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如皋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下图为夏至日李老师在四川阆中古城(31.5°N,106°E)朝正东方向拍摄到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阆中古城日出的北京时间约( )
A.4:20 B.5:00 C.5:50 D.6:10
2.该日日出后,与太阳运行轨迹最接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6个月后,日出位置最接近( )
A.盘龙山 B.大像山 C.敖峰 D.黄华山
江淮气旋是指生成在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具有明显的冷暖锋结构的气旋系统。下图为某年7月江淮气旋影响我国的天气形势图(时间间隔12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甲、乙、丙天气形势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5.乙时刻,影响上海的气团性质是( )
A.冷湿 B.暖湿 C.冷干 D.暖干
6.受江淮气旋影响,江苏发布的气象预警最可能是( )
A.高温 B.暴雨 C.降温 D.大雾
河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省内人口密度差异较大。下图为2022年河北省各市人口密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廊坊市人口密度较高,主要是由于( )
A.开发历史悠久 B.城市等级较高 C.新兴产业发达 D.地缘优势明显
8.近年来,雄安新区人口密度增长明显。除政策优势外,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基础雄厚 B.基础设施完善 C.产业就业驱动 D.环境容量扩增
下表为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四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出生率(‰) 死亡率(‰) 常住人口数(万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甲 3.95 6.37 2487 3923
乙 10.74 7.74 3860 219
丙 7.1 6.17 2598 15
丁 8.12 5.36 12656 706
9.甲省级行政区是( )
A.江苏 B.上海 C.湖南 D.吉林
10.丙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较小,其主要制约资源是( )
A.淡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11.当前四省(区)之间大规模人口迁移方向表现为( )
A.甲→乙 B.乙→丁 C.丙→甲 D.丁→丙
下图为四川丘陵地区某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聚落内各功能区交错分布,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当地人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A.田、塘、林、宅 B.塘、田、宅、林 C.林、宅、塘、田 D.宅、林、田、塘
13.该乡村聚落住宅布局主要考虑( )
A.水运便利 B.增加采光 C.通风散热 D.便于耕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沿黄九省通过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和协同治理形成系统性保护格局。下图示意2001和2016年沿黄各省污染密集型产业占全流域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沿黄各省污染密集型产业占比始终最高的是( )
A.晋、陕 B.鲁、豫 C.鲁、晋 D.陕、豫
15.甲省(区)污染密集型产业占比未发生明显变化,主要取决于( )
A.产业规模 B.科技水平 C.环保政策 D.劳力成本
16.对于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平衡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需要优先注重( )
A.减少资源开采,改善生态环境 B.推动绿色转型,降低污染排放强度
C.依托港口优势,加快产品出口 D.保障用地供给,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居民购买商品出行距离”指居民从居住地前往商品销售点(如超市、便利店、商场、菜市场等)的空间距离,其长度并非固定值。下图示意2011和2021年某市居民购买不同类型商品出行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Ⅰ、Ⅱ、Ⅲ、Ⅳ代表的商品最可能是( )
A.蔬菜食品类、日常用品类、服装饰品类、家用电器类
B.日常用品类、家用电器类、蔬菜食品类、服装饰品类
C.蔬菜食品类、服装饰品类、日常用品类、家用电器类
D.日常用品类、蔬菜食品类、家用电器类、服装饰品类
18.影响Ⅰ类商品销售网点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地价 C.市场 D.集聚
19.近十年来,该市居民购买商品的平均出行距离有所缩短,主要得益于( )
A.消费水平提高 B.交通条件改善 C.商品质量提升 D.商业设施完善
2025年2月6日,由中国承建的马瑞巴亚港至西芒杜矿区铁路(简称“马西铁路”)正式通车。下图为“马西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马西铁路”的线路长度接近( )
A.250千米 B.380千米 C.550千米 D.700千米
21.为减少灾害影响,“马西铁路”建设应尽可能避开( )
A.1月~3月 B.4月~6月 C.7月~9月 D.10月~12月
22.“马西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当地( )
A.增强外贸出口竞争能力 B.构建完善的交通网络
C.优化沿线城市空间结构 D.促进产业向沿海转移
二、综合题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是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人们从峡谷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科罗拉多河长2333千米,流域面积约65万平方千米,86%的径流量集中于河流上游的高山地区。1936年,胡佛大坝建成,对流域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下图为科罗拉多河和胡佛大坝位置图。
(1)简述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2)从水平衡角度简析科罗拉多河径流量集中于上游高山地区的原因。
(3)说明胡佛大坝建成后对科罗拉多河河口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长阳县)位于长江中上游鄂西南武陵山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318国道和清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境。县域内相对落差2200m,是我国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之一。高品质的反季节蔬菜远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保障和丰富了人民菜篮子,也鼓起了广大山区菜农的钱袋子。
材料二:下图为长阳县某地高山蔬菜基地景观图。
(1)从地形角度简析长阳县高山蔬菜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2)指出长阳县反季节蔬菜供应的季节,分析其能远销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因。
(3)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为长阳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群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交通等网络支撑下形成的要素集聚且流动程度较高的空间组团,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特性,其核心在于城市间的紧密联系与协同互动。
材料二:下表为202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核心城市相关数据。
城市群 核心城市GDP(亿元) 三次产业构成 支柱产业
山东半岛 青岛 16719.46 3.1∶34.9∶62.0 智能家电、现代金融与航运物流
济南 13527.55 3.5∶33.5∶63.0 大数据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
兰西 兰州 3742.3 2.8∶35.9∶61.3 石油化工、装备制造
西宁 1862.1 3.2∶38.1∶58.7 高原特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
(1)比较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核心城市产业发展的异同。
(2)写出形成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兰西城市群核心城市支柱产业差异的主要因素。
(3)说明支柱产业对都市圈内核心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B 6.B
7.D 8.C
9.B 10.A 11.B
12.A 13.D
14.B 15.A 16.B
17.A 18.C 19.D
20.C 21.C 22.A
23.(1)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形成高原;流水侵蚀,形成峡谷。
(2)上游位于西风带,且多地形雨,降水较丰富;春夏季积雪、冰川融化,河流补给量大;上游流域面积大,汇水量大;上游地势高,蒸发量小;上游人口稀疏,水量消耗少。
(3)上游来水量减少,径流量减小;输沙量下降,三角洲萎缩;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河口湿地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
24.(1)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蔬菜品质高;坡度大,利于排水;垂直高差大,适合种植不同品种蔬菜。
(2)夏季。东部沿海地区夏季高温,蔬菜产量低;东部沿海蔬菜需求量大;交通的发展和保鲜冷藏技术提高。
(3)依托高品质农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凭借原料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商品贸易及物流产业;结合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生态旅游,实现农旅融合。
25.(1)
同: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三产业比重最高(产业结构相似)。异: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GDP远高于兰西城市群核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支柱产业以新兴技术和服务业为主,附加值更高。
(2)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产业基础。
(3)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就业机会增加,吸引人口迁入,提升城市规模;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综合实力增强,辐射范围扩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