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正确的答案,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
1.(2025七上·大埔期末)下列天体系统关系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
【解析】【分析】天体系统由小到大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更高级的天体系统,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
2.(2025七上·大埔期末)下列天体中,属于恒星的是(  )
A.地球 B.金星 C.太阳 D.木星
【答案】C
【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
【解析】【分析】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C正确;木星、地球、金星为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恒星的核心特征是能自行发光发热,由炽热气体组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通过内部核聚变持续释放能量。
3.(2025七上·大埔期末)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A.水星 B.地球 C.木星 D.海王星
【答案】A
【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
【解析】【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排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2025七上·大埔期末)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太阳最近
B.质量最大
C.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质量、体积适中
D.表面平均温度最高
【答案】C
【知识点】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解析】【分析】表面平均温度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不是地球,AD错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并不是地球,B错误;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让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适中,形成了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范围(地表平均温度约 15℃);质量和体积适中,能产生足够的引力吸附大气层,形成保护地球的大气圈,同时保持液态水存在,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是人类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5.(2025七上·大埔期末)我国宣布,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这一举措(  )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 ②促进人类竞争利用太空
③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解析】【分析】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会员国开放,背后是航天技术、工程建设等硬实力的支撑,直接展现了中国航天的强大实力,①正确;这一举措的核心是 “合作共享”,而非 “竞争利用”,②错误,这一举措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表明中国愿意为全球太空探索事业做出贡献,③正确;举措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合作与交流,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探索太空的意义在于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航天技术的创新发展。同时,太空探索也有助于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为资源开发和科学研究提供新领域。此外,它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6.(2025七上·大埔期末)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都相交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经线的特点是:经线都是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纬线的特点是: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不相等(与赤道距离相等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故选D。
7.(2025七上·大埔期末)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答案】B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B正确.
(2025七上·大埔期末)读经纬网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8.甲地经纬度是(  )
A.40°N,60°E B.40°S,60°E
C.40°S,60°W D.40°N,60°W
9.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在纬线最长 B.乙地位于丙地西北方
C.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D.丁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答案】8.D
9.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点评】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的划分,20°W为界,该线以西为西半球,该线以东为东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8.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0度经线以西,是西经,因此经度是60°W; 该地区纬度向北越来越大,是北纬,因此甲地纬度是40°N。即甲地经纬度是40°N,60°W。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丙地纬度最低,因此所在纬线最长,A不符合题意;
B.经纬网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乙地位于丙地西北方,B符合题意;
C.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丙地位于0°经线,C不符合题意;
D.丁地位于60°N,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5七上·大埔期末)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地球的公转方向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更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此图大致是哪个节气的地球日照图(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2.此时,如果家住南昌的小明,想去澳大利亚悉尼旅游,应该带上(  )
A.T恤 B.棉袄 C.羽绒衣 D.长袖厚衣
【答案】10.C
11.D
12.A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10.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图中转动地球仪的方式模拟的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①④正确;无法演示地球的公转方向,昼夜长短的变化属于地球公转的现象,②③错误。
故答案为:C。
11.图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地区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对应的节气是北半球的冬至,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2.此时北半球是冬至(冬季),而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此时南半球是夏季。悉尼属于南半球的夏季,气候炎热,因此适合携带T 恤,A正确;棉袄、羽绒衣、长袖厚衣适宜天气较冷的冬季携带,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七上·大埔期末)厦门市某校学生在“十一”假期开展户外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图为本次活动中学生所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河流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4.PQ的连线处属于(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答案】13.B
14.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
13.河流水流速度的快慢与等高线疏密程度(坡度陡缓)密切相关: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水流速度越快。甲、乙、丙、丁四处中,乙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因此河流水流速度最快,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4.PQ 连线处的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符合山脊的等高线形态,A正确;山谷的等高线特点是由低向高凸,鞍部位于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陡崖的等高线重合,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七上·大埔期末)下图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图中大洲、大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欧洲 B.②是大西洋 C.③是北美洲 D.④是太平洋
