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课件 (共40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课件 (共40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王宏甲
字词疏通
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然后大声朗读,积累这些字词。
潜质( ) 尴尬( ) 筛选( ) 浸染( )
篝火( )目睹( ) 严丝合缝( ) 口头禅( )
朝气蓬勃( )咆哮( )熔岩( )炫丽( )
瞠目结舌( ) 热泪盈眶( ) 一览无余( )
大窝凼( ) 天穹( ) 广袤( ) 湍急( )
qián
ɡān ɡà
shāi
ɡōu

fènɡ
chēnɡ
kuànɡ
lǎn
pénɡ
páo xiào
rónɡ
dànɡ
qiónɡ
mào
jìn
chán
xuàn
tuān
字词疏通
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潜在的资质。( )
(2)行为、态度不正常。处境困难或事情棘手,难以应付。( )
(3)指作物或树木选种的方法,在文中指通过淘汰的方式挑选。( )
(4)原指用竹笼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柴燃烧的火 堆。 ( )
(5)方言用字,指水坑。( )
潜质
尴尬
筛选
篝火

字词疏通
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6)指缝隙密合,也用来形容言行周密,没有一点儿漏洞。( )
(7)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
(8)激动得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人非常激动的情状。( )
(9)一看就全在眼里了。形容事情简单或平淡无味。( )
(10)形容很有生气,蓬勃向上,充满青春活力。( )
严丝合缝
瞠目结舌
热泪盈眶
一览无余
朝气蓬勃
仰望星空,初识传奇
当你第一次看到题目时,你脑海中会想到什么?
外星人真的存在吗?
如果有外星信号地球怎样获得呢?
地球人是通过什么来看宇宙的呢?
天文望远镜
初识传奇——南仁东
南仁东(1945—2017),吉林辽源人,满族,天文学家。曾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2017年11月17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发布南仁东先进事迹,追授他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南仁东“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是中国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并领导团队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它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
初识传奇——FAST
传统望远镜用眼睛观测
“中国天眼FAST”如何观测呢?
了解作者——王宏甲
王宏甲,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福建建阳人。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2004年首批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全军新作品一等奖等。所著《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对中国新世纪教育转型产生重要影响。
2016年在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长征》中担任电视总撰稿。
了解背景——南仁东传
2016年,“中国天眼”在贵州落成启用。王宏甲接受中宣部给他的创作任务,通过深入采访,写出《中国天眼:南仁东传》。
该书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南仁东“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一生,尤为全面地呈现了他勇于为祖国的科学创新担当重任,乃至奋斗到生命尽头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高尚情操与优秀品格。
本文系作者根据其中相关章节改写而成。
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主要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一般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按照创作主体,可以分为记述自己的生平——自传,记述他人的生平——他传;
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历史性传记、文学性传记、评论性传记。
真实性:所写的人物和事件必须是真实发生的。
文学性:运用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风貌。
情境创设——传记绘本
王宏甲为南仁东编写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用文字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南仁东的一生,为了让南仁东的形象更加跃然纸上,今天,请同学们走进《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了解其事迹,感受其精神,用文字和画笔让南仁东的故事照亮更多人的星空,编写《了不起的奋斗者——南仁东》绘本。
绘本要素1:文字
绘本要素2:插画


