氧化碳⑦氨水 ⑧氯化钠固体 ⑨熔化的氯化钠 ⑩氯化钠溶液请用序号按要求填空:(1)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3)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问题二:常温下,部分酸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化学式 HF HCN H2CO3电离常数 Ka=3.5×10-4 Ka=5.0×10-10 Ka1=4.4×10-7 Ka2=4.7×10-11(1)c(H+)相同的三种酸,其酸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2)若HCN的起始浓度为0.01 mol·L-1,平衡时c(H+)约为______________mol·L-1。(3)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三:已知如下电离常数,回答下列问题:(1)HCOOH、H2S、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同浓度的HCOO-、HS-、S2-、HCO3-、CO32-、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四:常温下,0.1mol 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__。A.c(H+) B. C.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化学答案.docx 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