16.图中①大洲和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17.如果给地球缝制外衣,地球穿上衣服后,泡在海水中的部分和没泡在海水中的部分的比例大约是(  )
A.6∶4 B.3∶7 C.7∶3 D.4∶6
【答案】15.C
16.B
17.C
【知识点】七大洲;世界的海陆分布;大洲分界线
【解析】【点评】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
15.由图可知,①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②为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③为北美洲;④为印度洋,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6.图中①是亚洲,⑤是非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航运距离,B正确;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为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7.地球表面海洋约占 71%,陆地约占 29%,即海陆比例大致为7:3。因此,“泡在海水中的部分(海洋)”和“没泡在海水中的部分(陆地)”比例大约是 7:3,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2025七上·大埔期末)读世界著名滑雪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  )
A.亚洲、南美洲 B.欧洲、南美洲
C.亚洲、北美洲 D.欧洲、北美洲
19.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滑雪场甲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B.印度洋沿岸的滑雪场众多
C.世界著名的滑雪场均位于高纬度地区
D.滑雪场乙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18.D
19.A
【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点评】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的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一把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
18.由图可知,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南美洲的滑雪场分布相对不如欧洲、北美洲密集,所以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洲,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9.南寒带和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读图可得,乙位于南温带,无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滑雪场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故C错误;从图中能看出,印度洋沿岸滑雪场数量少,故B错误;滑雪场甲位于地中海附近,从板块分布看,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A正确。
故答案为:A。
20.(2025七上·大埔期末)下列天气符号所示的天气中,有利于火箭发射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A、该符号表示小雪,降雪天气会影响火箭发射的视线、地面设施及火箭性能,不利于发射,A错误;
B、B所示天气符号为雷阵雨,有闪电,容易出现雷击,不利于卫星发射,B错误;
C、该符号表示晴天,晴天天气晴朗、大气稳定,能为火箭发射提供良好的视线和气象条件,有利于发射,C正确;
D、D所示天气符号为沙尘暴,能见度低,不利于仪器跟踪、观察卫星,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21.(2025七上·大埔期末)下列做法对减轻雾霾有效的是(  )
①节约用水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③绿色出行④尽量少吃路边烧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雾霾的核心成因是大气中颗粒物(如 PM2.5)和污染物增多,减轻雾霾需减少此类排放。节约用水对减轻雾霾没有什么效果,因此①不符合题意;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雾霾,因此②不符合题意;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从而减轻雾霾,因此③符合题意;少吃路边烧烤可以减少木炭燃烧产生的烟雾,减轻雾霾,因此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雾霾的形成是由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生活废气及建筑工地的扬尘悬浮在空气中,使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
(2025七上·大埔期末)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小题。
22.由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最低区域出现在(  )
A.欧洲西部 B.青藏高原 C.北冰洋沿岸 D.南极大陆
23.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
A.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B.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C.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D.从山顶向山麓逐渐降低
24.图中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A、B两地气温(  )
A.A地小于B地 B.A地大于B地 C.A地等于B地 D.无法确定
25.图中大致位于同纬度的B、C两地产生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地形 B.河流 C.植被 D.土壤
【答案】22.D
23.C
24.B
25.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温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气温的因素:(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即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因为随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逐渐减少。(2)一般来说,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影响因素:海陆因素。因为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气温升高快,降低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气温升高慢,降低也慢。(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因素:地形因素。
22.从图中等温线分布可见,南极大陆区域的等温线数值最低,是世界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3.由图中世界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4.A 地位于太平洋(海洋),B 地位于亚洲东部(陆地)。在相同纬度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从图中气温数值看,A 地气温高于 B 地,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5.图中B、C两处纬度大致相当,但C地气温低于B地,这是由于C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七上·大埔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6.该男子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7.该男子最可能生活在(  )
A.西亚 B.欧洲西部 C.东亚 D.北亚
28.该男子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最可能是(  )
A.英语基督教 B.英语印度教
C.西班牙语伊斯兰教 D.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答案】26.A
27.A
28.D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人种及其分布;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点评】世界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起源于亚洲,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佛教发源于南亚。
26.A、读图可知,该男子穿白袍,带白色帽子,可知该男子为阿拉伯人,为白色人种,A正确;
B、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排除B;
C、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排除C;
混血种人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排除D。
故答案为:A。
27.该男子的服饰(白色长袍、头巾)是西亚阿拉伯地区的典型装扮,且西亚以白色人种为主,因此最可能生活在西亚,A正确;与欧洲西部、东亚、北亚无关,排除BCD。
故答案为:A。
28.西亚的阿拉伯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且大多信仰伊斯兰教,D正确,排除C;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等地,排除A;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排除B。
故答案为:D。
(2025七上·大埔期末)【国际发展与合作主题】未来20年,中国客机需求量将持续增长。2023年4月,中法两国签署了总价值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的民用飞机订单。法国空客集团将在中国增设工厂。完成下面小题。
29.中法两国签署飞机订单属于(  )
A.文化合作 B.旅游合作 C.教育合作 D.经贸合作