绘制“星光足迹”
梳理人生时间轴
梳理人生时间轴
完成绘本“生平页”,绘制生平足迹。
1.独立快速默读全文,标明各自然段序号;
2.梳理南仁东的人生经历,概括人物在关键年份和特定年龄、人生阶段的主要事件,绘制南仁东的人生经历时间轴。
1945年
出生于吉林辽源
喜欢看星星;追问老师关于南半球观星情况的问题;老师和南仁东畅谈未来和理想
1963年
18岁
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1968年
在无线电厂做“小金工”;在别人认为不可能时,挑战研制电视发射机并成功
1978年
33岁
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录取为天体物理学研究生
1993年
提出争取由中国作为国际射电望远镜台址
1994年
历经十余年在贵州进行选址研究
2007年
62岁
开始主持中国独立建造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
2011年
担任FAST项目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2015年
南仁东目睹馈源舱升空的全过程,再次病倒
2016年
71岁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前一天,南仁东前往观看,在夕阳下泪流满面
2017年
72岁
南仁东逝世,享年72岁
2018年
国际永久编号第79694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南仁东星
南仁东早年经历
南仁东青年学习工作经历
主持大射电选址工作望远镜
“中国天眼”开工并落成
1945-1963
1968-1978
1993-2007
2011-2016
2017.9.15
1963
1978
2007
2016
南仁东18岁
南仁东33岁
南仁东62岁
南仁东71岁
南仁东72岁
有什么特别之处?
南仁东人生时间轴
设计用意
“18岁”“33岁”“62岁”“71岁”,特意列出的年龄节点,有何用意?
这些年龄节点都是南仁东人生旅程的重要时刻,也是与“天眼”有关的重要转折点。
18岁是他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提升科研能力的起始点。
33岁是他正式开始天文学领域学习的年龄。
62岁和71岁,分别是“天眼”工程的立项和落成时间,在本该退休的年纪,南仁东毅然承担起这一重任,用多年时间引领团队建成“天眼”,为此耗尽余生,令人感动于他为祖国、为科学而奉献生命的精神。
传记详略安排
传记依次介绍了南仁东少年时立志、青年时的成长,盛年时的立项,晚年时的攻坚,其中着重介绍了哪一个阶段?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
着重介绍南仁东盛年和晚年,主持伟大工程正式落成启用,展现他为“中国天眼”建成付出的巨大努力。
这样安排详略的原因:
①南仁东的伟大精神集中表现在他从事“中国天眼”这一伟大事业的过程中;所以他为主持这一伟大工程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要详写。
②因为本文是人物传记,必须对传主的重要经历有所交代,而这些少年时立志、青年时的成长与他后来的成就有关联,所以略写。
设计用意
文中多处提到年份和传主的年龄,有何用意?
以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清晰串联南仁东的人生历程,尤其是主持FAST工程的关键节点,展现工程从构想到建成的漫长艰辛。
通过年龄变化,凸显他的奉献:从50多岁开启规划到72岁病逝,用生命最后2年铸就“天眼”,强化其为科学事业燃尽一生的精神,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设计用意
从“看星星”的往事写起,并多处与此呼应,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用意。
⑴1945年2月,南仁东出生在辽河上游的吉林辽源。少年时,他常常到离家不远的龙首山上看星星。在地理课上,他曾这样问老师:“南半球看到的星星,跟我们看到的一样吗 ”他总是对不知道的事物发出追问。那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与星星产生那么深刻的联系,更想不到将来天上会有一颗星星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介绍南仁东的出生及少年经历,通过看星星、提问等细节,展现其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与标题相呼应,为其投身天文科技事业并取得突出成就作铺垫。
设计用意
从“看星星”的往事写起,并多处与此呼应,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用意。
⑵儿时仰望星空的记忆又回到了南仁东的脑海。在从事了一系列尖端天文学研究之后,南仁东被一项科研计划推向了“看星星”的国际前台。
儿时记忆的重现,暗示其对星空的热爱从未改变,为下文投身大射电望远镜事业作铺垫。
设计用意
从“看星星”的往事写起,并多处与此呼应,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用意。
⑶南仁东,那个曾经爱看星星的少年,变成了让无数少年仰望的星星。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再次点题,将南仁东的个人经历与精神品质升华为一种象征,他如同星辰,照亮无数人前行的道路,激励着后来者不断探索未知。
“看星星”贯串了南仁东的一生,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传记以时间为主要线索,把南仁东的一生串联起来。传记绘本在开篇即绘制生平时间轴,这些具体的年份下交代的南仁东生平典型的事件,体现了传记作品什么特点呢?


