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联合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联合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5年5月29日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深空探测又成功迈出新的一步。探测取样目标之一的小行星2016HO3,与地球的距离保持在38~100倍月地距离之间,像一颗围绕地球上下震荡的星星伴飞在地球周边,其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参数与地球几乎相同,质量体积很小,几乎没有大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行星2016HO3所属的天体系统包括( )
①地月系②太阳系③银河系④河外星系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若有一天人类能登上该小行星,则可能看到( )
A.满天闪烁的星星 B.轮廓模糊的流星
C.遮天蔽日的乌云 D.横跨星空的银河
太阳耀斑和太阳风等剧烈活动,会影响地球磁层、大气电离层、卫星运行安全以及人类健康,这种短时间的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空间天气。下图示意2024年11月19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耀斑空间天气指数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耀斑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动周期12年 B.出现在光球层
C.局部温度降低 D.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4.推测未来24小时内此次空间天气会( )
A.严重干扰电离层 B.威胁人体的健康
C.扰乱磁场,产生磁暴 D.影响卫星导航准确性
5.与耀斑活动所在的太阳大气圈层相同的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日珥 C.太阳风 D.极光
下图是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示意图,其中地层A内含有珊瑚化石,地层B在地点3处缺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地层和化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层A内一定含有哺乳动物化石 B.地层A和C的化石一定相同
C.地层D最晚,形成化石的生物最高级 D.陆地地层只含有陆地生物的化石
7.地点3处缺失B岩层,最可能是当时地点3( )
①地壳升高,此处未沉积②气候变化,缺少沉积物质
③沉积后地壳抬升,外力侵蚀④沉积后地壳下沉,外力堆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推测地层A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温暖湿润的海洋环境 B.温暖湿润的陆地环境
C.寒冷干燥的海洋环境 D.寒冷干燥的陆地环境
在石炭纪,节胸是当之无愧的最大陆生无脊椎动物。节胸长约2.5米,体重约50千克,如今地球上最大的陆生无脊椎动物体重也不过3千克。据专家推测,“巨虫时代”的出现与石炭纪时期的大气成分、气候、生物都有很大的关系。下图为石炭纪节胸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巨虫时代”所处的地质时期属于( )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代
10.节胸常出没于植被茂密的植被底层,此时期的植物类型主体是(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1.“巨虫时代”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石炭纪时期( )
①二氧化碳含量很高②氧气含量很高③气候暖湿,植物茂盛④更大体型的爬行动物盛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年国际科研团队在海底成功钻取了一段长达1268米的地幔岩芯样本,该成果为认识地球内部结构提供了宝贵数据,标志着海洋地质研究迈入新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岩芯样本所在的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
A.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B.与地球磁场形成有关
C.其下界为古登堡界面 D.是所有地震的发源地
13.此次取样选择地点在海洋,可能是因为( )
A.施工难度小 B.地壳厚度小 C.地幔厚度大 D.海底压力大
包围地球的空气称为大气,尤其是低层大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2025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于7月30日4时30分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岛首次登陆,引发华东地区大范围强降雨和大风,多地启动应急响应并采取停工、停课、停运等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大气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由氦气和氧气组成 B.二氧化碳含量越少越好
C.臭氧层具有保护伞作用 D.杂质含量少,作用不大
15.“竹节草”活跃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
16.符合上题大气层特征的是( )
A.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B.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C.能见度高利于航空飞行 D.包含有若干个电离层
二、综合题
17.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太阳系中的中心天体是 ,其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图中数字⑥代表的行星是 。
(2)指出⑤行星的天然卫星及这两者构成的天体系统。
(3)分析③行星与海王星星球表面温度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
(4)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是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指出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发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政府在A地建设大规模的光伏电站。下图为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1)在新能源开发中首选太阳能,请指出太阳能的优缺点。
(2)分析在A地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
(3)比较BC两地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圈层,数字①②表示两个不连续界面。
(1)说明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并指出地壳厚度与地势高低的相关性。
(2)F圈层中的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 圈和 圈很薄的接触带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3)试列举图中软流层的特点。
(4)科学家在D圈层中某地发现了煤炭,据此推测该地沉积时的古地理环境。
(5)某外海域在地幔发生了一次深源地震,指出地震波向上传播过程中经过的不连续面,并指出在该面的波速变化。
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B
6.C 7.A 8.A
9.C 10.B 11.B
12.C 13.B
14.C 15.A 16.B
17.(1) 太阳 火星
(2)月球。地月系。
(3)③行星由于距离太阳太近,获得热量多,表面温度特别高;(写出距太阳近即可)
海王星由于距离太阳太远,获得热量少,表面温度特别低。
(4)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层厚度及大气成分、液态水。
18.(1)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受天气、昼夜交替等因素制约,能源不稳定;能量分散,开发需要占地面积大。
(2)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土地租金低廉;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有政策支持;土地面积广,地广人稀。
(3)B地太阳能资源比C地丰富(或B地太阳能辐射量多于C地)。
原因:B地虽然纬度高,但晴天多,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C地为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19.(1)岩石圈包括地壳(或地壳位于岩石圈内/地壳属于岩石圈)。
地壳厚度与地势/海拔高低呈正相关(或地势/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地势/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2) 水 岩石
(3)温度很高;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4)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
(5)①莫霍界面(莫霍面)。波速变化:纵波和横波速度突然下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