30.法国空客集团在中国增设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①消费市场广阔②技术基础良好③国家政策支持④闲置土地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29.D
30.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法国
【解析】【点评】(1)经贸合作主要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在 贸易、 投资、 金融等领域进行的相互协作活动。 这种合作旨在促进参与方的经济发展,通常涉及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资本的流动以及技术的转移。经贸合作的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双边贸易协定、投资协议、经济特区的建设等。(2)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29.读材料可知,2023年4月,中法两国签署了总价值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的民用飞机订单。由此可知,中法两国签署飞机订单属于经贸合作,与文化合作、旅游合作、教育合作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未来20年,中国客机需求量将持续增长,说明中国的消费市场广阔;中国是世界工厂,工业技术基础良好;获得了国家政策支持。因此法国空客集团在中国增设工厂。飞机制造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大概率会建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工业技术基础良好,闲置土地不多。故A符合题意。故选A。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40分)
31.(2025七上·大埔期末)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及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除美洲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外,还有A   板块和B   板块。
(2)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多火山地震。(稳定/活跃)
(3)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如环   火山地震带和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地带。
(4)3月25日,在日本千岛群岛附近发生了7.5级地震,日本立即发布了海啸预警日本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日本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正好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之处。
(5)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原因是红海两侧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正在发生张裂拉伸运动。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其原因是地中海两侧的   板块与   板块正在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答案】(1)太平洋;南极洲
(2)稳定;活跃
(3)太平洋;地中海
(4)亚欧;太平洋
(5)亚欧;非洲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美洲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图中A位于太平洋中,为太平洋板块;B位于地球最南端,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因板块碰撞挤压或张裂,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包括两大区域,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地带。
(4)日本为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岛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之处,受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影响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5)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持续挤压使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可能消失。
【点评】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1) 六大板块包括美洲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图中A位于太平洋中,为太平洋板块;B位于地球最南端,为南极洲板块。
(2)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因板块碰撞挤压或张裂,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包括两大区域,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地带。
(4)日本为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岛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之处,受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影响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5)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受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影响,地中海海域不断缩小,甚至会消失。
32.(2025七上·大埔期末)读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1与图2,联系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CD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是:A   气候;B   气候;C   气候;D   气候。
(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附近,气候特征为   。
(3)符合图1中A地所处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是图2中的   ,气候特征为   。
(4)年降水量最多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的   ,年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的   和   ,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的   。
【答案】(1)热带季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
(2)赤道;全年高温多雨
(3)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4)丁;乙(丙);丙(乙);丙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是:A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中南半岛;B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为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分布最广;D为热带沙漠气候。
(2)热带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南美洲分布最广。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3)图1A地为热季风带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图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是上图中的丙图。
(4)图2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气候类型是丁图,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的乙热带草原气候和丙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丙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世界上有众多的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和气候特点不同。
(1)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是:A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中南半岛;B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为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分布最广;D为热带沙漠气候。
(2)热带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南美洲分布最广。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3)图1A地为热季风带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图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是上图中的丙图。
(4)图2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气候类型是丁图,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的乙热带草原气候和丙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丙热带季风气候。
1 / 1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正确的答案,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
1.(2025七上·大埔期末)下列天体系统关系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是(  )
