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为碳酸钠。按照物质类别分类,碳酸钠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焰色试验 B.钢铁腐蚀 C.汽油挥发 D.锻压金属
3.次氯酸钠可用于脱除氨氮,反应原理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的结构示意图为
B.是电解质
C.的电离方程式:
D.该反应的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1931年美国科学家在液氢中发现氘原子,可表示为或D;氘气在军事、热核实验和光纤制造上均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中含有1个中子 B.与互为同位素
C.与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D.18gD2O中所含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5.关于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B.将FeCl3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即可得到Fe(OH)3胶体
C.明矾溶于水能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通过过滤方式分离胶体和悬浊液
6.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Cl2能溶于水,可用于与H2反应制HCl
B.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C.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ClO2具有吸附性,可用作自来水新型杀菌消毒剂
7.下列图示的实验或操作正确的
A.用装置①制备蒸馏水 B.装置②是萃取振荡时放气
C.用装置③检测氯水的pH D.用装置④检验K元素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14gN2和N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0.1mol·L-1Na2SO4溶液含有0.1NA个
D.0.1 molCl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9.反应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可用于制备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2是氧化剂 B.NaClO3发生还原反应
C.H2O2发生氧化反应 D.每生成1molO2,反应中转移2mol电子
10.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1.为探究氯水在光照条件下的分解反应,某同学用强光照射盛有新制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如下三张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以表示强光照射过程中,氯水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B.图乙可以表示强光照射过程中,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C.图丙可以表示强光照射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D.氯水在光照过程中可能出现
12.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某金属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该金属一定是铜
A.A B.B C.C D.D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HCO3粉末,产生无色气体,说明氯水中有H+
B.新制氯水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溶液中有Cl2的存在
C.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先变红后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D.将氯水加到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可能是氯水中H+将OH-中和所致
14.镁铝碱式碳酸盐是一种新型无机阻燃剂。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26.95 g样品进行灼烧至恒重,生成CO2 1.12L(标准状况)。分析测得残留物中MgO为12.00g,Al2O3为5.10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样品中
C.镁铝碱式碳酸盐的化学式为
D.样品中结晶水的质量为0.45g
二、填空题
15.物质的分类、原子结构的探索、化学反应的研究在化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1)有以下物质 ①铜;②干冰;③NaCl溶液;④BaSO4固体;⑤熔融KNO3;⑥酒精。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
(2)有A、B两种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元素电子比A元素电子多5个电子,A、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3)工业上可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泄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8NH3+3Cl2=6NH4Cl+N2。
①用双线桥表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②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LiH可作为野外供氢剂,向其中加水即可制取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 + H2O=LiOH +H2↑,反应中生成1molH2时转移1mol电子。
①LiH中的氢显负一价,请写出H-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②写出LiH和重水(D2O)反应时生成氢气的化学式: 。
三、解答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l2、Br2、I2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进行探究。
(1)为探究Cl2、Br2、I2单质氧化性的强弱,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将少量氯水加入NaBr溶液中,加入少量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且下层呈橙红色;
实验Ⅱ:将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加入少量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且下层呈紫红色;
实验Ⅲ: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加入少量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且下层呈紫红色。
①实验Ⅰ中主要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以上实验现象说明Cl2、Br2、I2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③已知氧化性:、还原性:,尝试写出向FeCl2中通入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探究Cl2与碱反应的性质,按题图1所示进行实验:向装有一瓶Cl2的集气瓶中添加适量的蒸馏水迅速塞好瓶塞,振荡,然后利用注射器滴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利用注射器滴加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的压强从第一次振荡开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从导致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从导致压强迅速降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后导致压强快速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
17.某小组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绿矾中FeSO4 7H2O含量。
步骤1:配制100 mL 0.10 mol·L-1KMnO4溶液。
(1)需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 。
(2)计算并称量 g KMnO4固体。
(3)称量后,以下操作步骤的顺序为 。
(4)若出现如下情况,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B.溶解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
步骤2:绿矾中FeSO4 7H2O含量测定。
(5)准确称取绿矾样品3.60g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加入稀硫酸,滴加配制好的高锰酸钾溶液,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20.00mL。列式计算该样品中FeSO4 7H2O的含量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已知:Mr(FeSO4 7H2O)=278;高锰酸钾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方程式为:。
18.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安全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在空气中体积分数超过10%时易爆炸;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沸点为11℃,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与碱反应,湿润的具有漂白性。两种制备ClO2的方法如下:
(1)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lO2的工艺流程如题下图。
①粗盐精制:试剂X是 (填化学式);操作A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还有 ;操作A后加适量HCl至酸性的目的是
②电解微酸性NaCl溶液制得NaClO3.反应Ⅱ的电解方程式是 。
③ClO2的制取。反应Ⅲ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Y溶液可循环利用,Y的化学式为 。
④该方法制得的ClO2中含有Cl2,为验证ClO2具有漂白性,从所提供的试剂中,选择合适的试剂,设计由该混合气体验证ClO2具有漂白性的实验方案: (须用试剂:NaOH溶液、NaClO2固体、湿润的有色布条)。
(2)工业上利用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还原氯酸钠(NaClO3)制取ClO2。利用下图装置模拟工业制备ClO2。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ClO3溶液、浓H2SO4并通入空气,调节恒温器至60℃,通过固体加料器缓慢匀速加入硫铁矿。
①装置A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②装置B的作用是 。
③实验结束后,装置D中检测到含氯微粒有Cl-、和,若不考虑其他反应,装置D溶液可吸收 molClO2。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D
6.B
7.A
8.B
9.A
10.A
11.B
12.C
13.C
14.C
15.(1) ④⑤ ①③⑤
(2)Mg3N2
(3) Cl2 3∶2
(4)
16.(1) >>
(2) 氯气可溶于水,导致瓶内压强降低 酸性条件下能与反应生成氯气,或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17.(1)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1.580或1.58
(3)CDEBA
(4)C
(5)
18.(1) Na2CO3 漏斗 除去 NaCl 将混合气体通入NaClO2固体中充分反应后,再通入湿润的有色布条中,最后通入NaOH溶液中,若布条褪色,则ClO2具有漂白性
(2) 稀释ClO2,防止爆炸 冷凝、收集液态ClO2 0.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