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十三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十三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练习(10月)九年级历史答题卡
学校:
班别:
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处
考场号
座位号
[0[o]
[0][0][o]
[0][o]


[
[1]
[]
[1]
[
[
[]
[2]
[2]
[2]
[2]
[21
[2
[2]
[3]
[3]
[3]
[3]
[3]
]
[3]
注,答题能,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栏目填写自己
缺考
[4]
[4
[4]
[4
[4)
[4]
[4
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用2B铅笔在每张答题卡的“考场号”栏、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7
[7)
[
[7]
[7]
项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缺考信息点由
[8J
[8]
[8]
[8]
[81
[8
[8J
监考员填写
[91
[9]
[9]
[9]
[9]
[9]
[9]
3.请注意题号顺序
1[A][B][C][D]6[AJ[B][C][DJ11[A][BJ[C][D]16[A][B][C][D]21[A][B][C][D]26[A][B][C][D]
2[A][B][C][D]7CAJ[B][C][D]12[A][B][C][D]17[A][B][C][D]22[A][B][C][D]27 CA]CB][CI[D]
3[A][B][C][D]8[A][B][C][D]13[A][B][C][D]18A][B][C][D]23[A][B][C][D]28EAJ[B]EC][D]
4[AJ[B][C][D]9CAJ[B][C]D]14[A][B][C][D]19[A][B][C][D]24[A][B][C][D]29[A][B][C]DJ
5[A][B][C][D]10[AJ[B][C][D]15[A][B][C][D]20[A][B][C][D]25[A][B][C][D]30[A][B][C][D]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4分,32题10分,33题16分,共40分)
31.(1)(2分)】
(2)(5分)】
(3)(3分)
(4)(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33:(1)(3分)
(2)(6分)
(3)(5分)
(4)(2分)
2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练习(10月)
九年级历史试卷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历史学家一般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金字塔来研究古代埃及的历史。金字塔属于( )
A. 文献史料 B. 图像史料 C. 实物史料 D. 口述史料
2. 2025年1月,北京国家图书馆展出了一批古埃及莎草纸文献,内容涉及土地测量、医学诊断和法律审判。学者指出,这些文献不仅反映了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还展现了他们对数学、医学和法学的系统性认知。由此可知,古埃及文明( )
A.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
B. 长期保持独立未受外族入侵
C 科技水平始终领先于其他文明
D. 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3. 公元前3200年左右,古代两河流域进入乌鲁克时代晚期,这一时期出土的有字泥板中有90%是收据、交易数量和财产数量的记录。材料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 )
A. 已经出现成熟的文字 B. 注重规范经济活动
C. 生产力水平较为发达 D. 还未形成早期国家
4. 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 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 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 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5. 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低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这反映了当时的印度( )
A. 社会分工相互协作 B. 宗教信仰派别众多
C. 社会等级贵贱有别 D. 风俗习惯仪式繁琐
6. 有学者指出,佛教虽然宣称“众生平等”,但在实际传播中,许多刹帝利贵族和富商成为早期信徒的核心群体。这一现象说明佛教( )
A. 本质上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 因妥协性获得广泛传播
C. 对种姓制度的冲击具有局限性 D. 放弃了反对婆罗门的主张
7. 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国文明都位于北纬20度至40度的大河流域。究其原因,在于相关区域适合( )
A. 游牧生活 B. 海外贸易 C. 农业耕作 D. 手工业生产
8. “在古代雅典,假如控告某人有罪,首先列举他的罪状,再试图说服陪审团认定他有罪,控诉过程中原告可以列举证人,之后被告再做辩护……最后由陪审法庭审判。”这说明古代雅典( )
A. 司法程序彰显了民主精神 B. 陪审法庭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C. 所有人都能参与陪审法庭 D. 民主政治沦为一种暴民政治
9. 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知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他的士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时特别重视( )
A. 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B. 民主和法制的影响
C. 商业和贸易的作用 D. 礼仪和服饰的规范
10.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中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该条款体现了《十二铜表法》( )
A. 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 B. 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
C. 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D. 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11.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描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掷铁饼者》体现了“神人同形同性”的创作特点
B. 《十二铜表法》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C. 大竞技场是在古希腊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D. 儒略历以古巴比伦太阳历为蓝本并一直沿用至今