A. B.
C. D.
2.(2025七上·大埔期末)下列天体中,属于恒星的是(  )
A.地球 B.金星 C.太阳 D.木星
3.(2025七上·大埔期末)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A.水星 B.地球 C.木星 D.海王星
4.(2025七上·大埔期末)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太阳最近
B.质量最大
C.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质量、体积适中
D.表面平均温度最高
5.(2025七上·大埔期末)我国宣布,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这一举措(  )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 ②促进人类竞争利用太空
③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25七上·大埔期末)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都相交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
7.(2025七上·大埔期末)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2025七上·大埔期末)读经纬网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8.甲地经纬度是(  )
A.40°N,60°E B.40°S,60°E
C.40°S,60°W D.40°N,60°W
9.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在纬线最长 B.乙地位于丙地西北方
C.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D.丁地位于低纬度地区
(2025七上·大埔期末)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地球的公转方向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更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此图大致是哪个节气的地球日照图(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2.此时,如果家住南昌的小明,想去澳大利亚悉尼旅游,应该带上(  )
A.T恤 B.棉袄 C.羽绒衣 D.长袖厚衣
(2025七上·大埔期末)厦门市某校学生在“十一”假期开展户外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图为本次活动中学生所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河流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4.PQ的连线处属于(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2025七上·大埔期末)下图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图中大洲、大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欧洲 B.②是大西洋 C.③是北美洲 D.④是太平洋
16.图中①大洲和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17.如果给地球缝制外衣,地球穿上衣服后,泡在海水中的部分和没泡在海水中的部分的比例大约是(  )
A.6∶4 B.3∶7 C.7∶3 D.4∶6
(2025七上·大埔期末)读世界著名滑雪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  )
A.亚洲、南美洲 B.欧洲、南美洲
C.亚洲、北美洲 D.欧洲、北美洲
19.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滑雪场甲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B.印度洋沿岸的滑雪场众多
C.世界著名的滑雪场均位于高纬度地区
D.滑雪场乙有极昼、极夜现象
20.(2025七上·大埔期末)下列天气符号所示的天气中,有利于火箭发射的是(  )
A. B. C. D.
21.(2025七上·大埔期末)下列做法对减轻雾霾有效的是(  )
①节约用水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③绿色出行④尽量少吃路边烧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5七上·大埔期末)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小题。
22.由图可知,世界平均气温最低区域出现在(  )
A.欧洲西部 B.青藏高原 C.北冰洋沿岸 D.南极大陆
23.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
A.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B.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C.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D.从山顶向山麓逐渐降低
24.图中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A、B两地气温(  )
A.A地小于B地 B.A地大于B地 C.A地等于B地 D.无法确定
25.图中大致位于同纬度的B、C两地产生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地形 B.河流 C.植被 D.土壤
(2025七上·大埔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6.该男子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7.该男子最可能生活在(  )
A.西亚 B.欧洲西部 C.东亚 D.北亚
28.该男子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最可能是(  )
A.英语基督教 B.英语印度教
C.西班牙语伊斯兰教 D.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2025七上·大埔期末)【国际发展与合作主题】未来20年,中国客机需求量将持续增长。2023年4月,中法两国签署了总价值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的民用飞机订单。法国空客集团将在中国增设工厂。完成下面小题。
29.中法两国签署飞机订单属于(  )
A.文化合作 B.旅游合作 C.教育合作 D.经贸合作
30.法国空客集团在中国增设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①消费市场广阔②技术基础良好③国家政策支持④闲置土地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40分)
31.(2025七上·大埔期末)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及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除美洲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外,还有A   板块和B   板块。
(2)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多火山地震。(稳定/活跃)
(3)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如环   火山地震带和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地带。
(4)3月25日,在日本千岛群岛附近发生了7.5级地震,日本立即发布了海啸预警日本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日本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正好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之处。
(5)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原因是红海两侧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正在发生张裂拉伸运动。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其原因是地中海两侧的   板块与   板块正在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32.(2025七上·大埔期末)读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1与图2,联系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CD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是:A   气候;B   气候;C   气候;D   气候。
(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附近,气候特征为   。
(3)符合图1中A地所处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是图2中的   ,气候特征为   。
(4)年降水量最多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的   ,年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的   和   ,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
【解析】【分析】天体系统由小到大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更高级的天体系统,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
2.【答案】C
【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
【解析】【分析】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C正确;木星、地球、金星为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恒星的核心特征是能自行发光发热,由炽热气体组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通过内部核聚变持续释放能量。
3.【答案】A
【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
