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分)1.(2分)(1)融 (2)xiǎng(每空1分)2.(2分)C3.(2分)A(A处用分号,B处用逗号)4.(2分)示例1:挤劲——每天睡前我都会挤15分钟读一篇短文,坚持一个月后读完了整本散文集。示例2:钻劲——遇到《朝花夕拾》中难懂的段落,我会查阅背景资料、反复品读,直到读懂作者的情感。示例3:韧劲——读《红星照耀中国》时,虽因历史知识不足多次卡顿,但我每天坚持读20页,最终完整读完。5.(7分)(1)略无阙处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树树皆秋色 (4)绿杨阴里白沙堤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6.(2分)C(缘:沿着、顺着)7.(3分)坐亭上/背出木杪/风水声在下/人语究转密间(每处1分,多断、少断均扣分)8.(4分)(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歇”“乱鸣”各1分,大意1分)。(2)游览时已临近傍晚,暮色从四面合拢(“且”“暝色”各1分,大意1分)。9.(2分)B(未用排比手法,是对偶)10.(4分)**相同**:两文均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甲文“实是欲界之仙都”直接赞山川为人间仙境;乙文“屏抱如画”“空濛浓翠欲滴”描绘山水如画,流露喜爱。**不同**:甲文“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暗含知音难觅的惋惜;乙文“客高谈朗吟,响答林谷,逮夜半乃已”体现与友人同赏美景的闲适愉悦(异同各2分,结合语句分析)。(二)材料阅读(8分)11.(2分)C12.(2分)C(“唯一原因”错误,文中未提及“唯一”)13.(2分)①设定25分钟专注学习,中途不做无关事,完成后休息5分钟;②每四轮番茄时段后,休息20-30分钟(每点1分)。14.(2分)①专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能帮助青少年充分发挥潜能;②良好注意力是学习基础,关系未来全面发展;③现代生活信息繁杂、诱惑多,需培养专注力应对(答出两点即可)。(三)记叙文阅读(14分)15.(2分)父亲因历史原因更改名字,从“陆承渊”改为“毕明”,原名字成为禁忌;“我”害怕父亲,也因忌讳,故父亲的名字是禁忌(每点1分)。16.(4分)第一次“心花怒放”:因挑衅父亲名字的禁忌、克服对父亲的恐惧,在破坏禁忌中获得快感;第二次“心花怒放”:成功用大锹在操场写下父亲名字,完成“杰作”,内心充满成就感(每点2分)。17.(4分)困难①:操场实际面积比估计大,书写费力;克服:“我”提着大锹用尽全力,甚至奔跑。困难②:提大锹角度不当,多次跌倒;克服:跌倒后不放弃,继续完成书写(每点困难1分,克服过程1分)。18.(4分)道理:当“事情”大到一定程度,再危险也会变得安全(或“突破禁忌、克服恐惧可带来成长”)。启示:生活中,我曾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后来鼓起勇气报名校级演讲比赛,准备时反复练习,最终顺利完成,明白克服恐惧、勇敢尝试才能突破自我(道理2分,启示2分,结合实际合理即可)。(四)名著阅读(8分)19.(2分)A(《朝花夕拾》是散文集,非短篇小说集)20.(1)(4分)①勤奋敬业: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到深夜才休息;②亲民爱民:喜欢和农民聊天,记农民诉求,帮村里修水井(每点性格1分,细节1分)。(2)(2分)体现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为老百姓谋幸福、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革命信仰和追求。三、综合实践(10分)21.(1)(4分)示例1:选标题A。理由:标题A点明核心事件“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并提及代表作改编电影的细节,客观准确,符合新闻标题传递关键信息的要求。示例2:选标题B。理由:标题B突出获奖者中文名“好丘”及“李白铁粉”的特点,贴近中国读者兴趣,更具吸引力,易引发阅读兴趣(观点1分,理由3分)。(2)(3分)①请问加入文学社有什么特别要求吗?②文学社平时会开展哪些活动呢?③您对新成员有什么期望吗?(每空1分,符合采访逻辑即可)(3)(3分)示例1:志愿暖校园,爱心传万家。(对偶)示例2:志愿如灯,点亮校园。(比喻)(突出宗旨1分,修辞1分,字数1分)2025一2026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调研题语文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2道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议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战内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8分)掌提阅读方法,点亮青春灯塔。·阅读既要学会读“厚”,结合兴趣志向不断增加阅读量,争取广闻博览【】也要学会读“薄”,把阅读所积累的知识rong()会贯通、“学如弓梦,才如箭镞”,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要保持“挤劲”“钻劲”“韧劲”,在阅读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B】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至千里之远,成江海之大,除了读“有字之书”,我们还要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以阅读升华新神,濯净心灵。(选自《人民日报·让阅读为青春增色》)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1)rong()会贯通(2)享(受2.下列短语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解其言、精其选、知其意、明其理B.知其意、精其选、解其言、明其理C.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D.梢其选、解其言、明其理、知其意3.语段A、B两处填入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D.:,4.请从“挤劲”“钻劲”“韧劲”中任选一个词,结合阅读场景用该词写一句话,体现该词的含义。(2分)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5.古诗文默写。(7分)e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我们和郡道元一起惊叹于(1)“两岸连山,口口口口”(《三峡)那样连绵不断的高山:与崔灏同登黄鹤楼,远跳江面,看到晴日原野的树木以及长江中的小洲,一起吟诵(2)“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黄鹤楼》);与王绩观望(3)“口口口口回,山山唯落晖”(野望》)的秋日山林美景:同白居易在(4)“最爱湖东行不足,口口口口口口口”(《钱塘湖春行》)中共同感受对钱塘湖早春之景的喜爱与不舍之情:和王维一起赞叹(5)“口口口□口,口口回口口”(《使至塞上》)的塞外壮丽风光。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15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驴烹艳歇雅孔鸣;夕日欲類,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有曰上方境界“者,余所甚爱也。盖自山趾磴道”,缘洞上,至此旷然平夷。有大池,可数十亩。最后秀峨高出,屏抱如画。游时且迫慕,婴色”四令,空濛浓翠欲滴。坐上背出木抄”风水声在下人透宛转莹密间少焉,烟敛月出,池光沦涟”,上下相映发,当昼无此录也。客高谈朗吟,响答林谷,遗”夜半乃已(选自吴师道《金华北山游记》)【注释】①上方境界:指仙人住的地方。②避(deg)道:登山的石径。③暝色:暮色,夜色。④空濛:形容雾气膜胧。⑤炒(miǎo):树梢。⑧沦涟(1n1in):水波、微波:水波起伏.⑦速:至.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四时俱备(全,都)B.夕日欲颓(坠落)C.缘涧上(因为)D.速夜半乃已(停止)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坐亭上偕出木抄风水声:下人语完转蒙密间,8.把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晚雾将歇,猿乌乱鸣(2)游时且迫暮,暝色四合,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