捕捉“灵魂语句”刻画细节画面
刻画细节画面
完成绘本“人物页”,捕捉“灵魂语句”,用细节画面凸显特点。
1.划分“灵魂语句”类别;
2.小组合作,按照“灵魂语句”类别,在文本中分别找出一句描写南仁东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划分“灵魂语句”类别
文中的灵魂语句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刻画南仁东的呢?
语言
动作
场景
环境
侧面
绘本也将从这五个角度绘制画面,接下来请各位同学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按照“灵魂语句”类别,在文本中分别找出一句描写南仁东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语言
我选择绘制(原文语句)作为绘本的画面内容,这一句理从(语言、动作、场景、环境、侧面等)角度刻画南仁东,凸显了他的XXXXXX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怎么不可能!半导体收音机,我们不是也干下来了吗?
从语言角度刻画南仁东,“怎么不可能”是他的口头禅,表现了南仁东不服输的性格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凸显了南仁东面对困难时充满自信,勇于挑战的精神。
正因为落后,才要奋起。
从语言角度刻画南仁东,凸显了南仁东面对质疑声时的不甘落后和自信坚定。体现出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我选择绘制(原文语句)作为绘本的画面内容,这一句理从(语言、动作、场景、环境、侧面等)角度刻画南仁东,凸显了他的XXXXXX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动作
当他举起右手遮在安全帽前,仿佛是在向银光闪闪的馈源舱敬礼。
从动作角度刻画南仁东,凸显了南仁东目睹馈源舱升空时的庄重状态,表现出他内心的激动。
他的同事和学生看到他双手扶在“天眼”圈梁的栏杆上,俯身朝下……
从动作角度刻画南仁东,凸显了南仁东亲眼见证天眼的最终成果时所流露的对“中国天眼的深厚情谊和对祖国天文事业的爱。
我选择绘制(原文语句)作为绘本的画面内容,这一句理从(语言、动作、场景、环境、侧面等)角度刻画南仁东,凸显了他的XXXXXX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场景
他的串串泪珠滴下来,从高高的圈梁上落向那金光闪闪的望远镜…… 应该有电影镜头来追踪那下落的泪珠,泪珠飞向世界最大的望远镜,滴下来,滴下来,滴下来…… 它们飞翔着,穿越了 70 年,最后雨点般敲打在那伟大的镜面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发出金属般的绝响,人们看见了吗?听见了吗?晚霞浸染的群山看见了!高远的天穹看见了!广袤的宇宙听见了!
从场景角度刻画南仁东,描绘南仁东登上圈梁喜极而泣的场景,眼泪的细节描写强调南仁东为“中国天眼”建成付出的巨大努力,作者基于事实,展开想象,营造出一幅恢弘而充满诗意的画卷,浪漫而悲壮,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我选择绘制(原文语句)作为绘本的画面内容,这一句理从(语言、动作、场景、环境、侧面等)角度刻画南仁东,凸显了他的XXXXXX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环境
到处都是高差巨大的山体,典型的熔岩地貌,弯弯曲曲的石阶。河谷幽深,湍急的河水在两山之间的绳索桥下咆哮。
从自然环境角度刻画南仁东,写出了贵州大山深处艰险的环境,凸显了南仁东不畏艰辛、坚毅执着的精神。
这个黄昏,高原的夕阳又大又圆。戴着安全帽的南仁东一步一步向 “中国天眼” 走去,身后只有一只名叫凼凼的狗紧紧跟着他,夕阳映出他们长长的影子。
从环境角度刻画南仁东,营造出庄严肃穆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凸显出南仁东的孤独与坚定,令人感受到他为科研事业奉献一生的伟大。
我选择绘制(原文语句)作为绘本的画面内容,这一句理从(语言、动作、场景、环境、侧面等)角度刻画南仁东,凸显了他的XXXXXX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侧面
从侧面角度刻画南仁东,烘托了南仁东对待科研工作的严谨态度和不辞辛劳的精神。
从省长到不少村长都认识他这个“穿短裤的天文学家”
从侧面角度刻画南仁东,用他人的质疑反衬南仁东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有人说:“南仁东疯了!”“你们连汽车发动机都做不好,怎么能造大射电望远镜?”有外国专家这样质疑。


解锁“传记密码”提炼星光内核
提炼星光内核
完成绘本“星光页”,解锁传文题目内涵,为绘本提炼出南仁东的精神内核。
1.《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有什么含义,作者在写这篇文的时候饱含了怎样的情感?
2.独立思考,我们从南仁东身上学到了什么?南仁东的精神品质对当代社会和我们个人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炼星光内核
文章标题“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有什么含义和表达效果?
含义:表层含义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南仁东”命名小行星,将他的名字镌刻在宇宙星空;深层含义是南仁东为FAST项目做出的卓越贡献如同星辰般闪耀,他的精神将永远被铭记和敬仰。
效果:标题新颖独特,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同时通过“星”的意象,高度赞扬南仁东的价值和地位,奠定文章崇敬、赞美的情感基调。
提炼星光内核
“南仁东,那个曾经爱看星星的少年,变成了让无数少年仰望的星星。”你从南仁东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南仁东的精神品质对当代社会和我们个人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南仁东星不仅是天文编号,更是精神坐标。
不可能
中国能
爱看星星的少年
无数少年仰望的星星
胸怀大志,勤奋努力
一丝不苟,永不服输
艰苦奋斗,脚踏实地
奋发图强,鞠躬尽瘁
永不言弃,持之以恒
提炼星光内核
“南仁东,那个曾经爱看星星的少年,变成了让无数少年仰望的星星。”你从南仁东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南仁东的精神品质对当代社会和我们个人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他坚持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鼓励我们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要勇敢挑战,坚持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于个人成长:
对于当代社会:
南仁东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激励着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民族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完成绘本星光页
南仁东为科学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精彩的科学人生。而他也获得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在绘本的最后,请你写下一段南仁东获奖的颁奖词,为绘本画上圆满的句号。
他以毕生心血铸就“中国天眼”,在深山之中仰望宇宙,于无声处聆听天籁。二十二载寒暑不辍,他将生命镌刻进星辰大海;七百米口径的奇迹,是他留给世界的科学丰碑。他用坚持诠释科学家的赤子之心,以奉献书写中国人的探索豪情。今以国家最高荣誉致敬——这勋章,是星空的回响,更是时代的礼赞!
课堂总结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这篇传记叙写了“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的一生,着重展现了他为“中国天眼”建成付出的巨大努力,表现出他坚持理想、永不服输、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可贵品格,体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科学家”形象。
愿同学们能保持一种好奇心,保持一种探索欲,拥有一种坚韧劲,不断努力,最终绽放自己的星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