【解析】【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排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答案】C
【知识点】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解析】【分析】表面平均温度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不是地球,AD错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并不是地球,B错误;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让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适中,形成了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范围(地表平均温度约 15℃);质量和体积适中,能产生足够的引力吸附大气层,形成保护地球的大气圈,同时保持液态水存在,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是人类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解析】【分析】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会员国开放,背后是航天技术、工程建设等硬实力的支撑,直接展现了中国航天的强大实力,①正确;这一举措的核心是 “合作共享”,而非 “竞争利用”,②错误,这一举措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表明中国愿意为全球太空探索事业做出贡献,③正确;举措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合作与交流,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探索太空的意义在于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航天技术的创新发展。同时,太空探索也有助于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为资源开发和科学研究提供新领域。此外,它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6.【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经线的特点是:经线都是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纬线的特点是: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不相等(与赤道距离相等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故选D。
7.【答案】B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B正确.
【答案】8.D
9.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点评】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的划分,20°W为界,该线以西为西半球,该线以东为东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8.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0度经线以西,是西经,因此经度是60°W; 该地区纬度向北越来越大,是北纬,因此甲地纬度是40°N。即甲地经纬度是40°N,60°W。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丙地纬度最低,因此所在纬线最长,A不符合题意;
B.经纬网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乙地位于丙地西北方,B符合题意;
C.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丙地位于0°经线,C不符合题意;
D.丁地位于60°N,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10.C
11.D
12.A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10.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图中转动地球仪的方式模拟的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①④正确;无法演示地球的公转方向,昼夜长短的变化属于地球公转的现象,②③错误。
故答案为:C。
11.图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地区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对应的节气是北半球的冬至,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2.此时北半球是冬至(冬季),而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此时南半球是夏季。悉尼属于南半球的夏季,气候炎热,因此适合携带T 恤,A正确;棉袄、羽绒衣、长袖厚衣适宜天气较冷的冬季携带,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3.B
14.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
13.河流水流速度的快慢与等高线疏密程度(坡度陡缓)密切相关: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水流速度越快。甲、乙、丙、丁四处中,乙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因此河流水流速度最快,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4.PQ 连线处的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符合山脊的等高线形态,A正确;山谷的等高线特点是由低向高凸,鞍部位于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陡崖的等高线重合,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5.C
16.B
17.C
【知识点】七大洲;世界的海陆分布;大洲分界线
【解析】【点评】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
15.由图可知,①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②为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③为北美洲;④为印度洋,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6.图中①是亚洲,⑤是非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航运距离,B正确;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为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7.地球表面海洋约占 71%,陆地约占 29%,即海陆比例大致为7:3。因此,“泡在海水中的部分(海洋)”和“没泡在海水中的部分(陆地)”比例大约是 7:3,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18.D
19.A
【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点评】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的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一把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
18.由图可知,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南美洲的滑雪场分布相对不如欧洲、北美洲密集,所以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洲,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9.南寒带和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读图可得,乙位于南温带,无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滑雪场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故C错误;从图中能看出,印度洋沿岸滑雪场数量少,故B错误;滑雪场甲位于地中海附近,从板块分布看,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A正确。
故答案为:A。
20.【答案】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A、该符号表示小雪,降雪天气会影响火箭发射的视线、地面设施及火箭性能,不利于发射,A错误;
B、B所示天气符号为雷阵雨,有闪电,容易出现雷击,不利于卫星发射,B错误;
C、该符号表示晴天,晴天天气晴朗、大气稳定,能为火箭发射提供良好的视线和气象条件,有利于发射,C正确;
D、D所示天气符号为沙尘暴,能见度低,不利于仪器跟踪、观察卫星,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21.【答案】C
【知识点】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雾霾的核心成因是大气中颗粒物(如 PM2.5)和污染物增多,减轻雾霾需减少此类排放。节约用水对减轻雾霾没有什么效果,因此①不符合题意;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雾霾,因此②不符合题意;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从而减轻雾霾,因此③符合题意;少吃路边烧烤可以减少木炭燃烧产生的烟雾,减轻雾霾,因此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雾霾的形成是由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生活废气及建筑工地的扬尘悬浮在空气中,使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
【答案】22.D
23.C
24.B