12. 早在罗马共和国末年,中国就有大宗丝绸运往罗马,执政官凯撒曾向罗马人展示了一大批丝绸织物。此时中华文明的发展正处于( )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13.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依赖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定期泛滥发展灌溉农业,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强大的王权;雅典凭借其地中海港口的优势及丰富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贸易,孕育了相对开放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
A. 早期文明全都依赖河流资源 B. 海洋贸易必然导致民主政治
C. 区域战争加速文明交流互鉴 D. 地理环境深刻影响文明发展
14. 封君封臣关系与重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相联系,一经缔结无论封臣还是封君都不能随意解除。封君封臣任何一方若不履行其义务,就可能导致封君封臣关系破裂,酿成武装冲突。这反映出封君封臣制( )
A. 强调契约关系和义务的相互性
B. 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C. 具备了非常严格的社会等级性
D. 在中世纪西欧社会已经普遍存在
15.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采邑制改革)促进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的形成,建立起以中小封建主为基础的骑兵制度,极大地增强了法兰克国家的军事和政治实力。由此可知,这种制度提出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改革土地关系 B. 弱化血缘纽带 C. 增强国家实力 D. 确立等级制度
16. 下列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对应的国家是( )
A. ①东罗马帝国②查理曼帝国
B.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东罗马帝国
C. ①西罗马帝国②查理曼帝国
D. ①西罗马帝国②亚历山大帝国
17. 克洛维率领亲兵接受了罗马派基督教的洗礼,之后克洛维的征服和建国事业,得到了罗马教俗地主贵族的支持。罗马派基督教会也得以依靠法兰克政权的力量在西欧和中欧推行基督教。这说明当时( )
A. 教会权力居王权之上 B. 西欧国家普遍崛起
C. 王权和教权相互依存 D. 封建王权不断强化
18. 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 自己带农具和耕畜在领主的直领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
B. 除了拥有一定耕地的使用权外,还可以到“公用地”放牧
C. 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生产,如盐和铁
D. 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19. 一份1117年的史料中提到:米兰的执政官是从社会各阶级中,即从资本家、骑士和市民中选聘,其任期具有年度性,市民通过选举市政官员,将他们的权力委托给他们任命的代表。这体现出中世纪城市( )
A. 依然由封建领主控制 B. 彻底摆脱了封建统治
C. 具有自治特色 D. 成为国家统治中心
20. 李华同学在复习“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主题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图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 伯里克利改革 B. 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C. 伊斯兰教诞生 D. 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21. 中世纪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大学应运而生。这说明( )
A. 大学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B. 大学有相当大的管理自主权
C. 大学是反对教会势力的主要阵地 D. 城市的发展推动大学的出现
22. 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英语国家的法律也吸取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由此可知( )
A. 罗马法律是西方国家制定一切法律的基础
B. 罗马法律影响了全世界
C. 罗马法律对西方国家法治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D. 使法治意识开始全面普及
23. 有人认为,《罗马民法大全》是古代晚期最重要的法典,它汇集了古罗马帝国君主的法律和敕令,也适应了东罗马帝国出现的新变化。以下能够体现这种“新变化”的是( )
A. 奠定了欧洲法学基础 B. 帝国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
C. 完善了罗马法学系统 D. 一定程度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24.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它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曾有学者这样评价它:“拜占庭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的束缚提供了直接动力。”这旨在说明强调拜占庭帝国留存的古籍( )
A. 复兴并传播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B. 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建立
C. 摆脱中世纪神学,实现思想自由
D. 启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25. 有日本学者认为,大化改新最大的成功就是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有了这层关系,日本才能迅速成为东亚强国。材料说明日本大化改新( )
A. 稳定了日本的社会秩序 B. 实现了日本的社会转型
C. 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 D. 维护了日本天皇的权益
26. 2019年4月1日,日本宣布,“令和”被选为日本新年号,是日本第126代天皇的年号,年号制度发端于中国,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日本自孝德天皇使用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年号至今仍然保留了这一传统。材料表明大化改新( )
A. 使日本成为封建国家 B. 旨在传承中华文化
C. 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 D. 效仿中国的典章制度
27. 某同学在阅读有关古代日本的书籍时,发现了下侧的漫画,上面写着“所受之田,不准买卖。若受田者死亡,由国家收回”。与漫画相关的事件“新”在何处,以下最合适的是( )
A. 严重削弱了天皇的专制权力 B. 建立了部民制度
C. 发展为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D. 建立私有领地制
28. 一位古代阿拉伯作家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同时产生
B.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广泛传播
C.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往往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
D. 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29. 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A. 将先进的文明传到被征服地区,促进其发展 B. 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促进了宗教的传播
