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专版2026届高三上学期十月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专版2026届高三上学期十月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安庆专版
高三年级十月调研考试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i 28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文物承载历史,传承文明。下列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主要成分不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清·水晶天鸡尊 B.元·釉里红花卉纹玉壶春瓶
C.商·兽纹青铜文鼎 D.明·冬青釉双耳鬲式炉
A. A B. B C. C D. D
2. Si、C均为ⅣA族元素,下列有关含硅和含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砂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高温下,与反应,则酸性比强
C. 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则为碱性氧化物
D. 常温下,为固体,为气体,原因是前者摩尔质量大
3. 下列各组离子的检验方法或选用的试剂及现象错误的是
A. :焰色试验——黄色
B. :溶液、稀硝酸——白色沉淀
C. :溶液——红色沉淀
D. :稀盐酸、溶液——白色沉淀
4. 下列用化学知识解释对应劳动项目不合理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考古队员利用测定文物年代 具有放射性
B 面点师利用小苏打作膨松剂 小苏打受热分解、中和酸均会产生
C 保洁员用“84消毒液”对卫生间消毒 与、反应生成具有氧化性的
D 园艺师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微溶于水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选项中物质按图示路径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是
甲→乙→丙→丁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Fe
B Na NaOH
C S
D NaClO
A. A B. B C. C D. 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二氧化氯是水处理、医疗卫生中被广泛使用的杀菌消毒剂,其沸点、熔点分别为11℃、-59℃。二氧化氯有较高的水溶性,尤其是在冷水中,其溶解度是氯气溶解度的10倍,且常温下不与水反应,但在光照条件下在水中会发生反应生成、(强酸);溶解于溶液生成和;在压强超过或常压下空气中气相浓度大于10%的条件下,二氧化氯会猛烈爆炸,分解形成氯气和氧气。
6. 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含电子总数为
B. 标准状况下,含原子数为
C. 的溶液中,含数为
D. 爆炸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
7.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或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电子式为
B. 光照下,与水反应中,还原剂
C. 中只含有离子键
D. 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形
8. 完成下列实验所用的部分仪器或材料选择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部分仪器或材料
A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
B 水溶性的喷泉实验 烧瓶、烧杯、铁架台、胶头滴管
C 铜丝在中的燃烧实验 集气瓶、毛玻璃片、坩埚钳
D 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的实验 酒精灯、泥三角、表面皿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B. 向含的溶液中通入:
C. 将酸性溶液中氧化:
D. 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
10. 以海水为原料制备的粗盐中含杂质离子、、,实验室中采用下列工艺流程对粗盐进行精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③、④加入试剂的顺序不能调换
B. “沉淀”的主要成分为4种盐的混合物
C. 该粗盐提纯的流程中最多用到3种玻璃仪器
D. 步骤②、③中溶液、溶液可以用一种试剂溶液代替
11. 元素X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其中b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X的“氢化物”只有a一种
B. 常温常压下,e一定是红棕色气体
C. 物质类别中的乙是碱
D. b→c可以一步实现转化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将少量通入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探究是否溶于水
B 用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点在pH试纸上,待颜色不变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测定NaClO溶液的pH
C 在1 mL 0.1 酸性溶液中滴加5 mL 0.1 溶液 检验+2价Fe的还原性
D 在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溶液,边煮沸边搅拌 制备胶体
A. A B. B C. C D. D
13. 地康法制备曾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涉及的催化反应机理如下:
i.
ii.
ii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在反应i、ii、iii中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B. 反应i、ii的氧化产物均只有
C. 反应i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D. 制备总反应:
14.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由这些元素可组成一种生物细胞中的常见分子,其结构如图所示。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X、Z、Y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4、5、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非金属性;
B. 该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C. 该分子结构中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D. 该分子在水溶液中显酸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某实验小组在学习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及卤族元素的性质探究,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打开活塞。
已知:2、3、4分别为浸有相关溶液的脱脂棉球。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为______(填名称),与高锰酸钾反应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实验方法中,固体不能用代替,原因是______。
(2)具支试管中的“饱和食盐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实验开始时,形管中品红溶液逐渐褪色,为了探究品红通入褪色后生成物的稳定性,实验小组成员在实验结束后,取出形管,用酒精灯加热形管中褪色的溶液,现象为______。
(4)写出2、3、4浸有相关溶液的脱脂棉球的现象:2.______;3.______;4.______。
(5)由实验可知,、、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_____。
16.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普及,废弃电池的再处理变得尤为重要。一种对废弃钴锂电池(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的及少量、)的处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酸溶”时转化成。
②、沉淀的如下表:
开始沉淀的 完全沉淀的
2.3 3.2
7.6 92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后的“滤液”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可制备金属。下列工艺流程图中过量,则“滤液c”的溶质主要是______(填化学式);“煅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酸溶”时与反应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沉铁”时调整混合液的范围是______。
(3)写出“沉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沉锂”后的“滤液b”主要含、、______(填一种阳离子)。
(5)以上述工艺流程制备的为原料制备金属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煅烧制备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金属Li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17. 下表a~m是元素周期表除0族外的部分元素的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含2个中子的核素为______(填符号)。
(2)元素、形成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e、g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过程:______。
(4)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1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5)设计实验验证的非金属性比的强:______。
(6)m有两种常见简单离子,这两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7)下图是用fk固体配制溶液的操作装置图,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______;请指出图中存在的1处错误:______。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8. 实验室中有一瓶未知成分的溶液X,其中可能含有的离子种类如下表,且存在的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阳离子 、、
阴离子 、、、
某实验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甲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实验室中为使相应离子完全转化为气体甲而逸出,往往采用微热的条件,试分析“微热”能促进气体甲生成的原因:___________。
(2)固体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由“固体丙”的存在可排除溶液X中的一种阴离子,该离子是___________。
(4)溶液丁生成沉淀戊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理论上,生成的沉淀戊为___________g。
(5)生成气体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该实验小组通过实验确定了溶液X中主要含___________种离子。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安庆专版
高三年级十月调研考试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i 28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7题答案】
【答案】6. B 7. D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浓盐酸 ②. ③. 该实验方法制备无加热装置
(2)除去中的杂质
(3)溶液无明显变化(或不变红)
(4) ①. 棉球先变红后褪色 ②. 棉球变蓝 ③. 棉球呈现出橙色
(5)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2) ①. ②.
(3)
(4)
(5) ①. ②.
【17题答案】
【答案】(1)
(2)正四面体形 (3)
(4)
(5)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合理即可)
(6)
(7) ①. ③②⑤⑥④ ②. 装置②中玻璃棒末端未在刻度线下(合理即可)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氨水受热分解且温度升高会降低的溶解度
(2)
(3)
(4) ①. ②. 4.66
(5)
(6)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