25.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温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气温的因素:(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即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因为随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逐渐减少。(2)一般来说,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影响因素:海陆因素。因为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气温升高快,降低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气温升高慢,降低也慢。(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因素:地形因素。
22.从图中等温线分布可见,南极大陆区域的等温线数值最低,是世界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3.由图中世界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4.A 地位于太平洋(海洋),B 地位于亚洲东部(陆地)。在相同纬度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从图中气温数值看,A 地气温高于 B 地,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5.图中B、C两处纬度大致相当,但C地气温低于B地,这是由于C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26.A
27.A
28.D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人种及其分布;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点评】世界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起源于亚洲,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佛教发源于南亚。
26.A、读图可知,该男子穿白袍,带白色帽子,可知该男子为阿拉伯人,为白色人种,A正确;
B、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排除B;
C、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排除C;
混血种人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排除D。
故答案为:A。
27.该男子的服饰(白色长袍、头巾)是西亚阿拉伯地区的典型装扮,且西亚以白色人种为主,因此最可能生活在西亚,A正确;与欧洲西部、东亚、北亚无关,排除BCD。
故答案为:A。
28.西亚的阿拉伯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且大多信仰伊斯兰教,D正确,排除C;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等地,排除A;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排除B。
故答案为:D。
【答案】29.D
30.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法国
【解析】【点评】(1)经贸合作主要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在 贸易、 投资、 金融等领域进行的相互协作活动。 这种合作旨在促进参与方的经济发展,通常涉及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资本的流动以及技术的转移。经贸合作的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双边贸易协定、投资协议、经济特区的建设等。(2)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29.读材料可知,2023年4月,中法两国签署了总价值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的民用飞机订单。由此可知,中法两国签署飞机订单属于经贸合作,与文化合作、旅游合作、教育合作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未来20年,中国客机需求量将持续增长,说明中国的消费市场广阔;中国是世界工厂,工业技术基础良好;获得了国家政策支持。因此法国空客集团在中国增设工厂。飞机制造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大概率会建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工业技术基础良好,闲置土地不多。故A符合题意。故选A。
31.【答案】(1)太平洋;南极洲
(2)稳定;活跃
(3)太平洋;地中海
(4)亚欧;太平洋
(5)亚欧;非洲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美洲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图中A位于太平洋中,为太平洋板块;B位于地球最南端,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因板块碰撞挤压或张裂,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包括两大区域,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地带。
(4)日本为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岛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之处,受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影响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5)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持续挤压使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可能消失。
【点评】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1) 六大板块包括美洲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图中A位于太平洋中,为太平洋板块;B位于地球最南端,为南极洲板块。
(2)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因板块碰撞挤压或张裂,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包括两大区域,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地带。
(4)日本为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岛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之处,受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影响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5)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受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影响,地中海海域不断缩小,甚至会消失。
32.【答案】(1)热带季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
(2)赤道;全年高温多雨
(3)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4)丁;乙(丙);丙(乙);丙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是:A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中南半岛;B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为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分布最广;D为热带沙漠气候。
(2)热带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南美洲分布最广。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3)图1A地为热季风带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图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是上图中的丙图。
(4)图2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气候类型是丁图,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的乙热带草原气候和丙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丙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世界上有众多的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和气候特点不同。
(1)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是:A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中南半岛;B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为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分布最广;D为热带沙漠气候。
(2)热带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南美洲分布最广。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3)图1A地为热季风带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图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是上图中的丙图。
(4)图2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气候类型是丁图,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的乙热带草原气候和丙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图2中丙热带季风气候。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