C. 客观上促进了各地文明交流 D. 扩展了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影响
30. 伊斯兰帝国在文化、数学和科学发明等领域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人翻译了许多希腊文著作,并创造出自己的文化。8世纪初,从中国工匠那里学到了造纸术,不久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学校和图书馆。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 数千年文明区的深厚积淀 B.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C. 信仰与征服的持久性力量 D. 对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综合题(31题14分,32题10分,33题16分,共40分。)
31. 文明起源多元性、文明发展多样性是古代世界的重要特征。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历史学习活动,设计了下列探究任务,请你参与。
任务一【辩文明渊源】
材料一 人类的历史虽然已有三四百万年,但人类的文明史却仅有五六千年。人类从野蛮步入文明是一个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一步……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这就是西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的古代东方文明,随后在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一种带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这就是希腊、罗马文明。
任务二【析文明成果】
材料二
图1 金字塔 图2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图3 甲骨文图4 释迦牟尼佛像
材料三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文明分别诞生于怎样的自然环境中?
(2)文物孕育丰富的文明信息,材料二四幅文物图片是亚非文明的代表。从中任选其一,阐述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想一想古代文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学、建筑、哲学方面各举出一例验证材料三观点。
(4)结合以上探究及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多元文明?
32. 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请以“罗马法制建设及其影响”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任选三个)
习惯法 万民法 《十二铜表法》 《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33.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的社会发展,对世界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执政时期进行了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完全建立,使民主政治达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但这又是世界上最狭隘的民主制度。
材料二:
材料三: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1)材料一雅典的制度是什么制度?你怎么理解“这是世界上最狭隘的民主制度”这句话?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描述的是哪一种制度?图片体现出该制度有哪些特点?
(3)材料三中所述内容与哪场改革有关?材料反映出改革后确立了什么土地制度?此次改革对该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启示。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练习(10月)
九年级历史试卷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B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B
【26题答案】
【答案】D
【27题答案】
【答案】C
【28题答案】
【答案】C
【29题答案】
【答案】C
【30题答案】
【答案】D
二、综合题(31题14分,32题10分,33题16分,共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东方:亚非大河流域;西方:海洋区域(或地中海区域)
(2)选择图①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选择其它图片进行阐述亦可。)多元性
(3)文学上,《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建筑上,古希腊的著名建筑有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等,古罗马的著名建筑有斗兽场、万神殿等;哲学上,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写其他人物成就亦可)
(4)所有文明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应该被理解和尊重;文明是多元的,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明;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分,自觉抵制其消极成分和不良影响,反对全盘接受;提倡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融合互补,共同发展。
【32题答案】
【答案】罗马法制建设及其影响。
论述: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529年,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建的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相继汇编或编成《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罗马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它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是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33题答案】
【答案】(1)制度:民主政治制度。理解:雅典民主政治仅适用成年男性公民,占雅典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制度:封君封臣制度。特点:以土地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严格的等级关系;不同等级的贵族间有着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较强的仪式感和契约精神。
(3)改革:大化改新。
土地制度:确立了封建土地国有制。
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认识: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改革可以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改革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我们应坚持改革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